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建築 Architecture

【遊走泰國建築】泰國建築新風貌,以熱帶氣候和曼谷市容為建築靈感的 Baan Sai Ma

當大家一窩蜂地前往歐美學習建築、設計之後,再回到自己的家鄉,如何找到(融合)當地的文化與元素,創造出屬於「自己土地」的建築與設計?
 
選擇立基在泰國的建築暨設計團隊 Studiomake,是由 David Schafer 和 Im Sarasalin Schafer 夫妻檔所創立,兩人因在美國念建築而相遇,後來決定回到太太 Im 的家鄉泰國,將所學應用到當地,但是,身處在熱帶地區的泰國,無論氣候、文化都是相當獨特的,如何考量這些因素並融入到現代建築裡,對 Studiomake 絕對是躍躍欲試的挑戰,而今,他們的工作室兼住家「Baan Sai Ma」,就是融合在地元素與當代設計的作品,成果如何?現在就讓我們跟著 MOT/TIMES 泰國特派員,走進這處有著泰國風格的「新」建築吧!
近年來泰國在文化創意產業上的發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不過在向國際潮流看齊的同時,泰國的設計師、建築師等創意人士也沒有忘卻自身文化的特色,紛紛於在地意識的基礎上創新。今天我們就以建築暨設計團隊 Studiomake,其工作事務所兼住家「Baan Sai Ma」為例,來看看他們如何取材自當地文化特色,建造出具有當代設計感的建築空間吧。    

Studiomake 是由夫妻檔 David Schafer 和 Im Sarasalin Schafer 所創立,Schafer 夫婦在美國念建築時相遇,工作一段時間後,他們決定回到 Im 的家鄉泰國,並選擇在曼谷北邊的暖武里府(Nonthaburi)落腳,為自己的事務所和住家打造一個理想的園地。

    
雖然在美國學習建築,但是回到自己的家鄉,能不能利用自己所學,建造出與這塊土地有所連結的建物,是建築暨設計團隊 Studiomake 躍躍欲試的挑戰。(Photo credit:Studiomake)

     
    
  
Baan Sai Ma 既是 
Studiomake 的工作室也是 Schafer 夫婦倆的住家。(Photo credits:Studiomake)

如何建造出融合泰國特色的當代建築?
 
能親自為自己創建住家、工作空間,是很多建築師、甚至一般人實現自我的極佳方法,不過 Schafer 夫婦的目標卻不僅止於此,由於這算是他們回到泰國後的第一個建案,他們更想知道的是,如何建造出適合熱帶氣候的永續建築。
 
為此,他們決定參考泰式傳統建築,大量閱讀相關書籍並實地走訪考察,希望能藉由前人的智慧來瞭解什麼樣的建築形式、結構、細節等等較合適大環境的風土氣候。

     
Baan Sai Ma 擷取了部分泰國傳統建築元素,屋頂挑高、微傾,以因應當地的炙熱氣候。(Photo credits:Studiomake) 

身處熱帶,隔熱、通風當然是建築最大的考量,因此,泰式傳統建築通常都有支柱架高,以及挑高的斜屋頂。基於此,Baan Sai Ma 也為兩層樓建築,為了避免日曬,工作室安排於下層,而居住空間則設在上層,此外,屋頂也是挑高、微傾,天花板上更裝有吊扇。
 
再來,一般泰式傳統建築的構造主體多為坐北朝南的東西走向,橫向的屋頂可避免太陽直射,整個建築也能直接迎向南面吹來的風。

Schafer 夫婦即效仿了如此的手法,更在南面近花園的建築立面上,裝設一整排的大片玻璃窗,即使白天不開冷氣,室內也能保持涼爽;而立面與住房之間所形成的長廊,也是泰國傳統建築的特色之一,Schafer 夫婦有效地利用此空間,把它作為起居空間的一部分,若能在這通風佳、視野好的地方休憩,想必一定很舒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Schafer 夫婦也特地在靠北邊的窗戶上,加上自製的聚碳酸酯層,提供了住房所需之隱秘性。

    
    
     
Baan Sai Ma 靠近花園的建築立面上設有一排大片玻璃窗,天花板上也增設吊扇,幫助室內空氣流通,而其與住房之間的狹長起居空間,看起來十分舒適。在靠近馬路的窗戶上(下左圖)則覆有聚碳酸酯層,不僅可隔熱,也提供了隱秘性。(Photo credits:Studiomake)

建築能因應未來變化而改變嗎?

與其他大城市相比,曼谷街頭較無規劃,不過它總是散發出一股強盛的生命力。受此啓發,除了上述有計劃的安排外,Schafer 夫婦也深信隨機應變的重要,或許是為了家庭、又或許是為了事務所日後的打算,他們希望占地三千多平方米的 Baan Sai Ma ,能是個具有改變彈性的建築。
 
也因如此,他們在建造中沒有運用一般泰國建築中常見的水泥、磚塊,而是選擇用鋼來作結構主要材料,再搭配上輕便、容易拆卸的內部隔板,除此之外,同樣為了不時之需做準備,他們在屋頂上預先設置了多個通風口,也在某些內部牆面先打好了螺絲孔,用以方便櫥櫃、架子的增設。而排列整齊的通風口、螺絲孔,竟也不經意地成為了建築中有趣的設計元素,增加了建築物的特色和表情。
 
     
       
以鋼與輕便材質為主的建材有利於未來的改變,而屋頂上也預留了許多排列整齊的通風口。(Photo credits:Studiomake)

開放性的設計,不代表設計未完成

Schafer 夫婦曾在一個訪問中說到,這類具有彈性的預留物件,並不代表設計未完成,而是一種開放性的設計。的確,雖然我們可以從過去的經驗中,學習如何與當地特有的氣候共處,不過畢竟很多事情是無法預料的,因此使用可改變的建築結構以及輕便建材,或許可說為現代建築提供了另一種因應之道。

儘管 Baan Sai Ma 沒有明星建築的絢麗外表,不過它卻擁有富有功能的細節,它們反映了泰國的氣候、文化,居民的需求,以及未來可能會有的改變,而如此種種考量,皆可幫助 Baan Sai Ma 通過時間的考驗,也讓人期待它能持久地佇立於此。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