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解封後,人們的生活方式出現了或隱或顯的改變,身體也發展出不一樣的感知活動。在人們逐漸回到疫前的生活時,臺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2023年第十屆的「X-site計畫」《途中》(Find Your Way Out)裝置,透過打造多種感官體驗,讓後疫時代的人們能透過身體感知,重新打開與空間的交流互動。
邁入第十屆的「X-site計畫」一如過往以實驗性的創作,邀請創作者、觀眾一起探索藝術、建築和聲響為美術館廣場帶來的可能性,今年則在跨域的命題下,由聲音藝術家王仲堃、法國藝術團體hellobastworkshop、空間設計劉佳豪及裝置設計郭仲輔攜手創作的《途中》(Find Your Way Out)拿下首獎。


2023 X-site 計畫得獎作品《途中》(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攝影:丰宇影像)
 
這座佇立在美術館前方廣場的黑色方盒子,會如何引領人們重新感受身體意識?又如何與環境對話?這次MOT TIMES專訪了《途中》的部分團員王仲堃、劉佳豪及郭仲輔,透過他們的分享,帶領觀眾進一步認識作品如何重新打開人們的身體感知,並與空間產生有趣的互動交流。
 

在侷限中,體會人與環境的互動重要性


若走一趟《途中》的裝置,身體會在狹長空間中因蹺蹺板緩升緩降而有起伏移動,腳下的滾珠也因此發出流水般的聲響,在種種不可預期的感知之間,察覺空間中的相對距離感。這種感官的多重體驗,是這個創作讓觀眾感到最有趣的地方,而完成這座裝置的團隊,正是集結聲音藝術、空間和裝置設計等背景的創作者,在跨域協作之下,同時賦予作品多樣的詮釋。

在狹長且寬度僅有1米5的《途中》行走,帶有多重感官體驗(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攝影:丰宇影像)

談到團隊的成軍,這群人原本是沒有太多交集的,就連創作都還沒有方向,大家便決定集結在一起進行共創。後來在討論創作內容時,因為郭仲輔找到一張照片,靈感才漸漸成形,「在照片中有人在兩道高牆中行走的畫面,人被侷限在空間中給我一種當代的孤寂感,當時我就馬上回應我喜歡這樣的感覺。」王仲堃分享。
 
說到這種因空間限制人的行動,甚至使人產生多樣感知的概念,郭仲輔認為這與自己2016年去日本神戶由安藤忠雄設計的兵庫縣立美術館有關,「一直以來我對人在被受限的空間裡面,不論是肢體上還是感官上的侷限都滿感興趣的。然後我回想這個概念從何而來,便找到這個想法的起點。」他回憶起在兵庫縣立美術館中,有個可以從一樓爬到頂樓的狹長通道,「人們可以透過兩道建築夾起來的縫,看到天空、遠方的海景。這樣的景象也深植在我的記憶中。」而從這種形式開展的創作內容,更讓團隊在呼應新冠疫情的時事中,拉出一條有關人與環境互動的創作主軸,而延伸出在實體空間中打開身體感知的其他創作形式。


 《途中》團隊,左起:聲音藝術家王仲堃、裝置設計郭仲輔、空間設計劉佳豪(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通過《途中》8米高牆的縫隙仰望藍天,呼應到疫情中嚮往與環境互動的過程(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以流動聲響喚起記憶連結


《途中》除了顯而易見的黑色量體,更多的感知細節,則是在進入裝置中,才會一一發現,包含人可以行走其上的動態蹺蹺板、因滾珠形成的聲響,還有隨著移動看見的網布摩爾紋,可說是一座匯集聲音、行為與空間等元素的創作,而當中都在傳達一個核心──身體意識的再發現。
 
「當初決定量體的地點時,我把它當作美術館的小型增建物在思考,而不是只是丟進廣場的一個方盒子。」負責空間設計的劉佳豪說,因此衡量裝置與美術館間的距離、裝置兩道高牆上「一線天」的距離等,都是他在設計過程中的思考面向,「我在想量體與周圍互相捏擠出來的視覺感,可能像是從美術館的量體那邊掉落而出,或是從廣場這邊擠出,最後大家一起討論完成,就有相對的X、Y軸線。」而完工後的《途中》,也自然闢出了多重路徑:進入北美館園區的、進入北美館的,以及進入裝置中的,這也讓遊走在裝置周圍的身體經驗,有了多種向度的思量。

而裝置中最令人驚喜的聲音呈現,卻不是一開始團隊想要呈現的部分,「尤其是在一個巨大的量體裡面,很難想像聲音會是什麼狀態。但我是被仲堃的自信說服,因為他很堅持這裡面要有聲音的流動感。」郭仲輔笑著說,「後來包含尺寸和蹺蹺板的細節、角度,都是按照這個聲音的流動條件來設定的,所以我覺得這是有趣的地方。」


《途中》如同北美館的增建空間,在園區行走也增加了多重路徑(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途中》裝置裡的滾珠在蹺板移動同時,會創造出如同雨聲與浪潮聲的自然聲響(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攝影:丰宇影像)
 
向來以聲音作為創作媒材的王仲堃,認為聲響往往會讓人產生記憶上的連結,好比《途中》的滾珠像下雨、浪潮的聲音,於是觀眾在這個空間當中會有專屬的記憶。「這次的聲響還有一個挑戰,就是去玩聲音跟立體空間、雕塑之間的關係,我們創造的是物理發出的聲響,讓聲音在空間中有流動的感覺,這是用音響系統完全做不出來的。當人們走進《途中》會有視覺、聽覺、腳下震動的觸覺,這些是必須依靠空間向度才能拉出的身體感知。」王仲堃分享。

因為聲響而延伸出的蹺蹺板設計,則賦予了人們在其中,也在北美館園區中移動、感知的不同路徑。「黑色的巨大塊狀是源自於對太空的想像,當美術館是一種藝術的空間、白盒子,所以我們在想廣場是不是也可以放一個純藝術一點的形式,以中間切出一條縫的黑色方盒子呈現。」郭仲輔說。觀眾無論是從一旁觀看裝置,或是身處其中獨自行走、與他人相鄰而行,都重新喚回疫情前人與環境的互動,或人與人之間相處的體感經驗。「裝置裡面的路徑雖然定義為蹺蹺板,但我們希望觀眾跟這個裝置可以因為空間的基本限制,像是狹長的路徑、起落的地板,反而讓大家能更自由地創造出豐富的體驗。」郭仲輔分享。

為了將量體營造出巨大黑色塊狀的視覺效果,團隊使用大面積網布作為裝置的牆體,「它的觸摸質地及整個視覺上看起來像是音箱包覆的網膜,很適合作為巨型的發聲器。」劉佳豪說,除此之外,這樣的網料也因為孔洞的特性,創造出動感的摩爾紋(moirépattern)(註)。對王仲堃而言,當人行走其中,因為移動或現場各種狀況的擾動,都會在視線移轉間觀看到動態紋路,除了為身體經驗注入多一層的感知,也讓場域多了一種奇幻效應,而若是週六夜晚北美館開館時進入《途中》,則更能因為明顯的燈光,感受到網布孔洞與光線明滅閃爍的視覺效果。


採用彈性網布製作的牆體,創造出如摩爾紋般的圖樣(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2023 X-site團隊合照,左起:裝置設計郭仲輔、空間設計劉佳豪、聲音藝術家王仲堃、法國藝術團體Hellobastworkshop石睿民Rémi ROCHE(圖片提供:《途中》團隊)

如今,在疫情後展出的《途中》,提供了一個實體的場域、形式和體驗機制,回應了疫情之間的各種隔閡,讓人們因為實際走入現場,在感官的解放中,打破資訊、感受上的斷層,並透過身體在空間上、感知上的漫遊,重新意識到自由、開放的可能,也可能因此在生活中創造出更多意想不到的探險路徑,更深度地展開屬於自己途中的身體漫遊。
 
註:摩爾紋(Moirépattern)又稱莫列波紋,常出現在數位攝影機拍攝的照片或影片上,當拍攝有條紋的物品或是高密度紋理如條紋襯衫、LED顯示屏等,在影像上出現的水狀波紋就是摩爾紋效應。

編輯/Lupita Kuo

2023 X-site計畫首獎「途中」團隊簡介
「途中」團隊由聲音藝術家王仲堃、法國藝術團體hellobastworkshop、空間設計劉佳豪以及裝置設計郭仲輔所組成,團員皆在各自的領域中活躍著,在創作途中因X-site而相聚。成員各自帶來對於建築、空間裝置的理解和想像,激盪出跨域的火花,只為了呈現給民眾最難忘的體驗。

 

《途中Find Your Way Out》
展出日期:2023/05/20(六)- 2023/07/30(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戶外廣場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