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Interview

深受 Zaha Hadid 參數化主義啟發!Facebook 產品設計總監 Ana Arriola 的設計私房話

許多人生中出其不意的精彩,可能都有個不凡的開頭,Facebook 現任的產品設計總監 Ana Arriola 也不例外,20 多年來,她不只早已是國際設計與科技界的傳奇代表,如今竟還跨足了時尚!或許就如同她採訪當天的打扮一樣,優雅柔和的外表下,頭上那頂紫色耀眼的髮型,還是不忘提醒人們她極端親和幽默、又與眾不同的創意性格。

此次她因擔任「光寶創新獎」評審受邀來台,採訪當天一開始,她即以一口氣不斷的神速自我介紹完一遍她精彩的人生履歷,對一般人來說,要倒背她的經歷,一口氣,可還真的不夠!在加入 Facebook 前,她曾在 Apple、PlayStation、Sony、Theranos、Adobe 和 Samsung 等企業中領導過各國產品設計團隊,跨足了工業設計、CMF、視覺、互動設計和產品管理等多重專業,同時也是品牌設計顧問公司 Minimalisms Inc 的創辦人,然而這些,都僅是冰山一角!還有太多關於她工作與生活中的設計私房智慧,這次她都偷偷和 MOT TIMES 說了! 
不管你有沒有在去年 TED x Taipei 上聽過 Facebook 產品設計總監 Ana Arriola 的精采演說,你一定曾看過她所設計、獲獎無數的科技產品,出身在 LA,早年成長於好萊塢,然而 15 歲即離鄉隻身前往日本闖蕩尋夢的 Ana,對於亞洲文化一點也不陌生,當天她還逗趣地秀了一段流利日文,回顧 20 多年來,無論是在舊金山、京都、或東京,她馳騁在各國產品設計界的驚人資歷早已無須多提,但作為公開出櫃的跨性別女人與母親等多重身分,還是讓她面臨了比一般人更多的挑戰。
 
然而,妳以為這可以阻擋她的前進,那你可就多想了!有時多加一點混亂的人生才夠趣味,採訪當天 Ana 雀躍地與我們分享她精彩的人生故事,如同她所一貫秉持的信念:「人本、簡單、真實」,在摘下了如此多人人稱羨的頭銜後,她仍不忘對於藝術、設計及建築的初衷,追逐夢想的腳步仍未曾停歇。

在知名建築師 Zaha Hadid 「參數化主義」(Parametricism)的設計語彙啟發下,今年她竟還正認真準備勇闖服裝設計的新領地,採訪時穿戴的美麗圍巾正是出自她手。你要說她是個聰明絕頂的奇葩也好,但或許,她對世界的始終不減的熱情與好奇心才是成功關鍵,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她樂此不疲的設計冒險旅程吧!
 
Q:這是你第三次來台灣,你對於台灣有什麼樣的印象?
 
A:我好愛!台灣本身也具備獨特性,擁有令人驚艷的多重文化背景,非常濃縮精華。
 
Q:你曾在亞洲尤其是日本待了很長的時間,為什麼選擇日本?
 
其實當初也可能是台灣啊!(笑) 我會選日本是因為小學中年級時最好的朋友是日裔美國人,我因而有機會浸潤與成長在日本文化中,從食物、節日到流行文化等,後來我曾在動畫產業工作了一小段時間,曾幫卡通「辛普森家族」做了第三季和第四季,我那時就萌生想要搬到日本去做動畫的念頭,但當我 15 歲真的隻身搬去日本時,才赫然發現動畫並不是我真正想要從事的產業,所以當時就轉換跑道,開始替我朋友開的設計公司工作,從實習開始做起,自此完全愛上設計,後來又嘗試過平面設計、資訊設計等,直到最後在終於產品設計找了歸屬。


多重文化的背景成為了 Ana Arriola 的設計養分,由於從小旅居日本,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深厚。(Photo Credit:Ana Arriola)
 
Q:請問各國文化是如何去影響你的設計呢?
 
A:也許你們在台灣有相似的文化,在日本話中有一句話如果就字面上直譯就是「有形和無形」,舉例來說,當你去商店買東西時,他們把它包裝精緻,或去餐廳或寺廟時,他們提供你最極致的服務,那種服務和恩賜是無私地將你自己或你的經驗奉獻別人,我目前未曾在其他亞洲國家中體驗過那種精神,我常將它注入我們的故事還有產品設計當中,不管是你要叫它「跳出窠臼 Out of the box」的經驗,或我總愛稱它為「初吻(first kiss)」 (編:去世界各地應該皆感受到不同的靈感吧?)
 
沒錯!例如我非常喜歡去米蘭家具展,然後完全沉浸在當今流行的建築、家具和材料等物件中,對我而言那是巨大的靈感來源,它的 CMF (Color,Material & Finishing)會巨大影響未來平面或商品設計等。
 

擁有 20 多年的設計經驗, Ana Arriola 的設計足跡曾經在眾多跨國科技品牌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創造出獲獎無數的設計產品。  (Photo Credit:Ana Arriola)
 
Q:你在與不同設計團隊和文化融合的過程中曾遇過什麼挑戰?
 
A:我應該比一般人遇到更多挑戰,首先因我擁有跨性別的女人和母親等多重身分,有些人對同性戀的思想還未必這麼開放,他們需要了解的是,我的需求和其他人一模一樣,無論在能力和技術上皆無不同。
 
我覺得工作中最大的挑戰在於一種不可見的期望,在日文中即是形容一種內心深處的動力,例如我認為 Sony 就是日本典型的企業,他們總會不斷奮鬥以達到完美,但所謂的完美,意味著你必須要加長工時……另外像 Samsung 更極致!Samsung 之所以可以有如今的地位,是因為他們無論在製造、設計、和整個流程設計都有驚人的才能,但我認為他們依然有需向矽谷的軟體業學習地方,因就算設計出最完美的軀殼外表,但若沒有腦袋和靈魂,那麼一切就毫無意義,所以做設計你必須具備整合一切包含工業、軟體設備,使用者體驗等,才能賦予商品生命,因外在與內在同等重要!


Ana Arriola 曾擔任過三星 UX 視覺和數位家電設計全球副總裁,贏得 2017 CES 設計大獎的 「The Frame 」三星電視也是由她所領導的設計團隊所設計。(Photo Credit:Ana Arriola)
 
Q:你近日有觀察到使用者的需求上,有發現什麼樣的趨勢嗎?
 
A:其實並不在於觀察趨勢,我和我的團隊設計方面主要是從「使用者導向」(User- Center Design)出發做設計,我們深入去了解顧客的需求與慾望,並嘗試用他們的方式去過生活,所以事前會做各種研究調查,甚至深入他們的家中,辦公室等,以便了解整個生態系統,這是必要的!甚至在有所謂的「使用者導向設計」(User- Center Design)這個詞出現前,我們每季就都會到世界各地去拜訪,以深入了解在地文化,在 Facebook 這工作有趣的地方在於,我們設計的東西是要給 「20 億人」使用 (倒吸一口氣),這非常好玩,但同時也是極具意義的挑戰。
 
Q:你是否曾覺得自己會沒有設計靈感的時刻呢?
 
完全沒有!有趣的是,設計如同時尚一樣都會不斷循環,我有個堅信的準則信念,不只是應用在人生中,同時也運用在創作生涯中,那就是要從人本去思考設計,設計不只必需非常符合人們實用需求,還要像給嬰兒的玩具一樣容易理解和親民。
 
從一個極簡的觀點來說,創造一個物品就應回歸使用者價值,整個流程從設計一個美麗的物件開始,接著去除多餘的累贅,直到可以滿足形式與功能的節點時,再稍作修飾,最後注入一點精華,讓它成為一種美麗、超乎預期且富有意涵的存在。但更重要的是,設計還需要是真實的,不要去抄襲他人,要擁有自己的價值與觀點,然後照實的去傳遞即可。
 
我相信若能如此維持設計的主導權、方向與方法,你就不太可能會失去靈感,雖如今已有太多美好的事物存在,但我相信無論是各種家電用品,都有改良和重新設計的空間。(編:這大概就趨近於一種藝術創作吧?) 沒錯!我也這麼認為。


全球第一台懷表型智慧型手機「Runcible Heirloom Electronic」,就是由 Ana Arriola 過去創辦的 Monohm 工作室所設計,是介於手機與穿戴式的創新裝置。(Photo Credit:Ana Arriola)
 
 


Ana Arriola 替 zeroº 所設計的「Glance 01」手環,可以看見她簡約中融合中西方設計的設計語彙。(Photo Credit:Ana Arriola)
 
Q:這次來台灣擔任 2017 光寶創新獎的評審,看到許多台灣設計師的工業設計作品,有什麼心得和建議給台灣的設計師?
 
A:棒極了!看到了台灣設計師們滿載的熱情,他們具備了所有設計師以使用者導向設計所需的條件,但同時也考量到了機械、電子、軟體和製成等方面的問題。
 
但如果未來他們要再次送件參賽時,可以試著加入更多視覺化且令人讚嘆的故事,闡述他們是如何成就最終的成果,包含他們最初的手稿與雛形、以及中間不斷調整的過程與細節,我堅信那些中間故事如同寶石般珍貴。(編:這是你在台灣設計師的作品中觀察到比較匱乏的部分嗎?)
 
我不這麼認為!其實大家做得非常好,事實上,無論是要和客戶或任何公司做簡報,無非都是要將你所有最好的履歷放在一塊,然而,我們作為評審更想看到的是差異點,甚至會將他們的下一步,不管是預計大量製造或爭取投資機會等納入考量,因此會希望他們簡報的過程能更加精鍊,如此一來,他們未來才有機會爭取到實踐設計理念所需的投資資金,像台灣的參賽團隊結束後,還可以再去像是 Tech Chuch Asia 或 Slush 等給新創公司爭取投資的平台去簡報他們的理念,這幾年在台灣和大陸等地非常流行。

Q:簡而言之,你認為設計團隊們必須去思索他們真正想要什麼,並去訴說一個故事?
 
完全正確,因到頭來,設計就等同在講故事阿!他們必需具備這樣的藍圖,每個人皆需將自己思考為一個企業體,然後端出各自的觀點,因為這些是投資人所在意的點,你可能可以創造出驚人的新產品,但有時投資人最想投資的卻是「人」,因為人,往往才是不斷創新的關鍵。

Q:你在一個社群媒體公司工作,請分享你對當今社群媒體的觀察,有發現什麼有趣的現象?你個人是如何去使用社群媒體,為什麼?

A:我認為人們會需要擁有一個網路形象,無論是擁有一個 Instagram (IG) ,或 Facebook (FB) 頻道等皆是同等重要,這可被視為一種視覺門面,做為內容經營者,你必須去思考你個人公開的形象與品牌是如何?將會如何被解讀?你也必須思考該如何去傳遞這些訊息?和它們將會如何被媒體報導?可以說是一種個人內在的呈現。我認為社群媒體在當今社會非常重要,在過去可能僅是用來分享一些文字或影像,但如今,你必需注意的是任何微小的短訊或是視頻等所帶來的可能影響。 
 
在個人在使用方面,我有許多帳號包含 twitter、IG、FB 等,但由於每種社群軟體皆有不同功能與特性,因此我分類做使用,例如 twitter 上較常去分享一些比較內在深度的觀點,例如專業和商業等,如我看到些像是設計管理等文章或溫暖的公眾演說,我會轉貼到 twitter上,但如今我大部分的時間花在 IG上,在那與我的愛人和摯友分享我的生活感動,而 FB,對我而言就較像個大總匯,如果我今去旅行,可能會將照片放 IG,但是最後集結在 FB 作紀念。
 
Q:你最近有其他的一些新嗜好與熱衷的事物嗎? 
 
A:我覺得每個人都該有自己感到熱情的事物,像我現正努力嘗試打造一個女性服飾的品牌,理想中希望能夠創造一個價格親民如 MUJI 般,但是卻非常美麗而現代的手工服飾品牌。 (編:好期待!那我們何時有機會目睹成果呢?)
 
目前第一個階段的作品集在今年有望完成,希望 2018 年的聖誕節能上市…...我與一些日本設計師合作,雖然現很多都還停留在規劃階段,但這是我很深的渴望。(編:會希望創造什麼樣的風格服飾呢?)


沒想到採訪當天 Ana 身上戴的優雅圍巾正是出自她手,等不及要看她正在籌備中的服飾品牌了呢 !(Photo Credit:MOT IMES
 
因我深受建築師 Zaha Hadid 的影響,我是一個參數化主義的信徒,希望能像她一樣師法和複製自然,並將其參數融入設計中,我也在思索如何將參數融入我大多數的設計中,例如先前的 PS4 的背景流即是由幾何參數構成,那也是受到 Zaha Hadid 的啟發。 (編:太有趣了!你可以和我們分享更多你對 Zaha Hadid 的看法嗎?) 
 
我覺得身為一個女性,同時是傑出的領導者和企業家,我覺得她真的非常驚人!但遺憾的是我未能完成親自與 Zaha 見面並展我作品的願望,當時 Zaha 過世,對我而言也是非常難過的時刻,因她影響我很深。我的一個摯友 Patricia Moore,她不只是美國數一數二傑出設計師,同時也是 Zaha 的好友, Patricia 曾看過我的作品後表示,若 Zaha 看到我的作品,一定會為了我的熱情感到驕傲,因我將 Zaha 的理念提升到另一種新境地。 有太多 Zaha 過去的作品我都太喜歡了!妳知道 Zaha 曾做過時尚產業對吧?她做過的鞋子和珠寶也都太棒了,我還曾買過她的一雙鞋送給我同事,簡直是太酷了!


深受建築師 Zaha Hadid 的參數化設計語彙影響,她在設計 Sony 的介面時也將 Zaha Hadid 的建築作為靈感來源。(Photo Credit:Ana Arriola)
 
Q:請你分享一下你的人生哲學。
 
A:我的人生其實不脫離人本、簡單和真誠等準則,此外,我還一直嘗試成為一個更好的母親,我現有 15、14 和 8 歲的小孩,分別為兩女一男,我在教養上沒有任何特定準則,也無法參考他人的經驗,因為我的家庭比較特殊,我覺得同時身為同性戀與一位母親,還有許多需去學習,例如我正在嘗試去發展探究所謂的「多元成家」(Blended Home) 的方法。
 
我希望能教育出平衡發展的孩子,像我的大女兒就是個藝術家,二女兒極具運動天分,而我小兒子也對手作非常有興趣,我和我的設計師前任大概有讓他們繼承到我們的 DNA 吧?(玩笑)。(編:你們在設計教育上是否有特別分享你們的個人經驗呢?) 
 
當然有!雖然我不覺得孩子們有意識到他們身邊有如此多資源,例如在舊家中我們收藏了大量的珍貴的藝術、設計和建築類書籍,但是孩子們卻沒看到!像有次當我女兒想要學畫時,我就會說:「你瞧!這裡有本工業設計繪畫相關的書籍......」,她就會十分驚訝地說:「天啊!我竟完全不知道有這個。」因此我必須去循循善誘,讓他們從小自然接觸。
 
我住的地方共有三層樓,一樓不只為工作室,同時收藏了大量各種異國的模型、機器人等玩具 ,但孩子們不能觸碰,因這是媽媽我的珍藏啊!(笑) 但我相信每天讓他們「看」這些世界各國的設計玩具,一定也對他們造成了相當的影響,例如他們一出生我就幫他們採購了真人大小的龍貓,他們就超喜歡像卡通中一樣在龍貓的肚子上跳躍,可惜在他們的摧殘下,如今已經扁掉無法站立了…… (編:這未免太令人忌妒了吧~)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