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平洋澄澈的水色,一望無際的山頭,到百年榕樹下的聚散;當我們走進花蓮豐濱部落裡,關於土地的輪廓便益發清晰,從代代相傳的竹編、釀酒,到日常海洋採集,都將生活的樣貌,一一描繪成詩。

然而,我們是以怎樣的目光望向部落?復耕的小米,收集家戶零碎時光的檳榔攤社交場,還有以阿公留下的藤條編織成籃的返鄉青年;時代在轉變,部落裡的青春也難以不朽,誰能在文化消失前,捕捉一隅的光,照向前行的路?

無論你想重溫東海岸的壯麗,一探部落生活的純樸,或是體驗與當代藝術交會的美好;這個夏天不妨啟程前往「2021森川里海濕地藝術節」,在花蓮豐濱五個部落的流轉間,走進文化的視野裡,帶走那些關於土地的故事。

即日起至9月30日,由花蓮林區管理處舉辦的「2021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由節點共創四位策展人蘇素敏、王力之、黃錦城與蔡影澂,以「好野人_慢慢走比較快」為主題,邀請十組藝術家進行現地創作,藉此爬梳東海岸原民與自然間密不可分的在地日常。
 
十件作品橫跨花蓮東海岸南段「Kaluluan磯崎部落」、「Dipit復興部落」、「pateRungan新社部落」、「Fakong貓公部落」與「Makotaay港口部落」,不只反映當代部落青年外移後,集體記憶與傳統知識的保存現況,同時也透過不同部落的串連,以及藝術家的創作能量,體現出兼具現代考古與當代藝術想像下,虛實交錯的精彩作品。


這裡是花蓮豐濱已經廢校的磯崎國小舊址旁的海岸,此地曾因電影《盛夏光年》在此拍攝而成為東海岸熱門景點。(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Chris Chen)

花蓮豐濱石梯坪單面山擁有特殊的地形,此地經常有潛客造訪,部落族人也會由此下海捕魚維持日常生計。(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Chris Chen)
 
當我們在討論富足時,我們在討論什麼?
 
策展人之一的蘇素敏表示,自己深入部落超過20年。她認為藝術季不只是對外、也需要對內。因此透過返鄉青年參與導覽,或邀請族人一同加入議題性講座,森川里海藝術季所要做的正是不斷以藝術做為動能,延續在地的文化。

因此,最初在挑選參展藝術家時,四位策展人都盡量選擇不同的創作媒材,讓展覽在表現上更加豐富。特別是,「此次參與的藝術家在2月底進駐部落之前,我們就特別安排了兩場六天五夜的工作營,讓藝術家能深入部落裡跟老人家學習傳統工藝,在他們參與了土地之後,才決定創作的方向,以及作品要擺放在哪一個部落的位置。」
 
針對這次的策展主題「好野人」,蘇素敏則強調好野人談的是富足這件事,不是資本主義的物質思維,而是更貼近精神性的狀況。「當我們討論富足的美好,部落也有他們的困境,比如環境的變化、海洋廢棄物或不當建設等。但他們花很多時間在勞動,且相信勞動的東西要可以享受、分享才有價值。」 因此好野人不只是透過藝術季將部落的東西跟外人分享,同時也是讓部落有機會重新去思考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接下來就跟著MOT TIMES的腳步,先從線上一覽十件精彩作品的簡單介紹吧!當然真正的感受,唯有在現場才能與眾不同。 

此次「2021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策展人之一蘇素敏。(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Chris Chen)
 
東海岸五個部落 X 十件作品!看見傳統工藝與土地的紋理
 
01 磯崎部落:藝術家陳勇昌(KalingDiway)—作品《共生》
 
首站我們來到磯崎村,磯崎村是豐濱鄉最北的村落,也是最晚開通的部落,此地又名「加路蘭」,據說取自海浪帶動岸邊礫石滾動的聲音,便以此稱之為Kaluluan。

座落在磯崎國小舊址旁,臨海一隅的作品《共生》,來自港口部落阿美族藝術家Kaling之手,因在阿美族傳統社會中,竹、藤編織是男性的基本生活技能,因此這些材料也成為他創作的基石。他分別透過三座竹片編織的船型,象徵善於利用海洋資源的阿美族、噶瑪蘭族與撒奇萊雅族,而從中穿越的箭則象徵善於狩獵的布農族人。因為即使部落有地理疆界之分,但終究因文化的交融而產生密不可分的緊密關係。
 
藝術家陳勇昌作品《共生》。(Photo Credit:節點共創)
 
02 復興部落:藝術家陳豪毅(Akac Orat)—作品《 蓆地》
 
當我們造訪復興部落,此地多為阿美族,最早他們從海岸山脈的另一邊,為了找水源而來。此後歷經土石流、部落水梯田荒廢,導致人口外流,如今只剩下三十幾戶老人家。沒有交通工具的他們,每次上下山必須爬一段長達30分鐘路程的坡道。相當艱辛。
 
為此,卑南阿美族裔的藝術家陳豪毅在回到部落之後,透過向老人家學習傳統工藝,將傳統素材黃藤與因應現代需求的塑膠打包帶,透過水泥製成的列表機形成兩端截然不同的意象,並藉此作品《 蓆地》隱喻當地輸出與輸入的文化流動。

藝術家陳豪毅作品《 蓆地》。(Photo Credit:節點共創)
 
03 新社部落:芃芓藝術 蔡佳吟&黃啟軒—作品《海景第一排》
 
如果來到新社部落,你不會錯過路邊的檳榔攤,這是在地人最活絡的社交場,聚集了年輕一代返鄉青年小島友米等在地小農創辦人,也是當地的情報站。芃芓藝術則邀請這些因檳榔攤而齊聚的部落住民們,將各自的故事刺繡在白色的飯店/民宿床單上,並將床單鋪蓋在田中央雙人床上。透過將「床」這個具有隱私性的象徵物件,放置在開放性、公共性的空間上,讓大眾可以反思太平洋邊的「海景第一排」是否應專屬於特定人群。

芃芓藝術 蔡佳吟&黃啟軒作品《海景第一排》。(Photo Credit:節點共創)
 
04 新社部落: 許家維—作品《岩棺是不是棺》
 
步行一段,我們會看到台灣東部史前文化所遺留之器物「新社岩棺」,部落傳說,只要放到岩棺內的東西都會不見。但岩棺到底是不是棺呢?藝術家以此為主軸,邀請部落工藝師以新社部落獨特的香蕉絲工法,編織成一面QRcode,並懸掛在岩棺的正上方。此舉不只連結起考古學、地質學與部落文化的關聯,體現噶瑪蘭族部落與古老文明的聯繫,更展現傳統材料與數位語言的結合,現場掃完QRcode也能看見一段藝術家製作的影片,讓大眾瞭解岩棺與土地之間的關係。
 

許家維作品《岩棺是不是棺》。(Photo Credit:節點共創)

05 貓公部落:邱承宏—作品《過剩的風景》

離開新社部落後,我們抵達貓公部落,貓公地名來自阿美族對「文殊蘭」的發音,因當時家家戶戶都種植著文殊蘭而得此名。在此,可以跟著部落媽媽學糯米釀、編織輪傘草或傳統苧麻。不過,按圖索冀,一瞬間或許會找不到藝術家的作品究竟被放在哪。

畢竟藝術不該是被放在地景中格格不入的打卡地標,而是不經意就能啟發我們,俯拾即是的一隅。正如藝術家將以混凝土及礦物製作的兩顆巨石作品,放置在八里灣溪的河床上,並在人造岩石的表面,栽種一些從河流上採集而來的植物。如此樸素、簡約,卻渾然天成的與環境共生,沒有一絲違和,且詩意盎然。


邱承宏作品《過剩的風景》。(Photo Credit:節點共創)
 
06 貓公部落:陳建北—作品《Ama Mama Tama 父親》
 
曾受邀擔任威尼斯雙年展的藝術家陳建北,在部落創作的《Ama Mama Tama 父親》,以他在4個部落訪問,每個部落20至80和90歲的族人,紀錄他們口述記憶中的父親。在現場,8位受訪者能同步播放訪談影片,藉此讓觀者透過8個年齡層的故事,感受橫跨百年,不同世代背景和時空的特殊性。
 
陳建北作品《Ama Mama Tama 父親》。(Photo Credit:鄭皓霖
 
07 港口部落:陳昭興(Apo)&王亭婷(mahemek kako to o’rip )—作品《我對生活很滿意》
 
透過收集一群勞動的人的衣服作成海浪的形狀,此作闡述,這些勞動的人上山下海都有屬於個人辨識性的衣服,充滿破洞的衣服裡有靈跟好運,才有很多收獲!族人會在勞動之中舞蹈歌唱,完工後則會去海邊pakelang,向「海浪」學習舞蹈歌唱的藝術體現。

陳昭興與王亭婷作品《我對生活很滿意》。(Photo Credit:節點共創)

透過當地族人勞動時所穿著的衣服進行藝術創作,遠看猶如一群人開心的在跳舞。(Photo Credit:鄭皓霖
 
08 港口部落:Heidi Yip葉海地—作品《Phrases of The Wind 風之片語》
 
像一串巨大的風鈴矗立在土地上!當稻米長在土壤,土壤又製作出陶片,這是藝術家在聽聞阿美族過去製陶工作由女性負責後,透過追本溯源重拾古老技法,以傳統野燒與當代藝術裝置,賦予傳統嶄新的樣貌,同時也讓更多人能認識阿美陶文化。

葉海地作品《Phrases of The Wind 風之片語》。(Photo Credit:節點共創)

透過野燒的過程,重現傳統阿美陶與部落女性的力量。(Photo Credit:鄭皓霖
 
09 港口部落:Malay Makakazuwan —作品《移動的部落》
 
藝術家以部落族人經常使用的藤製背簍作為雕塑裝置,不只是對自己在居住之處的記憶與反思。也是相對應於整個族群在遷徙時,什麼留在族人之間?哪些又流失了的各種反思。

Malay Makakazuwan 作品《移動的部落》。(Photo Credit:節點共創)
 
10 港口部落:康雅筑—作品《紡仿那有無形》
 
當我們來到這間位於港口部落的廢棄米倉,門口牆垣上方,盤根錯結的樹枝已隨時間與房屋結構混為一體,難分難捨。而屋內,密密麻麻垂吊的線條,則是引用港口遺址出土的陶製紡輪,透過紡錘捻纖成線的概念,一方面表達人與土地的連結,另一方面似乎也呼應著老房子與自然樹木,彼此相互扶持的概念。


康雅筑作品《紡仿那有無形》。(Photo Credit:節點共創)

此創作透過傳統工藝重新人與土地間的連結。(Photo Credit:鄭皓霖

來場野食餐桌!從捕魚、升火到徒手吃食的「好野人」生活
 
如果想更深刻瞭解的阿美族港口部落,跟著船長阿杰(陳杰敏)準沒錯!因為這場非官方行程的野食餐桌,並非實境秀,更像一幀傳統部落的日常風景。
 
這天,我們來到鄰太平洋的石梯坪百年榕樹下。阿杰說,對阿美族來說,當一件事情階段性結束時,或在婚喪喜慶過後,他們會進行海洋採集漁撈活動,也就是巴格浪(pakelang), 這是部落獨特的禮俗之一。

 
船長陳杰敏帶著一眾部落友人進行海洋採集(左)。由左至右陳長宜、里外•拉黑子、林勇明、潘明志與陳杰敏。(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Chris Chen)
 
阿杰一開始便表明,平時為了不浪費食物、不破壞生態,只用魚槍捕獲大魚,吃該吃的量即可。但依據原住民法,一年當中可以有幾次在傳統漁獵採集海域內,使用流刺網(gillnetting)捕魚的時機。因為這是傳統部落捕魚的方法,必須在特殊地形的海域才能利用集體行為,佈網在魚群的出口,展現勞動時的團結。最後捕獲的魚也必須以抽籤的方式,進行均分。

以流刺網捕獲的魚,需一隻一隻小心從網上取下,再均分給每個有參與海洋採集的夥伴。對海洋民族來說,自制魚網是習以為常的事。(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Chris Chen)
 
接著他們便以三顆石頭做為野炊的場所, 以檜木製成火種,並開始生火。先烤後煮,最後以葉子當盤器承載食物。待食物要上桌前,阿杰說道,部落裡是以年齡做為分野,從16~18歲開始、4年一階進入八大階級制度。其中青年之父(mama-no-kapah)便是領導、推動與決策部落公共事務最有權力的階級,而最年輕的階級則是負責倒酒、拿葉子扇蒼蠅的公差組(miafatay),主要負責長輩交辦的各種事物。 阿杰強調:「身體的勞動對部落很重要,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任務。」這也是在部落裡必須學會的生存技巧。
 
最後,我們一個個洗完手,直接拿起貝類、倒吊魚、九孔等海味往嘴裡塞,整個海洋遼闊的鮮甜,配上啤酒,是疫情爆發以來最舒心的一刻。謝謝海洋帶給我們的豐盛,原來這就是真正的好野人。尤其在揮別了部落的熱情,搭上火車準備回到如常的日子時,才意識到太平洋的風、部落的情義、藝術家詮釋的在地性,全已深植在我們的記憶裡,揮之不去。

 
滿載而歸的魚獲,最常見的是倒吊魚,也有其它貝類(右)。先烤再煮,在鍋裡放入新鮮撈取的紅藻配煮,這是原住民的天然味精,能讓魚湯變得更加鮮甜。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Chris Chen)
 
《2021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

展覽時間:即日起-2021/9/30
火堆論壇x在地體驗:https://reurl.cc/AkreOd

除了可自行前往觀展的藝術節作品,主辦單位亦規劃了5場「海_在路上:火堆論壇x在地體驗」,以及24場導覽專車。其中「海_在路上:火堆論壇x在地體驗」以5場論壇邀請在工藝復興、原生植物、傳統建築、永續海洋、森林女性領域深耕創意人,與大眾一同討論再深一點點的部落議題,並透過部落在地體驗活動如參與農作、學習工藝等,搭配火堆論壇所組合而成的部落一日體驗,讓大眾一同透過身體經驗「部落」也思辨「部落」。
 
因應防疫規範,提醒大家前來觀賞作品時「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勤洗手」。

編輯/Christine Chen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