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夢想引領,並熱情實踐的建築新銳!第二屆ADA新銳建築獎得獎公布
昨日的建築盛會,莫過於是第二屆ADA新銳建築獎在建築界眾所矚目之下,正式公布首獎與特別獎了!
由寬和建築—劉崇聖、吳龍傑、辜達齊建築團隊以「徑.鹽埕埔」獲得本屆最高的首獎肯定。
劉崇聖在發表得獎感言時,提到:「建築創作要找到自己的路,是困難的,希望透過這個案子的討論,將台灣的路徑與屬於台灣自己的都市設計,給梳理出來。......台灣有好多地方都需要年輕建築師,或對地方很有熱情的人去參與,希望台灣每一塊角落,都能有很優秀的、對土地有感情的人去經營,也期望我們的團隊能在台灣的某些地方經營出好作品。......能有很好的業主,是我們幸運的地方,這個獎項是肯定我們沒有辜負業主的期望和支持,終於能回饋給業主,也希望未來可以做得更好。」(照片由左至右,辜達齊、劉崇聖、吳龍傑、台北市建築世代會會長李彥良。Photo Credit: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自然洋行建築事務所的曾志偉建築師,則是以作品「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獲得了特別獎。
曾志偉得獎感言:「工作12年,第一次得獎,之前聽妹島和世建築師說,喜歡做的事情要做20年。並感謝在這個階段與我一起創業的朋友們。」(照片由左至右,曾志偉、台北市建築世代會副會長范偉洸。Photo Credit: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在5位初選評審(比格達工作室主持人王增榮、建築師邱文傑、建築師張清華、芬蘭籍建築師Marco Casagrande、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褚瑞基)透過繳交的參選書面資料評選下,選出10組入圍、11件作品後,決選評審:阮慶岳、林洲民、劉曉都、龔書章、王俊雄,則利用3天時間,走遍台灣本島與離島,實際到入圍作品進行現勘。
每位評審也在昨日典禮上,利用短暫評審座談時間,各自提出了透過本屆作品所看到的狀態,並給予期許。決選評審建築師劉曉都,以國外的Fresh Eye、客觀角度看這些入圍作品,他提到自己個人的特別感受,除了欣喜,便是感動。
劉曉都看見這些年輕建築人所呈現出的建築作品,在瞭解了他們的創作與施工過程後,不計工本與時間,呈現的是「往死裡做」的精神。主持人阮慶岳形容這3天的現勘,實可稱作「5百萬之旅」,因為數件作品在工程款極低的現實下(普遍不超過5百萬),這些入圍者憑著對建築的熱情,投入在案子裡2、3年,精神實在令人感動。
照片中,由左至右分別為:比格達工作室主持人—王增榮、URBANUS都市實踐建築事務所創辦人及合夥人—劉曉都、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副教授—王俊雄、仲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林洲民、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副教授暨所長—龔書章、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教授—阮慶岳。(Photo Credit: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王俊雄表示,ADA新銳建築獎對於年輕建築師來說,是他們的「人生翻轉點」,在本屆入圍者裡,其實不乏工作超過20年,他們必須在一個持續「做得很用力」的狀態裡,才能到達目前的高度,因此王俊雄希望此獎能為他們帶來另一個人生新的高峰。龔書章則提到,在11件作品中,就有6件是自行發包、自行興建,是非常難得的事情。在極低的造價,作品卻有豐富呈現,他認為這將會是一個趨勢,未來的建築師勢必要對營造與材料有更多的瞭解。
這次未能親身到現場評審的安藤忠雄先生,仍是相當關切全程評選過程,並透過影片,帶來他對於本屆ADA入圍作品的看法與對這些新銳們的鼓勵。
安藤先生提到,建築除了理性、創造力之外,還需有對那個時代、與那時代的生活抱持熱情,這些所有事物綜合起來成為「建築」,並且要描繪自己的夢想。他認為台灣人熱情,日本人則是冷靜,但基本上夢想是無法冷靜地去描繪,因此日本人沒有夢想;台灣人雖有熱情,卻缺乏冷靜。倘若無法取得平衡,就無法往前進。為了想到達遙遠的夢想,需有支持的業主,支持夢想的技術者,與接受這個夢想的社會,如此一來,必須有強大的夢想來驅動著這些眾人,而夢想就藏在「熱情」裡。
在保持熱情往前衝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再稍微冷靜些,思考自己的立足點。建築並非只有機能、合理性與商業性,僅憑靠理性與經濟是無法成立的,建築當中還要抱持夢想,更必須讓夢想走在最前方,不過這也必定會遭遇重重困難。而要超越困難,靠的就是自身的知識與能力,安藤也勉勵年輕建築師需要思考自己的立足點,並且好好地向世界學習。最後,安藤忠雄引用莎士比亞的一句話:「人生就只有一次機會,因此要抱著必死的決心,好好地努力。」來期勉台灣的年輕建築師們。
整體而言,評審們認為本屆11件作品的完成度比上一屆來得更高,也都各自有其特殊的優點,但在完成度之上,概念的飽滿度仍有一段落差,在許多地方還是充滿了妥協。王俊雄就表示:「大家出手高度都到了,但想法卻未達到評審們的期待。」王增榮也說:「以評論的角度看這些建築作品,看到在台灣建築裡,還缺乏一個清楚的創作意識。」不過這次的入圍肯定,都僅能代表是這些年輕建築師在往更趨成熟前的「中點」,期望透過此獎的鼓勵,這些入圍者能持續發展屬於自己的建築意識,並清楚地發展於他們日後的建築創作裡。
圓滿落幕的頒獎典禮,代表的只是台灣建築環境的改變,又往前邁進了一小步。期許藉由此獎,鼓勵更多年輕的建築從業人員,在建築執業起步階段,就能開始有個平台進行交流、激發更多創意。
想知道更多關於入圍作品的設計脈絡與創作理念,不妨到空軍總部舊址觀看「2014 ADA新銳建築獎特展」,接下來MOT/TIMES還將帶來決選評審的深入訪談,與其他入圍者專訪,敬請期待!
由寬和建築—劉崇聖、吳龍傑、辜達齊建築團隊以「徑.鹽埕埔」獲得本屆最高的首獎肯定。
劉崇聖在發表得獎感言時,提到:「建築創作要找到自己的路,是困難的,希望透過這個案子的討論,將台灣的路徑與屬於台灣自己的都市設計,給梳理出來。......台灣有好多地方都需要年輕建築師,或對地方很有熱情的人去參與,希望台灣每一塊角落,都能有很優秀的、對土地有感情的人去經營,也期望我們的團隊能在台灣的某些地方經營出好作品。......能有很好的業主,是我們幸運的地方,這個獎項是肯定我們沒有辜負業主的期望和支持,終於能回饋給業主,也希望未來可以做得更好。」(照片由左至右,辜達齊、劉崇聖、吳龍傑、台北市建築世代會會長李彥良。Photo Credit: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自然洋行建築事務所的曾志偉建築師,則是以作品「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獲得了特別獎。
曾志偉得獎感言:「工作12年,第一次得獎,之前聽妹島和世建築師說,喜歡做的事情要做20年。並感謝在這個階段與我一起創業的朋友們。」(照片由左至右,曾志偉、台北市建築世代會副會長范偉洸。Photo Credit: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在5位初選評審(比格達工作室主持人王增榮、建築師邱文傑、建築師張清華、芬蘭籍建築師Marco Casagrande、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褚瑞基)透過繳交的參選書面資料評選下,選出10組入圍、11件作品後,決選評審:阮慶岳、林洲民、劉曉都、龔書章、王俊雄,則利用3天時間,走遍台灣本島與離島,實際到入圍作品進行現勘。
每位評審也在昨日典禮上,利用短暫評審座談時間,各自提出了透過本屆作品所看到的狀態,並給予期許。決選評審建築師劉曉都,以國外的Fresh Eye、客觀角度看這些入圍作品,他提到自己個人的特別感受,除了欣喜,便是感動。
劉曉都看見這些年輕建築人所呈現出的建築作品,在瞭解了他們的創作與施工過程後,不計工本與時間,呈現的是「往死裡做」的精神。主持人阮慶岳形容這3天的現勘,實可稱作「5百萬之旅」,因為數件作品在工程款極低的現實下(普遍不超過5百萬),這些入圍者憑著對建築的熱情,投入在案子裡2、3年,精神實在令人感動。
照片中,由左至右分別為:比格達工作室主持人—王增榮、URBANUS都市實踐建築事務所創辦人及合夥人—劉曉都、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副教授—王俊雄、仲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林洲民、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副教授暨所長—龔書章、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教授—阮慶岳。(Photo Credit: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王俊雄表示,ADA新銳建築獎對於年輕建築師來說,是他們的「人生翻轉點」,在本屆入圍者裡,其實不乏工作超過20年,他們必須在一個持續「做得很用力」的狀態裡,才能到達目前的高度,因此王俊雄希望此獎能為他們帶來另一個人生新的高峰。龔書章則提到,在11件作品中,就有6件是自行發包、自行興建,是非常難得的事情。在極低的造價,作品卻有豐富呈現,他認為這將會是一個趨勢,未來的建築師勢必要對營造與材料有更多的瞭解。
這次未能親身到現場評審的安藤忠雄先生,仍是相當關切全程評選過程,並透過影片,帶來他對於本屆ADA入圍作品的看法與對這些新銳們的鼓勵。
安藤先生提到,建築除了理性、創造力之外,還需有對那個時代、與那時代的生活抱持熱情,這些所有事物綜合起來成為「建築」,並且要描繪自己的夢想。他認為台灣人熱情,日本人則是冷靜,但基本上夢想是無法冷靜地去描繪,因此日本人沒有夢想;台灣人雖有熱情,卻缺乏冷靜。倘若無法取得平衡,就無法往前進。為了想到達遙遠的夢想,需有支持的業主,支持夢想的技術者,與接受這個夢想的社會,如此一來,必須有強大的夢想來驅動著這些眾人,而夢想就藏在「熱情」裡。
在保持熱情往前衝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再稍微冷靜些,思考自己的立足點。建築並非只有機能、合理性與商業性,僅憑靠理性與經濟是無法成立的,建築當中還要抱持夢想,更必須讓夢想走在最前方,不過這也必定會遭遇重重困難。而要超越困難,靠的就是自身的知識與能力,安藤也勉勵年輕建築師需要思考自己的立足點,並且好好地向世界學習。最後,安藤忠雄引用莎士比亞的一句話:「人生就只有一次機會,因此要抱著必死的決心,好好地努力。」來期勉台灣的年輕建築師們。
整體而言,評審們認為本屆11件作品的完成度比上一屆來得更高,也都各自有其特殊的優點,但在完成度之上,概念的飽滿度仍有一段落差,在許多地方還是充滿了妥協。王俊雄就表示:「大家出手高度都到了,但想法卻未達到評審們的期待。」王增榮也說:「以評論的角度看這些建築作品,看到在台灣建築裡,還缺乏一個清楚的創作意識。」不過這次的入圍肯定,都僅能代表是這些年輕建築師在往更趨成熟前的「中點」,期望透過此獎的鼓勵,這些入圍者能持續發展屬於自己的建築意識,並清楚地發展於他們日後的建築創作裡。
圓滿落幕的頒獎典禮,代表的只是台灣建築環境的改變,又往前邁進了一小步。期許藉由此獎,鼓勵更多年輕的建築從業人員,在建築執業起步階段,就能開始有個平台進行交流、激發更多創意。
想知道更多關於入圍作品的設計脈絡與創作理念,不妨到空軍總部舊址觀看「2014 ADA新銳建築獎特展」,接下來MOT/TIMES還將帶來決選評審的深入訪談,與其他入圍者專訪,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