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是一種對時代記憶最抒情的回溯。曾拿下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參與過新加坡雙年展、光州雙年展等國際藝術博覽會的藝術家許家維,擅以錄像裝置,透過非主流敘事,體現在歷史洪流中鮮少被提及的人、物質與地方關係。
 
此次許家維個展《在聖堂裡的一場演出》,看似主題龐雜,其實脈絡鮮明、有條不紊,且每件作品都是一塊碎片,最終將拼湊成一幀大亞洲時代迷人且多元的樣貌。
你知道1626年當西班牙人占領北台灣基隆時,曾建立了讓台灣面向世界的首座城堡「聖薩爾瓦多城」嗎?當你把台灣放進東亞佈局的視角時,我們對於大航海時代會不會增添更多的想像力?
 
今日(11/13)在尊彩藝術中心登場的《在聖堂裡的一場演出》許家維個展,不以「人」作為敘事,而從「物件」下手,結合當代技術,重建一場場不可回溯的時空情景,並透過四個分區,從殖民主題,到與個展同名的全新作品《在聖堂裡的一場演出》,以及不同錄像裝置切片所拼構總結的作品《截至2021年的工作路徑》,和5部精彩輪播的錄像小品,藉此爬梳藝術家近兩年來十餘組作品的精髓與脈絡。

展覽現場,左為作品《貓捉老鼠》,右為《⽯頭與⼤象》。(Photo Credit:尊彩藝術中心)

展覽預告片。( Credit:尊彩藝術中心)

加入新科技與當代觀看習慣的考古計劃

從2008年許家維拍攝完《和平島故事》作品後,他便興起對荷蘭東印度公司複雜網絡的探索,為此他與清大考古團隊一同前往基隆市和平島挖掘考古文物,還找來作曲家編曲,將鐵渣、鹿角等物質線索以3D建模的方式重塑,並進行演奏拍攝。
 
對許家維來說,考古不只是純粹的挖掘,他還加入當代人習慣的觀看方式,比如Google 網頁瀏覽模式、無人機拍攝手法、3D列印等新科技與跨學科研究,並透過影像、圖像、雕塑與裝置描繪我們從未經歷的時空,不只讓人感受到精準降落在某個時代切片的痕跡,也產生了更多的想像空間。

因此一踏入展場,即可看見以錄像重現麻六甲行政首長William Farquhar雇用巫師圍捕大象情景的作品《石頭與大象》,以及作品《貓捉老鼠》將硯台結合貓捉老鼠造型的陶皿雕塑,突顯對業餘考古學家王參派(字鴻博)因白色恐怖遭到處決的生命經驗。透過一系列錄像作品,不只讓人感受考古的與時俱進,同時也能領略到以當代藝術所呈現的獨特時空背景。
 

展場現場照,《在聖堂裡的一場演出》。(Photo Credit:尊彩藝術中心)
 
亮點作品01:《在聖堂裡的一場演出》
 
在2018-2020年考古團隊陸續在北台灣和平島找到了諸聖教堂的完整牆基以及墓葬,是唯一見證西班牙人從1626-1642年在台灣最直接的證據。因此許家維從這個考古現場出發,透過考古、聲響與當代藝術三個不同的專業領域的交會,策劃一場跨領域的音樂演出。 
 

為了這件作品許家維邀來作曲家許德彰譜寫了一首「Ashes to ashes」,此樂譜現場亦有展示。(Photo Credit:尊彩藝術中心、許家維

此作品包含了三部錄像,第一部錄像所呈現的是一場在考古現場的音樂演出,作曲家許德彰將考古元素轉化成音樂素材,其中樂器部分以考古文物為原型進行設計,例如3D列印骨器所製成的笛子,以及由鐵渣與鹿角所構成的打擊樂器,影像中漂浮的動畫也是來自於現場發掘的文物。
 

從展覽現場錄像中,可看見考古現場的挖掘過程。因在基隆市和平島考古開挖中,一共發現6具墓葬,圖中遺骸雙手抱胸,疑為宗教儀式。(Photo Credit:Chris Chen)

第二部錄像呈現的是作曲家與考古學家謝艾倫在聲音工作室中,討論有關聲響元素與考古的交會。第三部錄像則包含考古現場的發掘過程,以及3D掃描技術所呈現的考古現場動畫,讓人一睹擺盪於紀實與藝術間的另一種創作火花。
 

藉由將挖到的器具透過3D列印重製,並以樂器的方式發出聲響,找到一種與過去時空產生共振的方式。(Photo Credit:尊彩藝術中心、許家維
 
亮點作品02:《⽯頭與⼤象》
 
《⽯頭與⼤象》的故事背景援引⾺來新⽂學經典《阿都拉傳》,該作者阿都拉曾擔任⾺六甲⾏政⾸⻑William Farquhar(1774-1839)的秘書,並將他在⾺來⻄亞⽣活的所⾒所聞記錄下來。
 
《⽯頭與⼤象》截取《阿都拉傳》其中兩章節作為旁⽩,⼀章描述了英國⼈如何破壞堅固的⾺六甲要塞以削弱⾺六甲,並將其歸還給荷蘭東印度公司;另⼀章則描繪了⾺六甲當地居⺠、William Farquhar與他在⽣態學⽅⾯的興趣,特別是雇⽤巫師圍捕⼤象的情景。 


展覽現場,作品《⽯頭與⼤象》以雙頻道錄像裝置、即時線上搜尋程式,造就出隨時間變化下,與作品產生關聯的關鍵字也會有所不同。(Photo Credit:Chris Chen)

為此許家維特別請到⾺來巫師以⾺來⽂朗讀此兩段故事做為畫外⾳,拍攝上則透過空拍機、現場電塔網絡形構出特殊的視點,並藉由雙頻道錄像裝置在展出時連接上網路,針對與作品相關的關鍵字進⾏搜尋。有趣的是,因為透過程式運算,每次的關鍵字搜尋都有所不同,不只呈現此作品不確定性中的⼀絲真實,藉此試圖回溯已不可考的歷史情景。 

作品《⽯頭與⼤象》。(Photo Credit:尊彩藝術中心、許家維
 
亮點作品03:《尋找沉船》
 
這個作品呈現許家維尋找沉船的過程。因《綠島鄉誌》曾記載了⼀艘19世紀末,滿載糧⻝的荷蘭商船遇⾵浪⽽迷失,在綠島近海擱淺沉沒。當時遺留下的⽶糧⾜夠島⺠吃三年,但三年後所有的耕地荒廢,島⺠在⻘⿈不接的狀況下度過⼀段艱困的⽇⼦。 而2013 年,中研院的⽔下考古團隊根據此紀錄,探勘發現「綠島⼀號」沉船。

作品《尋找沉船》。(Photo Credit:尊彩藝術中心、許家維)

因此這部影⽚從今⽇的⽩⾊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出發(前⾝為收押政治犯的監獄),再由天空潛⼊海底,抵達「綠島⼀號」沉船的考古現場。 同時許家維也依據考古報告當中的船⾝尺⼨與歷史⽂件,透過 3D 建模及列印技術製作出想象中的沉船,並陳設在博物館的展⽰櫃中。這些數位建模呈現了⼀個數位化的想像過程,並透過當代技術讓我們去看見某⼀個我們從未經歷過的時空。 

除此之外,現場還展出《武士與鹿》、《黑與白—馬來貘》、《岩棺是不是棺》等作品,讓大眾藉由錄像裝置的表現形式,重新感受到不同考古現場的歷史再現。


展覽現場,作品《尋找沉船》,這是以光固化3D列印方式,重建當年荷蘭商船的雕塑。。(Photo Credit:尊彩藝術中心)

展覽現場,右為作品《截至2021年的工作路徑》光雕投影裝置。(Photo Credit:尊彩藝術中心)

展覽現場,作品《截至2021年的工作路徑》細節。(Photo Credit:尊彩藝術中心)

展覽現場
,作品《武士與鹿》。(Photo Credit:尊彩藝術中心)

作品《成年馬來貘在群山之中,2019》(金屬支架、藝術微噴於畫布)。(Photo Credit:尊彩藝術中心)
 
左為作品《黑與白-馬來貘》(四頻道錄像裝置)。右為作品《陽光沙灘上的糖棕》(金屬支架、藝術微
噴於畫布)。(Photo Credit:尊彩藝術中心)
錄像作品《礦物工藝》。(Photo Credit:尊彩藝術中心)
錄像作品《岩棺是不是棺》(https://vimeo.com/542957347/7a84ac8cd3。(Photo Credit:尊彩藝術中心)

《許家維個展—在聖堂裡的一場演出》
 
展期:2021年11月13日 — 12月19日
地點:尊彩藝術中心2F(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366號)

編輯/Christine Chen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