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與《譫狂紐約》有直接的血緣關係!」專訪曾成德教授談Rem Koolhaas經典之作《譫狂紐約》與實踐
線上專訪當天的凌晨,曾成德還與原點出版社如火如荼查對書中圖片是否仍有缺漏。事隔 44 年,《譫狂紐約:為曼哈頓寫的回溯性宣言》繁體中文版首度上市,而 OMA 操刀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在耗時十年施工,也終將於今年 8 月正式開幕,對於台灣建築界及 Koolhaas 而言,意義重大。
這本《譫狂紐約》更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版本。不僅是 44 年後,Koolhaas 再度撰寫新序,本身就收藏多種版本的曾成德,更親自去信 Koolhaas,調出絕版多年的珍貴圖檔。這些圖片僅在 1978 年首版中出現,而當時全球流通的版本不到 5,000 本,如今終於再度重現,建築迷絕對要把握機會好好收藏!
[1]目前書名譯為《建築中的複雜與矛盾》,但曾成德認為若譯為《建築中的多義與歧義》更為妥適。
「當所有的人如 Charles Jencks、Peter Eisenman、Robert Venturi 在談建築是什麼?Koolhaas 在問的是建築做什麼,建築能做什麼?建築是怎麼被做出來的?以及那背後的慾望」1985 年,到美國哈佛大學留學的曾成德對於《譫狂紐約》的印象就極為深刻。
為何《譫狂紐約》在 20 世紀的建築史中如此重要?
在後現代主義風火燎原蔓延全球的當下,Koolhaas 卻繼續擁抱現代主義的可能性,將現代主義視為哈伯馬斯(Jürgen Habermas)所說的「尚未完成的志業」(incomplete project),持續摸索現代主義的可能性。
曾成德將目光拉回 1968 至 1988 年。從 1968 年《建築中的複雜與矛盾》(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n Architecture)、1977 年《後現代建築的語言》(The Language of Post Modern Architecture)至 1988 年 MOMA 大展《解構主義》(Deconstructive Architecture),20 年來,建築界持續不斷討論建築「形式語言」的可能性。
Venturi 在《建築中的複雜與矛盾》抗拒了現代主義,並借用了文學的新批評理論、William Empson 的「矇朧的七種類型」(Seven Types of Ambiguity)來說明「建築形式」的多層次與分歧的意義。有意思的是 Venturi 雖然在第二版序言附記中說:在寫書時代,建築一定是關於形式,可是他的看法都是「間接暗示性的」(suggestive)。站在光譜的另一端,直接明示的是 Charles Jencks 的《後現代建築的語言》,他以 1972 年聖路易城 Pruitt-Igoe 集合住宅的被拆除,批判了現代建築的失敗,擁抱後現代建築,並定義了後現代建築的形式語言。1988 年由 Philip Johnson 策展的《解構主義》則嘗試定義國際主義的建築形式語言。
然而 1978 年出版的《譫狂紐約》,卻完全跳脫討論建築形式為主的觀點,改從都會文化切入,討論什麼是曼哈頓主義,什麼是大都會裡的生活與狀態?以及促成這一切發生的「人類的慾望」與「滿足這些慾望的新科技」。
左圖: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同時也是本書的翻譯暨審定者曾成德教授。(Photo Credit:Photography by 陳又雄)。 右圖:Rem Koolhaas經典作品,也是曾成德教授認為 20 世紀建築史最重要的三本書之一,《譫狂紐約:為曼哈頓寫的回溯性宣言》繁體中文版終於在 7 月初上市了!曾成德教授與原點出版社一同合作,調出許多絕版多年的珍藏圖片,每個建築迷都應該收一本啊!(Photo Credit:Photography by Josh Peng)
「Koolhaas 其實繼承了波特萊爾及班雅明對於都市的好奇。當時班雅明觀察著由鋼鐵與玻璃所創造的新巴黎與晃遊其中的漫遊者(Flaneur);Koolhaas 研究的則是二十世紀紐約的建築與都市學,他發現都市的活力來自於密度,而產生密度的方法是大(Bigness)建築,這是《譫狂紐約》很重要的部分。」
「讀這本書時真的很奇妙,這本書以『回顧性』與『宣言』(manifesto)這樣對立的文字表態。因為回顧是回溯歷史,通常是以過去式撰寫;而宣言或是理論則慣常建立在未來式的狀態。但 Koolhaas 選用現在式或現在進行式的英文語態書寫此書,就像是身處於第一線現場的記者為報紙撰寫報導。所以在翻譯時非常巧妙。」Koolhaas 跳脫傳統的非典型建築書寫方式,讓曾成德在翻譯與審訂過程中來回泅泳於華麗文字結構內的隱喻與曖昧,對讀者而言,也是一場打開視角的思辨旅程。
在《譫狂紐約》裡,唯實主義者 Koolhaas,從務實的角度回望 1890 至 1940 年間紐約的開發演變。觀察在當時的現實條件下,是什麼造就了曼哈頓的現實,而在這現實中又有何價值,值得投射未來,書名副標「回溯性宣言」五字因此而生。
【延伸閱讀】建築迷必收!Rem Koolhaas《譫狂紐約》繁體中文版首度出版,曾成德教授親解本書六個重要關鍵字
全世界獨一無二版本的《譫狂紐約》,只在繁體中文版
收藏諸多版本《譫狂紐約》的曾成德,對照初版與再版,發現再版時多張重要配圖付之闕如,如第二版消失、卻在首版唯一出現兩次的達利《建築晚禱》,就是曾成德最想取得之圖檔。「因為 Koolhaas 藉由此圖橋接了達利與建築!」
達利以「妄想批判法」(Paranoid–Critical Method)為基礎創作此圖,而「妄想批判法」正是 Koolhaas 在書中多次提及的重要設計方法,亦是 Koolhaas 自身在每次競圖中,發想 Program(計畫內容)的重要方式。
原來擔心是圖片著作權的問題,曾成德去信 Koolhaas 後,才發現原來 Koolhaas 擁有所有原始檔及版權。聽說是 1978 年首版印刷時採鉛字排版,印完後鉛板即作廢,再版時只好重新排版,因而佚失了許多圖片。接連調了幾張圖,「後來 Rem 就說就拿你想要的圖吧!」笑說自己食髓知味的曾成德,在 OMA 團隊與原點出版社的齊力合作下,最後終於讓絕版 44 年的 80 多張珍貴圖片,再度重現於我們眼前。
《譫狂紐約:為曼哈頓寫的回溯性宣言》書封。(Photo Credit:原點出版《譫狂紐約:為曼哈頓寫的回溯性宣言》)
「而且 Koolhaas 為 44 年前的這本書特別寫了第二版的序,這全世界都沒有,也會讓這本書成為全世界獨一無二版本的《譫狂紐約》。50 年前就計畫撰寫此書的 Koolhaas,才剛從建築系畢業,尚未加入任何事務所,而是到紐約的康乃爾教書,在 Peter Eisenman 發起的建築與都市研究學會(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Studies,簡稱 IAUS)當研究員,寫書策展。50 年後,他再談當初為什麼寫這本書,相當珍貴,所以大家都該買一本。」曾成德笑著強力推薦。
位於士林的北藝中心與《譫狂紐約》有直接的血緣關係?
「《譫狂紐約》的著眼點不在紐約。書中的主旨是關於永久改變建築本質的許多發明。」Rem Koolhaas 在繁體中文版的新序中寫道。
建築形式是否服膺大眾美學從來就非Koolhaas最關注的議題,他真正在意的是如何將城市的現實反映至建築。建築於 Koolhaas 而言,是溝通的文本,是論述社會的方式。
《譫狂紐約》除了是一本關於城市的開創性論述,它亦是 Koolhaas 一直以來的建築信仰及方法論,持續地實踐於 OMA 的建築中。
「Koolhaas 像煉金師一樣,提煉了現實中有價值的地方,藉由達利的妄想批判法,有意識的分析無意識,並在分析的過程中得出許多譫狂的潛意識,試圖把它整理出具體化的邏輯。」Koolhaas 的知名作品西雅圖圖書館就是例證。他分析了如潛意識般的行政區及前台讀者使用的圖書館空間,跳脫原來傳統圖書館的藏書庫設計,而是從公共性出發,重新設定規劃各區機能。例如西側臨街面的兒童中心,考量到兒童閱讀時常需家長陪伴,與成人獨自安靜閱讀的行為模式不同,而特別獨立設置於 1 樓(Level 1)。如城市客廳般的大廳則設置於東側臨街面,位於 3 樓(Level 3),如格狀系統般的規劃了咖啡店、推薦書籍、員工工作區等,不同街廓中的小世界共存於此。最後再以手扶梯串連各樓層,就像是垂直化的曼哈頓。而同樣的手法,亦出現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我自己認為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與《譫狂紐約》有直接的血緣關係。」在曾成德眼中,北藝中心不僅呼應了書中的概念,亦實際體現了對於電扶梯的想像,融入了無線電城後台表演機器及球體建築等多種不同的概念。
在 Koolhaas 眼中,科技與想像驅策了建築的進步,而非形式。左圖:1853年,艾利夏.奧的斯(Elisha Otis)在紐約的博覽會中介紹他發明的電梯。 Koolhaas 認為這項發明改變了曼哈頓的面貌,摩天大樓因為電梯的發明而出現!右圖:劇場的後台對於 Koolhaas 始終有著超現實的魔力,而在北藝中心,他打開後台,讓大眾也能走入後台的世界。而此張圖呈現的是無線電城後台中,等待表演的火箭女郎與機器。(Photo Credit:原點出版《譫狂紐約:為曼哈頓寫的回溯性宣言》)
「Rafael Moneo[1]曾說過,柯比意發展了自由平面,Koolhaas 則將自由剖面詮釋到了極限。」Koolhaas 從「垂直性」思考建築,如書中所提的下城健身俱樂部,藉由「腦葉切除術」讓建築的內外分離,形式不再受控於內部機能;「垂直分割法」,讓每一層樓都是獨立街廓的新世界,打破垂直樓層間的依存關係,最後再藉由電梯串聯各街廓,「城中城」的摩天大樓因而顯現。
而同樣的手法,Koolhaas 與負責此案的主持建築師 David Gianotten 亦運用在北藝中心,藉由電扶梯所創造的 Public Loop(參觀回路)串聯各樓層,反轉了劇院的菁英性,一般大眾就算不看戲,也能進入劇院,窺見劇場與真實的雙重宇宙。Koolhaas 打開了劇院的「後台」[2],呼應了他在書中對於後台的迷戀,超現實世界運作的幕後機制現形於你我眼前;另一側俯瞰士林夜市的繁華與喧嘩,擁抱城市真實的庶民生活;最後持續爬升至頂樓,眺望圓山大飯店與整座城市。「穿越真實與超現實,像是問著究竟是莊周夢蝶或是蝶夢莊周呢?」曾成德提問著。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傍晚景觀,建築位於劍潭捷運站旁(Photo Credit:OMA、Photography by Chris Stowers)
顯示公共迴路的概念圖,邀請大眾來一趟劇院巡禮,看見劇場的後台風景、在11 樓的觀景平台俯瞰城市風景。(Photo Credit:OMA)(
11F觀景平台曲面玻璃立面 (© Shephotoerd Co. Photography, courtesy of OMA)
多次在書中探討球體空間意義的 Koolhaas,從 1989 年的兩件競圖作品:法國國家圖書館(Très Grande Bibliothèque)與比利時澤布魯日海上轉運站(Zeebrugge Sea Terminal)不斷探索,卻從未有機會實現。
「如今,他終於有機會嘗試設計球體空間,探索球體空間伸展的可能。」曾成德說。
針與球是 Koolhaas 在本書中多次提及的觀點,象徵著曼哈頓的建築形式,而他也持續探索設計球體空間的可能性,終於在北藝中心實踐。圖為 1853 年紐約第一屆世界博覽會中的水晶宮和賴廷瞭望塔。出現在背景裡的重疊影像:三角塔與球體廳是 1939 年世界博覽會的主題。(Photo Credit:原點出版《譫狂紐約:為曼哈頓寫的回溯性宣言》)
Koolhaas 與 David Gianotten 將三個劇場懸浮於天際,鏡框式舞台的球劇場以最小基地成就最大面積,盡可能留存士林的街道空間與在地的文化能量;並運用妄想批判法,重新想像後台的可能性,只要移開大劇院與藍盒子的移動式牆面,就可變身為第四座 2,300 席的「超級大劇場」。《譫狂紐約》中的書寫不僅是紙上論述,更是 Koolhaas 持續的建築實踐。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Photo Credit:臺北表演藝術中心、Photography by 林軒朗)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球型劇場觀眾席。(Photo Credit:OMA、Photography by Chris Stowers)
超級大劇場。(Photo Credit:OMA、Photography by Chris Stowers)
繼續泅泳於未明的雲朵中
「如果我還三十歲,我會想寫那本書。」Rem Koolhaas 在全新序言中自剖。
如今早已是建築大師的他,依然面對著世界的輿論與批判。50 年前書寫此書時的勇敢與信念像是對世界的提醒,而每日都在晨泳的他,依然繼續向前泳渡,在未明中持續探索建築的未來性。
【延伸閱讀】Rem Koolhaas親自帶路逛「北藝中心」!獨創如「膜」般的簾幕設計,打造更多劇場可能性
編於全書附錄最後的泳池故事,其實隱喻著 Koolhaas 面對建築的樂觀主義,至於原因為何?之後我們將在另一篇文章——《建築迷必收!Rem Koolhaas《譫狂紐約》繁體中文版首度出版,曾成德教授親解本書六個重要關鍵字》有超清楚的完整說明!(Photo Credit:原點出版《譫狂紐約:為曼哈頓寫的回溯性宣言》)
(Photo Credit:原點出版《譫狂紐約:為曼哈頓寫的回溯性宣言》)
《譫狂紐約:為曼哈頓寫的回溯性宣言》(Delirious New York)
作者: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
審定:曾成德
譯者:曾成德、吳莉君
出版社:原點出版社
購買通路:各大實體書店、博客來、誠品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