建築大師路易斯·康Louis I. Kahn 曾說過,「即使是一塊磚頭,也想要不平凡。」在台灣,讓磚塊發揮長才的契機,最初起源於明鄭時期,當時不只改變過往以竹木建造住屋的形式,同時也帶動台灣在地磚瓦窯的蓬勃發展。
 
從愛河畔最顯眼的高聳煙囪、長達八十公尺見首不見尾的隧道窯,到改變了一整個時代的霍夫曼窯,重新修復的「中都唐榮磚窯廠」,曾是城市建設的基石與榮景,如今卻漸漸成為大眾眼中佚失已久的記憶。
 
適逢2022台灣設計展在高雄,高雄文化局邀來在地團隊「一起設計」辜達齊與邱承漢擔綱策展人,透過《高雄 yáo:光和熱——獻給磚瓦的土地之歌》展覽,讓「中都唐榮磚窯廠」與「紅磚事務所」化身展場,並邀請大眾重回百年前的歷史場域,感受一座磚窯廠與愛河及整座城市密不可分的關係。
一百多年前,中都磚窯廠的職人以鄰近愛河的土壤為原料,慢火燒出臺灣磚瓦業的黃金盛世。從提供製磚用土,到往來如梭的運輸水路,愛河的水沿著河畔澆灌出蓬勃的產業鏈,涓流成一座城市、乃至於一個世紀的工業發展縮影。

2022台灣設計展 「台灣設計設計台灣」於文化遺址中都唐榮磚窯廠及紅磚事務所展出「高雄yáo」,探究百年前最火熱的城市記憶。(Photo Credit: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回溯過往,從1899年由日本人鮫島盛創建的鮫島煉瓦工場(磚窯廠前身),開啟了「中都」燒磚的序幕,但在歷經種種時代變革,當鋼筋、水泥取代磚瓦成為建築主要結構後,中都窯廠於1985年全面停工,並在2002年將員工全數撤離。此後窯場兩根頂天的磚造大煙囪猶如一雙凝視的眼,安靜的俯瞰著城市變遷,並於2005年被列入國定古蹟。
 

《高雄 yáo》展覽。(Credit:駁⼆藝術特區
 
《高雄 yáo》展覽有別傳統古蹟導覽的策展模式,以「體驗設計」爬梳中都聚落與唐榮磚窯廠的工業發展歷史,並讓觀者以沉浸式氛圍,感受建築空間裡原有的美好。大眾不只能走進修復後的中都唐榮磚窯廠,感受以圖文資訊設計手法轉化而成的史料內容,還可一睹當年日治時期興建的霍夫曼窯、南北煙囪,及戰後設置的倒焰窯、隧道窯等古蹟秘境。


窯廠區內一座愛河流域模型,探討中都聚落與愛河的緊密關聯。(Photo Credit: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同時也能置身窯場旁當年的辦公室紅磚事務所,在策展團隊以近5000塊磚塊,結合土壤、燒磚煙燻、燃油味等氣味設計的模擬窯空間,讓人在紅通通的展間燈光下,彷彿走入燒磚職人火紅煙霧的工作現場,身歷其境感受「如果觀者是一塊磚、展場是一座窯場」時的燒窯景況。

接下來瞧瞧兩大展區的亮點吧!


紅磚事務所內使用近5000塊磚塊打造一座結合燒窯煙霧,以及土壤、燒磚煙燻、燃油味等氣味設計的模擬窯空間。(Photo Credit: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造訪《高雄 yáo》展覽建議先前往「紅磚事務所」瞭解磚窯廠脈絡,再步行至「中都唐榮磚窯廠感受身歷其境的沉浸感。(Photo Credit:Chris Chen)
策展人之一辜達齊。(Photo Credit:Chris Chen)
 
中都唐榮磚窯廠!一睹四種古蹟燒窯場域
 
中都唐榮磚窯廠在一百多年前為台灣煉瓦株式會社打狗工場,生產印有台灣煉瓦株式會社 T.R 標誌的一級磚,在那個年代屬於建材中的精品,品質與產能都稱霸,南台灣許多重要建築的磚材皆由此處供應,包含高雄州廳、高雄市役所、原愛國婦人會館、武德殿、高雄中學紅樓等。在邁向現代化的時代,高雄的磚砌成了台灣的牆,此處的產業帶動了城市建設的發展。

鄰近愛河的三塊厝過去易淹水不利耕種,其黏土土質卻為燒磚的上好材料,因此中都唐榮磚窯廠設置於此更藉愛河運輸水路將紅磚出口至南洋,高雄以城市之河與城市之土,煉造出台灣的磚。中都唐榮磚窯廠是高雄工業化進程的重要代表,見證台灣工業與經濟發展的歷史。

霍夫曼窯(八卦窯)建造於日治時期,是中都唐榮磚窯場內最大、也最古老的窯。(Photo Credit: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這次在窯場展區裡,不只能透過現場圖文介紹爬梳史料,亦可藉由一座愛河流域模型,探討中都聚落與愛河的緊密關聯,同時也能走進廠內保存的霍夫曼窯(八卦窯)、倒焰窯、實驗窯與隧道窯之中,無論是從觀火口感受職人以火光的色溫辨識溫度的功力,也可以透過攝影師盧昱瑞紀錄高雄三和瓦窯的攝影作品,引領大眾一睹過去窯體的運作形式,亦可近距離目睹兩座磚砌煙囪的工藝之美。


中都窯場區域配置。(Photo Credit:Chris Chen)

南煙囪旁的展場(Photo Credit:Chris Chen)

窯廠區內一座愛河流域模型,探討中都聚落與愛河的緊密關聯。(Photo Credit: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此為長80m的隧道窯。(Photo Credit:Chris Chen)
此為霍夫曼窯(八卦窯)。(Photo Credit: 洪國耕)

霍夫曼窯內展示著攝影師盧昱瑞鏡頭下職人燒窯過程的攝影作品。(Photo Credit: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展場一隅。(Photo Credit:一起設計)
此為倒焰窯,其設計原理將熱氣向下抽,並均勻散佈於全窯,廢氣則由地下煙道(照片前景)由煙囪送出。(Photo Credit:Chris Chen)

燒磚時窯內火溫需達一千度以上,烈焰產生光,窯廠師傅便可自投煤口觀火,並依據火光的顏色變化判斷磚的燒製階段。(Photo Credit:Chris Chen)
倒焰窯又稱作「角窯」,外牆為紅磚,內牆為耐火磚。(Photo Credit:李易暹攝影工作室)
 
紅磚事務所!以磚塊為視角,將展場化身為火紅煙霧下窯場
 
紅磚事務所原為臺灣煉瓦株式會社打狗工場辦公室,主要作爲處理磚窯廠行政事務的空間。二層樓的磚造平屋頂建築,外牆以清水紅磚砌築,屋頂、樓板和牆基、圈樑採用當時尚屬前衛的鋼筋混凝土構造,並於外周飾以洗石子。
 
紅磚事務所為磚造平屋頂建築,當年做為辦公室使用。(Photo Credit: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紅磚事務所。(Photo Credit: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文明火中來。燒磚時窯內火溫需達一千度以上,烈焰產生光,窯廠師傅便根據火光的顏色變化判斷磚的燒製階段——看見光,就像看見了磚。因此策展單位特別在展場放入近5000塊磚塊,並以「光」為概念做為延伸,透過設計的巧思,加入煙霧,營造紅光,再搭配上由odor funde氣味製造所為展場量身打造的氣味,無論是青草、土壤間的一縷墨水香,亦或是慢燒窯場裡的煙燻木質調,以及模擬磚窯加熱時燃料油的氣息,都讓人彷彿親臨窯場內高溫致汗的環境之中。


展場一隅。(Photo Credit: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此外現場提供了精簡的史料敘述,讓觀者可以透過簡單易懂的方式,瞭解最初窯場創立的時代背景,其中也介紹了現代化連續窯爐霍夫曼窯、倒焰窯與隧道窯的起源與形式。特別是站在刻意營造的紅色窗景前,還可遠眺兩座磚砌煙囪的即景。

這是一場透過感知設計引導觀者感受歷史的展覽,當我們看見如磚窯火路般的光,聞著泥土的氣味,耳邊有火焰搖晃的聲響,還能親手觸摸磚面的起伏紋路,瞬間重回高雄燒窯的黃金時代。


展場一隅。(Photo Credit: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展場內模擬燒窯時的景況。(Photo Credit:一起設計)

從窗口可眺望兩根矗立之煙囪。(Photo Credit:Chris Chen)
 
展覽一隅。(Photo Credit:張琳惟)

《高雄 yáo:光和熱——獻給磚瓦的土地之歌》
 
主辦單位:高雄市政府⽂化局
策展統籌:駁⼆藝術特區
策展人:一起設計 辜達齊、邱承漢
展覽日期 :即日起-2022/10/23(日)
展覽時間:每日 10:00-18:00
展覽地點:台灣煉瓦會社打狗工場(中都唐榮磚窯廠)-紅磚事務所
.中都唐榮磚窯場(807高雄市三民區中華橫路220號)
.紅磚事務所(807高雄市三民區中華橫路208號)

編輯/Christine Chen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