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建築 Architecture

基隆「林開郡洋樓」塵封數十年首度點燈開啟!這才不是鬼屋,一起走進來重新想像這座建築的可能性 基隆「林開郡洋樓」塵封數十年首度點燈開啟!這才不是鬼屋,一起走進來重新想像這座建築的可能性

基隆「林開郡洋樓」塵封數十年首度點燈開啟!這才不是鬼屋,一起走進來重新想像這座建築的可能性

基隆市區東岸高架橋下,超過 90 歲的「林開郡洋樓」塵封三、四十年之久,使得在許多基隆人記憶裡一直有晦暗陰森的印象,甚至流傳各種都市傳說,繪聲繪影稱這裡為「鬼屋」。不過,你有發現其「八角圓頂塔樓」於港灣中獨樹一格、側面開間還有曾經於美軍駐台期間摩登的「美琪酒吧」痕跡?過去不只為煤礦大亨林開郡私邸,畫家倪蔣懷也曾賃居於此,甚至還曾為風靡一時的好萊塢電影《聖保羅炮艇》拍攝場景。這裡一點也不可怕,反而乘載著基隆礦業與港口的繁華故事!


 

今年在「基隆城市博覽會」,文化局與林家屋主合作,睽違多年再次打開空間,由「吾然文化」主理人張維真策劃期間限定展《光照港灣——林開郡洋樓亮起來!》,不僅打亮塔樓邀大家走進來,還要藉此與居民們一起思考,未來希望這座老建築如何繼續陪伴基隆人。
林開郡是誰?90 年歷史的老洋樓一路陪伴基隆港
 
位在基隆港、旭川河交匯處的「林開郡洋樓」,興建於 1931 年,在當年基隆港尚未填海造陸、旭川河上也還未興建明德、親民和至善三連棟大樓時,曾為水岸第一排的豪邸。不只面海側有四個開間、各個皆為挑高設計,臨河口處還有優美的圓形塔樓,並將頂層作為空中花園使用。在基隆港作為與殖民母國聯繫最大口岸的日本時代,想要於此置產不僅得身家富裕,更需要有一定的社經地位和地方關係,原屋主林開郡就是當年職掌三峽煤礦開採權的重要人物。


位在高架橋後方的西式建築即為「林開郡洋樓」。(Photo Credit:吾然文化)
 
林開郡出生於大溪,15 歲跟隨父親來到基隆從事煤礦事業,並於三峽發跡,然而策展人張維真指出,他對於基隆似乎一直有著獨特的情感,在梳理過去資料的過程中發現,他除了置產洋樓,也經常參與地方性活動、捐助大竿林代天宮興建,甚至擔任基隆最重要的中元祭典主祭。後人對於林開郡所知並不多,但可感受到他將基隆視為家鄉般,有深刻羈絆。


(Photo Credit:吾然文化)
(Photo Credit:吾然文化)
 
點亮林開郡洋樓!
 
「林開郡洋樓」雖非基隆港第一座洋樓、也非唯一擁有塔樓的建築,卻是如今港邊僅存的日本時期洋樓,然而高架橋興建後,這裡的確逐漸成為視覺死角而沉寂,直到 2018 年經歷文化部「私有老建築保留再生計畫」後才漸受關注。因此,如何消除過去的負面印象也是一大重點。


(Photo Credit:吾然文化)
(Photo Credit:吾然文化)

展覽空間設計由「無制設計」操刀,以呈現原貌為主軸,掃去沉積多年的灰塵後,盡可能保留原本的痕跡,更為了不傷害尚未修復的地板,使用模組化的鋁合金輕質混凝土架高地坪。此外,也特別邀來「瓦豆」選擇柔和的燈器,讓滄桑斑駁的空間在光暈之下也備感溫暖,「阿戴商號」則依照當年建築的氣質,在金色金屬框中為空間裝飾了三個摩登豔麗的花卉創作。在短短約兩個月的時間,一群團隊協力下讓原本破舊的空間重回生氣。

展覽期間牆面斑駁的痕跡,搭配著溫暖的燈光,或許是專屬於現在的樣貌。(Photo Credit:吾然文化)

由「阿戴商號」創作的植物花卉設計,嬌豔的生氣呼應往日洋樓風華。(Photo Credit:吾然文化)

約 85 片的鋁合金輕質混凝土地板架高於地面約 15 公分,在展期間保護老建築,展後亦可回收使用。材質上則呼應著外面騎樓防墜屋頂的金屬材質,呈現此刻的臨時狀態感。(Photo Credit:吾然文化)

一起想像未來洋樓在城市裡的意義
 
展覽內容先以簡潔圖文呈現,讓民眾藉著首次走入這裡的機會,初步認識林開郡洋樓。展中可見向雞籠卡米諾、在地紀實攝影家取用老照片,從 1960 年代旭川河上滿滿的船隻停泊、河岸人潮絡繹之景;1970 年代河運沒落,因應戰後嬰兒潮土地不敷使用而建造三連棟建築;到近期忠二橋工程再次打開加蓋的旭川河,發現疑似為日本時代石砌駁坎的痕跡。希望大家可以共感這座建築其實一路見證著基隆港周邊的發展,藉此思考未來都市建設方式。
 

展中桌面以簡單明瞭的文字訴說洋樓故事。(Photo Credit:吾然文化)
中央這張由在地團隊「雞籠卡米諾」收藏的「領收證」,為林開郡與同樣經營煤礦產業的中臺商事株式會社的交易收據,此據 5,000 圓的交易金額,相當於當時一位國小代課老師 10 年的薪水,可見其資產之雄厚。(Photo Credit:吾然文化)

(Photo Credit:吾然文化)

(Photo Credit:吾然文化)

策展人張維真說:「這個展覽最想表達的其實是,公私部門經常修葺完空間後才開始想未來運用方式,剛好透過打開洋樓的機會,第一次問問看大家:如果在政府補助、林家自籌經費修復後,未來建築的公共性有什麼可能?過去做都市再生,大家的想像通常是開咖啡廳或藝術駐村,但還有沒有其他可能性呢?
 
特別是『與自然爭地』這件事,在上個世紀不只基隆這麼做,比如首爾清溪川、台北新生高架橋跟瑠公圳之間的關係,這在上個世紀是一種現代化的決心,但在現今人口成長穩定後,我們有沒有可能重新跟自然建立關係?一如過去幾年市府打開海港,基隆人終於走得到海邊、看得見海、可以發現海港的其他可能。我們有沒有可能一起思考,考量私人產權、公有力量、專業能力之下,大家對城市風景有沒有不同關注或想像?」

(Photo Credit:吾然文化)

(Photo Credit:吾然文化)

(Photo Credit:吾然文化)
 
2021年,基隆市府與林家後代達成共識,確定向文化部申請「私有老建築保留再生計畫」補助,即將展開修復!展期間外牆所設計的布幔,除了提供大家以貼紙投票心中理想的未來林開郡洋樓樣貌,也做了QR CODE 連結,邀所有人一起用都市設計的思考方式,提案想像老洋樓可以做些什麼有趣的事!
 
■ 光照港灣——林開郡洋樓亮起來!
展覽日期|2022.06.10(五)-19(日)
展覽時間|10:00-18:00
展覽地點|林開郡洋樓
預約辦法|洋樓一樓空間有限,為確保觀展品質與疫情管理入場採線上預約制,請至預約連結填寫報名,額滿即止。如有預約卻未到場者,開放現場排隊者進入,以展場內總人數控管為限,恕不保證入場,建議先行上網預約。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