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畫不只是當下容貌的記錄、藝術的體現,同時也反映不同時代人們對自我意識探索的軌跡。一如義大利歷史哲學家克羅齊(Benedetto Croce)於1917年所說的:「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當我們開始凝視過去,歷史便產生了當代的詮釋以及對現實的借鑑意義。
 
即日起在台南奇美博物館登場,由「英國國家肖像藝廊」所策畫的《時代的臉孔:從莎士比亞到紅髮艾德》全球最終站,是創館160年來國寶級肖像作品首度在海外亮相。

展覽打破一般時間軸敘事,以橫跨500年歷史的六大展區、89件精彩作品,從17世紀對英國肖像畫影響深遠的宮廷畫家范.戴克、當代英國藝術大師大衛.霍克尼自畫像,到莎士比亞、紅髮艾德等精彩作品。在踏進展覽前,不如先一睹展覽三大亮點、六大主題展區,一次掌握看展重點吧!
亮點1:國寶級肖像作品首度海外亮相
 
英國國家肖像藝廊160年來首次大規模世界巡迴,該館館長庫里南博士(Dr. Nicholas Cullinan)形容展覽為「一生僅有一次遇上的機會!」此次展出的名人肖像從莎士比亞、牛頓、英國女王到紅髮艾德等,不僅跨越500年,更囊括經政文教等各大領域,大眾可一次飽覽這些改變英國、影響世界的百位人物臉孔。

 
左為〈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平靜」〉。(Photo Credit:Chris Levine +Jersey Heritage 2004)。右為〈威廉.莎士比亞〉。(Photo Credit:英國國家肖像藝廊)
 
亮點2:一睹超級藝術大師精彩作品
 
不只肖像作品人物大有來頭,創作肖像作品的藝術家同樣赫赫有名;從享譽盛名的喬書亞.雷諾茲、普普藝術大師安迪.沃荷、傳奇藝術家盧西安.弗洛伊德到最受歡迎的在世畫家大衛.霍克尼等,其中也包括英格蘭國王查理一世時期的首席宮廷畫家安東尼.范.戴克自畫像,他的作品風格輕鬆高貴,同時也是水彩畫與蝕刻版畫技法的改革者,影響英國肖像畫近150年,而且此作曾經差一點就被轉手賣出、離開英國境內,幸好在英國人民的強烈要求下,後來才順利留在英國國家肖像館。

 
左為〈安東尼.范.戴克爵士〉,自畫像於1640創作。(Photo Credit:英國國家肖像藝廊)右為〈喬書亞.雷諾茲爵士〉,自畫像於1747-9創作。(Photo Credit:英國國家肖像藝廊)
 
亮點3:跳脫時代排序,以六大主題穿梭古今
 
有別一般展覽依照時間軸陳列作品的傳統方式,英國國家肖像藝廊希望觀者能跟隨不同主題、跨時空與作品進行對話,因此展覽透過六大主題帶領觀者感受肖像人物的影響力與情感層面,同時也讓不同時代卻能彼此呼應的人物跳脫時空比鄰相遇,進而帶給觀者更多感動與反思空間。
 
此次展出的肖像作品共有89件,包括英國國家肖像藝廊75件、奇美館方作品14件;類型以畫作為主,涵蓋攝影、雕塑與多媒體等。展覽軸線以六大主題呈現,包括「自畫像(SELF-PORTRAIT)、名氣與聲望(FAME)、身分與認同(IDENTITY)、愛與失落(LOVE AND LOSS)、權力與力量(POWER)、開創與革新(INNOVATION)」。

六大主題展區介紹與展覽中所有展出肖像人物年表。(Photo Credit:奇美博物館)

六大主題展區一次爬梳英國五百年歷史

走到展覽入口處,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英格蘭輝煌年代的關鍵推手」──英王亨利八世與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數位肖像;而進入展廳,迎面而來的是英國第一位慶祝登基70週年的君主伊麗莎白二世,開啟穿越大不列顛古今的古今人物世界。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平靜」〉肖像作品。(Photo Credit:奇美博物館)
◼ 展區一:「自畫像(SELF-PORTRAIT)
 
第一主題「自畫像」(SELF-PORTRAIT)集結了重要的肖像畫家,觀者可從作品中了解當年他們是如何呈現自我與表達主張。在本區可以觀察到,許多名家會藉由畫作自我宣傳,包括17世紀對英國肖像畫影響深遠的宮廷畫家范.戴克、18世紀英國頂尖肖像畫家雷諾茲、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女性創始成員安潔莉卡.考夫曼、當代英國藝術大師大衛.霍克尼,其作品皆是描繪自己作畫時的樣貌。而知名英國當代藝術家葛瑞森.佩里更將自己畫成一張地圖,顛覆一般人對肖像畫的認知。

展場一隅。圖右為作品「與查理一起的自畫像」(大衛.霍克尼與查爾斯.戴爾.薛普斯)。(Photo Credit:奇美博物館)

展場一隅,圖右為作品「安東尼.范.戴克爵士」自畫像。(Photo Credit:奇美博物館)
 
◼ 展區二:「名氣與聲望」(FAME)
 
在「名氣與聲望」(FAME)展區呈現了名氣與肖像的密切關係,在此能遇見不同領域的經典偶像。最吸引人目光的,莫過於是莎士比亞與紅髮艾德隔著一道牆背對背展示,彷彿沿牆而走就翻過四百年一般。此外還有許多各擅勝場的大人物,流行時尚類如披頭四、貝克漢、薇薇安.魏斯伍德,科學類如達爾文、牛頓,英國王室如黛安娜王妃、劍橋公爵夫人凱特,文學類如狄更斯、狄倫.湯瑪斯等。

展場一隅。(Photo Credit:奇美博物館)

展場一隅,左為查爾斯達爾文(1809–82),由約翰柯利在1883年根據1881年的作品所改繪而成。(Photo Credit:奇美博物館)

展場一隅,中間作品為「大衛.貝克漢」由羅倫佐.阿吉烏斯於1998年所創作。(Photo Credit:奇
美博物館)

展場一隅,眼前作品為「艾德.希蘭(紅髮艾德)」,由柯林.戴維森於2016所創作。(Photo Credit:奇美博物館)
 
◼ 展區三:「身分與認同」(IDENTITY)
 
在「身分與認同」(IDENTITY)展區,強調透過肖像彰顯自我,並投射出個人的價值觀與信念。有趣的是,此區許多名人擁有超乎想像的斜槓人生,例如邱吉爾,無疑是二戰期間帶領英國與同盟國一同戰勝納粹的英國首相,然而他也是業餘畫家,更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以《彼得兔的故事》聞名的英國作家碧雅翠絲.波特,其畫作背景有許多綿羊,因為她不僅是作家,還是熱愛大自然的綿羊育種師。此外,亦有性別認同議題,代表人物為謎樣般的歌手大衛.鮑伊、跨性別職業擊劍手德翁騎士、女同志文學先鋒瑞克里芙.霍爾等。其他還有以服裝等符碼詮釋身分、充滿暗喻的肖像。


展場一隅。(Photo Credit:奇美博物館)

展場一隅,眼前作品為「溫斯頓,邱吉爾爵士」由華特.西克特於1927年所創作。(Photo Credit:奇美博物

展場一隅,眼前作品為〈勃朗特姐妹〉,由派翠克.布蘭威爾.勃朗特約於1834年所創作。(Photo Credit:奇美博物館)

展場一隅。(Photo Credit:奇美博物館)
 
◼ 展區四:「愛與失落」(LOVE AND LOSS)
 
「愛與失落」(LOVE AND LOSS)展區,傳遞情感飽滿的名人故事。瑪琳.杜馬斯在艾美.懷絲過世後為其所繪的肖像,藉由藍色調喚起觀者對歌手憂鬱心境的記憶,也傳達藝術家在聽聞懷絲早逝時的悲傷之情;伊麗莎白.斯圖亞特公主的全身肖像集青春美貌、財富顯貴於一身,但其實這是一張為政治聯姻而作的相親畫。另有英國戰爭英雄納爾遜將軍與艾瑪.漢米爾頓充滿爭議卻有血有肉的愛情故事,令人動容。

展場一隅。(Photo Credit:奇美博物館)

展場一隅。(Photo Credit:奇美博物館)

展場一隅。(Photo Credit:奇美博物館)

場一隅,圖左為作品「藍色艾美」,是瑪琳杜馬斯於2011年所創作的艾美懷絲(1983–2011)肖像作品。(Photo Credit:奇美博物館)
 
◼ 展區五:「權力與力量」(POWER)
 
「權力與力量」(POWER)展區呈現掌握權力的人物如何以肖像彰顯威信。從美國《VOGUE》雜誌總編輯安娜.溫圖用色大膽鮮豔的強大女性形象,到WWW全球資訊網發明人提姆.伯納斯.李以肖像傳遞平凡電腦工程師的姿態,不只突顯他放棄申請專利的無私與大愛精神,同時也象徵網路力量已賦予在每個人身上,而非這位網路先驅的特權。

展場一隅,圖中央作品為尚恩亨利於2015年所創作的提姆伯納斯李爵士」(1955–)。(Photo Credit:奇美博物館)

展場一隅,眼前所見作品為「伊麗莎白公主,波西米亞王后暨普法爾茨選帝侯夫人」,由老羅伯特.皮克約1610年所創作。Photo Credit:奇美博物館)

展場一隅。(Photo Credit:奇美博物館)

展場一隅。(Photo Credit:奇美博物館)
 
◼ 展區六:「開創與革新」(INNOVATION)
 
「開創與革新」(INNOVATION)展區,突顯藝術家發揮創意突破傳統的多元可能。普普藝術大師安迪.沃荷先用拍立得並以精簡元素呈現英國演員瓊.考琳絲的五官特徵。此外,向來以大膽輪廓與生動配色聞名的麥可.克雷格.馬丁,則為知名建築師札哈.哈蒂勾勒了線稿肖像,並運用電腦軟體以千變萬化的色彩組合展現哈蒂樣貌,也藉此向這位數理出身的「曲線女王」致敬。此外,在逛完所有展區後,館內也規劃一個互動區,邀請大眾化身藝術家進行肖像創作,且完成的作品可以展示在迷你肖像藝廊,形成展覽的另一道風景。

展場一隅,圖右為作品「札哈.哈蒂女爵士」。(Photo Credit:奇美博物館)

展場一隅作品札哈.哈蒂女爵士」因結合數位科技,因此會隨時間變換不同的色彩組合。(Photo Credit:奇美博物館)

展場一隅。(Photo Credit:奇美博物館)

展場一隅。(Photo Credit:奇美博物館)

展場一隅。(Photo Credit:奇美博物館)
 
展場也規劃一個互動區,邀請民眾化身藝術家進行肖像創作。(Photo Credit:奇美博物館)

展覽最後,因今年為奇美博物館30週年,現場也特別展出奇美博物館創辦人許文龍先生的自塑像。(Photo Credit:奇美博物館)
 
【英國國家肖像藝廊】
 
英國國家肖像藝廊成立於1856年,為英國歷史悠久且極具特色的重要館所,不但是全球首座對外開放的肖像博物館,更是世界最大的肖像蒐藏機構之一,總計有逾21.5萬件藏品,收藏16世紀至今影響英國與世界的人物肖像,堪稱英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縮影。該館宗旨為鼓勵人們透過肖像畫,欣賞和理解那些曾經以及正在創造英國歷史文化的人們,多年來持續保存作品並增加收藏,更致力於分享這座世界頂尖的寶藏,讓觀眾得以欣賞各種媒材的肖像作品。
 
位於倫敦聖馬丁路的英國國家肖像藝廊,目前正進行《鼓舞人心計畫》(Inspiring People project)的重建工程,預計將休館整修至2023年,其主要工程為改造藝廊主建築物,包括對建築物進行全面翻新,以及增設一個新的學習中心。在閉館期間,館方透過網路、數位媒介與全國各地的合作夥伴,持續分享藏品。
 
◼ 更多資訊請見英國國家肖像藝廊官網:www.npg.org.uk


英國國家肖像藝廊。 (Photo Credit:英國國家肖像藝廊)

展覽入口主視覺。(Photo Credit:奇美博物館)

《時代的臉孔:從莎士比亞到紅髮艾德》
 
展出地點:奇美博物館 特展廳
開放時間:9:30-17:30(週三休館、除夕休館)
展覽日期:即日起-2023年2月28日
展覽票價:全票450元、優惠票400元、雙展套票500元
售票通路:奇美博物館售票櫃台、KKday、Klook、ibon、GOMAJI、台南好玩卡

編輯/Christine Chen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