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赴國外攻讀建築感到好奇?該怎麼加入國際級建築團隊工作?他們的設計日常到底都在做些什麼?今年,MOT TIMES 規劃全新系列​​【留學的日子】,邀請當今設計新銳們分享過去在海外學習與工作實務經驗,不管是沒日沒夜趕評圖、還是在事務所提出不可思議想法後老闆的反應,一起揭開朦朧面紗背後真實的樣貌吧!
 
我們第一個邀來的是「Üroborus Studiolab / 共序工事」主理人洪浩鈞,他在 2011 年取得英國倫敦大學巴特雷建築學院(The Bartlett)建築設計碩士後,便隨即到設計鬼才 Thomas Heatherwick 領軍的 Heatherwick Studio 工作,參與了包含倫敦奧運聖火台細部設計、上海天安千林(1000 Trees)等重要設計案。
 
那些年,在學校不斷被教授 Stephen Gage 要求把想法化為真實、到了 Heatherwick Studio 則是總在面對Thomas「試看看吧!」的炯炯雙眼(笑),一天到頭都浸潤於設計的日子,成為他回台創業的重要養分,除了先後打造「鳳嬌催化室」、「QUAN_泉。場」等傳產二代接手轉型的新型態空間,也多次參與挑戰性高的「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不僅僅在結果上翻轉人們對場域的既定印象,還有藏在細節中的實驗精神,即使過程總要面對失敗也沒有關係!
夏日午後,我們跟著浩鈞穿過敦化南路林蔭大道,走進共序工事的工作室,牆面貼著設計圖、地上是近年實驗的各種材料模型,會議室長桌上則堆滿了幾年來在英國累積的手稿物件。
 

共序工事主理人洪浩鈞(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共序工事的工作空間(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Heatherwick Studio 經常以銅為材料做設計,浩鈞回到台灣,則對於易取得、也較便宜的鐵有興趣,其中特別喜歡不鏽鋼的光澤感。因此運用不鏽鋼與鐵做了許多實驗,圖中是為鳳嬌催化設計室設計的展架。(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浩鈞翻開提案筆記、手繪紀錄都有回憶湧上,雖然那個瞬間經常是看來感到「嗯..有點辛苦...」的表情開頭,但總接著對當時天馬行空的提案仍覺得有趣好玩的笑聲(你想想,他竟曾提案讓天安千林的一根根柱子變成「大力錘遊戲機」,而且 Thomas 還覺得這是個可以試試的好點子!),總是說話溫和的他,腦袋裡充滿各種讓人出乎意料的新想法。
 

在英國期間設計創作的筆記(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因為熱愛建築電訊 Archigram,前往英國留學
 
或許是受到建築系老師阮慶岳影響,他一直憧憬著旅外學習建築。但為何選擇英國?其實自從學生時期開始,他就非常崇拜建築電訊(Archigram)的前衛設計,Archigram 靈魂人物 Peter Cook 不僅在英國帶出一票優秀成員,也在倫敦大學巴特雷建築學院任教,卸任院長後,他本人也仍經常在校中舉辦講座、工作營,促使浩鈞決定赴英讀研究所。
 
那年他申請上的學校包含倫敦大學巴特雷建築學院(The Bartlett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建築聯盟學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AA)、布萊頓大學(University of Brighton),他選擇先赴鄰近海岸的 Brighton 修建築與都市設計後,接續前往 Bartlett 攻讀建築設計。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兩校的教學風氣不同,當時 Brighton 都市設計的師資多來自 AA,課程進行方式相似,一學期必需做三項設計加一篇論文,非常扎實(每週三堂設計課,天天都在做設計、評圖,根本沒時間去海邊!哈哈)
 
Bartlett 則是以每週一次的設計課為核心,每堂課依照自己訂定的創作主題和進度與老師「討論」為主,所有同學都會旁聽整個過程。看似較前者輕鬆,但每一堂密度都很高,老師會要求學生提出非常多的想法,不論是以手繪、電繪等各種方式呈現,課前一整週幾乎都為此準備,課堂中也會產出許多設計圖。


Bartlett 的設計課(Photo Credit:洪浩鈞)
 
Bartlett 在浩鈞那屆有點特別,老師們一開始不談設計,反而是要大家做一道「料理」並且嘗試解釋自己的「創作理念」。除此之外,設計課並非由學生選指導老師,而是由老師們出題,同學們選擇有興趣的題目發想概念,一週內評圖,最後由老師挑選適合的學生。他們對學生創意採取開放態度,設計不限於實際構築空間,只要概念相符,裝置、食物、樂器、畫作等等各種呈現方式都可以被視為「建築」,對於來自台灣建築系的學生像一場震撼教育。
 
浩鈞選擇的題目是「interactive architecture(互動建築)」,思考人如何與建築產生關係,當時他靈光一閃「如果可以回收人移動的動能,作為用於建築的能量呢?」,乍聽令人一頭霧水的概念,卻讓他被一直以來非常喜歡的 Archigram 第二代建築師 Stephen Gage 選上,也發展成後來的畢業作品《動力擷取者》。


Bartlett 的設計課,照片中央正在評圖者為洪浩鈞當時的指導教授 Stephen Gage。(Photo Credit:洪浩鈞)
 
在 Bartlett,Stephen Gage 教我的事:把想法化為真實
 
現在回頭來看,這個選擇可說大大影響了他往後的設計之路。Bartlett 每個教授特色不同,有的傾向傳遞故事與概念,學生們就會發展出仿若藝術畫一樣的紙上建築,而 Archigram 出身的 Gage 教授強調建築的可變性、互動性,空有想法不夠,作品如何「實現」是非常重要的基準。

《動力擷取者》的設計涉及能量轉換,浩鈞開始研究各種機電裝置,在跑遍學校附近國王十字車站(King’s Cross)的五金行、多次打樣、多次失敗之後,他與 Gage 終於討論出運用十分原始、卻很纖細敏感的「羽毛」,擷取人經過時所產生的「風」而讓金屬裝置碰撞導電。
 
回想當時的設計,他說:「比如,當有人走過,傳來一陣風,其實就是人的動能,我想抓下那個動能。我用壓克力、纖細的銅棒吊著羽毛,人走過去會因風而擺動,相接的銅環碰撞之下產生電能,上面燈就會亮起,燈就會發出訊號反應你當時移動的速率狀態,可以看出個性急或悠閒的人亮燈動態的不同。」。(Photo Credit:洪浩鈞)

解釋完《動力擷取者》的概念後一邊大笑說「就很奇怪,
一方面我也會想自己到底在幹嘛(都沒在設計空間),但我一方面又滿有興趣的,因為以前台灣的建築教育不太會有這種內容。」在 Bartlett ,更重要的是如何以建築的思維來看待事物。(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整個過程 Gage 透過龐大的經驗給與引導,但呈現方法、成功與否都取決於自己設計的創新與實驗,希望學生能夠成為像達文西一樣的通才,足以面對任何挑戰。這堂課帶給他最大的收穫不在於成果,浩鈞說:「我覺得是思考『怎麼把想法化為真實』的過程。因為以前大部分都是畫圖、模型呈現,比較少做出來,但在這組所有事情都要一比一呈現,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包含材料間的組合方式、如何真的運轉,這些事情用想的很容易,可是實際做出來很難。」

大師級講座、先進軟硬體都是校內資源
 
值得一提的是,Bartlett 的軟硬體資源豐富。那時軟體課程就已開始教 3D 建模器 Rhino、嵌入式硬體平台 Arduino 的程式編碼,學校也提供非常新穎的 3D 列印機、CNC 加工機、雷射切割機,每年建築學生都會善用這個優勢,組隊參加當地盛大的創作活動。近年學校甚至規劃了一間「Maker Lab」,提供上述各種技術、並新增了大型機械手臂設備。

此外,學校的精神領袖 Peter Cook 不僅自己會舉辦講座,當時他在建築界認識的好友也都應邀到校分享,包含 Thom Mayne、Zaha Hadid、Bernard Tschumi 都是座上嘉賓!在這養分濃度極高的環境,很多想法、做法都有可能培養誕生。


洪浩鈞與 Peter Cook 合影(Photo Credit:洪浩鈞)
 
到設計鬼才的 Heatherwick Studio 工作!設計大膽也擁有豐富技術資源
 
畢業後留在英國工作,Heatherwick Studio 是浩鈞選擇投遞履歷的少數幾間事務所之一,他從早期 Studio 在倫敦打造可捲起橋身的Rolling Bridge 時就開始關注這個團隊了,但真正進到 Studio 後又重新開了眼界。

因為必須面臨許多空間建築之外的專業知識,Heatherwick Studio 團隊其中一個特別的地方就在於「組成多元」,除了設計師,還有機電、資工等背景的專業人才,且公司有三分之一的面積是包含木工、鐵工、金工的工廠,遇到大型建築案也會與國際頂尖的結構技師合作,這也是他們敢於創新的、沒有後顧之憂的原因之一。有關奧運聖火台的細部設計,浩鈞除了自己實驗,遇到問題,團隊本身就是很好共同討論對策的資源。
 

浩鈞在 Heatherwick Studio 第一個案子負責「倫敦奧運聖火台」細部設計。團隊以 204 朵銅製花辦代表世界各國,裝置在點燃聖火後收合成一朵優美的花。然而,起初在實作上因懸臂長,加上需放置於可能面對風雨的半戶外場地,升起過程總是失敗。因此團隊需要將構建輕量化、能源由供電改為油壓裝置,還要一併整合每個花瓣中引燃聖火的瓦斯管線。圖中為團隊在工作室裡嘗試鑄銅、澆灌的模件,自己打樣測試後才委託工廠大量生產。(Photo Credit:洪浩鈞)
這件「會動的聖火台」需要整合思考所有構建系統,只要設計更改一處,整體都需要改,且每次更改都得實際操作才知道是否對症下藥,失敗後又必須再重頭檢討。回頭來看,這完全呼應了在 Bartlett 的經驗,「因為我們要讓東西可以動,所以要回頭找問題,但可能因此改變整個設計。」(Photo Credit:洪浩鈞)
裝置在奧運會上成功收攏成一朵美麗的花,過程中也還蓋事務所中機電、鐵工等多不同專業背景同事的建議。(Photo Credit:洪浩鈞)
 
Studio 的設計師總是很多瘋狂想法,因為他們有個瘋狂的「老師」——Thomas!
 
「我們每次在討論時 Thomas 都不像老闆,他更像一位老師,我們會蒐集不同材料、把很多的想法與圖面貼在牆上,他就像來評圖一樣跟大家討論,而且他會要求我們每個人都要發言,剛進去時我都躲在後面,但他就會特別點名『浩鈞,來,你來說一下嘛!』並且真的會很認真聽,甚至是採納你的意見,不會有視而不見的狀況。」


Heatherwick Studio 的工作空間貼滿圖面及模型(Photo Credit:洪浩鈞)
在 Heatherwick Studio 期間,浩鈞累積了非常多本手稿紀錄。(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在 Heatherwick Studio 到底可以多天馬行空?回想初期構想天安千林,浩鈞說:「因為千林有很多柱子,我們就想到國外有種大力錘遊戲機,可不可以在柱子上做一個打下去會噹噹噹噹的設計,大家都覺得好像滿有趣的!」圖中是他的構思手繪,原本團隊可是真的有想下去做呢!(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在天安千林案中,「因為 Thomas 希望光線從山頂透下來的感覺,我們特別做了一個中空的模型,他從下面往上看感受那個狀態,完成後他非常開心,不過這個時間是凌晨四點,大家已經快昏倒了哈哈哈!」(Photo Credit:洪浩鈞)
 
對團隊而言,Heatherwick Studio 就像一個實驗場,浩鈞說:「也許這建築可能沒在地球上出現過,會遇到很多技術、整合的問題,但 Studio 就是很敢去想、去做沒有人做過的事,而且 Thomas 會想辦法說服業主,也讓我們有個夢跟他一起追,即使要花很長的時間。」

天安千林的業主向中國政府承租土地已有十年,卻一直找不到理想的設計團隊,直到遇見 Heatherwick Studio 大膽提出城市中造山的想法(一般人大概會覺得這真是瘋了),除了縫合基地東西邊隱形的界線,也將業主期望的酒店式公寓、旅館、辦公室、百貨公司、戲院等等機能融入山中,取代周遭高樓林立而疏離的印象。(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Heatherwick Studio 剛開始用義大利麵做模型,模仿「山」的形狀。(Photo Credit:洪浩鈞)
Heatherwick Studio 製作天安千林模型。(Photo Credit:洪浩鈞)
實際上如何造山?「我們讓柱子高度超過建築的屋頂,像盆栽一樣在上面種樹,從對面住宅看過來就是一座綠山,從內向外看也是一片綠意,希望對整個都市環境的衝擊降到最低。」(Photo Credit:洪浩鈞)

細部開始討論內部機能分區與連接、電梯和垂直動線等等,同時也要考量如何保留過去的上海麵粉廠,將老建築包覆在「山」中。(Photo Credit:洪浩鈞)
 
不過於此同時,每當面對 Thomas 閃閃發亮的眼睛、聽到他出的難題時,也總是感到像被一波激流推進!
 
比如,在上海天安千林(1000 Trees),整個案子規模高達 30 萬平方公尺,然而為了在建築中傳遞自然有機的感受,細部設計上一點也不馬乎。浩鈞在本案負責栽植樹木的柱子、整個商場的設計(包含動線、商店配置等等)。光是柱面材質, Thomas 希望他盡可能蒐集到各種適合的材料、嘗試設計不同花紋樣式、研究如何嵌入銅線,最後還必須特別一比一打樣柱子,幫助實際感受材質的光澤、細部紋理。


當時浩鈞為天安千林發想柱面質感的各種嘗試。(Photo Credit:洪浩鈞)

浩鈞說他當時的桌子每天都長這樣,堆滿各種模型與幫助發想的工具。(Photo Credit:洪浩鈞)
天安千林一比一打樣的柱子上,浩鈞跟 Heatherwick Studio 團隊們特別選在上海 7、8 月最炎熱的夏日測試植栽。柱子的結構內包含乘載土壤的鋼盆及排水灌溉系統。透過此系統,水經回收濾淨化後轉為「灰水」儲存,作為廁間洗手及灌溉使用。(Photo Credit:洪浩鈞)
 
商場空間也充滿挑戰性。對於管線、設備帶,一般作法是漆上黑或白色油漆,但為了強化有機感,Thomas 靈光一閃提案:「我們可以做得像樹皮一樣吧!」,浩鈞便與廠商實驗各種在管線表面噴製出樹皮質感的方法。還有令人印象特別深刻的事,其中一道牆 Studio 欲使用 100 萬塊傳統「青磚」呼應中國文化,然而實際上多數廠商已不再生產青磚,市場上流通者由老宅回收而來為主,浩鈞因此跟設計師就搭著中國高鐵尋遍各地(甚至到荒郊野外)聲稱自己有磚材的工廠,但到了現場卻發現其中多數根本沒有現貨或材料不足,浩鈞與團隊卻依然不斷嘗試,雖然最後終究無法實踐,但對團隊而言,這並非失敗,而是過程。
 
「他會想挑戰材料、設計方法的極限,記得他曾對我們說『這件事現在可能不會 work,但沒有關係,以後也許就會成功』,這些失敗累積的經驗就變成我們的 data base,我覺得這個想法很棒,失敗不是失敗,而是一個過程。」
 
有時剛好跨過了那條線,更多時候是需要面對放棄與調整,但過程從沒有白費工,因為來到 Studio 的人都有共識,設計就是要實驗、就是要嘗試,否則永遠都不知道可以做到什麼程度。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Thomas 對每個員工都非常尊重與關心,2012年出版作品集時他驚喜地送給團隊每人一本,放在各自的工作桌上,大家隔天收到都非常感動,接著就又熱血的工作到天亮。(Photo Credit:洪浩鈞)

浩鈞打開書,內頁還有 Thomas 親筆寫下大家的名字,「Thomas 很慷慨,總是想給員工、業主更好的,他是個很溫暖的人。」(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設計很忙,但 Heatherwick 說「一定可以的,我們會看到它建起來!」
 
Studio 的工作分配傾向讓每個人都可以做設計、在過程裡實驗和創造,這裡的工作密度、時程緊湊度都相對一般專職分工的事務所更高,每個人手上可能有多個細部設計同時進行,「你不會只坐在位子上畫圖,是要跑來跑去的討論、進工廠打樣、紀錄、出來想設計。像天安千林,有上海當地顧問和建築師、建築設計院,以及景觀、燈光公司等等,每天進公司 email 都是 50 封起跳,詢問工程問題怎麼解決,就必須很快速的手繪跟他們解釋怎麼做、沒辦法的就要開會討論,同時我自己有設計、模型要做,還要跟廠商聯絡、去五金行找材料。」

天安千林項目起初只有包含浩鈞共 7 個人做初步設計,後來擴大成為 30 多人的團隊,相當於一間小型的事務所,浩鈞在此扮演的角色不僅僅是設計師,也因為他是團隊中唯一母語為中文的人,所有與業主方專案經理、中國合作建築師、廠商聯絡的工作也皆由他負責串起,對於年輕設計師而言代表著極大的信任與責任。
 
天安千林每個地方都非常有特色,浩鈞以翻花繩發想商場動線,在三層樓中設計了三種不同的八字形迴圈,遊逛的體驗更為豐富。(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商場動線模型(Photo Credit:洪浩鈞)

發想動線的其中一座模型後來被同事們做成留言的紀念物送別浩鈞。(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天安千林項目辦公室的工作桌似乎有點特別?浩鈞說「剛開始我們買了桌球桌,想說要打的時候把東西收一收,結果東西放上去就越來越多(笑)」,所以他們又買了另一張桌球桌放在旁邊(果然瘋瘋的)。(Photo Credit:洪浩鈞)
 
Studio 很忙碌,給予每個設計師的創作空間高,也代表著每天都有非常多的待辦事項,設計師和 Thomas Heatherwick 本人都是過著這樣的生活,進行天安千林項目時幾乎所有人都是上午 10 點前進公司,接著一路工作到凌晨 3 點,更晚甚至超過清晨 5 點。浩鈞回憶起某次開會完,兩人一起在上海的餐廳吃飯,「我曾經問他,現在這麼忙的生活是不是自己想要的?Thomas 說『我沒辦法說這是不是我想要的,只能說,「做設計」是我這輩子真的很熱愛的事,如果這麼忙是設計所帶來的,那麼我欣然接受。』」
 
有一個敢做夢的人,不論遭遇何種處境都炯炯有神的對著你說:「一定可以的,我們會看到它建起來!」這就像往後人生中的一座燈塔,知道自己可以這麼努力下去。
 
浩鈞回台這幾年的設計,從「鳳嬌催化室」到多個「學美」校園改造案,以及耗時兩年才剛開幕的「泉場」,他深入台灣常民使用的建材,試著將溫室網加入防水膜,改造為軟性的間隔空間,並且對黑鐵、不鏽鋼進行諸多實驗,設計出多種可彎曲的設計,或連接組合的構造。過程有失敗,有妥協,有突破,但他所累積的絕對不只大家眼見的結果。


新店國小的風雨走廊(Photo Credit:洪浩鈞)

新店國小的風雨走廊(Photo Credit:洪浩鈞)

竹光國中層間美術館(Photo Credit:洪浩鈞)

竹光國中層間美術館(Photo Credit:洪浩鈞)
 
「Architect of talent and humanity」
——Thomas Heatherwick 曾這麼形容浩鈞。

 
浩鈞的謙遜與持續探索的好奇心,流露著英國歲月中不害怕挑戰、不斷嘗試的精神。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編輯/林沛伶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