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在德國威瑪成立的國立包浩斯學院(das Staatliches Bauhaus)標榜了許多前衛藝術家參與的設計教育,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包浩斯的師生群散佈到世界各地,催生了新一代的建築設計方法和風格。
打從大一學習基本設計的時候,就聽聞我們老師採用的是頂頂有名的「包浩斯」教育方法,這在當初的景觀系並不常見。課堂中我們探索了點、線、面的基本元素組 成、色彩的原理和使用、不同質感的表面等。然而除此之外,當時的我們並不十分了解究竟何謂包浩斯。今年適逢包浩斯學院創立90週年,以及柏林圍牆拆除20 週年,柏林、威瑪、德索這三個各自保存了不同包浩斯檔案的城市捐棄成見,共同舉辦了一場規模空前的包浩斯回顧展,今年夏天在柏林展出之後,在十一月移師到紐約現代美術館(Museum of Modern Art)展出到2010年一月底。

1919年在德國威瑪成立的國立包浩斯學院(das Staatliches Bauhaus)標榜了許多前衛藝術家參與的設計教育,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包浩斯的師生群散佈到世界各地,催生了新一代的建築設計方法和風格。但是這次的 回顧展也顯示了包浩斯較不為人知的一面。比如說,拜爾(Herbert Bayer)在廣告系的攝影拼貼習作不僅有荷蘭新風格派(De Stijil)的原色平面構成,更結合了達達主義(Dadaism)挪用現成物的戲謔和混亂。除了布依爾(Marcel Breuer)著名的皮革鋼管椅之外,參觀者也會見到他在早期設計的充滿粗礦原始風味的「非洲椅」。而相較於第一任院長葛洛培(Walter Gropius)包裹在宏偉玻璃帷幕中的德索校舍,堅持社會主義路線的第二任院長麥爾(Hannes Meyer)所設計的貿易聯盟學院把建築打散為較小的量體,材料也更為樸素簡陋。整體來說,這次的展覽不只反映了四十年來現代建築神話崩解的過程中,學術 界對於包浩斯這塊響亮招牌的重新反省,也掀開了包浩斯神話背後的各種矛盾和衝突。

包浩斯神話中的光環大多集中在創校者葛洛培身上。著名的包浩斯宣言充滿了濃厚的社會主義色彩,其中一段寫道:

「讓我們創造一個新的工匠工會,打破在工匠和藝術家之間造成階級區分的傲慢屏障。讓我們一起渴求、構想、創造未來的新建築結合所有事物(建築和雕塑和繪畫)於單一形式,有一天將會從百萬工人的手中直達天廳,成為即將到來的新信仰的晶瑩象徵。」

學校裡面沒有學生和老師的稱呼,而是採取師徒制,只分入門生(journeyman)、實習生(apprentice)、師傅(master)。剛入學的 學生稱為入門生,通過半年的基礎設計課程之後取得實習生的資格,往後三年的學習中可以選擇木工、金工、印刷、紡織、陶藝、雕塑等「工坊」 (workshop),每個工坊同時由兩位師傅共同指導:一位是藝術家(Formmeister)另一位是匠師(Lehrmeister),這種美術和工 藝的雙軌制也成為威瑪時期的課程特色。除此之外,包浩斯也設有表演藝術課程,而印刷學程也包含了攝影,可說是不折不扣的跨領域、多媒體的設計學院。值得一 提的是,雖然包浩斯被後人視為現代建築的搖籃,一直到1927年包浩斯才設有建築系,而隔年葛洛培就掛冠求去到倫敦尋找另外一片天空。

包浩斯的創校理想中包含了一個基本的矛盾:儘管一般人印象中包浩斯的社會主義色彩非常鮮明,然而它和德國當時的大多數美工專門學校一樣,結合美術和工藝的 創校宗旨都是為了振興地方經濟,而試圖整合藝術生產和工業生產的目標,也需要地方廠商(也就是資本家)的支持。事實上,雖然包浩斯因為群網羅了世界各地優 秀的前衛藝術家,加上它在納粹政府的壓迫之下解散,種種歷史的偶然和必然讓學校聲明遠播,但是其實不論是葛洛培或包浩斯都不如外人想像那麼激進,政治性格 也沒有那麼強烈。

包浩斯的保守起源或許會讓許多人感到訝異,這從包浩斯宣言中的木刻版畫插圖即可看出一二:人稱「社會主義的大教堂」上方的三顆星代表了繪畫、雕塑、 和建築的結合,其建築樣式乃是取自中世紀時期的日耳曼哥德式教堂。學校裏面所採取的工坊制度,也是中世紀以來同業工會制度的延伸。十九世紀以來哥德式復興 (Gothic Revival)運動提倡回歸中世紀簡樸虔誠的社會,形成了歐洲各國工藝美術運動的哲學基礎。而包浩斯最初落腳的城市威瑪(Weimar),本身就有有悠 久的文化傳統:詩人歌德、席勒、赫德和音樂家李斯特都曾居住於此。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意志工藝聯盟中的元老凡德韋爾(Henry Van de Velde)在此主持威瑪的美術工藝學校(Grand Ducal Saxon) School of Arts and Crafts),而1914年在科隆展出的工藝聯盟展(Cologne Werkbund Exhibition)更顯示了德國近三十年來在各地改革中等學校和高等教育美術工藝教育的成果。

葛洛培原本就是凡德韋爾囑意的五位接班人之一,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是凡德韋爾的忠實支持者,戰爭之後取得政治支持而受聘為美術工藝學校的校長,才將學 校名稱改為國立包浩斯學院。bauhaus取的是「房屋」(haus)的「建造」(bau)。但是學校成立之後旋即捲入當地保守政治意識型態的構陷和藝術 家之間不同設計教育哲學的針鋒相對。詳細情形,還請待下回分曉。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