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點設計博物館進駐台灣松菸,獨家專訪設計奬總裁 Peter Zec(上篇)
而得到大獎的設計同時也能獲得進入專屬展覽場地──埃森紅點設計博物館(Red Dot Design Museum)展出的機會,這個私營的博物館裡展示了全球最先進的創意設計,讓觀眾能看到日常的生活用品如何透過創新的概念被呈現出來,2005年,紅點前進新加坡,成立了第一間海外分館,而在8月底,紅點也將在台北松山文創園區設置第二個據點。
台灣設計年年有人入圍,也年年奪下重要獎項,優秀的競爭力也促成紅點此次在台投資成立博物館的契機。即將開幕,位在台北松山菸廠文創園區的台灣館,是亞洲的第二,僅次於2005年成立的新加坡館,也是全球第三間紅點設計博物館,將會展示豐富的當代設計得獎作品,每年至少有3次的主題大展 。
我們趕在台灣館開幕之前,搶先和紅點設計奬總裁Peter Zec博士面對面接觸,深入談到紅點在台成立博物館的緣由、未來各項展覽計劃、何謂好設計、對於台灣設計的看法、台灣企業面對中國和全球強大競爭下的思維等多元、宏觀、深入的見解,精彩的訪談內容,十分值得所有設計人、經理人、企業家借鏡一讀。
Q:在亞洲成立第二間紅點設計博物館的原因?為何沒有選擇中國或日本,而是台灣?
A:很簡單,亞洲國家一個一個崛起,未來西方國家走下坡是可預期的,亞洲將會是全球工業的重心。從歷年紅點設計獎的報名和入圍名單中,我們也看見亞洲國家的競爭力,對於我們來說,這個考量十分合理。
在我眼中台灣是個先進國家,台灣人對於設計的理解和需求行之有年,台灣設計產業的生態和結構也十分有趣,不像韓國只有Samsung和LG兩大企業,這裡有許多活力充沛的中小型設計公司,我1992年就來到台灣,與台灣設計圈關係很好,和Tony Chang(台創執行長張光民)也是很好的朋友,台灣很早便參與紅點設計獎競賽,後來入圍的作品越來越多,表現也越來越好,成為這次合作的基礎。
對我們來說,要走進中國是一件困難的事,即便我們常常收到中國企業的合作邀請,但我們更需要一個像Tony 那樣可以信賴的合作伙伴,我和Tony早在1992年認識,他是紅點設計獎的評審之一,我倚賴他的幫助,相信他的意見,在中國,我們缺乏也需要建立像這樣的「信任」關係。
除了中國,我們也有來自韓國的合作邀請,未來極可能在中國或韓國舉辦展覽。日本東京則是另一回事,日本是一座自給自足的島嶼,我們在1994年就設立了東京辦公室,但至今尚未在那舉辦過展覽。
Q:請分享成立紅點設計博物館的初衷?德國、新加坡、台灣三地將會有哪些異同?
A:三個地方的博物館的立意各不相同。德國埃森是紅點設計博物館的發源地,1954年舉辦了第一個展覽,我是在1991年接管紅點,也做了許多變革。埃森紅點設計博物館是第一間以展出紅點設計得獎作品為主的博物館,我們收藏和展出的作品都很獨特,至今共舉辦超過2000多個的展覽!
埃森紅點博物館的故事也很特別,那原本是一座老舊的煤礦工廠,當年找來了建築大師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做老廠房改建,當時我的想法是「如果福斯特參與這項計劃,我才會將博物館遷入!」當然成果令人十分驚豔,「包浩斯的建築、佛斯特的翻新設計、當代設計品的展覽陳列,成就了這座在全球設計領域中,最獨樹一格也無法被複製的展覽聖地。」
新加坡則不太一樣,那裡展出的大多是設計概念獎 (Design Concepts Awards)得獎作品,當然還有設計品的展出,目前我們正在規劃了一項有趣的巡迴展,打算在新加坡和台北同時舉辦主題展,這個計劃也可能回到德國展出,未來荷蘭將可能成立第四間博物館,壯大這個巡迴展的聲勢。
這棟醒目的紅色建築在 1920 年代原是新加坡交通警察總部,2005 年德國紅點設計博物館將這棟建築改建成亞洲的第一個分館,博物館內除了定期展覽之外,也進駐了許多設計公司、餐廳和咖啡廳。(Photo credit:Red Dot Design Museum)
Q:請簡單介紹紅點設計博物館在台北的新空間?
A: 老建築的精神是不可取代的,去修復它、改造它,將它轉化成一個有創意的場所是很有意思的。就如同一個品牌不可能無中生有,它的背後總需要有一些故事,這次松山菸廠也是這麼一個例子,這裡是個非常特別的地方。
紅點設計博物館總是挑選老建築入駐,像是我們在埃森的煤礦工廠,或是新加坡殖民時代的警察局,這次在台北則選擇了老菸廠,這也傳達了一個訊息,那就是設計可以讓生活變得更好,在老建築的基礎上添加新的東西,會讓它變得更好,更perfect!
紅點設計博物館進駐台灣,維持過去一貫對老建築的喜愛,選定松山文創園區內的舊廠房為展覽空間。
如果將老建築改成老人療養院,哎呀,不太妙欸,那會老上加老(笑),但如果老建築中擺著最新最當代的設計品,就會製造一種衝突,一種戲劇感,會給老空間帶來新的活力,我很開心能參與這個計畫,真的很有意思。
Q:台北紅點博物館的策展人將會是德國或本地工作人員?
A:主要策畫展覽的會是德國工作人員,本地博物館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員也會一起加入討論,但主要展覽品會從德國運來。
Q:台灣館展出的也是過去入圍和得獎的紅點設計獎作品嗎?
A:不不不!我們和台創討論過這個想法,應該說展出台灣得獎作品是我最初的想法,但台創合夥人很直接告訴我「這會很無聊呢!這些作品早就在台創展示過啦!」(笑),所以後來我們決定改成主題展的形式,比如說一個還在討論中的想法:「每個產品背後的故事」(every product tells a story),會在展覽中介紹各式各樣的產品、背後設計理念、造型的設計考量、設計師靈感來源等。再來就是挑選部分特殊得獎作品展出,從「設計的配方 」(design formula)角度,進一步探討這些設計品的創意,或針對某公司品牌的產品,討論他們在永續設計或產品力等等做的研發。
紅點設計概念獎每年於新加坡頒獎,獲獎作品將可在新加坡紅點設計博物館展出 1 年的時間。(Photo credit:Red Dot Design Museum)
Q:那麼紅點博物館會如何和台灣在地文化進行結合?
A:呵呵!要和在地結合最好的做法當然是展出台灣的得獎設計品(笑)。
應該就設計和這個世界的關係,思考與在地關聯性的議題。我想人們對紅點的期待應該是,它將如何提升台灣設計品質和知識的成長,對於這一點我們十分嚴謹以對。至於全球設計產業中,就工業設計方面而言,國族文化並不會被擺在最優先被考慮的位置,只要產品具備頂尖品質,我們不會管它是來自德國、台灣或者韓國,人們在乎的是產品本身。
重點在於我們該如何做出有品質的設計,就這個角度來看,亞洲國家可以向西方世界學習,為什麼呢?200多年前英國發動了工業革命,因而有了設計這回事,這個趨勢蔓延至德國、法國、美國等西方各國,隨之而來的卻是一場激烈的公民辯論。反對聲浪質疑,工業革命和生產頂級藝術(產)品的精神是相互違背的,而在設計者一方,他們試著做出更多媲美藝術等級的產品和反對聲音對抗。工業革命的運動在西方持續了200多年,我們為了產品品質和體制對抗的經驗是很豐富的。
嚴格來說,亞洲國家的工業革命是在二戰之後才啓動,先從日本開始,再來才是其他各國,亞洲人可能很難理解對「品質」的要求這回事,於是中國大陸才出現如此多的劣質仿冒品(笑),他們抄襲了表面,但無法複製產品的精神和質感,未來,博物館在策劃主題特展時,也希望能幫助大眾探索並理解品質的真諦,以及什麼樣的設計才是好設計。
看過了以上紅點 CEO Peter Zec 詳細的說明,不知道大家是否更加期待紅點設計博物館的到來?緊接著下篇文章,Peter Zec 將告訴大家「什麼是好的設計?」以及他對台灣設計的看法,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