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為一位視覺設計師、出版商、編輯、作者、教育者和人道主義者,Lars Müller 以出版眾多精采絕倫的建築與設計類書籍出名,其所製作出版的書籍不只能輕易讓人指認,其豐富多元的背景更讓他能夠無論在獨立出版、攝影與視覺、媒材的觸感、設計和內容方面皆能面面俱到,完整地發揮一本實體書所能傳遞的珍貴價值。
時至今日,對 Lars Müller 來說,紙本仍有數位媒體無法取代的價值。他認為書本是儲存記憶和被人們所遺忘事件的所在之處,在全球化時代更是一種連結世界的載具。比起轉瞬即逝的流行,他更專注於深層的分析和研究。在挑選許多書本上圖像時,比起美觀,他往往針對「真實性」有更多質疑;比起網路的虛擬,他更渴望「親眼所見」。

時至今日,對 Lars Müller 來說,紙本仍有數位媒體無法取代的價值。他認為書本是儲存記憶和被人們所遺忘事件的所在之處,在全球化時代更是一種連結世界的載具。比起轉瞬即逝的流行,他更專注於深層的分析和研究。在挑選許多書本上圖像時,比起美觀,他往往針對「真實性」有更多質疑;比起網路的虛擬,他更渴望「親眼所見」。


即使在網路媒體盛行的時代, Lars Müller 依舊堅信實體書的價值,此次展覽中展出 100 多本他所親自挑選的書籍,讓從他的視角,讓讀者有機會欣賞書本之美。 (Photo Credit:誠品書店)
此次的展覽也不同以往壁壘分明的界線,特別讓民眾可以在書架間自在坐下欣賞書本的裝楨和內容。其中 100 本書籍皆是由 Lars Müller 親自挑選,除了有 3 本 2018 年的新書,許多更是已經絕版的經典,無論是「瑞士最美書」、「國際最佳書封」、「水泥書衣」等特色展品,皆可以看見 Lars Müller 多年來對於實體書理念的不悔堅持。


從外觀以至於內容皆經過精心設計,透過攝影、建築、平面設計、視覺傳達、藝術史、社會學甚至是人權等不同主題, Lars Müller 將自己對世界的觀察體現於出版的書籍中。(Photo Credit:誠品書店)
動線與主題規劃上,展示的書籍 Lars Müller 將關乎「美」的領域書籍依次排開,從攝影、建築、平面設計、視覺傳達、藝術史與社會學等。但除了美之外,也同樣觸及當代人類相關議題,例如他與 13 歲女兒談論世界現狀和人權的《The Face of Human Rights》與關注於都市化、當代建築、城市發展對於人們生活所造成的改變的《In the Life of Cities》等,體現 Lars Müller 對於文化議題關注的豐富層次。愛書迷一定要親自走一趟,感受紙本的真實溫度。
自認為夠「頑固」的 Lars Müller ,其創作經歷、難忘的合作經驗、到他最喜愛的字型等,都將完整呈現在 Lars Müller 的人物專訪中,想知道更多深入內容嗎?請持續鎖定MOT TIMES!
自認為夠「頑固」的 Lars Müller ,其創作經歷、難忘的合作經驗、到他最喜愛的字型等,都將完整呈現在 Lars Müller 的人物專訪中,想知道更多深入內容嗎?請持續鎖定MOT TIMES!
編輯/黃品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