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 1,403 公尺的奮起湖,因三面環山形狀似畚箕而得名,這裡從過去的林業聚落,發展到今日休閒觀光憩所,小火車仍然穿越雲霧,載著無數人到訪,吃一口便當、看火車駐站,時光苒荏依舊是森林裡重要節點。
相較於阿里山腳下的嘉美館,吳書原想「奮起湖是完全的山林,是人們從平地不斷往上、進到森林裡的聚落,所以整體植栽、景觀設計觀念,我都希望盡量少一點人的介入,還給荒野一份自由。」
12月中剛完成景觀改善的的奮起湖車站,在濃霧之中更顯內斂。(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看似沒有設計的設計,如何困難?
吳書原見面第一句話就笑說:「你們有感覺有設計嗎?」
12月中,我們一早來到奮起湖車站,見到鐵路由月台延伸至山徑霧裡,背後山色是滿佈的針葉林木,新的景觀設計反而不著痕跡似的。不過拿起吳書原在改造前拍攝的照片對比,便會大為驚呼。
奮起湖車站月台以彩度低的灰色為主色系。(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改造後的車站加強排水系統等基礎設施,並且使用保留碎石子質感的透水鋪面,讓地表水直接滲透至土層,取代原本可能造成淤水、逕流的水泥或磚面,減少排水道的壓力。(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3,000平方公尺的車站腹地不大,但過去幾十年來,塑膠管線紊亂交纏、雜物設施堆積,原本令人屏息的幽美山景,逐漸被過多視覺刺激所麻痹埋沒,未經整理的鐵路遺跡「加煤站」也凐沒於蔓生野草。除了月台候車座椅外,幾乎沒有可供駐留的空間,建築動線未善加串連。明明是擁有百年歷史與豐富植被生態的車站,卻僅止於交通功能。
【改造前】成堆枕木置放在鐵道旁、盆栽植物生長狀況不佳,甚至林鐵官方多年下來也累積許多不一致的視覺設計,「那都是一種不經意、對環境美學的麻痺」吳書原說。(Photo Credit:太研規劃設計)
【改造後】月台站體整理成灰色調,鐵軌旁的雜物也被收起,視覺收斂許多。(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於是,吳書原一開始就提出「減法」概念,首先移除林鐵處的非必要設施、統一站內指標字體;同時沿著管線拜訪附近居民,清整眾多早已廢棄堵塞管線,並將曾經跨過鐵軌上方的電路地下化;接著盤點出可供旅客停留、或做區域串連的「口袋空間」,並換上同樣的透水鋪面,相當含蓄地延續動線、提升車站園區的自明性。
【改造前】空間動線破碎,且附近家戶經年累月牽起的塑膠管線在壁面交纏,吳書原帶領團隊花了許多時間沿線調查,發現其中大概有八成都已阻塞無用,許多更是家戶早已搬離所棄置不用。(Photo Credit:太研規劃設計)
【改造後】既有管線經過梳理,以咖啡色調材料與山壁色彩融合。(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改造後】車站中多處黃黑柵欄更換為咖啡色耐候鋼,並可見頂端仍塗上了鮮豔黃色,平視時不會過於突兀,但同時也具有安全提醒功能。同時,施工過程意外發現原站內預留越過鐵道的地下電路溝道,順勢將部分電路地下化。(此圖黃匡木棧板為暫用便道,未來亦將撤離)(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走進車站可以發現鐵軌、山壁上長出許多植物,而設計團隊剛種下的植栽反而相比之下相對稀疏,但吳書原說這就是留白的用意,想必未來一至兩個月就會長出豐富樣貌,「這種地方你硬要種什麼也長不出來,可是土地就會自然生長出它的樣貌,這就是我們這次想追求的事。」吳書原說。(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山壁砌石之間漫生出許多野草,設計團隊也將其保留下來。(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全區除了將過去林鐵中繼的「加煤站」周遭重新整理、加上解說牌以外,皆為基礎設施改善,並且以低彩度的咖啡、灰調色彩計畫,融入環境,讓視覺焦點交還自然。
將近似違章狀態,梳理的平淡平凡有多困難?先不論逐戶拜訪的繁複工作,若無早期曾任審查委員與林鐵處諮詢的經驗,想不以吸睛打卡的設計,而從自然地景為主體的設計出發點,想必不易。「現在全台各地普遍舉辦藝術節、燈節,某種程度來說,也許過去我們對於美學的認知較低,必須創造這些裝置。但設計畢竟要持續往不同方向推進,適時讓國民產生對既有環境認同,而非一味創造。」吳書原說。
林鐵宿舍前空間原有水泥牆遮擋,此次移除牆面,讓空間動線更為延續。(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奮起湖車站原本雜草叢生、無法親近的加煤台與水鶴,是當年仍在使用蒸汽機車年代重要的加煤、加水設施,順著階梯走近加煤台,還能看見上頭殘餘煤炭。圖中可見選用灌木包含馬醉木、觀音座蓮、羅氏鹽膚木。(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馬醉木。(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鳳凰山茶及觀音座蓮。(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低限介入,將空白留給自然演替,讓土地長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如此低調的面貌同樣延伸至植物選擇與設計。但特別的是,這次與本案審查委員、生態學家陳玉峯合作下,植物所呈現的氛圍與過往感受完全不同。它不似嘉美館自由飄逸,也非美軍俱樂部溫柔野性,反而在每寸土壤之間留下許多等待的空白,多了一份實驗挑戰。
「面對不同植物顧問,我其實也在轉換角度。比如花博的顧問是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博士胡維新 ,面對半年就有700多萬旅客人次,我希望推展台灣多元植栽群像,偏向科學教育。奮起湖是回到某種野放山林的自由,不會再強加我們想展示的樣貌。」吳書原說。
不過,難道不擔心未來植物的生命力,有可能超乎想像嗎?「因為高山車站植栽維護管理不易,我們非常低限度的介入,讓所有的野草長起來變成風景的一部分,不用人工修剪、清理,也不需要灌溉澆水施肥,這是我們想要的結局。」吳書原說,透過設計畫出一定的範圍讓植物自由生長,未來即使再「野」,也會擁有一定的美感。(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這般留白詩意,其實是經過多次反覆調研與對話的結果
早在前期調查,吳書原就與團隊開始蒐集相關植物文獻記載,拜訪林務局鄰近奮起湖的中興苗圃,也親自坐上小火車爬梳觀察接近奮起湖一帶所出現的植物,中心思想依如過往以「台灣原生種」為軸,從「阿里山原生植物園」概念選入包含阿里山系、大凍山-奮起湖原始植被,並保留奮起湖車站周邊原有小喬木、紅莧草(防火草)等植栽。
不過請益生態學家陳玉峯時,他卻建議刪除半數以上初步新選入的物種。踏查台灣山林 47 年,他說,若談奮起湖生態,必須先縱觀其所在的大凍山植物脈絡,大凍山與阿里山皆為影響台灣生態氣候的主稜脈(註1),但兩方的樹種及生態系早已不同,不能一概而論(註2)。大凍山在距今約八千年前經歷冰河消退後,原有檜木林植被帶隨著溫度上升而遷徙至阿里山更高海拔處,如今的大凍山多以闊葉林為主,屬於以樟科、殼斗科為主的樟殼雨林(在最高海拔約1,600公尺是長尾栲、昆欄樹為主的社會,到了奮起湖1,400公尺則為細刺栲為主的社會)。
此外,考量到未來地球持續暖化的現象,以自然演替觀點來看,生於較高海拔的樹種未來將更難在奮起湖生存。因此,陳玉峯建議除了可保留設計團隊原選入的細刺栲、錐果櫟、長尾栲、假長葉楠外,應刪除未來不利於暖化環境的物種。而許多植物雖然見於奮起湖野外,卻無苗圃栽植,對於野採亦有生態保育考量,希望設計以林務局苗圃提供的樹種為主,並且推薦納入紅棕、佛手瓜等與當地人文相關的植栽。
加煤台周遭景觀整理亦依照老樹、遺構痕跡調整。(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圖中含林務局楠西苗圃提供的山芙蓉、羅氏鹽膚木。(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圖中央植物為鳳凰山茶。(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陳玉峯一直以來強調「土地公比人會種樹」,大地有一套「次生演替」的自我療傷機制,「就像你的皮膚如果受傷,身體有潛在修復機能,大面積的傷可以透過植皮加速療癒,但如果醫生給你美麗的鱷魚、犀牛皮,植入不相容,最後還是得等到皮膚潰爛才會再長回來。」
「所謂生態綠化,就是用自然演替原理,加一點人為幫助,縮短完成原始林、自給自足、自我循環的時間。」陳玉峯說。他舉例,日本林學家本多靜六為明治神宮栽植的景觀,蒐集北至庫頁島、南達台灣多種喬木混合栽植,不加以施肥,也不做人工養護,透過生態演替形成森林分層(喬木、灌木、草本、地被)豐富物種,百年來讓原本荒蕪之地發展成接近自然林狀態。
如今奮起湖車站土地的留白,像一場交付自然的實驗。設計團隊減去許多非屬大凍山植物群像物種,並使用由林務局苗圃(註3)所提供的櫸木、阿里山十大功勞、台灣紅榨槭等見於奮起湖的物種(註4),以及陳老師特別推薦與當地人文相關的紅棕、大花曼陀羅。其餘的,則在整理後的土壤施以等待,「因為我們的泥土本就有數百種物種,相當於你給它點時間,就會長出最適應奮起湖的物種狀態,並不需要我們百分之百掌控物種的出現。」吳書原說。
加煤台周遭植栽。(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其實一直以來吳書原都認為,只要植物之間取得平衡,便是好的設計,「我非常喜歡事情出現不確定性,如美軍俱樂部至今已是第五年,每年去都會發現有些物種消失、有些變多,而再相隔一年又不同。植物本身有進退場機制,可是它總還是因為設計,維持一定美感,而不是荒煙漫草。但我們是不是可以接受這種變異?這就是我覺得所有設計都存在某種程度的探索、實驗跟冒險。」
不同的是,這次「放任」的尺度是從源頭就讓出一半的空間,面對不同思考邏輯,吳書原自己也在思辨,是否能在設計型式上走出另一種實驗性方法?這一切還有待時間的辯證。
由加煤台看向車站月台。(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景觀設計師吳書原。(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物種的選擇,該完全順應自然或是採用漸次移植?同樣的關懷,不同的切角
有趣的是,兩人彼此激盪的過程,對於土地的關懷卻也由各自視角切出不同觀點。
陳玉峯強調物種的採用必須完全順應自然「次生演替」,不應使用大凍山以外及海拔較高的植物,尤其部分以「阿里山為名」的植物雖為特有種,卻非生於阿里山脈,選用應經過考量,否則未來將不利生長。「只要人類不要太囂張、硬要干預,自然會自己找到出路」陳玉峯說,他觀察,即便是不加以理會的檳榔園也會長出香楠等樹木,甚至 20 年就能形成美麗的次生林,然而若是種下不適切的物種,即使本意良好的平地造林計畫,也可能造成生態亂象。奮起湖車站可著重於喬木植栽,其餘就交給自然演替。
不過,
吳書原對於「阿里山原生植物園」的構想,起心動念是希望藉由車站改善,運用奮起湖這個人文與自然交織的特殊節點,打造包含台灣原生種、面向大眾「廣義」的阿里山植物生態(註5),讓車站周邊景觀植栽不僅止於美化觀賞價值,亦兼具保育復育功能。因此此次物種選用上,仍可見不同海拔的小喬木,是他由過去設計所汲取的經驗,如台中花博、
北美館中庭《迷霧花園》,發現經過「漸次移植」的方式,將在原生於高海拔的植物分次逐漸下移較低海拔苗圃培育,最終也能適應平地環境,「我覺得有時候植栽設計的進步,都在於某種程度的探索跟實驗」吳書原說。
這次也選用了如梅葉冬青(圖中喬木)等適應力較好的物種,在口袋空間中提供相應尺度的遮蔭。底下灌木可見阿里山十大功勞、田代氏石斑木、宜梧。(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林鐵宿舍前口袋空間。(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前方灌木植栽包含紅棕、山芙蓉、宜梧。(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但時至今日,為何我們仍難以利用原環境周邊的物種設計景觀?困難點究竟為何?「困難點在於,即便是當地看到已經可以長出來的物種,我們也很難運用,因為買不到物種來源。」吳書原說,他回到台灣的這十年觀察,台灣有將近一萬種植物,都市景觀設計可見植物卻幾乎不超過30種,因為人們缺乏對於物種的知識,少了需求,苗圃便不會供應培育。如同當初陳玉峯曾建議採納同樣位於大凍山,海拔較奮起湖低的瑞里一帶物種「菲律賓楠」,未來估計若隨暖化變遷,菲律賓楠也會向上遷徙,但最後卻因林務局苗圃尚未培植無疾而終。
「最好的保種並不是交給保種中心,而是進到我們的產業鏈系統,因為台灣有世界最好的物種培育能力,應該要仰賴他們,讓稀有物種回到生產線上,這是台灣應該要做,但現在還很缺乏的。所以我在做植物設計時,總會想要有『植物園』的概念,我們必須要傳達植物知識,認識腳邊的事情你才能立足世界。植栽多樣性也不只是美觀,同時也構成了生態的穩定性,這不在於設計的標新立異,而是思考台灣人與這塊土地最重要的連結是什麼,沒有良好的基礎,在世界舞台總是會很輕,因為你沒有根,沒有對於土地驕傲的地方。」吳書原說。
景觀設計師吳書原。(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本次景觀改善工程除了在植物考究上有一定程度交流與討論,施工過程也要求將圍籬等工程設施塗上低調的咖啡色系,希望在過程亦減少對視覺的干擾。(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兩人在景觀美學價值上有所差異,最終也許部分仍有所分歧,但就如陳玉峯說到,撇除不論許多荒腔走板地把國外溫帶景觀橫向移植到台灣的公園設計、花海造景,過去台灣可說是完全沒有以「生態演替」為主軸理念做景觀,「好不容易林務局跨出第一步,設計師也有這樣的概念,了解地景的美妙,他們都想做了,所以我就講實話,告訴他們這個不好、那個不好。台灣要踏出第一步,其實值得讚美。」
最終結果如何,尚待時間應證。不過,藉由一座車站,產生不同領域的交流與對話,或許恰如《轉山》一書曾寫下「所有的路途,竟都只是行過,而無所謂完成的」,人生如是,林中腳下的自然亦如是,正因每一刻都在過程裡,一切令人困惑、爭論的有機與不確定性,卻也才迷人,得以不斷推進。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Rafael Wu)
註1:其他分別為秀姑鑾中央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是影響台灣降雨等氣候因素的主要山稜脈。更多資訊可略見於陳玉峯所經營山林書院網站。
註2:近8,000年來地球升溫,陳玉峯估算平均氣溫升高1℃,植被帶就會上遷200-250公尺。台灣檜木林帶已逼近至阿里山脈的稜頂,大凍山的檜木群已消失,但隸屬檜木林帶的物種,還有部分存在大凍山山頂。
註3:林務局苗圃提供植物名單
中興苗圃- 1.台灣紅榨槭 2.櫸木 3.阿里山十大功勞
楠西苗圃- 1.山芙蓉 2.忍冬 3.珊瑚樹 4.宜梧 5.羅氏鹽膚木 6.田代氏石斑木
註4:設計團隊原先將細刺栲、錐果櫟、尖葉槭、狹葉櫟規劃入施工圖植栽,但最後因林務局苗圃恰無法提供而未使用,並以台灣紅榨槭替代。
註5:吳書原補充:「阿里山是個廣義的區域,陳老師的定義更為精確也更學術,只是以大眾的角度來看待,阿里山植物群相為名,比較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