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新館擴建該如何走向下一步?北美館館長王俊傑X建築人王俊雄的超真誠對談
「臺北市立美術館」白色量體交疊延伸,建築師高而潘以優雅內斂的語彙,恰如其分的敘事代謝派美學。建築落成至今近 40 年的時光,在每個台北人心中都留下了平凡而深刻的共同記憶,今年北美館則進一步以「林間美術館」概念,預計運用鄰近的花博美術園區為基地,設計一座全新的地下美術館,成為提供藝術與休憩的「北美館藝術園區」。
為了更充分搜集各方建議,北美館自 10 月開始舉辦「預見北美 2.0:跨域.鏈結.未來」系列論壇,首三場建築主題論壇邀集建築、工程、景觀等不同領域專家,討論內容多元且引人深思,包含此次工程工期過短?在統包工程結構下,建築師的能動度又有多高?台灣現有工程技術是否足以完成覆土式設計?
北美館擴建案的討論,不僅關乎將來台灣未來當代藝術發展,此次建築圈對於公共工程的檢討與討論同具重要影響力,此次 MOT TIMES 特別邀請北美館館長王俊傑、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主任王俊雄,進一步深入探討他們的考量與期待,以及突破現況的可能性。
【前情提要】北美館全新計畫,打造臺灣首座地下美術館!「藝術超展開:北美館藝術園區擴建計畫」啟動,系列論壇10月登場
為了更充分搜集各方建議,北美館自 10 月開始舉辦「預見北美 2.0:跨域.鏈結.未來」系列論壇,首三場建築主題論壇邀集建築、工程、景觀等不同領域專家,討論內容多元且引人深思,包含此次工程工期過短?在統包工程結構下,建築師的能動度又有多高?台灣現有工程技術是否足以完成覆土式設計?
北美館擴建案的討論,不僅關乎將來台灣未來當代藝術發展,此次建築圈對於公共工程的檢討與討論同具重要影響力,此次 MOT TIMES 特別邀請北美館館長王俊傑、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主任王俊雄,進一步深入探討他們的考量與期待,以及突破現況的可能性。
【前情提要】北美館全新計畫,打造臺灣首座地下美術館!「藝術超展開:北美館藝術園區擴建計畫」啟動,系列論壇10月登場
左為北美館館長王俊傑,右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主任王俊雄。(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Q:北美館新館專注於跨領域藝術,如果以台北的藝術展演空間來看,台北當代藝術館與空總也在做這樣的嘗試,北美館的新館與這兩間美術館未來可能有哪些不同?而台北當代與空總因屬舊建物再利用,都有空間上的限制,其中的侷限是什麼?
王俊傑館長:過去林曼麗任職北美館館長時,於1997年,就從城市文化資源整合角度提出「大美術館計畫」,規劃現在的台北當代藝術館(後簡稱當代館)作為北美館的第二美術館,並再蓋一個第三美術館,但後來這個計畫沒有成功,現在的當代館因是古蹟再利用,整體樓地板面積偏小,會受到比較大的限制;而空總也是舊建物,未來發展方向也尚未完全確定,整體偏向暫時性的整修,尚無法投資大量經費於設備。北美館的立基點跟他們不太一樣,因為新建館可以依照我們的需求來建設,再者,我們也會避免同質性的問題。
現在台灣的當代美術館大都有同樣問題,因為只要美術館具有公共性,多少都會有來自官方、社會的壓力,不可能只做特定類型的藝術、或只服務某種族群,然而要有當代、也要有傳統藝術,要照顧大人小孩,要關心公眾也要發展學術,加上台灣很小,所以就會有比較高的頻率看到同樣的作品或同一批藝術家,但不同的館舍應該要建立自己的特色,觀眾才可以有不同收穫。
北美館新館定位會先與本館區隔。本館已經是 38 年的老美術館,策展實驗前衛的藝術相對辛苦,加上我們有很多很棒的典藏品,未來將會成為常設展的展場。新館作為一個平台,對未來 50 年當代藝術、國際藝術可能的面貌,我們可以提供什麼樣的協助?現在已知觀點就是更具實驗性、跨領域的藝術表現。而「跨領域」當然就牽扯到形式,我認為「當代藝術」是現今所有藝術類型中包容性最廣的,表演、電影、舞蹈......等等都可以被涵蓋在內,其他領域不見得有那麼大的寬容度,它就是未來藝術發展的一種可能性。
王俊雄老師:我講的可能會稍微尖銳一點,對我來說,當代館算是個還沒完成的美術館。當初計劃時一直在討論它除了舊有館舍,應該還要蓋新館。國際上當代館絕大部分案例都是新、舊兼備。當代館在此條件下,不只空間格局,樓地板的載重限度也讓很多藝術品無法進來,使用上相當受限。而空總基本上才剛開始發生,裡面有很多探索跟可能性,且與北美館的區隔其實非常大,空總專注於培育藝術家。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Q:此次新館的展演空間約佔 6,190 平方公尺,如何決定這樣的空間尺度?北美館作為使用單位,希望展演空間能具備哪些機能呢?可否也聊聊對於新館公共服務空間、餐廳及書店空間的期待?
王俊傑館長:北美館本館展出空間為 8,800 平方公尺;高雄市立美術館(簡稱高美館)則是 6,200 平方公尺;未來新館樓地板面積 44,576 平方公尺,展演空間 6,190 平方公尺,展館面積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異。其中唯一的差異,是新館總樓地板面積大很多,因為北美館本館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足夠的商店、休憩空間,未來新館扣掉停車場空間後,多是用來做公共服務。
未來空間將採大面積展演空間的規劃,這是營運本館得到的經驗,舉辦大型展覽時才不會被過分切割,具有連通性。但我們也不希望建築是個巨大的方盒子量體,所以內部空間會有不同的高度設定,這樣規劃展覽比較自由,跟本館一樓的主展場的概念有點像。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為什麼要做不同的高度設定?主要是因為我們一直強調未來跨領域展演模式,而「表演藝術」跟「視覺藝術」在空間尺度上的需求截然不同。以高度而言,兩廳院實驗劇場高度至少有 9-10 米,上面要有讓工作人員架燈、牽線路等等的貓道、絲瓜棚(即舞台頂部鋼棚,可讓幕後工作人員至頂棚上調燈鎖燈),讓光源演色性、空間效果有更佳展現;可是 10 米高的空間對一般視覺藝術來說過高,也會增加佈展困難度、設備成本,比如投影機可能要架得更高、也容易造成晃動。
這時候就必須要量身定做類似實驗劇場的巨大黑盒子空間。它可能會有個懸吊的 Truss 系統,看起來和劇場相像,但實際上有很多專業設備設計符合真正需求。由「視覺藝術」走到「跨領域」就要思考實際運作狀態,所以只有一個黑盒子不夠,要兩個成對!因為我們不像兩廳院以表演為主,運作週期非常明確,比如一個檔期約 4 週內就可以完成裝台、演出、拆台;美術館光是佈展就要 4 週,展期 3-4 個月。跨領域代表兩者有個 mix 的狀態,比如科技表演,除了內容排練,技術測試也很重要,但一般藝術家沒有這樣的空間條件,我們就要提供場地給他們。
王俊雄老師:北美館本館是 1983 年開館,龐畢度中心(Centre Pompidou,後簡稱龐畢度)則是 1977 年竣工,這兩個館在同個時期,卻走向兩個完全不同的方向。因為當時在台灣,無論是社會、建築師對美術館的想像,想的都是「過去的藝術」;龐畢度比北美館早 6 年,但他們想的是「未來的藝術」,因為不曉得未來是什麼,就把所有設備都挪到建築外,讓內部真空。可是今天回頭來看,也覺得他們實在太激進了。如館長所說,展覽需要不同高度的空間,最初龐畢度提案希望讓樓地板可以上下移動的設計最後沒有實踐,也因此,後來在龐畢度佈展實在太昂貴,因為所有展間硬體與隔間都要重做。
我們今天在做新館,已經不再是想像傳統的藝術殿堂,規劃上完全以實用角度出發,這個館起碼要使用 50 年,我們不知道未來的藝術是什麼,但從這幾年可見的需求下手,設計「黑盒子」的概念跟龐畢度很像,把所有設備擺在屋頂或旁邊,讓中心空下來,但不會像龐畢度過大的空,這樣的黑盒子基本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型態。
Q:台灣跨域藝術家最需要的是什麼?你們覺得當代新媒體科技最需要的資源是?
王俊傑館長:當代藝術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活潑熱絡,可是任何領域類項,只要發展幾年就會遇到瓶頸,因為你訓練的人才、作品沒辦法一直源源不絕,就像我們批評「文創」的問題,文創產業可以賺錢,可是由誰來做?創作者從哪來?你有沒有培養投資?台灣就是缺乏這一塊。像以前台灣常有藝術評論獎,一開始都選得出來,到後來就沒有了,那些做評論的人跑去哪了?不是沒有人才,而是缺少培養,如果台灣本來就不重視藝術評論、不重視學術建構,當然就沒有人要做,就會越來越弱。
不過,美術館機構更偏向學術,對於展覽、作品皆經過長時間篩選或籌劃,一但決定好,就會花很多時間心力去完成,相對就沒有斷層的問題,而且除了台灣各種題材,也有國際合作,不會趨向單一化。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還有我們自己的案例,每年我們都在討論 X-site 的定位是什麼?什麼人適合參加?怎麼找出好作品?如果沒有辦法被定義,那既不是非常建築,又非傳統視覺藝術,就會一直擺盪——建築人認為 X-site 好像都偏向視覺,視覺藝術家則無法處理大量體結構、對材質熟悉度不夠。但我們就是想打破類科的界線,這方面台灣如今還沒有很成熟,大家還是自己在做自己的事,機構存在的好處就是,我們認為重要就會想盡辦法推動,幫忙大家理解我們想做的事。
Q:北美館現在除了舉辦台北雙年展、也承辦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未來擁有新、舊兩館後,在亞洲或全球藝術圈可以扮演什麼角色?未來在新館跨領域藝術,是否有可能有其它國際性的展覽?
王俊傑館長:北美館現在的國際連結也滿頻繁的,以台灣大型公立館舍而言算是相當國際化的,未來新館可以做的就更多了!
比如本館空調比較老舊,雖然前幾年改善了空調,但仍然沒辦法做到全館 100% 恆溫恆濕,當我們接洽條件比較嚴苛的展品時,沒有相應條件就不可能展出。而當我們有各種不同性質的館舍,接洽時立基點就會高很多。
本館即將邁向 40 年,有新的庫房與館舍是個很好的轉折機會,邁向新的品牌經營對於國際合作也一定是加分的。對我們自己的挑戰比較是將來形成「園區」的概念,跟現在經營獨立館舍是不太一樣的。
北美館本館與新建館舍及周邊館所相對位置示意圖。(圖片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官網)
王俊雄老師:對外界而言,新館只多了 6,190 平方公尺的展演空間看似很少,但這件事給他們帶來經營上很大的挑戰。
北美館使用方式我們都很熟悉,但未來北美館若要經營園區,其實需要很多戶外經驗。比如高美館的內惟埤文化園區中的公園用地,這麼多年來,經費、人力其實是個巨大負擔。我們座談會中也被提問「以後六公頃的公園會交由北美館管理嗎?」第一,一個美術館有這麼大的戶外空間,自然會有很獨特的氛圍,但你有沒有辦法經營?第二,在空間類型的可能性變多、組合變得複雜,看展的人可以有很多體驗是很棒的事,但對經營者來講很有挑戰性,就像我們看台中「綠美圖」,其中有個 24 公尺高的空間,可以展出很壯觀的作品,但如不善經營就會變成閒置空間。
另外,有商店街的規劃很棒,像我最難忘的經驗之一,就是參觀谷口吉生設計的法隆寺寶物館後,到裡面的咖啡廳坐坐,這樣的空間可以產生很棒的體驗,把北美館變成真的是有人的地方。問題是,5,000 平方公尺要招到什麼樣的商家才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對北美館而言沒有經驗是相當挑戰的,如果我是館長的話就皮皮挫了(笑)!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Q:就覆土式美術館的設計,其實業界仍有些疑慮,包括因應地下水位高的抗浮措施、建築抗潮、如何面對極端氣候等議題,兩位怎麼回應這些看法呢?
王俊傑館長:如果因為極端氣候、工法較困難、具有某些風險,所以就選擇不要這麼做,這個出發點對我來說是奇怪的,我覺得反而應該從現有基地的條件去整合思考。從園區角度來看,若到處都有量體,整體的景觀性也會弱很多。會慢慢演變成現在的方向,其實是經過很多不同領域專家、會議討論出來的。
王俊雄老師:像現在龐畢度很成功,其實當初選址爭議也非常大;羅浮宮要整建,爭議不只金字塔,在老房子下方開挖那麼大的地下空間,也被罵到臭頭。我們不是在完美的環境裡做這件事,但也因這些無奈讓我們有新開拓的可能。我們從 1990 年代開始討論大美術館計畫,如果還有其他可行方案大概也都討論過了,對我來說只是什麼時候要做而已。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現在大家會有疑慮,主要是對公共工程制度的沒信心。台灣一定有技術可以克服這個問題,我們連 101 都可以蓋了,台北市過去作為湖泊地層可說是淤泥構成的,即使象山一帶靠山也可能有達 60 公尺深的淤泥,加上我們又有地震、颱風,但它現在也仍舊立於城市裡。當然,101 當時有其歷史脈絡,也曾引起爭論,我們不會期待建築沒有任何爭論,而是我們能否用比較勇敢的態度面對爭論?對於國家的公共工程有沒有信心?
所以問題並非相應的工程技術,而是工程技術上會遇到的問題,沒有討論成熟。在論證之前,必須要先調查客觀資料,然而在規劃書中只有明列北美館的需求,工程與基地條件並無清楚列明。比如說新館地下水位有 5 公尺深,在台北市這種開挖經驗太多了,剛拆掉的京華城下挖了七層樓,約有 30 公尺深,所以這些技術我們一定很多人都有。大家討論激烈,就是因為背景條件不夠清楚,沒有在工程界論證。
而面對極端氣候,老實說我們並沒有經驗,我們現在是設定 200 年防汛頻率,其實在全世界算高標準,但若突然來個一萬年的,我們也不知道如何應對。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Q:另外還有一點大家正在討論的是,統包制與傳統制度各有優缺點,但也有建築師就是否該採統包制有不同想法。可否請兩位談談統包制實務上操作的優缺點?
王俊雄老師:就新館工程的角度,統包沒有比較好。
台灣曾有過非常好的統包經驗,就是伊東豊雄做的世運會主場館,但因為體育場只有部分屋頂,在空間型態、構造系統上是簡單的。偏偏伊東的設計在施工時出了很大的難題,乘載主結構的馬鞍造型基座,雖然形狀相似,但每個尺寸都不太一樣,幸好後來和施工團隊互相合作下,開了一個可以變換大小的新模,才解決尺寸轉變的問題。但有趣的是,我帶山本理顯來看這工程時,他當場打電話唸了伊東一頓,「你怎麼會做個這麼難的房子,做房子不該這麼困難!」,因為這是統包工程,這樣太危險了。
雖然北美館新館在構造上相對簡單,但這個案子的問題在於,預算、工期的天花板已經被設定好了。對所有營造廠來講,時間、金錢被定好,很難讓建築師在建築設計上有什麼突破跟嘗試。再者,統包通常由營造廠承攬,錢在誰手上,誰說的算,而哪個厲害的建築師願意被放在這個位子?第一天研討會,姚仁喜就問「這是營造廠、建築師共同承攬嗎?」這個問題很重要,因為對建築師來說並不可能共同承攬,因為設計費僅佔費用 40 幾億中大約 5% 左右,所占金額太少,萬一營造廠出問題,建築師承擔責任也就跟著倒了,所以一定是營造廠跟新工處簽約。 (編按:因為建築師占整體標案金額比例過小,若與營造廠以共同承攬方式與政府簽約,一旦違約,就必須共同承擔違約責任,相較所得金額,風險過大,因此不會選擇與政府簽約。但若如此,代表簽約的營造廠會有較大的主導權)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在現在這時間點上,北美館必須增加主導權,與建築師之間有個好的合作關係。研討會上我們也討論到非常嚴峻的問題「工期怎麼會這麼短?」我們從第一天就提,這工期一定有問題,我們都知道做工程時間等同金錢,什麼工程都可以趕,但結果會如何呢?
王俊傑館長:王老師講的都是現在台灣現況,但我在兩天論壇都有提到,這案子不同之處在於先規與籌劃時北美館都有參與,這跟現在新北、桃園、台中的美術館,大部分由政府工程單位或文化局主導,等到建築差不多完成時再找專業營運者的方式不同。雖然我們過程會比較辛苦,我們也會開始對建築有點概念,一但發現設計使用上的問題,我們可以爭取。
關於工期、物價調整(後簡稱物調),我們也把蒐集到的民間意見轉達給新工處,因為如果不調整就有可能流標,而每重新公告就要再花上幾個月。在之前北市音樂圖書中心因物調而標不出去的先例下,他們如今有個機制是當物調超過一定標準,廠商就可以追加預算。(編按:因為原物料會隨時變動,而建築又是需要採用大量原物料的產業,因此當原物料上漲時,若工程預算無法追加,工期又延長的話,營造廠就有倒閉的風險)。目前工期還在討論,我們也強烈提案檢討,至少必須多一年的時間。
為什麼公共工程普遍是統包制,主要是因為先前傳統作法時間拖的非常長,比如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後簡稱北藝中心)蓋了十年、倒閉了幾個廠商,因此政府現在希望可以用自己更能掌握的方式進行。
王俊雄老師:工期才是萬惡之源,台灣習慣工期抓得很短,再來說制度有問題,其實是剛開始就錯了。文化部蕭次長曾跟我分享,台灣從台中歌劇院、高雄衛武營,到即將開幕的北藝中心,只要建設大型文化設施,十年是個規律,台灣的條件就是需要這些時間。北美館新館這麼複雜,再加上政府多項審查,有個三年一點都不過分,過程才能有很細緻的討論,剛剛講的經營面也才能真的放到裡面。
Q:此次景觀設計扮演著重要角色,兩位如何觀察北美館所在基地周圍的紋理?在操作景觀設計時,有哪些面向必須思考?
王俊雄老師:這裡臨基隆河,可以從中山北路上中山橋往樹林,北美館提出「林間美術館」非常詩意、又有想像力,我們可以想像這裡將來大概的外觀,但人們進到裡面的實際行為經驗是什麼?以後六公頃公園由誰做經營?如果剛剛政府沒有提供人力,只是給錢,我會建議這公園還是不要由美術館經營。
從王大閎建築劇場外庭園回看北美館本館。(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北美館新館綠覆屋頂模擬示意圖。(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王俊傑館長:但這就是矛盾的地方,如果給別人管,我們作為美術館的營運者,也會擔心他們沒有按照原來整個規劃方式經營,而如果歸我們管,就有經費與人力的問題,那我們有足夠的資源管理嗎?
王俊雄老師:設計面角度首先要解決物調。如果是公園處要管,當然是他們決定要不要管,北美館只是決定美術館周圍要不要使用,這是非常不一樣的思考方式,開始時就要確定下來,否則做完後就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
王俊傑館長:現在開始最早進行的會是公共藝術,我們會總合庫房與園區的公共藝術預算,包含燈光改造、識別系統、景觀部分也會進行串連。這些部分會先啟動,等到建築師跟營造商確認後,他們也會提出對新園區的想法。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採訪/彭永翔
編輯/林沛伶、彭永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