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米蘭家具展】「當你真心想要做好某件事,You Fight!」專訪超完美主義設計師 Ronan Bouroullec
你可曾在欣賞作品時,想像過設計師私底下是什麼樣子?會和作品中簡練的線條一樣嚴謹寡言,又或者像不規則的流線般浪漫熱情?
MOT/TIMES 這回米蘭「設計師好朋友」系列,即將要登場的第四號好朋友,就是富有「永不妥協」精神的超完美主義者 Ronan Bouroullec,在這次專訪中,讓 MOT/TIMES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 Ronan 對於設計的堅持,因為這份「堅持」,讓他不害怕與人「結仇爭吵」,就連曾被《Wallpaper》選為「10 位將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人」的 Eugenio Perazza,可都不敵 Ronan 的吵架功力呢!不過,也是因為這樣的堅持態度,讓 Bouroullec 每次發表的新作品,總能讓人驚嘆又喜愛。希望 Bouroullec 這份對作品的堅持,能激勵現在正因為創作、市場而在拉扯、猶豫、妥協的你與我。
MOT/TIMES 這回米蘭「設計師好朋友」系列,即將要登場的第四號好朋友,就是富有「永不妥協」精神的超完美主義者 Ronan Bouroullec,在這次專訪中,讓 MOT/TIMES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 Ronan 對於設計的堅持,因為這份「堅持」,讓他不害怕與人「結仇爭吵」,就連曾被《Wallpaper》選為「10 位將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人」的 Eugenio Perazza,可都不敵 Ronan 的吵架功力呢!不過,也是因為這樣的堅持態度,讓 Bouroullec 每次發表的新作品,總能讓人驚嘆又喜愛。希望 Bouroullec 這份對作品的堅持,能激勵現在正因為創作、市場而在拉扯、猶豫、妥協的你與我。
「可以請你們先等我 5 分鐘嗎?」
咦?才因為 Ronan Bouroullec 遲到而延誤了採訪時間,怎麼在雙方互打招呼後,不但還沒進入正題,Ronan 居然又開口說要離開了?
熟知 Bouroullec 兄弟的都知道,兩人煙癮之重可是連 Giulio Cappellini (Cappellini 執行長暨藝術總監)都有目共睹,MOT/TIMES 這回也在進入採訪前,聽到 Ronan 要求先等他 5 分鐘,難道是到室外吞雲吐霧?後來才知道我們誤會可大了,原來 Ronan 是匆匆跑去 Vitra 展場,只為了確認新作《Belleville》的擺設位置!看來 Ronan 對作品嚴謹負責的態度,恰巧與他們設計中講究的線條與細節不謀而合呢。


雖然今年 Vitra 的展場大受好評,但 Ronan 還是悄悄地跟 MOT/TIMES 說,他對於這樣的擺放方式仍是不夠滿意。(Photo credits:Vitra)
「我對自己永遠不滿意、永遠不妥協,一定要追求完美。而當你真心想要做好某件事,是不會輕易跟自己妥協的。」Ronan 的完美主義在業界可是相當有名,而為了達到自己的要求,他不怕到處與人吵架,無論是 Giulio Cappellini、Eugenio Perazza(Magis 老闆),可是全都領教過 Ronan 的吵架功力。
而有鑒於這些「傳言」,這回採訪前還真有那麼點緊張,沒想到 Ronan 本人非常親切,而且話匣子打開後,還順勢一張張分享起手機裡的手繪稿和攝影作品,也因為弟弟 Erwan 不在場,採訪過程更是大開 Erwan 玩笑,氣氛輕鬆又有趣,足以想像兩兄弟在思考爭論設計的過程中,或許火花不斷,但依舊能彼此包容,創造一加一大於二的合作效率。
不過,兩人到底是如何分工?且在彼此眼中各是什麼樣子?Ronan Bouroullec 也不負身為 MOT/TIMES 設計師好朋友的期待,採訪一開始就大說起 Erwan 壞話(!?)來了……
Q:請問你們兄弟兩人是怎麼分工的?
A:我們在巴黎的工作室除了我和 Erwan,其實只有 4 個助理,所以所有事情都是我們兩個一起做。
Q:你會怎麼形容你弟弟?
A:很樂觀、快樂的人。

今年若要在米蘭家具展上尋找 Bouroullec 的作品,有個相當貼心的小工具,只要照著上面這張圖按圖索驥就可以囉。Ronan 透露,這張圖是他親手畫的,而且除了手繪圖外,他們所有的產品圖也都是他操刀拍攝的(下圖),看來 Ronan 簡直包辦了所有事情,「那麼 Erwan 都負責些什麼呢?」Ronan 立刻開玩笑說:「Nothing !」(笑)不過採訪前一天 MOT/TIMES 才親眼目睹 Erwan 認真地在米蘭會內看展,足見兩兄弟吵歸吵,對設計不僅同樣認真,感情也好的不得了!
Q:那你會怎麼形容自己?
A:永遠不滿意、永遠不妥協,一定要追求完美,而且有強烈的批判性。
像我之前就曾經為了椅子不符合標準,親自跑去 Vitra 和對方吵架(笑)。我花很多時間進行溝通跟調整,都是為了達到我自己的標準。當你真心想要做好某件事,是不會輕易跟自己妥協的。

除了設計外,Ronan 也對攝影非常感興趣,因此他們作品的拍攝也都是由他一手包辦。而這是 Ronan 與 Erwan 一起為 Vitra 辦公系列《Workbays》拍攝產品照的過程。(Photo credits:Vitra)
Q:聽說你和弟弟 Erwan 很常吵架?Giulio Cappellini 還曾說過,每當你們兩個吵架時,他都不敢打擾?
A:是的,我跟每個人都會吵架(大笑),而且沒有人敢來打擾我們!
其實我們爭論通常是為了要找出更好的方法,我們會分享所有事情,常常討論,但我是一個很難滿意且從不妥協的人,因為不夠好而通通打掉重新開始,是常有的事。幸好我和 Erwan 都對設計充滿熱忱,不會輕言放棄。
Q:你們與 Magis 合作的《Officina》系列(下圖),從去年就備受關注,且引起很大的討論。以你們對設計這麼堅持的態度,與 Magis 也曾發生過爭執嗎?
A:對我們來說這次的合作非常榮幸,Magis 的老闆 Eugenio Perazza 對設計的熱忱,也完全不亞於我們,Perazza 幾乎每天都打電話給我,我們沉浸在設計的討論中。基本上他的性格非常藝術家,而我也是,所以……是的,我們會吵架(笑),但純粹就是設計上的爭論而已,都是為了讓產品更完美。

當大家看到《Officina》後,一定可以理解 Ronan 堅持完美的必要性了吧。
Q:可以請你談談《Officina》這系列作品嗎?
A:《Officina》主要是結合工藝與工業的技法,尤其是鑄鐵的塑型,我們特地使用古老的手工技術,賦予全新的視覺語彙。今年為 Magis 設計的《Officina》系列,增加了椅子和凳子,也嘗試以皮革包覆塑料作為座椅,呈現跨時代的工業美感。
A:和不同公司、品牌合作,其實很難去定義什麼是好或壞,或什麼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最好的設計方向。比如說和 Artek 合作的《Kaari Collection》,風格非常簡單,卻又具有工藝美感,你無法將它定義為現代或復古,就像 Artek 品牌本身,就是充滿原創性且超越時空限制的風格。
Vitra 則是非常工業感和機械感的,每件產品都可以由工廠大量製造,設計上講究精準與簡練。基本上和不同品牌的合作,必須依據品牌風格,討論原有問題並解決,才能進而設計出新的、適合的產品。


這回 Bouroullec 的新作《Belleville》,在簡單的線條裡展現他們對細節的掌握,用一條線把玩出 4 種不同版本的單椅。(Photo credits:Vitra、Bouroullec Design)

為了紀念 Artek 80 週年,特地邀請到 Bouroullec 兄弟設計《Kaari Collection》系列家具,Bouroullec 以 Alvar Aalto 慣用的圓邊三角造型,向芬蘭設計大師 Alvar Aalto 致敬。(Photo credit:Artek)
Q:記得去年採訪你時,你很興奮地提到和 Samsung 合作的案子,不曉得這個案子現在進行到什麼階段了?
A:這個案子目前已經完成,約莫 9 月會發佈。我們為了這個合作做了很多研究,是第一個和科技有關的合作,令人非常興奮,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另外 Ronan 還很開心地說,他們今年還為他很喜歡的西班牙品牌 Kettal,設計了新作《Stampa Chair》,是一張非常輕、可用單手舉起的椅子,分為有孔與平面兩種,整個骨架都是鋁製,因此運送上極為方便。
Q:那麼接下來,你們還有什麼計畫嗎?
A:今年 10 月我們會在台拉維夫博物館有一個展覽,是比較偏向研究性質,也比較藝術性的,會用不同材質設計一些裝置,像是鏡面、織品、陶瓷等,整體而言會是個美麗的展覽。
Q:是如何開始這次的展覽合作呢?
A:起初是他們跟我們提要做一檔展覽,但我們一直回答:「不要,不要,沒時間、沒時間。」結果他們就每個月都打電話來,最後我們只好答應了!(笑)
不過以一個展覽而言,他們給了很大的自由,允許我們去嘗試、玩很多不同的材質和織品、布料、絲等等,成果也很令人興奮!
Q:聽起來你像是個織品的愛好者?
A:是!我很喜歡織品,也很愛玩材質,從材質中開發和創作新的東西。我喜歡將美麗的東西混搭在一起,夾雜一些特殊質地的材料,再結合古老的技術,創作出具缺陷的獨特美感。

Bouroullec 與丹麥織品品牌 Kvadrat 一直維持著長期的合作關係,由此可知他們對於織品的喜好,像是去年發表的 3D 混色織品,採用雙面針織的技法,讓織品表面更顯立體。
Q:過去 Bouroullec 經典設計作品中,多偏向有機、自然的線條和形狀,你們的靈感都是來自哪裡?
A:基本上哪裡都有可能,很難明確指出某個地方,我也不曾因為看到某個東西,而萌生出「啊!我要做一個跟這有關的設計」的經驗,基本上生活中每個地方都會帶來靈感。
Q:那麼,你是一個熱愛戶外活動的人嗎?在設計之外你喜歡做什麼?
A:嗯,我是在鄉間長大的,喜歡畫畫,更喜歡在我喜歡的地方畫畫。不做設計的時候,我會花很多時間陪女兒,我住的地方靠海,閒暇時都會去海邊,享受家人的時光。
Q:你們的工作室設在巴黎,平常會來米蘭嗎?你覺得兩個城市差別在哪?
A:這兩個城市差非常多,巴黎很美,很適合居住,但米蘭基本上是為展覽而生,沒有展覽的時候其實很悲傷,尤其冬天格外的潮濕。我來米蘭也單純為了展覽,平常並不會造訪。
Q:去年我們曾請你推薦,來米蘭家具展期間一定要造訪的地方,你回答「參加 Party」,今年你也參加了很多場Party嗎?
A:我去年這麼回答嗎?哈哈哈!
的確,家具展期間有很多 Party 可以參加,像今年我已經去了兩個 Party,都舉辦在 Bar Basso,在米蘭 Party 裡可以認識很多人,像是許多有名的設計師、設計系學生、新銳設計師等等。

米蘭知名的 Bar Basso 真的是巧遇設計師最好的地方了,除了 Ronan Bouroullec 外,今年 MOT/TIMES 也在 Bar Basso 遇到了 Jaime Hayon 與英國設計師 Benjamin Hubert。

這次採訪最後,也與 Ronan 聊到近年來設計圈的 Nendo 現象,Ronan 委婉地說,Nendo 創作方式跟他們是非常不同的,Nendo 一年可以發表很多設計,但 Bouroullec 只想將時間專注在少量的創作上。(Photograph by Morgane Le Gall)
咦?才因為 Ronan Bouroullec 遲到而延誤了採訪時間,怎麼在雙方互打招呼後,不但還沒進入正題,Ronan 居然又開口說要離開了?
熟知 Bouroullec 兄弟的都知道,兩人煙癮之重可是連 Giulio Cappellini (Cappellini 執行長暨藝術總監)都有目共睹,MOT/TIMES 這回也在進入採訪前,聽到 Ronan 要求先等他 5 分鐘,難道是到室外吞雲吐霧?後來才知道我們誤會可大了,原來 Ronan 是匆匆跑去 Vitra 展場,只為了確認新作《Belleville》的擺設位置!看來 Ronan 對作品嚴謹負責的態度,恰巧與他們設計中講究的線條與細節不謀而合呢。



雖然今年 Vitra 的展場大受好評,但 Ronan 還是悄悄地跟 MOT/TIMES 說,他對於這樣的擺放方式仍是不夠滿意。(Photo credits:Vitra)
「我對自己永遠不滿意、永遠不妥協,一定要追求完美。而當你真心想要做好某件事,是不會輕易跟自己妥協的。」Ronan 的完美主義在業界可是相當有名,而為了達到自己的要求,他不怕到處與人吵架,無論是 Giulio Cappellini、Eugenio Perazza(Magis 老闆),可是全都領教過 Ronan 的吵架功力。
而有鑒於這些「傳言」,這回採訪前還真有那麼點緊張,沒想到 Ronan 本人非常親切,而且話匣子打開後,還順勢一張張分享起手機裡的手繪稿和攝影作品,也因為弟弟 Erwan 不在場,採訪過程更是大開 Erwan 玩笑,氣氛輕鬆又有趣,足以想像兩兄弟在思考爭論設計的過程中,或許火花不斷,但依舊能彼此包容,創造一加一大於二的合作效率。
不過,兩人到底是如何分工?且在彼此眼中各是什麼樣子?Ronan Bouroullec 也不負身為 MOT/TIMES 設計師好朋友的期待,採訪一開始就大說起 Erwan 壞話(!?)來了……
Q:請問你們兄弟兩人是怎麼分工的?
A:我們在巴黎的工作室除了我和 Erwan,其實只有 4 個助理,所以所有事情都是我們兩個一起做。
Q:你會怎麼形容你弟弟?
A:很樂觀、快樂的人。

今年若要在米蘭家具展上尋找 Bouroullec 的作品,有個相當貼心的小工具,只要照著上面這張圖按圖索驥就可以囉。Ronan 透露,這張圖是他親手畫的,而且除了手繪圖外,他們所有的產品圖也都是他操刀拍攝的(下圖),看來 Ronan 簡直包辦了所有事情,「那麼 Erwan 都負責些什麼呢?」Ronan 立刻開玩笑說:「Nothing !」(笑)不過採訪前一天 MOT/TIMES 才親眼目睹 Erwan 認真地在米蘭會內看展,足見兩兄弟吵歸吵,對設計不僅同樣認真,感情也好的不得了!
Q:那你會怎麼形容自己?
A:永遠不滿意、永遠不妥協,一定要追求完美,而且有強烈的批判性。
像我之前就曾經為了椅子不符合標準,親自跑去 Vitra 和對方吵架(笑)。我花很多時間進行溝通跟調整,都是為了達到我自己的標準。當你真心想要做好某件事,是不會輕易跟自己妥協的。





除了設計外,Ronan 也對攝影非常感興趣,因此他們作品的拍攝也都是由他一手包辦。而這是 Ronan 與 Erwan 一起為 Vitra 辦公系列《Workbays》拍攝產品照的過程。(Photo credits:Vitra)
Q:聽說你和弟弟 Erwan 很常吵架?Giulio Cappellini 還曾說過,每當你們兩個吵架時,他都不敢打擾?
A:是的,我跟每個人都會吵架(大笑),而且沒有人敢來打擾我們!
其實我們爭論通常是為了要找出更好的方法,我們會分享所有事情,常常討論,但我是一個很難滿意且從不妥協的人,因為不夠好而通通打掉重新開始,是常有的事。幸好我和 Erwan 都對設計充滿熱忱,不會輕言放棄。
Q:你們與 Magis 合作的《Officina》系列(下圖),從去年就備受關注,且引起很大的討論。以你們對設計這麼堅持的態度,與 Magis 也曾發生過爭執嗎?
A:對我們來說這次的合作非常榮幸,Magis 的老闆 Eugenio Perazza 對設計的熱忱,也完全不亞於我們,Perazza 幾乎每天都打電話給我,我們沉浸在設計的討論中。基本上他的性格非常藝術家,而我也是,所以……是的,我們會吵架(笑),但純粹就是設計上的爭論而已,都是為了讓產品更完美。


當大家看到《Officina》後,一定可以理解 Ronan 堅持完美的必要性了吧。
Q:可以請你談談《Officina》這系列作品嗎?
A:《Officina》主要是結合工藝與工業的技法,尤其是鑄鐵的塑型,我們特地使用古老的手工技術,賦予全新的視覺語彙。今年為 Magis 設計的《Officina》系列,增加了椅子和凳子,也嘗試以皮革包覆塑料作為座椅,呈現跨時代的工業美感。
雖然《Officina》是去年推出的作品,但今年再添加了椅凳、椅子系列,Ronan 說,主要是想讓這系列更加完整,也讓選擇更多元,不管是家裡自用、或咖啡館都很適合。
Q:在今年的米蘭家具展中,可以看到許多你們與許多品牌合作的作品,可否談談和不同品牌合作的感想?A:和不同公司、品牌合作,其實很難去定義什麼是好或壞,或什麼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最好的設計方向。比如說和 Artek 合作的《Kaari Collection》,風格非常簡單,卻又具有工藝美感,你無法將它定義為現代或復古,就像 Artek 品牌本身,就是充滿原創性且超越時空限制的風格。
Vitra 則是非常工業感和機械感的,每件產品都可以由工廠大量製造,設計上講究精準與簡練。基本上和不同品牌的合作,必須依據品牌風格,討論原有問題並解決,才能進而設計出新的、適合的產品。



這回 Bouroullec 的新作《Belleville》,在簡單的線條裡展現他們對細節的掌握,用一條線把玩出 4 種不同版本的單椅。(Photo credits:Vitra、Bouroullec Design)

為了紀念 Artek 80 週年,特地邀請到 Bouroullec 兄弟設計《Kaari Collection》系列家具,Bouroullec 以 Alvar Aalto 慣用的圓邊三角造型,向芬蘭設計大師 Alvar Aalto 致敬。(Photo credit:Artek)
Q:記得去年採訪你時,你很興奮地提到和 Samsung 合作的案子,不曉得這個案子現在進行到什麼階段了?
A:這個案子目前已經完成,約莫 9 月會發佈。我們為了這個合作做了很多研究,是第一個和科技有關的合作,令人非常興奮,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另外 Ronan 還很開心地說,他們今年還為他很喜歡的西班牙品牌 Kettal,設計了新作《Stampa Chair》,是一張非常輕、可用單手舉起的椅子,分為有孔與平面兩種,整個骨架都是鋁製,因此運送上極為方便。
Q:那麼接下來,你們還有什麼計畫嗎?
A:今年 10 月我們會在台拉維夫博物館有一個展覽,是比較偏向研究性質,也比較藝術性的,會用不同材質設計一些裝置,像是鏡面、織品、陶瓷等,整體而言會是個美麗的展覽。
Q:是如何開始這次的展覽合作呢?
A:起初是他們跟我們提要做一檔展覽,但我們一直回答:「不要,不要,沒時間、沒時間。」結果他們就每個月都打電話來,最後我們只好答應了!(笑)
不過以一個展覽而言,他們給了很大的自由,允許我們去嘗試、玩很多不同的材質和織品、布料、絲等等,成果也很令人興奮!
Q:聽起來你像是個織品的愛好者?
A:是!我很喜歡織品,也很愛玩材質,從材質中開發和創作新的東西。我喜歡將美麗的東西混搭在一起,夾雜一些特殊質地的材料,再結合古老的技術,創作出具缺陷的獨特美感。


Bouroullec 與丹麥織品品牌 Kvadrat 一直維持著長期的合作關係,由此可知他們對於織品的喜好,像是去年發表的 3D 混色織品,採用雙面針織的技法,讓織品表面更顯立體。
Q:過去 Bouroullec 經典設計作品中,多偏向有機、自然的線條和形狀,你們的靈感都是來自哪裡?
A:基本上哪裡都有可能,很難明確指出某個地方,我也不曾因為看到某個東西,而萌生出「啊!我要做一個跟這有關的設計」的經驗,基本上生活中每個地方都會帶來靈感。
Q:那麼,你是一個熱愛戶外活動的人嗎?在設計之外你喜歡做什麼?
A:嗯,我是在鄉間長大的,喜歡畫畫,更喜歡在我喜歡的地方畫畫。不做設計的時候,我會花很多時間陪女兒,我住的地方靠海,閒暇時都會去海邊,享受家人的時光。
Q:你們的工作室設在巴黎,平常會來米蘭嗎?你覺得兩個城市差別在哪?
A:這兩個城市差非常多,巴黎很美,很適合居住,但米蘭基本上是為展覽而生,沒有展覽的時候其實很悲傷,尤其冬天格外的潮濕。我來米蘭也單純為了展覽,平常並不會造訪。
Q:去年我們曾請你推薦,來米蘭家具展期間一定要造訪的地方,你回答「參加 Party」,今年你也參加了很多場Party嗎?
A:我去年這麼回答嗎?哈哈哈!
的確,家具展期間有很多 Party 可以參加,像今年我已經去了兩個 Party,都舉辦在 Bar Basso,在米蘭 Party 裡可以認識很多人,像是許多有名的設計師、設計系學生、新銳設計師等等。
米蘭知名的 Bar Basso 真的是巧遇設計師最好的地方了,除了 Ronan Bouroullec 外,今年 MOT/TIMES 也在 Bar Basso 遇到了 Jaime Hayon 與英國設計師 Benjamin Hubert。

這次採訪最後,也與 Ronan 聊到近年來設計圈的 Nendo 現象,Ronan 委婉地說,Nendo 創作方式跟他們是非常不同的,Nendo 一年可以發表很多設計,但 Bouroullec 只想將時間專注在少量的創作上。(Photograph by Morgane Le G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