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埃及、現居紐約的食物設計師Laila Gohar,從最初隨興在家下廚約朋友來吃飯的無心之舉,一躍成為各大精品爭相邀約合作的對象。但Laila Gohar坦承自己並非廚師,而是以食物作為工具和媒介,探索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互動。
她熱衷從大自然裡汲取靈感,擅於將藝術與食物結合打造體驗設計,並以表演形式呈現。一如電影《The Menu》中偏執主廚呼籲在場賓客「不要吃(eat)、要品嚐(taste)」的道理,或許也驗證了食物本身所具備的藝術性;因此對Laila Gohar來說,她總是將食物視為講述故事或提出想法的媒介。
然而,即便她花費許多時間精力去構思一個幾分鐘內便會被消耗殆盡、不復存在的項目,她依舊認為在造型審美之外,食物必須具備滋養身心的本質。特別是「人們可以透過餐桌擺設表達自我」,而小小的餐桌就是每個人表現自我的舞台,因此在疫情最嚴竣的封城時期,她以「歡樂、慶祝日常生活」為主題,設計了HAY Sobremesa系列。
她熱衷從大自然裡汲取靈感,擅於將藝術與食物結合打造體驗設計,並以表演形式呈現。一如電影《The Menu》中偏執主廚呼籲在場賓客「不要吃(eat)、要品嚐(taste)」的道理,或許也驗證了食物本身所具備的藝術性;因此對Laila Gohar來說,她總是將食物視為講述故事或提出想法的媒介。
然而,即便她花費許多時間精力去構思一個幾分鐘內便會被消耗殆盡、不復存在的項目,她依舊認為在造型審美之外,食物必須具備滋養身心的本質。特別是「人們可以透過餐桌擺設表達自我」,而小小的餐桌就是每個人表現自我的舞台,因此在疫情最嚴竣的封城時期,她以「歡樂、慶祝日常生活」為主題,設計了HAY Sobremesa系列。


(Photo Credit:HAY)

(Photo Credit:HAY)
流動的日常就是創作靈感來源
基於雙方長久以來的互相欣賞,HAY配飾系列創始人兼創意總監Mette Hay一手促成了這次的合作契機,整個系列的設計概念源自Mette Hay造訪Laila Gohar紐約工作室時,曾不經意被空間裡的某些小物件所吸引,而這些停頓、佇足的瞬間都被Laila Gohar暗自記下,並成為創作Sobremesa系列時的靈感延伸與發想。

(Photo Credit:HAY)
此系列在美學上充份體現Laila Gohar的設計觀,既具有風格獨特性,適應力同樣強大;包括色彩鮮豔的餐具,例如各種尺寸和色調的瓷碗、手繪陶器花瓶、水壺、餅乾罐和豆罐;到由 OEKO-TEX® 亞麻製成的精美刺繡單品,像是桌布和餐巾等;單獨擺放都能各自安好,同時拼湊、堆疊、組構成一幀畫面時,也能賞心悅目。

(Photo Credit:HAY)



(Photo Credit:HAY)

(Photo Credit:HAY)

(Photo Credit:HAY)

(Photo Credit:HAY)

(Photo Credit:HAY)

(Photo Credit:HAY)
「不要將食物複雜化,保持簡約風格」


(Photo Credit:HAY)

(Photo Credit:HAY)


(Photo Credit:HAY)


(Photo Credit:HAY)
「不要將食物複雜化,保持簡約風格」
Laila Gohar 始終相信,遵循直覺做出個性化的餐桌擺設是一件重要的事,「我想做人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物件。比如你有一塊從祖母手中傳承下來的桌布,你可以將它與 Sobremesa 花瓶混搭使用。因為我更喜歡用不同的作品混搭、創造出自己的視覺故事。」
唯一的關鍵只有「不要將食物複雜化,保持簡約風格。」
尤其Sobremesa 系列的重點就是「慶祝」,無論是任何節日時刻,或日常生活裡的每一天,從出門到市場採買、在廚房烹調料理,到擺盤、裝飾與餐具選擇,餐桌更像一個小小的宇宙,讓每個人都能在此盡情發揮個人的審美與品味,而這也是HAY Sobremesa 系列兼具獨特性又善解人意的最大亮點。


(Photo Credit:HAY)


(Photo Credit:HAY)
編輯/Christine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