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建築與設計,我們看見 Rem Koolhaas 的狂放、Herzog & de Meuron 的詩意、安藤忠雄的簡練......,當代美學可以有很多表現,然而觀點多元的今日,我們如何在眾聲喧嘩下深入美的本質,讓美走入生活?
 
此次德國頂級廚衛居家品牌代理商「楠弘」與「CSID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合作,邀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龔書章分享多年觀察和自身經驗,讓設計迷們都能從深入淺出的論述中,感受建築與設計的關鍵本質!
 
龔書章教授以「經典再現,歷久彌新的建築思維」,回溯從希臘羅馬到當代建築電訊每個「黃金時代」,探討建築師們如何向經典學習「美」。近兩個小時的線上講座就由 MOT TIMES 幫大家筆記重點,秒懂精彩內容吧!
什麼是「經典」?龔書章老師說,其實就像看伍迪艾倫的電影《午夜巴黎》,隨著主角穿越時空到自己心中的「黃金年代」,我們才知道原來今日被視為藝文巨擘的海明威、畢卡索、達利等人,居然皆認為自己生不逢時,錯過了最耀眼的年代。
 
而若我們也能與過去建築人物來場深談,你會發現「包浩斯」心中的經典也許是將藝術抽象化的「風格學派」,而「風格學派」的經典大概會是「文藝復興」、「古希臘羅馬時代」重視比例與平衡的美學!
 
「經典」不只是每個年代的突破,也總有幾許致敬過往流傳下來美學的元素。龔老師帶著大家從古希臘羅馬的古典精神出發,一直到14-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1890年代末的抽象革命、1920年代的現代精神,至1960年代社會運動蓬勃發展下,反思批判現代主義的建築電訊(Archigram),分享經典穿越數千年至今的影響力。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龔書章。(Photo Credit:龔書章)
 
重點1:經典是歷久彌新!在現代建築大師身上,看見古希臘、羅馬的美學
 
達文西的《維特魯威人》(Vitruvian Man)呈現人體與方、圓的關係,約翰·舒特《建築的基石》(The First and Chief Grounds of Architecture)畫出了愛奧尼柱式(Ionic order)對人體美學的幾何轉化。「早在古希臘時期,人類文明就發現,人體的『美』與數學比例、建築實體的呈現方式都是一體的」龔書章老師說,由宇宙自然萬物而生的數學關係,便是古希臘、羅馬時代人們對「美」的標準。


達文西《維特魯威人》(Image by janeb13 from Pixabay
 
古典的比例為何具有吸引力?看看建築大師們的經驗,大概就能理解原因!
 
✎ 關鍵字筆記:古希臘「帕特農神廟」的數學哲學
比如,依循正圓、正方、正三角、黃金比例(1:1.618)的古希臘建築「帕特農神廟」,當年深深震撼現代建築之父柯比意(Le Corbusier),使他提出建築應該回應人體尺度、自然黃金比例、幾何韻律的《模矩論》(Le Modular),拿出紙筆來分析他的建築,更會發現法國斯坦因別墅(Villa Stein)、印度昌迪加爾議會大廈(Palace of Assembly)......等建築,都有非常嚴謹的設計結構。

帕特農神廟(Image by timeflies1955 from Pixabay)
 
✎ 關鍵字筆記:古羅馬「羅馬萬神殿」以光線、空間尺度,顯現人的渺小
而古羅馬城內,不只廣場(forum)、市集(bazaar)皆蘊藏著秩序、韻律和比例,更有如「羅馬萬神殿」充滿神性的空間,圓弧穹頂下自然光由洞口射入,瞬間對比出宇宙的浩瀚與人類的渺小。由法國建築師艾蒂安-路易·布雷(Étienne-Louis Boullée)構想的現代「圖書館」雛形,最早便是由此衍生而來!

羅馬萬神殿(Image by Meredith Grotti from Pixabay
 

Boullée 設計以圓拱、頂部開口等元素致敬萬神殿,為了呈現知識的無限與崇高,將環繞的「神」轉化為成千上萬的書本,人類在此再次顯得微小。後來如路易斯康(Louis Kahn)的「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學院圖書館(Phillips Exeter Academy Library)」、SOM 為耶魯大學設計的「拜內克古籍善本圖書館(Beinecke Rare Book and Manuscript Library)」、安藤忠雄的「司馬遼太郎紀念館」,都能見到萬神殿古典美學概念的蹤跡。


路易斯康為「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學院圖書館」設計了一個大型中央空間,光線可以自然穿過屋頂、書架、月洞門,照進圖書館的每個角落。(Photo Credit:Iwan Baan、jacqueline.poggi)
 
重點2:百家爭鳴、相互影響的 20 世紀現代建築,發現風格學派、包浩斯與多位建築家的「經典現代精神」
 
到了 20 世紀,人們開始嘗試用抽象的幾何圖形、線條,簡化寫實的藝術創作,「在1920年代的黃金時代,那時畫家、設計師、建築師百家爭鳴,大家都在做現代革命。」龔書章說。
 
印象派、立體派、未來主義,當年皆嘗試創造有別於古典的新美學。多元觀點中,尤以畫家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與藝術、建築、設計領域人士所組織的「風格學派」、華特·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所創立的德國建築學校「包浩斯」、跨足各地實踐的建築師們,對現代建築影響最為深遠。各流派彼此相互啟發,琢磨形塑出少即是多、形隨機能、忠於材質的現代精神。


1926 年,多位包浩斯大師們齊聚一堂合照,最中間(左右數來皆為第七位)手拿菸者為第一任校長 Walter Gropius。(Photo Credit:Bauhaus-Archiv Berlin / Société Kandinsky Paris)
 
✎ 關鍵字筆記:荷蘭風格學派、德國包浩斯設計
此時的荷蘭出現了「風格學派」,而德國出現了「包浩斯」,他們將風格學派、幾何抽象畫先驅蒙德里安的概念延伸至建築中,發展出嚴謹的垂直、水平線條與幾何元素,而蒙德里安畫作中標誌性的紅、黃、藍三原色也被大量運用,表現空間的層次感(比如「藍」很扎實、深邃;「黃」則輕盈、空曠)。


蒙德里安畫作《Broadway Boogie Woogie》(1942-43)(Photo Credit:MoMA)
包浩斯學校所推廣的設計概念——理性、簡練及功能追隨形式的精神,持續影響當代設計相關領域的發展。(Image by Tegula from Pixabay
 
你會發現風格學派 Gerrit Rietveld 的設計傢俱「紅藍椅(Rood Blauwe Stoel)」、建築「施洛德住宅(Rietveld Schroder House)」,無論從何處觀看它們,都儼然如一幀具有數學秩序的畫作;包浩斯校園建築中,光是校長華特‧格羅佩斯(Walter Gropius)設計的辦公室設計,天花板垂直與水平交錯的鋼索、色系大膽卻線條流暢的設計家具,都在在回應著包浩斯的簡練精神。


出自Gerrit Thomas Rietveld之手的單椅「Rood Blauwe Stoel」,紅藍配色與簡練線條被設計成縮小版Vitra Designweg裝置作品。(Photo Credit:Vitra、Photography by Dejan Jovanovic )
 
✎ 關鍵字筆記:萊特、密斯、柯比意,他們的美學有古典、有現代,還有各自的特色
「接著往下走,有很多新的建築師都認為『現代』也融合了當初的古典精神,結合現代工藝技術,這樣的精緻工藝出現於各種層次,包含建築、傢俱、產品、衛浴設計,都在追尋一種『經典的現代精神』。」龔老師說。
 
我們看見萊特(Frank Lloyd Wright)的「落水山莊」,以自然材質帶出了手工藝的溫暖與古典;密斯(Mies van der Rohe )為萬國博覽會設計的「巴賽隆納德國館」,用黃金比例體現「Less is More」的精神。兩位建築師創作出突破性的美學,仍與古希臘羅馬的比例關係、風格學派垂直水平的粗細線條,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位於美國賓州的「落水山莊」由建築師萊特設計。(Image by David Mark from Pixabay
 
再者如柯比意的「廊香教堂」,「他很理性的表現比例的關係,又很感性的表現空間感、神聖的精神」龔老師說,建築牆面配置與開窗方式,隨著太陽位移時的光影流動,帶出室內充滿神性與戲劇張力的視覺印象,裡頭同時結合了古典建築「光」的神聖感、立體派的幾何雕塑感、蒙德里安的色彩。


位於法國的「廊香教堂」由建築師柯比意設計。(Image by Jessica Lee from Pixabay

不難發現,這些今日被視為經典的作品,無論是屬於何種流派都交互影響著彼此,並且不約而同的從過往經典美學汲取養分。
 
重點3:創新的同時致敬經典!從德國品牌 Dornbracht 看美感傳承
 
「大部分的好作品,都會回望經典」龔書章說。
 
如同在 1950 年代,德國面對因戰爭而停滯的建築發展時,同樣回溯經典,希望重現 1919 年後的現代精神。其中於此時創立的頂級廚衛龍頭品牌 Dornbracht,也找來承繼包浩斯精神的工業設計師迪特西格(Dieter Sieger)合作,專注於品質、設計、追求水流自然優美的形態。


工業設計師 Dieter Sieger。(Photo Credit:wikiwand)
 
✎ 關鍵字筆記:DornbrachtXDieter Sieger 的經典設計 Domani、TARA 
在 1985 年,雙方首次合作推出的設計龍頭「Domani」(義大利文「明日」之意),以圓形為基礎的幾何外型具有古典的幾何之美,不只在當年掀起一波浪潮,時至今日,仍是大家心目中的經典設計。 1992 年設計史上名垂不朽的「TARA 十字轉把龍頭」,設計了回到古典十字的雙手把握柄外,更以黃金比例(1:1.618)創造天鵝垂頸般優美弧線與高度,恆久的建築語彙具體表現在生活物件中。


Dieter Sieger首次與Dornbracht 合作所推出的設計龍頭「Domani」。(Photo Credit:Wikimedia Commons)
 

✎ 關鍵字筆記:致敬經典、融入當代的龍頭設計 CYO 
Dornbracht 締造了許多風靡至今的設計,今日創新之際也回顧過往經典。先前就曾推出「VAIA」向「TARA」致敬,今年五月甫推出的「CYO」龍頭,則向 60 年代經典 C 型設計「Series 2000」致敬!外型同樣展現優美的 C 型弧度;而兩側簡潔俐落的幾何圓形旋鈕,呼應弧下那隱形的圓;手工打磨的表面處理也相當細膩,以霧面效果搭配側邊亮面組合,巧妙地突顯出線條與設計細緻度。讓人回溫 60 年代的美好經典,同時符合現代的美感與需求。

「CYO」龍頭以優美的 C 型弧度向 60 年代「Series 2000」致敬。(Photo Credit:Dornbracht )
 
重點4:1960年代後超前衛「建築電訊(Archigram)」回應時代的經典
 
而到了自由、解放的 1960 年代,「建築電訊(Archigram)」大放異彩,現在當代最前衛的幾位建築師——理查·羅傑斯(Richard Rogers)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都是 Archigram 的代表人物。


英國建築師Richard Rogers。(Photo credits:Richard Rogers / Royal Academy of Arts)

英國建築師 Norman Foster。(Photo Credit:Foster+Partners)
 
「建築電訊(Archigram)」 向主張城市應該生猛而蓬勃、從傳統中解放的「未來主義(Futurism)」學習,他們提出未來將是個資訊化、具有彈性的時代,建築應該柔軟、具有可變性。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 Richard Rogers 與 Renzo Piano 那轟動全巴黎的「龐畢度中心」!
 
兩人在畢業不久後、年約30歲時就拿到龐畢度競圖,他們認為當代藝術中心就是要保留最大彈性。設計如同鷹架般的立面可隨時替換資訊;內部樓地板空間沒有任何阻隔造成限制;所有的管線皆外露於立面,便於維修;而公共性遍布園區,人們可以在前方廣場休息,並看見建築內部活動。



由 Richard Rogers 與 Renzo Piano 設計的巴黎龐畢度中心。 (Photo Credit:Richard Rogers / Royal Academy of Arts)
 
「這個『經典』不一定是美學上,而是時代上的,他們看到了時代對於機械、資訊、彈性的告示」龔書章說。Richard Rogers 的勞埃德保險大樓、Norman Foster 的香港匯豐大樓、Renzo Piano 的關西機場......都是非常具有 Archigram 精神的作品。1960 年代直至今日,三位建築師仍持續在建造他們心中具有公共性、彈性、面對科技與精緻工業的建築。
 
重點5:地景藝術的建築啟示
 
1970年代開始,藝術家在世界各地創造了許多大規模的地景藝術,「我有好多建築思考都來自這些地景藝術家」龔老師說。
 
就如路易斯康曾說,建築或藝術能把已經存在卻看不見的概念,藉由可度量的手段顯現出來,最後產生新的精神。
 
著名地景藝術家克里斯多​(Christo Vladimirov Javacheff)的作品「奔跑的柵欄(Running Fence)」,24 英里輕盈的帆布從山坡一路綿延到海邊,自然環境原本就存在,但肉眼難以分辨的山稜線、地勢,卻透過簡單大尺度的裝置而被顯現出來。


1983年作品《Surrounded Islands》。克里斯多​以亮麗粉色織布,包圍邁阿密比斯坎灣上的11個島嶼。(Photo Credit: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不只是藝術,西澤立衛所設計的「豐島美術館」空無一物,建築如覆蓋於山丘上的白色蛋殼,只在正上方及側邊分別開了一處望向天空與林邊的洞口,地面則鋪上奈米分子的蠟,讓滲出的地下水順著坡度一顆顆的流動,整個空間充滿寧靜的震撼。他們皆以低限度、極簡的手法面對大地,卻讓人身處其中時,不自覺放大了對自然環境的感官!


位於瀨戶內海的「豐島美術館(Teshima Art Museum)」由 SANAA 建築師事務所共同主持人西澤立衛設計。(Photo Credit:SANAA)
 

每個人對於美的量尺不同,但以古鑑今,被視為傳世經典的作品,總有能發現對於歷史的致敬、時代的省思。龔書章老師在短短兩小時內梳理了千年美學,點出古典到當代必須認識的建築思潮,在當代快速變化的洪流下,由經典美學展望未來無限可能。


(Photo Credit:楠弘廚衛)
 
更多設計美學資訊,請關注楠弘官網與臉書:

編輯/林沛伶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