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設計小店】好樣本事:有本事讓你在城市角落不只讀書
MOT/TIMES特別企劃「生活設計小店」專題,將在4月每週二準時上線,帶領你走進隱身台北巷弄的生活設計雜貨舖,看看這些費心保留城市溫度的生活職人,如何在小小空間中設計出屬於自己的生活樣貌,豐富城市中的美好風景。文末另有同場加映春夏布置重點教室喔!
江湖上傳言,「想害一個人,就讓他去開一間書店。」在網際網路鋪天蓋地襲來的時代,一間實體小書店要如何在城市角落生存,並且產生影響力?繼上一篇的甜食與雜貨木屋「時常在這裡」,本週MOT/TIMES「生活設計小店」專題,將帶領讀者走進位在台北東區181小巷內的「好樣本事VVG Something」,來看看這間安坐在被大片植物環繞的城市角落的「全球最美書店」,如何因為理想與堅持,讓書本、雜貨、咖啡香、輕音樂,所交織出的自在微光,吸引愛書人駐足,而被看見。
江湖上傳言,「想害一個人,就讓他去開一間書店。」在網際網路鋪天蓋地襲來的時代,一間實體小書店要如何在城市角落生存,並且產生影響力?繼上一篇的甜食與雜貨木屋「時常在這裡」,本週MOT/TIMES「生活設計小店」專題,將帶領讀者走進位在台北東區181小巷內的「好樣本事VVG Something」,來看看這間安坐在被大片植物環繞的城市角落的「全球最美書店」,如何因為理想與堅持,讓書本、雜貨、咖啡香、輕音樂,所交織出的自在微光,吸引愛書人駐足,而被看見。
好樣負責人Grace回憶過往,那時正值09年的金融海嘯,經濟普遍蕭條的時候,她那時向合夥人表達了想創立「好樣本事VVG Something」這家店的構想,所有人都覺得,她一定是瘋了。然而,Grace給了自己一個偉大的目標:「做一家不會賠錢的書店」,她不僅不跟風潮流販賣暢銷書,更努力開發誠品書店做不到的書,收錄在書的印刷、設計、內容甚至紙質上獨樹一格的書單。
在她的言談間,肩負台灣生活美學養成大業的終極精神幾乎呼之欲出,Grace希望在不斷努力下,「懂美」能循序漸進地 成為下一代基因的基礎養分,它不見得必定是奢侈品的消費活動,而是一種內化的生活態度。她不諱言,從前一陣子《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選定台北爲「慢活」的文化創意之都爲出發點,台灣言論自由與開放的風氣在亞洲國家間實屬創意的絕佳培養皿,但光「創意」兩字又談何容易,我們需要培養的是一種和諧與自然共生的美感經驗。

除了Grace從國外帶回的戰利品外,也有國內設計師的商品在此販售。圖為物外設計的銅筆,會因為手溫與使用時間而逐漸變色,筆身為全銅,僅在中間筆芯處鏤空,在書寫日益邊緣的今日,讓人強烈感受書寫的重量與溫度。
秉著「愛地球、愛國家」的心志,Grace仍舊不斷地構思未來與設計和美相關的全新計畫,每一次她總喜歡開拓一個未知領域(如她全然無法接受有人將好樣以「連鎖店」視之),她認為每一次拓展新的領域(新店)、張開觸角去學習新知,眼界也就隨著被拓寬一次。然而,在店的經營上,她也一如水瓶座隨性隨緣的個性,認為如果把盈收放在第一位考量的話,是無法開一間有味道的好店的。她笑談曾有二度回流就業的員工告訴她別家店如何作物料管理以減低成本,「我覺得好難、聽不懂,不是我不學,而是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做!另外,若是要迎合大多數人的喜好來開店的話,可能好樣和隔壁其他的店家也就沒有什麼區隔性,無法保持屬於自我的標記精神,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因此,Grace認為主、客之間也是存在著緣份的,如果店的精神概念夠清晰、夠完整、夠理想,也許認同你想法的忠實追隨者,便會隨之跟進。
Q:用一句話形容這間店。
A:借用flavorwire.com的話說,像是進入了心儀的懷舊船艙裡,實用與美感兼具,令人不忍離去。
Q:用一句話形容你自已。
A:追求自在、生活美學的人。
Q:最喜歡店裡的哪個角落?
A:其實好樣本事不大,一走進店裡就可以發現,是一個集合的大角落(笑)。我每一個區塊都喜歡,都可以找到新的發現、不同的美感經驗。
A:希望地板要掃乾淨一點、花要記得常澆水(笑)。
Q:如果下輩子不能當人,你想變成店裡的那樣東西?
A:貓。
Q:如果要到荒島生活一天,只能帶一件店內商品,想帶什麼?
A:書。

好樣本事僅有少量的中文書,但也可見Grace的選書品味。
Q:如果可以自由選擇,想要在哪裡開店、生活?理想的城市最重要的是?
A:台北(笑),所以我已經在自己的理想城市裡了。台北是自由開放、慢活,很舒服的城市。
Q:最近反覆在問自己的一個問題,和答案。
A:今後還想要挑戰創立什麼樣的新店,3月底「好樣喜歡VVG Chiffon」開幕,預計7月在松山文創園區要創立「VVG Action」,以電影主題為出發,中文店名還在構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