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耗時10年工期,由建築大師Rem Koolhaas與David Gianotten操刀設計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終於正式開幕,而Koolhaas影響全球建築界的經典之作《譫狂紐約:為曼哈頓寫的回溯性宣言》繁體中文版也終於在7月出版。

Koolhaas本人更為此開幕親自來台,由他親身分享的簽書會及多場講座都快速秒殺,掀起建築藝文圈一陣旋風!而這本《譫狂紐約》更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版本。不僅是44年後,Koolhaas再度撰寫新序,原點出版社與本書審定者曾成德教授更費盡千辛萬苦,調出絕版多年的珍貴圖檔。這些圖片僅在1978年首版中出現,而當時全球流通的版本不到5,000本,如今終於再度重現。
 
然而Koolhaas跳脫傳統的建築論述形式,蒙太奇般的結構敘事,以及各種隱喻及預言般的未竟之言,必須慢慢細讀才能進入他的譫狂想像中。MOT TIMES特別邀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同時也是本書的翻譯暨審定者曾成德教授,為我們提煉出6個理解此書的重要關鍵字,一起按圖索驥,以紐約曼哈頓為起點,考掘想像我們的城市未來。
關鍵字1:曼哈頓主義
「針(needle)與球(globe)代表了曼哈頓形式語彙的兩個極端,也描繪出它在建築選擇上的外形限制。」——《譫狂紐約》
 
「曼哈頓主義」是貫穿全書的核心概念,而代表曼哈頓形式的語彙就是針跟球。在康尼島及紐約第一屆世博中,那些因人類慾望產生的高跟大、針與球終於變身為現實世界的摩天大樓;而格狀系統、腦葉切除術、垂直分割法,讓高樓大廈的每一層樓有不同機能,形成了都市的多元性與曼哈頓主義,造就了大都會的高密度及壅塞文化。
 
而曼哈頓主義的概念,亦一脈相承至Koolhaas的另一本著作《S,M,L,XL》,並進而提出「大」宣言(Bigness Manifesto)。認為當建築到達一定尺度後,過去的建築理論即不再適用,而需改以「大」宣言(Bigness Manifesto)操作!

 
針與球是 Koolhaas 在本書中多次提及的觀點,象徵著曼哈頓的建築形式,而他也持續探索設計球體空間的可能性,終於在北藝中心實踐。圖為 1853 年紐約第一屆世界博覽會中的水晶宮和賴廷瞭望塔。出現在背景裡的重疊影像:三角塔與球體廳是 1939 年世界博覽會的主題。(Photo Credit:原點出版《譫狂紐約:為曼哈頓寫的回溯性宣言》)
 
左圖:下城健身俱樂部,1931。(建築師:史泰雷特和范佛列克〔Starrett & Van Vleck〕;助理建築師:鄧肯•杭特〔Duncan Hunter〕)。Koolhaas 在書中提到了腦葉切除術及垂直分割術的概念。與西方建築裡的人文主義者或包浩斯主義強調的形隨機能不同,腦葉切除術反映的是建築的外部立面不需回應內部機能,斷開建築內外間的關係。就像腦葉切除術一般,藉由切除大腦前額葉與其他部分的連結,讓思考過程與情緒斷離。因此從下城健身俱樂部的立面,你根本無法猜測這38層的摩天大樓中容納了運動俱樂部、預防醫學樓層及住宅等不同機能。右圖:下城健身俱樂部,剖面圖。這張剖面圖可看出摩天大樓的另一重要特質,是各樓層間不一定需要有關係,可以各自獨立存在,每一層都是新世界。而這也是Koolhaas所提的「垂直分割法」,系統性地去除樓層彼此間的依存關係,因而可在單棟建築裡任意配置。他認為「這是摩天樓發展文化潛力的基本策略」,而Koolhaas所擅長的自由剖面亦是由此延伸。(Photo Credit:原點出版《譫狂紐約:為曼哈頓寫的回溯性宣言》)
 
左圖: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同時也是本書的翻譯暨審定者曾成德教授。(Photo Credit:曾成德)。 右圖:Rem Koolhaas經典作品,也是曾成德教授認為 20 世紀建築史最重要的三本書之一,《譫狂紐約:為曼哈頓寫的回溯性宣言》繁體中文版終於在 7 月初上市了!曾成德教授與原點出版社一同合作,調出許多絕版多年的珍藏圖片,每個建築迷都應該收一本啊!(Photo Credit:Photography by Josh Peng)
 
關鍵字2:Basin Girl(洗臉盆女孩)
「配管如影隨形,永遠揮之不去」——《譫狂紐約》
 
許多人對於書中曼哈頓建築師演出〈紐約天際線〉的照片應該印象深刻,信仰布雜主義的男性建築師扮演著他們親手設計的摩天大樓,李歐納‧舒茲扮演著華爾道夫─阿斯托里亞飯店,威廉‧范艾倫扮演著克萊斯勒大樓,表現著男性建築師強烈的自我,代表個人的創作力及野心。
 
但許多人卻往往忘記了那晚舞台上同時出現的Basin Girl(洗臉盆女孩)。照片中的女孩捧著洗臉盆,身上的出水管象徵著輸卵管、卵巢與子宮,隱喻著建築需要的其實是配備與管線。


考恩小姐所扮演的「洗臉盆女孩」隱喻著建築的管線,而下方眾多知名男性建築師所扮演的紐約各大摩天樓則呈現著建築的外型。從建築的發展史的角度思考,這兩張圖分別帶給你什麼啟示呢?(Photo Credit:原點出版《譫狂紐約:為曼哈頓寫的回溯性宣言》)

這看來頗為奇妙的畫面,其實是曼哈頓建築師在1931年的紐約布雜藝術晚會的演出〈紐約天際線〉,當時參與演出皆為知名建築師。由左到右:史都華‧沃克扮演富勒大樓,李歐納‧舒茲扮演新落成的華爾道夫—阿斯托里亞飯店,伊利‧康扮演史奎布大樓(Squibb Building),威廉‧范艾倫扮演克萊斯勒大樓,拉夫‧渥克扮演華爾街一號,瓦德(D. E. Ward)扮演大都會大廈,佛里德曼扮演紐約市立博物館──偽裝成化裝舞會的研討會。(Photo Credit:原點出版《譫狂紐約:為曼哈頓寫的回溯性宣言》)
 
世界上的男性喜歡表現華麗、在乎的是形式,但真正重要的其實是女性。若沒有隱身於建築形式內的配備管線,如康尼島中提及的電梯與冷氣機發明,是否還會產生如今的當代建築呢?曾成德希望大家在閱讀此書時,能細細思索這兩張圖所想傳達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關鍵字3:委員會建築
「洛克菲勒中心是一座沒有天才主角的偉大傑作。」——《譫狂紐約》
 
Koolhaas認為洛克斐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s)之所以會成功,是因為委員會建築,而非單一天才建築師的創作。在Koolhaas所談的委員會概念中包括了建築師、工程師、營造業者、金融專家等各式各樣不同的曼哈頓住民們。如果洛克斐勒中心代表的是完美,意味著一棟完美建築的完成需要眾人合作,這也是為何Koolhaas始終堅持著OMA(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大都會建築事務所),是由一群人組成的建築團隊。
 
關鍵字4:康尼島
「康尼島是胎兒期的曼哈頓。」——《譫狂紐約》
 
Koolhaas在譫狂紐約中,以一篇完整章節詳談「康尼島」的各種狂想科技,回望了19世紀以來康尼島遊樂園的發展歷史及科技演變。Koolhaas藉由康尼島,表達建築的進步其實源自於科幻及想像力量的驅策,一切皆與科技相關。他更提到「康尼島正是曼哈頓初萌主題和幼年神話的孵化器。日後用來塑造曼哈頓的那些策略和機制,都是在康尼島這座實驗室裡進行測試。」詮釋康尼島與曼哈頓之間的前世今生。


愛之桶,反異化裝置。「愛之桶」是由兩個圓筒所組成,一端是男性入口,另一端是女性入口,圓筒不斷旋轉,位於圓筒中的男女不斷滾跌在彼此身上,現在看來如此超現實的荒謬體驗卻是如此現實,人的慾望驅動了科技的出現。(Photo Credit:原點出版《譫狂紐約:為曼哈頓寫的回溯性宣言》)

「愛情隧道」:更進一步的人工合成親密感。(Photo Credit:原點出版《譫狂紐約:為曼哈頓寫的回溯性宣言》) 

關鍵字5:妄想批判法
「妄想批判法的格言就是『駕馭非理性』」(The conquest of Irrational)——《譫狂紐約》
 
「妄想批判法」為Koolhaas在本書中一再提到的概念,亦是他在每次競圖中,發想Program(空間機能)的設計方法論。妄想批判法引用於達利的創作方法——以批判性的方法分析非理性的潛意識或慾望,並將這些譫狂虛妄以建築具體化詮釋。 在曾成德眼中,Koolhaas運用妄想批判法產生的精彩案例就是拉維列特公園(Parc de La Villette),Koolhaas將「下城健身俱樂部」各樓層都是不同世界的概念,變身為水平的Parc de La Villette競圖作品,他不以建築的方式處理,而是以景觀設計、各式活動、及不同的空間機能設計規劃,將公園切分成不同的區塊與世界。
 
「Brilliant!Brilliant!Brilliant!」曾成德在鏡頭的另一端接連讚嘆,他認為這樣的connection就必須靠妄想批判法的分析,才有辦法重新組織、設計規劃如此廣大的基地。


米勒的作品〈晚禱〉,達利小時候坐在教室中,就可看到此畫的複製品。這幅畫在達利眼中充滿了性的慾望。(Photo Credit:原點出版《譫狂紐約:為曼哈頓寫的回溯性宣言》)

達利運用「妄想批判法」,對米勒《晚禱》進行置換。由左至右分別為《馬爾多羅之歌》(Les Chants de Maldoror)插畫,1934-35。《豎琴的沈思》(Meditation on the Harp),1932-33。以及曾成德此次最想調到的圖片——達利的《建築晚禱》。他認為Koolhaas 藉由此圖橋接了達利與建築。(Photo Credit:原點出版《譫狂紐約:為曼哈頓寫的回溯性宣言》)
 
關鍵字6:泳池故事
「他們幾乎沒有察覺他們終於抵達了——因為他們泅泳背向的正是他們想要奔赴的所在,而他們划動面對的卻是他們想要逃開的故地。」——《譫狂紐約》
  
「泳池故事」是曾成德認為《譫狂紐約》最具啟發性、最令人振奮的內容,潛藏於本書最後的附錄,也反映了Koolhaas對於建築的態度——樂觀的現實主義者。故事中談到建築、救生員、泅泳者三合一的人整齊劃一游向對岸,隱喻著建築需要像是委員會建築(United Architecture)的一個團隊,齊力朝向相同的目標及理想,才能持續前進。
 
「在這張圖中,泅泳者看著離開的起點,背對著想去的他方,這其實也是班雅明《歷史的天使》裡的故事。」一陣風吹向天使,天使望向著歷史(離開之處),卻持續地被風以背向的姿態吹向未來(想去的他方)。「背對的姿態」隱喻人類無法看清未來。「有一次Koolhaas對我說,雖然我們是建築師,永遠無法脫離烏托邦的原罪,雖然我們一直背對著往那個方向走,但我們要樂觀,建築師唯一就是要樂觀,Koolhaas就是這樣的樂觀現實主義者。」而Koolhaas特意將「泳池故事」置於全書的最後,更是對所有建築人的溫柔提醒。


「泳池故事」是曾成德認為《譫狂紐約》最具啟發性、最令人振奮的內容。在此泳池中的移動方式相當特別,是藉著建築師及救生員在水中位移的反作用力而移動。因此,他們必須面對想要逃開的故地,而嚮往的所在卻是背向的後方。(Photo Credit:原點出版《譫狂紐約:為曼哈頓寫的回溯性宣言》)

《譫狂紐約:為曼哈頓寫的回溯性宣言》書封。(Photo Credit:原點出版《譫狂紐約:為曼哈頓寫的回溯性宣言》)

《譫狂紐約:為曼哈頓寫的回溯性宣言》(Delirious New York)
作者: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
審定:曾成德
譯者:曾成德、吳莉君
出版社:原點出版社
購買通路:各大實體書店、
博客來誠品線上

總編輯/彭永翔 joshpeng@motstyle.com.tw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