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Interview

用好奇心尋找創作靈光,建築師陳瑞憲專訪

他曾獲選大中華區最具影響力 5 位建築師之一,也是獲得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的台灣第一人,他去年更以華航商務艙座椅設計獲得德國紅點最佳設計獎肯定,阮慶岳建築師則曾用「富含東方人文、簡單、安靜、內省」來形容他的創作,他是建築師陳瑞憲。
 
相信大家對陳瑞憲的作品一定不陌生,誠品書店、北美館大廳、華航客艙,還有近期完成的賦樂旅居,這一件件作品,靜靜地伴隨在我們生活周遭,各有其特色、風格,但卻安靜不搶鋒頭。而這些作品是怎麼完成的?靈感又是來自何方?在 2016 年之初,讓我們邀請陳瑞憲建築師來 MOT TIMES 作客,一同聊聊他的創作吧。
能否想像,將家中溫暖的書房,或柔和、充滿人文氛圍的書店空間,帶著一起旅行的可能?
 
喜愛在創作領域跨界的建築師陳瑞憲,這次將空間設計的對象由地面轉移到天空,在他近期完成的華航客艙作品中(下圖),重新定義了飛行器的空間美學,將原本充滿工業科技感、線條冰冷的飛機客艙,轉換成為色調溫暖、彷彿離地飛行的書房,這件能夠跨越國界的空間作品,其座椅設計也獲得了 2015 年德國紅點最佳設計獎(Red dot Design Awards:Best of the Best)。

     
     
什麼是一架飛機?陳瑞憲自兩年前接下華航客艙設計任務後,做了很多功課,也發現許多在地面上可用的材料是無法帶到「天上」的,而為了讓乘坐此飛機的外國人得以藉此感受東方文化,陳瑞憲決定以東方美學來設計此客艙。而此客艙座椅設計更獲得 2015 紅點最佳設計獎肯定。(Photo credits:陳瑞憲/Photograph by 鄭鼎)

如果讀過日本作家谷崎潤一郎《陰翳禮讚》這部作品,大概會著迷於谷崎潤一郎對空間、對生活物件的感受以及光影美學的闡述,日本攝影家杉本博司也受其文字影響,並曾拍攝了一系列名為《陰翳禮讚》的影像作品,而這部文學作品也同樣影響了陳瑞憲對美學的體悟,尤其人在空間裡的感官感受,也一直是陳瑞憲在空間設計過程所重視的因素。
 
「從事設計這門行業,我覺得好奇心是很重要的,不管是對於新、舊的東西,或對於未知領域的好奇,所以會引起我好奇心的事物我都很有興趣。」陳瑞憲認為富有好奇心是設計者所需具備的特質之一。而近期他也獲選為台灣 GQ 年度風格男人(GQ 2015 Man of the year),MOT TIMES 藉此機會採訪了在美學範疇深獲肯定的陳瑞憲,聽聽這位充滿好奇心的風格男人,如何詮釋自己的空間作品,以及談論屬於他個人獨特的美學觀點。
 
Q:可否先從您最近完成的飯店作品「賦樂旅居」談起,為我們介紹一下賦樂旅居的設計特色?
 
A:我的設計不是跳躍式的,大概都會有點軌跡。我很早以前對於 industry(工業)的東西就很喜歡了,也對由機械所衍生出的美學很感興趣,我第一次看到這種美學是在巴黎的跳蚤市場,當時很好奇,為何在一個文化大國裡面,這種工業風的東西會佔有相當的比例,也因而開始對工業風的東西產生興趣。
 
我覺得一座城市的發展裡面,有一種面向叫「黑手美學」,就是由工廠所產生出來的美學,然而當初這些人在製作東西時,可能只是因為機能需求,可能是被材料所驅使,並不會意識到將來要成為一種風格,可是慢慢的經過消化、挑選之後,才逐漸形成一種美學系統。
 
這次有機會設計「賦樂旅居」,從建築外觀到室內,因此我們想說是不是可以找到什麼樣式,反映工業的特質。其實現在很多地方都在用工業性,這也促使我思考,能不能讓台灣或台北有一個全面性的、工業風格的東西,之前做其他案子也有這樣的嘗試,但賦樂旅居是第一次讓我能夠從建築到室內整體規劃,這個案子有點像是 Hotel Quote 延續性的設計,因為當時就已經開始嘗試使用這些材料。
 
    
     
    
位於東區的賦樂旅居,外觀望去是一棟漆黑的建築,近看才知是由一片片鐵網所覆蓋而成,而內部空間則使用了大量紅銅材質,另外,為了營造空間中的古典氣質,也挑選了許多畫作融入空間裡。(Photo credits:賦樂旅居)

Q:這個案子最大的挑戰為何?如何跟業主溝通,或業主有什麼要求嗎?
 
A:業主給我的創作空間還蠻大的,但最主要還是預算的問題,因為這是商業空間,需要在某個合理的預算內把事情做完。我覺得在選業主前就應該做好功課,通常我會問業主是看了我哪件作品,或我的設計哪裡吸引他們,在對話過程裡我大概就知道是不是可以一起做事。
 
在年輕的時候因為需要麵包,當然選擇性比較少,但當經濟的追求不再是唯一的因素時,想的事情就更多一點,所以現在接案子會看看是不是有趣的東西,或能不能讓我進步,如果一直在炒冷飯,我不進步,業主也不會進步。
 
Q:剛剛您提到的 Hotel Quote,和賦樂旅居最大的差別在哪裡?
 
A:Hotel Quote 是從 KTV 改裝成旅館,所以有非常多的限制,但也因為這些限制,我們玩了很多好玩的東西,譬如我們用非理性的房間安排,讓有的房間很小,有的房間是角間;另外因為週遭鄰近大樓,往外看會看到鄰房牆壁,所以我們刻意不開大面窗,反而往內去創造一個比較自省的空間,什麼都是往裡面看。
 
但賦樂旅居是可以向外延伸的,當然往外看時也和 Hotel Quote 一樣,畢竟台北市的房子往外都會看到鄰房的陽台,或看到鄰居在曬衣服,所以室內再怎麼漂亮,往外還是一個不對稱的環境。所以賦樂旅居我就用像紗一樣的東西,透過鐵網把外面空間變成另一種風景。
 
我覺得做為一位設計師,當有人跟你講一個方向,讓你往那個地方走,反而是比較容易的,譬如你在一個被限制的空間裡面,那個限制性就會告訴你一些不能改變的事實,當你把這些限制當成設計條件的時候,那個限制就會變成一條明路,但在做賦樂旅居這個案子時,是從零開始,就如同在沙漠裡開車,你可以開往任何方向。

    
     
陳瑞憲說在 Hotel Quote 的設計裡有一件挺值得一提的事,那就是他將地毯廠商賣不掉的地毯,買來重新拼裝組合,並運用在設計裡面,這樣不僅解決了庫存問題,也幫地球稍微解決能源上的問題,他很喜歡這樣的設計操作模式。(Photo credits:Hotel Quote Taipie)
 
Q:您設計的作品涵蓋了書店、墓園、展示空間、飛機客艙,在這些功能迥異的空間作品裡,有沒有您所堅持的、共通的創作觀點?
 
A:以「人」為出發點,人如何和空間對話,是我最想要去了解的事情,所以作品跟人的溝通我還是會放在第一位,即便它是一個裝置、飛行器、住所,我仍然要知道人在裡面會有什麼樣的感受,並企圖用我的空間去告訴人們不同事情。
 
很多人問,我的風格是什麼?我也講不出來,因為我很貪,看到喜歡的東西都會想要放到作品裡,所以在我的作品裡,風格可能是氣質的延續,但如果只是談視覺上風格的重複,這我就不會去考慮。
 
Q:在您這些空間裡,有沒有哪件作品的創作過程是您覺得印象特別深刻的?
 
A:我覺得比較有趣的是跟什麼樣的業主或團隊來完成作品,譬如我跟華航合作的時候,必須面對很多波音的工程師,他們所學不是美學背景,想的也純粹是為了讓飛機飛得起來,或站在安全顧慮的考量上,因此跟我的出發點不一樣,而我該如何去說服他們,就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可能會生氣、會沮喪,但也會學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東西。
 
另外譬如設計盧修一先生的墓園(下圖)時,我需要去了解他太太的想法,她對先生的定位是什麼?好的丈夫、好的政治家或好的台灣人。每個人對空間的想像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分別跟他們做事的時候,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那就是我覺得有趣的過程。

    
陳瑞憲為盧修一先生設計的墓園「蘆葦與劍」,並在 2003 年獲得台灣近百年來 84 處最具指標性建築肯定。(Photograph by 林日山)
 
Q:和波音工程師的工作過程,您在意的是美學,他們在意的是安全,後來是如何在不影響安全的情況下達到平衡?
 
A:那就要生氣呀!要去爭取呀!或者要去罵人,或者動之以情。譬如我會對法國人講:「你們路易十四的法蘭西光榮到哪裡去了?」當然有時也需要站在他們的立場去想事情,但討論過程若需要強勢時我會很強勢,沒有妥協的,因為我的美學、我的設計是不能打折的。
 
    
    
不同於一般機場貴賓室,這回陳瑞憲為華航機場貴賓室設計的空間,也自其客艙風格延伸,相當有人文書香氣息。(Photograph by 鄭鼎)

 
華航 777-300ER 不僅請陳瑞憲設計客艙,更邀請到林懷民拍攝宣傳影片,分享他搭乘的感受。(Video credit:華航)

Q:您有比較欣賞的建築師嗎?
 
A:我是比較古典的人,還是喜歡柯比意、路易.康,我覺得他們是永恆的,每次看到他們的作品,我就會想,到底我這幾年在幹什麼。可能因為 20 世紀初他們已經把所有的可能性都做得差不多了吧,雖然很多人在形式上看起來好像跟他們玩的不一樣,但我覺得骨子裡面還是一樣的,因為他們兩個人基本上是如來佛嘛!孫悟空是沒辦法的(笑)。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