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謂解放色彩,明顯可見的是,牠的亮綠毛色不可能出現在真實世界。以顏色作為一種藝術態度的宣示,一向是最直接明白的手法,因為擁有這一身綠,綠狗從此與生俱來地和所有僅能作為犬類/動物/真實世界等的指涉拉開距離,我們不再理所當然地用既有形體去聯想牠。周春芽自己就曾說過:「綠狗是一個符號,一種象徵。重複畫一隻風格化的狗,牠就變成一種符號」。
誕生並化身於油彩揮毫之下的綠狗,以其放肆不修邊幅的樣貌活躍於畫布,而油彩筆觸中所呈現的恣意蔓延、齜牙裂嘴、狂放的肢體動作,暗示出不假修飾的動物原始慾望,如同佛洛依德 (Sigmund Freud) 提出力比多 (libido) 概念的化身代言,在人類自以為文明卻仍無法否認慾望需求的狀態下,綠狗渾身散發出的野性慾望氣息,解放了真實社會禮儀、倫理的約束,綠狗的直白撒野塑造出這一系列藝術作品最讓人著迷的標誌特徵。
周春芽 × Jaime Hayón = !?


二十世紀法國最具影響力的精神分析學家拉岡 (Jacques Lacan),曾引用美國知名作家艾倫坡 (Edgar Allan Poe,1809-1849) 的作品《失竊的信》(The Purloined Letter) 解釋慾望、被慾望的物件、及物件所在位置的相關意義。這篇偵探小說的主要情節圍繞在一封原屬於皇后卻被盜走的重要信件,這封信件只要落入壞人手中就可能引起大麻煩,於是有趣的是,小說中這封信的內容到底為何幾乎沒有著墨,反倒是信件的到底在哪才是全文重點。拉岡藉此強調物件為何並不重要,因為物件隨時可能變動不同、或以任何樣貌不斷出現,拉岡將此類物件稱為小對體 (object petit α),甚至是不是確切的擁有這個小對體,也不是拉岡認為的重點,他認為小對體是作為提示、召喚出「慾望」存在的狀態,就已是其所存在最主要的意義。
小對體召喚出的慾望,其實是慾望驅力如同拋物線般在劃出的空間區域,一種其實是「空位」(vide)的狀態,而重點即在於由此框架出的慾望本身。於是,若以拉岡的觀點看來,Jaime Hayon 打造出的亮面漆木收藏外櫃,彷彿架設出小說中那封信件般、空的慾望場域,框架本身的存在就架構出了慾望的空,而其中囊括的 30 隻動態活潑的綠狗群,彷彿是 30 件必要存在的小對體,牠們或許並非原始、也難以呈現原始慾望,但牠們的確唯妙唯肖擬仿著慾望之物可能的樣貌。

編輯/張慧慧
編輯/劉宏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