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設計師 Tom Dixon 心目中理想的百貨商場呢?於日前的倫敦設計節期間,Tom Dixon 策劃了一座臨時百貨商場 Multiplex,且為了實現這座商場,Tom Dixon 竟整整糾纏了英國著名百貨 Selfridge 長達兩年之久。
 
這麼看來,Tom Dixon 對於百貨商場有莫名的愛好囉?「其實,我不逛百貨的。」什麼?大家評評理,Tom Dixon 的回答是不是很矛盾?既然如此,那我們就讓 Tom Dixon 親自來向大家解釋,他會如此執著於搭建 Multiplex 的原因,並透過影片親自帶大家逛 Multiplex 吧。
行程總是馬不停蹄的英國設計師 Tom Dixon,日前因為演講活動再度造訪台北,並帶來頗令人意外的最新設計系列 London Brick。
 
當然 MOT TIMES 不會錯過這次 update 設計鬼才近況的好機會,因此除了與 Tom Dixon 聊聊設計新作外,也想好好追問一下這位從不逛百貨公司的硬漢,為什麼會在今年的倫敦設計節(London Design Festival)與英國百貨龍頭 Selfridge 聯手,於舊 Selfridge 飯店裡開了限期一個月的 Multiplex 臨時百貨?而且據說,他為此計畫可是足足糾纏了 Selfridge 兩年……。
 
或許是因為 Tom Dixon 一直以來的設計表現太過精彩,而常讓人忘了他不只是設計師,更是設計品牌 TOM DIXON 的老闆,他感興趣的可不只是設計本身,更有設計之外的種種事物,無論是 Multiplex 計畫,或者新推出的 London Brick 系列,原來背後都藏著他對於「設計還能是什麼?」的持續探問與實驗。
 
現在就讓我們輕鬆地坐下來,一起與 Tom Dixon 聊聊設計以及設計之外吧。
 
Q在倫敦設計節與 Selfridge 合作 Multiplex 臨時百貨,主要概念為何?
 
A:會發展 Multiplex 計畫,主要是想跳脫以往只跟設計對話的可能,我希望可以透過這個計畫接觸到更多不同的客群,甚至是來自不同領域的,如美食、時裝、科技等,能在做這個計畫的同時再擴展自己的視角。
 
Q:你們如何挑選 Multiplex 裡販售的商品?空間規劃的方向又是為何呢?
 
A:在我們熟知的百貨公司裡,一樓總是女性保養品及化妝品,然後往上是女裝,男裝,設計品通常都是被安排在較上方的樓層。
 
但是在 Multiplex 裡面,我們做了不同的安排(左圖為 Multiplex 平面圖)。同一個樓層裡有餐廳、時裝等,來選購美妝用品的人可能會遇到來看科技產品的人,因此可以試著想像,這會有多少有趣的對話產生。此外,相較於一般百貨公司硬生生的把不同類別分樓層展示,Multiplex 則更接近我們日常生活的面貌。
 
我們挑選的品牌、產品並不是很新或前所未見的,我們嘗試跟一些不是透過實體櫃位販售或提供服務的公司合作,去思考原本是虛擬的、或者說本來不存在的服務,如何實體呈現與展售。
 
例如有一家線上列印服務公司,我們把它拉到真實的空間裡,或者另外一家原本只做外帶餐點的公司,也在這裡首次實驗性的開了新型態的餐廳。相信這些呈現會帶來完全不同的感受。
 
Q:據說你糾纏了 Selfridge 兩年才得以促成這個計畫,是真的嗎?可以談談這次合作的起源嗎?
 
A:是真的!因為 Selfredge 這個空間已經閒置了 7 年,它位在倫敦的市中心,在一個很好的地段裡。
 
我試著想像一個高端消費、有歷史感的零售空間,如果能有不同以往的表現:有點狂放不羈,粗獷感、甚至有趣,我喜歡這樣的概念,所以很想促成這個計畫。

     
    
Multiplex 舉辦的場地正是倫敦知名百貨 Selfredge 所經營的舊飯店空間,並打破一般百貨公司依樓層分類的方式,將各類型品牌全部集中在同一樓層展示,且所有商品都可直接購買。(Photo credits:TOM DIXON


 Multiplex 的空間配置真的相當有意思,現在就讓 Tom Dixon 親自帶大家逛 Multiplex 吧。


Q:大家對於這次 Multiplex 的反應如何?
 
A:大家對於把各類產品,混合在同一個空間裡呈現的概念很感興趣,比較讓我驚訝的是,跟科技有關的商品都得到很好的反應。我想,人們喜歡這個概念,大概是因為它很新鮮、不是以往熟悉的。
 
    
     
雖然在 Multiplex 展出的品牌、產品並非前所未見的,但因為展示的手法有趣而吸引了大量人潮。像是線上列印公司 MOO.com(右下圖)便規劃了一處觀眾可動手參與的展示空間,邀請大家一起「玩列印」。(Photo credits:TOM DIXON

Q從今年米蘭展的 The Cinema Exhibition 到 Multiplex,都實現了一些對於零售(retail)的新想法,像是在展覽中直接販售商品,或是打造臨時百貨商場這些想法是為了因應人們消費行為的改變,或者,你希望能藉此打破一些慣性?
 
A:我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人們的消費行為有了很大的改變,現在的零售空間必須更有活力,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特別是居家設計相關的產品,我認為更需要致力於展現零售上的新面貌。其實我們今年做這些展覽策畫,這不是為了因應新的概念或新的消費方式誕生,早在 1960 年代 IKEA 出現時,他們就用一個個房間展示出不同空間的可能性,這是很有活力的手法,而一直以來,時尚產業在零售的呈現也很活潑。因此我希望居家設計的零售也能有一些改變。
 
QMultiplex 計畫是否會持續下去呢?或者在亞洲實行?
 
A:這是一個實驗性的計畫,如果有機會能把這次的經驗運用到其他國家,像是澳洲、中國或加拿大,我們也很想再做一次。不過它的實行比我原本想像的還要困難,因為要把許多不同的元素整合在一起,需要較多組織準備時間,如果下次做類似的計畫,我會希望時間能夠長一點,而非 pop-up 式的僅開一個月。

     
    
今年米蘭家具展上,Tom Dixon 以 The Cinema 為主題直接在廢棄戲院裡開店銷售,打破過往設計展覽只展原型、購買要再等上一陣子的慣例。(Photo credits:TOM DIXON

Q今年的幾個計畫似乎都讓你跳出設計師身分,有感覺到自己身分的轉變嗎?為什麼?
 
A:我覺得這是很自然的,不是刻意的改變。我從不限定自己只是一位設計師,我對很多事情都很感興趣,像是做生意,我其實很喜歡賣東西,也喜歡藝術,時尚,美食,我總是想像著設計還可以是什麼?不熟悉的事物總是能引起我的興趣。
 
Q:你很喜歡賣東西!?這讓我們有點驚訝,是指與顧客面對面,像店員那樣的販售商品嗎?
 
A:是的。過去在 Habitat 擔任總監的那 10 年,除了設計之外,我也必須熟悉很多不同的專業,例如販售商品、櫥窗展示,除此之外,我也必須處理客訴。
 
說起來,客訴其實是一門很重要的必修課啊!(按編:聽起來,Tom Dixon 像是從那些客訴中學到不少經驗/教訓啊!)

     
     
對於 Tom Dixon 而言,今年還有兩件相當重要的事,那就是分別於東京(上排圖)與紐約(下排圖)開了海外品牌旗艦店。(Photo credits:TOM DIXON
 
Q:接下來是否讓我們聊聊近日開始在台灣首賣的 London Brick 系列,像是 ToteTape 等產品,用色比較童趣,跟之前的創作以金屬為主相當不同,也是品牌第一次推出這樣的商品,可以聊聊這次的設計跟改變嗎?
 
A:在現代的消費習慣裡,人們總會想要買一些可替換,有季節性的東西,例如每一季的衣服,雖然在這一點上我是不完全認同的,但我認為一個品牌應該要能讓人一直感到新鮮,要夠有趣(fresh, refresh, fun)。
 
所以 London Brick 系列,是關於我們這個品牌的,我們是瘋狂有趣的,是擅長說故事的,是反應迅速敏捷的,而這些特色在家具或家飾上比較難表現。而 London Brick 的用色與設計也表達了 TOM DIXON 這個品牌從何而來,其中包含了一些倫敦意象,或某些元素是來自於我成為設計師的過程,在工作室周遭看到的景象……等。

    
     
London Brick 系列中,有許多比較好入手的設計商品,像是托特包、膠帶、桌巾等。(Photo credits:MOT TIMES/TOM DIXON

Q:接下來有什麼新計畫可以跟我們分享嗎?
 
A:這是一個極高機密的計畫(笑)。
 
我想要做一個水下工廠,將一些金屬椅子放入水中,通上微小的電流,這會刺激珊瑚的生長,因此讓魚群有更多地方生存,然後大約一年後再將這些長滿藻類的椅子打撈起。不過這計畫必須在溫暖的海水中進行,台灣就非常適合。

Q那麼,這些椅子呢?還算是家具嗎?
 
A:這只是個試驗,所以這並不是一張能坐得舒服的椅子(笑)!

     
水下工廠是一個已經在試驗中的計畫,上右圖入水將椅子打撈起來的,正是 Tom Dixon 本人。(Photo credits:MOT TIMES) 

編輯/劉宏怡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