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Art

超魔幻國美館「2021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開幕!集結八位藝術家,以黑暗之光照亮希望

還記得去年國美館戶外園區結合光雕、聲光裝置的「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嗎?今年第二屆「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以「黑暗之光」為展覽主題,在疫情之下希望藉由燈光藝術作品,一同反思負面、黑暗所蘊含的正向意義。
邀請到安可工作室(瑞士)、萊普斯團隊(法國)、謝佑承 X 王中原(臺灣)、高德亮(澳門)、黑川互動媒體藝術(臺灣)、蔡宜婷(臺灣)、有用主張(臺灣)、千田泰廣(日本)等八組國內外團隊,以大自然為主題,創作出各種呼應自然現象的大型戶外光影裝置,包括程式控制的光雕塑、按美術館自然環境所進行的現地創作,以及配合國美館 5G 環境設置的互動裝置,運用不同媒介,讓光呈現多元的樣貌!
 
01 影格 - 電玩情節:110 個燈管人隨音樂演繹一場如逐格動畫般的劇場!
 
「當光明和黑暗不再分開,混亂中有了秩序,光與影交織出影子的舞者。遊戲畫面總是在一片混沌中展開,破關解謎需要玩家的智慧與反應,在遊戲中玩家以造物者之姿俯視一切,讓虛擬世界得以運行,然而面對混亂的真實世界,我們該如何突破重圍呢?」
 
以 LED 照明裝置結合音樂及科技聞名的法國「萊普斯團隊」所創作的《影格 - 電玩情節》,曾在多國巡迴演出,這次來到台灣順應美術館建築樣貌,以電腦程式控制在玻璃帷幕 110 個燈管人,並融入台灣的國旗歌與劇情,內容彷彿影射現在人類面臨疫情,從一開始不知該何去何從,到後來漸漸轉換心態、適應生活。作品如同逐格動畫一般,演繹出 1980 年代復古遊戲畫面。


(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
 
02 狂收藏-龍捲風:想像若是人類蒐藏龍捲風,究竟是恐懼或驚奇?
 
《狂收藏-龍捲風》創作團隊「有用主張 UxU Studio」擁有建築、室內、藝術創作、多媒體、工業設計等多重領域背景,此次作品是以「光」構成的「龍捲風」,將毀滅性的自然現象結合瑰麗奇想的燈光藝術。
 
想像若美術館收藏龍捲風會是什麼狀態呢?作品試圖探討異常氣候現象所帶來的災變,與假設未來人類能夠壓制甚至控制自然現象時,人們會善用或將之當成收藏品般展示宣揚。當城市裡出現一座光龍捲時,帶來的究竟是恐懼還是驚奇?更希冀引發觀者反思:「在人類世的未來,我們是否可以更睿智地去運用人類的力量,造福世界與地球。」

(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
 
03 對稱加速度:老車吊掛著一顆巨大石頭,彷彿文明與自然的抗衡
 
台灣動力藝術家、新媒體藝術創作者蔡宜婷,以冷斂又詩意的方式,將機械機芯的絕對精度視為一種抽象語言。此次作品《對稱加速度》,二樓平台上不平衡的車輛是蔡宜婷收藏的二手老件,下方懸吊著巨大的石頭,呈現一股緊張的力量。

(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
 
車輛作為一個移動載體,是工業文明的發展與個人自由價值的彰顯,但拖著巨大的石頭與凝滯與此地的衝擊,像是文明與自然之間的抗衡,一方面呈現失衡的張力,一方面又是恆常的當代現象。
 
走上平台,車輛透射出來的光映射成地面上的糢糊風景,影像除了有創作者往返台中、台南的畫面,也透過 5G 技術與觀者互動,透過由民眾上傳的影像數據,一段段流淌的吉光片羽揉和而成的時間集合體,是每個依循個體而成立的微型時空,投射的是自我真實的感官經驗,呈現眾人一路的過程。
 

《對稱加速度》歡迎民眾拿起手機,掃描作品說明牌上的 QR Code 登入互動系統,接收來自未來的神秘訊息。藝術家邀請您依畫面引導,分享上傳對自己生命中有意義的照片或影片,體驗經由 5G 傳送的疊合時空,如何構成專屬此刻記憶的影像詩。
(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
 
04 日行跡:走進尼龍線千絲萬縷交錯的星空之中,感受僅有一線之隔的「希望」與「絕望」
 
擅長以「空間意識」和「身體感覺認知」為主題創作沉浸式藝術裝置的日本創作者千田泰廣,此次以燈光裝置,投射在白色尼龍線編織細密的空間上,像是走進了一片星空!

(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
 
走進一片黑暗的國美館 E 亭,投影的一道道白色光線持續往上移動,照射在千絲萬縷般交織的網線上,幽微的白光使交錯之處變成星光點點。觀者宛如被移動的流星包圍,又同時感覺像在水裡一樣,緩緩沉入水中。希望與絕望彷彿在一線之間被同時呈現。

(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
 
05 光廊:隨著觀者介入而改變的光點,反映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台灣創作團隊「黑川互動媒體藝術」以燈光為媒介,探討與省思人與科技、網路之間的關係。當觀者走進《光廊》,地上的光點隨著每個人介入而有所改變。
 
作品中的光是來自於人們手機的傳遞,以光在空間中的移動來表現訊號,作品接收到訊號,再以光的移動來呈現,移動過程若沒有接觸到人,那麼光的信號是沉靜而沒有反應,如果移動過程接觸到人,那麼光就會產生振盪與回響,象徵被接收或有所回應。

民眾可以拿起手機,掃描作品說明牌上的 QR Code 登入互動系統,依頁面指示走進作品中,領取您的專屬光圈與色彩,體驗透過 5G 訊號傳輸的即時光點座標,如何在這個充滿科技感的空間中,追蹤眾人的動態。(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
 
06 高壓電:一道電光落下,美麗與危險往往一體兩面
 
「我們想像著在 20世紀以前,人類的眼睛如何目擊這個大自然的龐大能量——雷電,而一百年後,在電力設備成為一座城市文明最基本的基礎建設時,我們又如何看待人造光與夜晚所帶來的改變?」

「電」作為 21 世紀生活的基礎能源,往往是隱形而不可見的。由兩位台灣創作者謝佑承、王中原共同設計的〈高壓電〉, 搭配著轟隆雷聲,在黑暗之中突如其來閃現,美麗的景象背後潛在危險,也在文明進步或災難將至的預兆之間,重新思考自然與光的關聯。 

(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
 
07 環形邊境:在震盪與平靜中,感受人類與自然的牽絆
 
黑暗中,光影使得水池與周圍環境相映反射,首先是嚴謹的幾何形狀,鏡像的表面傳遞出有序的訊息。然而,創作者模仿地震時的狀態,當水面因聲波裝置開始出現震盪與波浪,燈光線條也旋即扭曲變化,工整的環境開始變得凌亂,在秩序與失序間交雜,現實與詮釋開始對話。

(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
 
社會在人類自訂的秩序中運行著,但突如其來的自然環境變化可以使平靜的狀態出現波瀾,瞬間打亂所有規律。由瑞士藝術團隊「安可工作室 ENCOR」創作的《環形邊境》,聲光變化演繹了沉穩到不安失控,又再度回歸寧靜,彷彿浩劫歸來。人類總自認為掌控土地疆域,但之於大地的改變卻更顯渺小。
 
播放時間:每15分鐘播放一次,每次約7分鐘。

(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
(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
 
08 座標系列 - 樹林:雷射作品隨著樹林的生長不斷變化,如科技與人交織糾纏的關係
 
在一片正發新芽的雞蛋花樹林裡,藝術家高德亮透過置入多道線性的雷射光,緩慢掃描著眼前的自然植栽。
光線描繪著樹林多重的切面與輪廓,並勾勒出像是虛擬的數位渲染視覺狀態,讓人聯想到長久以來,人類不斷的透過觀測與掃瞄自然生態環境,進而累積出多種面向的知識與啟發。

(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
 
眼前的雷射光與自然植物之間的交界,彷彿像是科技與自然之間互相糾纏不清卻又詩意迷人的共生關係,也許生命中黑暗與光明的轉換,就在於我們如何重新觀察自身與整體環境的關聯,並在破曉時分迎接新的未知到來。

(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
 
除了戶外光影藝術作品展出,此次將於2月27日及2月28日,舉辦「5G技術與藝術應用」、「從黑盒子到光影方城市」兩場論壇,邀請萊普斯團隊、千田泰廣、安可工作室等國際藝術家線上視訊,與鄭先喻、王連晟等國內科技藝術家進行交流,分享最新的國際光節趨勢,並請到國立故宮博物院及兩廳院等單位代表與會,共同討論 5G 技術與藝術的應用。入夜一起到國美館,享受燈光與藝術之美吧!

■ 黑暗之光─2021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展覽日期|
戶外光影裝置:2021年2月26日(六)至3月28日(日)
點燈時間:17:00-22:00 
展演場地|國立臺灣美術館 戶外園區
展演地址|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參展藝術家|(依照中文字首筆畫順序排列)
千田泰廣、有用主張、安可工作室、高德亮、萊普斯團隊、黑川互動媒體藝術、蔡宜婷、謝佑承 X 王中原
 
相關活動|
- 國際論壇:2021.02.27 - 02.28 
02.27(六)10:00–16:10  5G技術與藝術應用
02.28(日)10:00–17:10 從黑盒子到光影方城市
 
- 專家導覽:2021.02.28、03.06、03.13、03.20、03.27
02.28(日)17:30 -18:50:孫曉彤/藝評人
03.06(六)17:10 -18:30:賴志婷/國立故宮博物院數位資訊室研究助理
03.13(六)17:00 -18:00:葉書維/策展人
03.20(六)17:00 -18:00:葉書維/策展人
03.27(六)17:10 - 18:30:陳松志/藝術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兼任助理教授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