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攝影師鄭弘敬:台北的無聊風景,是你一輩子無法捨去的鄉愁
「老一輩攝影師出的台北攝影集,那個年代描述的台北大多是中南部上來打拼、工作的人,關鍵字可能是『台北很孤單』、『台北不是我的家』;可是我們這個年紀,對台北的關鍵字已經不一樣了,但除了『天龍國』,好像就沒有別的了?」
如果你在喧鬧的台北街頭,發現有人頸上掛著相機,鏡頭對向一些令你感到平凡得有些無聊的景物,也許你是不小心遇見了攝影師鄭弘敬。在他安靜平和的氣息中,其實潛在一股年輕世代生活於城市中的執著與浪漫。
在台北工作、生活在台北,日常真是無聊透頂,可是為何這些景象卻總纏繞著身上某塊角落?台北城究竟烙印了什麼,如此難以抹去?弘敬首本出版的攝影集《台北無聊風景》是他 2012 年從日本返台灣後,五年間陸陸續續記錄家鄉樣貌的作品,也是對於自己內心那股熟悉又陌生、難以定義的「鄉愁」探索。
如果你在喧鬧的台北街頭,發現有人頸上掛著相機,鏡頭對向一些令你感到平凡得有些無聊的景物,也許你是不小心遇見了攝影師鄭弘敬。在他安靜平和的氣息中,其實潛在一股年輕世代生活於城市中的執著與浪漫。
在台北工作、生活在台北,日常真是無聊透頂,可是為何這些景象卻總纏繞著身上某塊角落?台北城究竟烙印了什麼,如此難以抹去?弘敬首本出版的攝影集《台北無聊風景》是他 2012 年從日本返台灣後,五年間陸陸續續記錄家鄉樣貌的作品,也是對於自己內心那股熟悉又陌生、難以定義的「鄉愁」探索。
鄭弘敬是經常往來於台、日兩地的攝影師,常為《BIG ISSUE》、《Shopping Design》、《秋刀魚》、《小日子》攝影,也曾經多次與日本雜誌《Brutus》、《&premiere》合作。他的影像有種光線的通透感,也有橫生幽默趣味的台灣意象,讓人感覺平實自在又十分親切。不過除了工作上的作品,你看過另一面的他嗎?
出生於台北的他卻在屏東長大,大學畢業後即赴日本寫真藝術專門學校學習攝影,只有國小跟高中在台北生活。從日本回到出生的故鄉,對鄭弘敬而言,台北既熟悉又疏離,在經常隨手攝影的習慣下,某天翻出了記憶卡中塵封多時的相片,整理出《台北無聊風景》一書,不僅重新梳理五年來對故鄉的觀察,也流露出他獨到的攝影觀!
(Photo Credit:鄭弘敬)
(Photo Credit:鄭弘敬)
A:刺點是以前的評論家提出來的,什麼照片會吸引人、引起共鳴,那個點就是刺點。每個人刺點不太一樣,比如說這就是有刺點的照片(下圖),以台北來說就是好像有人住在地下,永遠都有馬路在施工。但這跟街拍特別去找獵奇的照片比起來,也沒有到刺點很多。大部分的人會追求像流浪漢、人跟人之間特別的互動,或有趣的構圖,但我其實沒有要做這件事,它其實單純是一個想念自己故鄉的攝影集。
(Photo Credit:鄭弘敬)
(Photo Credit:鄭弘敬)
Q:為什麼想要製作《台北無聊風景》這本攝影集呢?
A:我出生在台北,可是住在台北的時間卻很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屏東生活,大學畢業後就去了日本,回來之後很像跟台北很不熟(笑)。照理來說,這是自己的故鄉,但我卻沒有「故鄉」的感覺。
我就想到自己對屏東的故鄉感,是很停滯不前的。以前我們住在很鄉下的地方,小時候的一片樹林,到現在還是一樣;被人丟棄的建築廢材,現在也還是在那,它們好像永遠都在那邊;或是火車站前開了一間7-11便利商店,就變成整個城鎮的聚集地,大家都會到那排隊,這些是在臺北感受不到的,所以我虛擬了一個那樣的感覺,它看起來是處於一個正在施工的狀態,不會前進也不會後退,就是停滯在那、卡在那邊,我覺得那種狀態很無奈,可是又帶有一點可愛,因為那就是家鄉。
(Photo Credit:鄭弘敬)
(Photo Credit:鄭弘敬)
Q:不過台北某些層面「停滯」的狀態也是你觀察到的事實,但為什麼對故鄉的主印象會是停滯不前之感?
A:我大學畢業後,在東京住了五年多,那邊的步調很快、永遠都在往前,比如說在東京拍「聖誕節」就是聖誕節,聖誕節當天晚上一過,所有聖誕樹、裝飾都不見了;可是台北,到了三月聖誕樹可能都還在。
台北實際上也在某些層面停滯不前,老一輩攝影師出的台北攝影集,那個年代描述的台北大多是中南部上來打拼、工作的人,關鍵字可能是「台北很孤單」、「台北不是我的家」;可是我們這個年紀,對台北的關鍵字已經不一樣了,但除了「天龍國」,好像就沒有別的了?我覺得這樣很怪,台北應該也被當作台灣一個鄉鎮同等看待。
(Photo Credit:鄭弘敬)
(Photo Credit:鄭弘敬)
(Photo Credit:鄭弘敬)
(Photo Credit:鄭弘敬)
Q:你覺得你的生活、攝影注重的是什麼?是什麼引發你拍攝這些照片?
A:我自己拍照很重要的想法是「平等」,比如說我爸爸拍孫子的照片,與我拍自己孩子的照片應該是平等,並不會因為器材、技術而有不同。將這個觀念放到現實生活中,我覺得不論漂亮、帥、醜,都是值得受尊重、作為拍攝對象,所以《台北無聊風景》沒有特別設限制、什麼都拍。
裡面多少有一些我自己覺得還滿可愛的嘲諷,比如說卷毛的阿姨、拍禿頭阿伯(笑)。我很喜歡混雜的感覺,這其實是很平凡、大家都看過、也都知道在哪拍的照片,我想拍大家工作、生活都看得到的東西。
你把可以它想成國小作文在寫「我的故鄉」,開宗明義就說它是無聊的地方!我不知道你對故鄉的想法,但或多或少會覺得他是無聊的吧?不過那「無聊」其實是你一輩子都無法捨去的,它反而變成了一種可愛。
年輕的時候可能就覺得這個地方爛透了,大家都覺得說東京很好、很漂亮,台北很爛呀、又髒又亂,可是去了才發現台北真的超好的、台灣真的超好的,那個髒亂真是太棒了,路上髒螂跑來跑去,太棒了;老鼠跑來跑去,太棒了;油煙味,太好了!
(Photo Credit:鄭弘敬)
(Photo Credit:鄭弘敬)
(Photo Credit:鄭弘敬)
(Photo Credit:鄭弘敬)
Q:為什麼呢?是這些場景帶給你熟悉的安心感嗎?
A:或許這種東西是從小就有的DNA。你就是習慣進到 7-11 要聞到茶葉蛋的味道,夏天下大雨很多人穿雨衣就是會有悶悶的臭味,曾經有一段時間嚮往國外沒有這些東西、沒有這種味道,但真的去了之後突然變得很想念台灣臭臭的、發霉、濕濕的味道,它們變成很吸引人的東西,雖然以前很討厭。
Q:《台北無聊風景》中的排版看起來很特別,為什麼會有兩個相似的場景,卻隔了好幾頁才又出現?
A:因為攝影集一定會有一左一右,有個前後的觀看順序,所以排列的時候就有些限制。對於兩張地點、時間完全不一樣的照片來說,刻意打斷其中的關聯性,即使你不知道同一面的兩張照片有什麼關係,卻也可以刺激你自由想像。
(Photo Credit:鄭弘敬)
(Photo Credit:鄭弘敬)
(Photo Credit:鄭弘敬)
(Photo Credit:鄭弘敬)
Q:可以與我們分享《台北無聊風景》最令你印象深刻的故事嗎?
A:有張照片拍攝了飼養七隻小狗的阿伯。一開始要幫他拍照時被他拒絕,因為他有幫狗狗染髮,而這件事在很多愛狗人事眼裡是不好的事。後來我拿出手機來,跟他說我拍過很多帥哥、美女、平民老百姓,他才讓我拍攝(笑)。
但就算是有點爭議的人,他對狗狗的愛卻很強烈,我覺得這件事情很重要,尤其社會兩極化對立越來越嚴重,像總統選舉時年輕一代與老人對立,
現在疫情之下又有新的對立,所以放在狗狗這件事來說,的確可能是對狗狗身體不好,但阿伯對狗付出的時間卻是大部分人沒得比的,這件事也可能是大部分的人比較難察覺到的。我其他照片很多也是這樣,希望走一個「沒有是非對錯」的中間路線,平等的看待事情。
(Photo Credit:鄭弘敬)
(Photo Credit:鄭弘敬)
《台北無聊風景》是鄭弘敬2018年1月出版的作品,這些稀鬆平常的畫面,也許早已看得心生厭煩,但誰又能輕易的割捨日常呢?兩年後的現在,弘敬仍然時常在街頭攝影、紀錄他所看見的城市,即使他最在意的事似乎已非鄉愁,但不刻意的攝影風格與生活哲學,仍然自然流露於作品之中,近期正策劃著創作攝影詩集,思考影像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