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卷市綜合文化設施」外觀。(Photo Credit:Sou Fujimoto推特)

「石卷市綜合文化設施」外觀,即便是純白的建築,細看也能看見律動的紋理。((Photo Credit:Maruhon MakiArt Terrace臉書)

透過設計,讓當地居民即使對藝文活動毫無興趣,也會想來造訪。(Photo Credit:Maruhon MakiArt Terrace)
不向傳統妥協!讓空間內外模糊成一種設計美感
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日本建築師藤本壯介,面對建築不喜歡遵循傳統,經常以獨特的直覺與觀察力,透過模糊建築空間界線的設計手法,營造出一種極具韻律的動態感。
藤本壯介拿過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2013年亦曾以倫敦蛇形藝廊引起世界矚目;代表作包括武藏野美術大學博物館等,近期更以「白井屋ホテル」(SHIROIYA HOTEL)那一幀山丘上的純白森林景象,與Pavilion Tokyo 2021 中,猶如巨大屋頂的雲朵造型《Cloud pavilion(雲のパビリオン)》引人入勝。
藤本壯介拿過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2013年亦曾以倫敦蛇形藝廊引起世界矚目;代表作包括武藏野美術大學博物館等,近期更以「白井屋ホテル」(SHIROIYA HOTEL)那一幀山丘上的純白森林景象,與Pavilion Tokyo 2021 中,猶如巨大屋頂的雲朵造型《Cloud pavilion(雲のパビリオン)》引人入勝。

純白的內部空間有一種迷人的詩意,在這裡每個角落都有自己的表情。(Photo Credit:Maruhon MakiArt Terrace臉書)
每個人都能在這裡找到「最喜歡的角落」

市民畫廊區。(Photo Credit:Maruhon MakiArt Terrace)

市民畫廊區。(Photo Credit:Maruhon MakiArt Terrace)

市民畫廊區。(Photo Credit:Maruhon MakiArt Terrace)

共享空間。(Photo Credit:Maruhon MakiArt Terrace)

共享空間。(Photo Credit:Maruhon MakiArt Terrace)

階梯式大劇院一共808席,內部空間透過色彩表現出室內的戲劇張力及氣勢。(Photo Credit:Maruhon MakiArt Terrace)

小劇院。(Photo Credit:Maruhon MakiArt Terrace)
透過單一結構的串連形成猶如小鎮風景的美感
他以「家」做為設計形狀,透過猶如孩童隨手在紙上繪成的三角幾何屋頂方塊,透過不同高度的單一結構,串連成一整棟建築的外觀表現;因此,近看是一間間錯落的白色小屋,遠看則如一座白色小鎮般迷人。
除此之外,他也透過設計,使每個空間都能擁有不同的樣貌,讓即使對文化活動不感興趣的人,也能盡情享受這個場域,找到自己「最喜歡的角落」,也在此度過舒適且美好的時光。

共享空間。(Photo Credit:Maruhon MakiArt Terrace)

兒童空間。(Photo Credit:Maruhon MakiArt Terrace)
編輯/Christine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