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藝術家謝春德繼 2016 年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勇敢世界》,2018 年在北師美術館展出《天火》後,延續先前「平行宇宙系列」脈絡,即日起至6月19日於高雄市立美術館推出《NEXEN 時間之血》展覽。
 
此展不只爬梳藝術家自1970年代迄今跨度超過50年的影像與跨域作品,同時亦邀請台灣優秀藝術創作者包括胡德夫、桑布伊、雷光夏等人共同合作,透過文學、攝影、音樂、影像、雕塑、裝置等多元藝術表現,呈現藝術家的創世寓言。
 
1949年出生的謝春德早期以底片顯影,後接觸數位暗房紀實性攝影,並發展至以舞台思維策展的編導式攝影,引領觀者進入他創造的平行世界,展現他對生命的好奇與探索。1970年代他便以其前衛、超現實的風格,參與了在台灣攝影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的「V-10視覺藝術群」,2011年亦於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舉辦個展「春德的盛宴」(Le Festin de Chun-Te),深獲好評。

一向風格細膩的他,經常透過類舞台空間的故事性敘述,將他對環境社會的關懷,以及自觀式的精神探究透過鏡頭延展呈現。在他超過半世紀的創作生涯中,作品類型橫跨現代攝影丶編導式攝影丶紀實攝影丶肖像攝影、舞台設計、數位藝術等領域,類型多元且廣泛。

《NEXEN 時間之血》展現藝術家謝春德深具劇場性與張力的跨域創作表現。(Photo Credit:高美館)

《NEXEN 時間之血》展場一隅。(Photo Credit:高美館)

平行宇宙最終章,穿越多重宇宙探尋「家」在何方
 
回溯此次展覽「平行宇宙」系列,最初源自多年前謝春德在登山與克服高山症的經歷中,產生對生與死的探尋、對生命樣貌的好奇,因而觸動了他發展此系列創作的想法。

在這次展覽中,他透過虛構人物—人類考古學家「道」,帶領原版地球人一家人落腳台北盆地,透過層層挖掘,引領觀眾穿越多重宇宙,降落在無人之境的家鄉,並一層層探尋「家」的核心,最終在「第五文化層」中挖掘到了自己。

謝春德裝置投影作品〈優童子〉。(Photo Credit:高美館)
 
李玉玲館長表示,謝春德是推動台灣攝影從主流沙龍走向現代主義與觀念藝術的先驅,自早期首次個展《午夜》開始,他就以「家」作為創作核心,用影像持續記錄台灣的人文風土,而2002年展覽《無境漂流》起,謝春德開始擴張「家」的意義,反思人的生命歸屬,直到近年發展出來的《平行宇宙系列》,從有形的「家」擴展至靈魂的「家」,探索生命的無所不在。
 
因此在謝春德《NEXEN 時間之血》一展中,觀者可透過平面影像、動態影像、塑像、裝置、仿真、空間形塑、流動文字…等,感受當代視覺和語境匯集下的多元詮釋,讓觀者藉由這場神秘世界的探索,從中更貼近超越死亡的親歷及想像,最後在靈魂裡找到我們共同的家。

謝春德雕塑作品〈第五文化層-我找到我自己:「道」一家人〉。(Photo Credit:高美館)

台灣當代藝術家謝春德。(Photo Credit:高美館)

《NEXEN 時間之血—平行宇宙系列最終章》展覽
展期:即日起~ 2022年6月19日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104-105展覽室
高美館官網:www.kmfa.gov.tw
《時間之血》展覽網站:www.01NEXEN10.com

編輯\Christine Chen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