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Interview

重新想像虱目魚鱗的材質新實驗! 國際材質試驗研究室交流合作計畫「拾鱗計畫」,找尋台南在地漁業廢棄物的下一個可能

虱目魚,臺南美食少不了的白嫩鮮味,從魚頭、魚尾、魚肚、魚腸到魚皮都能入菜。不過若說魚鱗可以製作生活道具,你可能震驚到瞬間語塞吧?

 

剛發表成果的「國際材質試驗研究室交流合作計畫——拾鱗計畫 Project FS」,選定臺南虱目魚養殖漁業的廢棄魚鱗作為工藝原料,由新銳創作者巧手打造出陶藝、藝術、裝置、建材、食物設計的實驗作品。計畫背後,由國家級工藝單位: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工藝中心),攜手荷蘭 Materials Experience Lab,由物嶼哲概念有限公司擔綱執行。

 

相信你也和我們一樣好奇,計畫源頭究竟是怎樣的靈光乍現?在材料、方法與過程上有什麼獨到之處?現在就請你跟著 MOT TIMES 的步伐前往府城,一起聽聽工藝中心許耿修主任及承辦人林宜鄉、五位參與創作者的現身說法!
平衡「材質」和「技術」的工藝傳習
 
「越在地越國際」,許耿修主任開門見山地說,透過在地廢棄材料的探索,同時導入傳統工藝、科學方法和循環經濟概念,才可能開展工藝新局。
 
目前仍就讀於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博士班的承辦人宜鄉補充說明,她在研究過程中,發現荷蘭Materials Experience Lab主持人Elvin Karana以「材質經驗」為設計原點的論述,或能補足台灣在工藝材質研究與學習上的缺口,平衡過往傳承多偏重技術的「隱性知識」、較少系統性探究材質的失衡狀態。
 
於是在工藝中心的全力支持下,「工藝材質自造計畫」正式上路,鎖定在地原生或生質材料,聚焦於國際材質試驗研究室交流合作,展開一連串工藝的創新實驗。首發的2018年《新纖維》計畫,即與Materials Experience Lab合作,導入其創新的「材料經驗驅動設計(Material Driven Design,MDD)」四步驟——體驗材料、構築想像、展現體驗模式、完成設計概念,邀集台灣創作者參與實驗與應用花蓮豐濱新社的葛瑪蘭族香蕉絲纖維。

工藝中心承辦人林宜鄉。(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陳志華
 
社會與循環設計,為工藝灌注時代精神
 
為什麼一定得在地取材、還要堅持思考永續呢?
 
宜鄉認為,工藝並不能迴避當代的社會和環境議題。過去由上而下的「社區營造」政策,如今演變成草根性十足的「地方創生」,讓凝聚認同、發展地方成為主流共識。另外,身處環境永續的危機中,線性設計思維早已過時。至此,拾鱗計畫終於成形:核心概念定調為「Fish Scale(魚鱗)、Find Solution(尋找解決方法)、For Sustainability(為了永續)」,援引循環經濟的「跨域合作」等原則,利用在地淡水虱目魚,降低碳足跡和環境衝擊。

李姿玲的《魚衣》將魚鱗融合膠彩畫的礦石粉末與技法,製作出概念式的雨衣。(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陳志華
 
五種豐富的創作形式,讓台南的廢棄魚鱗美麗轉世
 
以往虱目魚撈捕上岸後,立即進行「打鱗」來去除鱗片,堆積成山的魚鱗廢棄物往往惡臭難聞。但魚鱗不但富含膠原蛋白、鈣質及磷等礦物質,透光性和韌性也不俗,充滿創作潛力。因此,在工藝中心主導下,選中曾參與兩年前《新纖維》計畫的執行單位物嶼哲,公開徵選出與台南淵源深厚、具工藝實作經驗也認同計畫的李姿玲、林立瑜、林希羽、林霈安、葉皓宇,分別創作出藝術、裝置、建材、陶藝、食物設計,探索魚鱗的嶄新面貌與工藝提案。

林霈安的《城市採礦》雕塑作品, 運用不同溫度的陶瓷窯燒來結合魚鱗。(Photo Credit: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葉皓宇《口感記憶》,運用不同火候、混合魚鱗和不同食材,烘烤出各種零食,再重組成全魚的外觀。(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陳志華
 
先適應材料、再淬鍊產品的設計途徑
 
不但最終成果令人耳目一新,長達兩個月的創作過程更值得一提。在工藝中心和Elvin的規劃下,五位創作者先親自造訪七股魚塭,才開始觸摸與把玩魚鱗。
 
但過程中,不論去除魚鱗腥味等材料處理、或是使用者反饋的因應之道等等,在在充滿挑戰。這時,Materials Experience Lab的越洋協助和指導手冊,顯然幫助頗大。例如立瑜說道,她過去在工業設計接受問題導向的訓練,是因應作品來選材料;但這次卻迫使她適應材料,跟著手冊中「感受材料質感」的指示,而鎖定自己對魚鱗「珠光」與「輕薄」特質的偏好。過去獨立從事創作的希羽也說,她一度執著於水泥和魚鱗的融合比例,讓成品太過直白。後來參考Elvin建議進行MDD的「使用者意見探詢」步驟,同時徵詢工作坊合作單位、成大土木專業的「樂土」,以及身邊朋友的直觀感受,才大幅改變設計,在水泥和魚鱗混合製磚後,將平面打磨透光、在立面表現編織質地,才完成我們眼前的《鱗織磚》。

林立瑜創作的《魚鱗透紙|鱗》,以吊飾結合魚鱗紙形式,展現鱗片透有的珠光和薄透感,在魚鱗的篩選上煞費苦心。(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陳志華
林希羽的《鱗織磚》,因為使用者的反饋意見而轉向以「編織感」呈現原始設定的「磚材」概念。(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陳志華
 
用創新科技與在地企業形塑產業
 
工藝中心團隊明白,工藝終究得走上量產才有未來。
 
因此,宜鄉提到拾鱗計畫下個階段「科技製造」的想法。一來,結合科技提升魚鱗素材的均質性和可利用度,如目前已在接觸日本數位製造實驗室(Japan Digital Laboratory)、評估引進日本的磨碎機加工魚鱗成細碎粉末。同時,也希望將魚鱗開發成3D列印的材料,以材料推疊的方式突破創作限制。不過她也指出,確保素材來源充足且單純(如這次僅用虱目魚),以及創作者的持續投入,恐怕更是計畫延續的關鍵。

工藝中心主任許耿修。(Photo Credit: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說不定,未來到府城品嚐一碗虱目魚湯的時候,我們會驚訝地發現,不只餐前小點,就連眼前溫潤如玉的壁磚、陶瓶、吊飾和雕塑,竟然都是虱目魚鱗的副產品呢!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