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說三十而立,而已經邁入32個年頭的新一代設計展,已走過了一段不算短的歲月,從中孕育出的設計師不計其數,而參展人數、作品件數更是年年增加,展區也不斷擴展中,成為了全球極有規模的設計科系聯展;然而如此的發展,卻也讓人聽見不少負面的聲音,如展期雖僅有短短幾天,卻可能耗費學生一整年的準備時間,更枉論每個學校為了展現具特色、引人注目的展場空間,取得最佳的展場位置,所投入的金錢亦是可觀,另外由新一代設計展所頒發的新一代設計獎,更是讓參展學生們既期待又怕受傷害,而獎項的公信力亦取決於每屆評審的組成。因此,如果說本質是作為「學生發表舞台」的新一代設計展,它可真的徹底執行了它的任務,讓學生真正擔當主角,且讓其作品得到最佳曝光機會?
有哪些事情稱得上「台灣第一」(Taiwan as number one)呢?「新一代設計展」(Young Designers’ Exhibition,以下稱為yodex)絕對是世界公認的台灣第一,畢竟它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設計科系聯展之一,近年來吸引無數國外人士組團前來參觀,更曾經被國際工業設計社團協會(icsid)選為icsid50周年系列活動,且將它和米蘭國際家具展、挪威設計日等國際重要設計活動相提並論。

        
由左而右,分別是2009年、2010年、2012年新一代設計展海號。(Photo credits:台灣創意設計中心)
 
每年5月在台北世貿展出的yodex真是令人又愛又恨。往好處想,它提供「一次購足」的超大型平台,供全國大專院校設計新秀們切磋較勁,並與國內外實務界人士和社會大眾互動,甚至當場面談就業或洽談產學合作;參展作品獲獎時,更有各大媒體曝光機會,學校也順勢把它當作大學博覽會。而且,學生從發現問題、構想發展、原型試作到規劃展場推銷作品的設計過程極完整,參展yodex是設計學生理所當然的成年禮。但往壞處想,yodex簡直是洪水猛獸,慘烈競爭的結果,學生掏盡腰包委外作模型,參展學校不惜血本搶租大攤位,把展場搞得儼如豪華商展,但求參觀的高中職生竟變成未來的衣食父母。

       
今年第32屆新一代設計展預計有超過8400位國內外設計科系學生、設計師參展,共有3700多件作品。每年參觀新一代設計展的人數皆非常驚人,因此為了讓自己學校展區更加吸引人,各學校無不努力搶租攤位,砸重本規劃布置展場,而學生為了能回收部分支出,便在展場中強力販售專刊、相關產品,以致設計展漸漸像個商展、賣場,失卻了原本宣揚設計創意的本意。(Photo credit:台灣創意設計中心)
 
設計競賽中的必要之惡,新一代設計獎現況省思
 
然而,真正教人擔憂的是和yodex綁在一起的台灣新一代設計獎(Young Designers’ Award,YODA)與展場設計競賽,競賽最後戰績竟將牽動台灣每所設計科系的招生成敗,其中尤以產品設計類這塊兵家必爭之地最為血淋淋。
 
因此yodex蓬勃發展的背後有幾點值得我們省思,首先,yodex這類競賽制度在設計專業領域扮演一種守門人角色。舉例來說,騎自行車是正常人都能學會的玩意,只有發展出環法自行車賽之類的賽事,才可能發展出公路車這類型的專業運動和明星級自行車選手。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設計競賽和明星設計師制度都是這個專業的必要之惡。
 
yodex競賽有了正當性之後,緊接著是它的專業聲望問題。設計競賽可以辦得像奧斯卡金像獎,也可以走諾貝爾獎的路線,不論是哪一種,如何建立崇高的專業權威才是重點。不少國內外的設計競賽參賽件數動輒數千件,甚至上萬件,然而事實上,唯有獲得菁英專業社群與普羅大眾的高度推崇,設計競賽才具備鞏固的權威性,其關鍵在於實際執行守門人角色的競賽評審與評審制度是否可獲肯定,絕不在於參賽件數。
    
      
雖然每年參展新一代設計展的作品多達上千件,然而卻有著良莠不齊的問題。此為2012年新一代設計展產品設計類金獎的作品《曉吃衛身》,創作者觀察到台灣相當盛行的小吃店內,餐具總是擺放地散亂,而容易讓人質疑起店內的清潔,因此作品《曉吃衛身》便將餐具、調味料等一併整合在同一器具裡,讓小吃店餐具收納變得更為輕鬆(Photo credits:台灣創意設計中心)
 
    
去年獲得工藝設計類金獎作品《箕續》。此作品概念出自於傳統竹編畚箕與竹掃帚,以畚箕壓挑的竹編技法與掃帚的綑綁方式,結合現代單椅樣式,完成《箕續》作品。(Photo credits:台灣創意設計中心)

再者,yodex對於參賽作品表達形式的規範,勢必影響參賽者的設計思維與創作過程。YODA規定每件作品僅以2張圖像為主的數位圖檔送件,其中的文字敘述不超過200字,通常內容包括但不限定是問題背景說明、設計特點說明、使用流程與情境、作品透視圖等。可想而知,越複雜艱深、越抽象、越需要深刻反思的設計,就越不容易用這樣的形式呈現,況且評審多半在短時間內於現場進行以偏好為主的票選,因而沒有值得回饋給參賽者的評語。
 
反觀學術界普遍使用的各種論文格式的原始雛形,可追溯到1869年創刊的《自然》雜誌所建立的論文格式與審查制度,一篇期刊論文投稿通常經過兩位以上的審查人撰寫少則數百字,多則數千字的評語,回饋給作者改進或答辯之用,學術論文的格式與審查制度是歷經好幾個世代的創新學者設計出來的,對於科學研究的突飛猛進有莫大貢獻,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當前設計競賽的投件作品表達形式。


雖然有許多設計師宣稱「好設計是不需要解釋的」,但是在新一代設計獎的參賽規定,每一件作品僅附上少量圖片的限制下,設計說明確實有著補助、加強理解的作用在,然而,同樣僅以短短數百字解釋,真能達到徹底說明創作理念功效嗎?此為2012年包裝設計類得獎作品《要補藥/食補包裝系列》。(Photo credits:台灣創意設計中心)

      
2012年視覺傳達設計類得獎作品 《來逛龍山寺》。(Photo credits:台灣創意設計中心)

成就實質第一的新一代設計展
 
回顧yodex的前身「大專院校設計展」,自1982年創辦以來,肩負拓展對外貿易和驅動經濟發展的重責大任,也見證了台灣設計專業的成長歷程。隨著我們的社會條件與產業環境日益成熟,設計競賽、設計明星、時尚產業和媒體等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物百家爭鳴,提供yodex一個更能發揮新創意、創造新價值的大舞台。然而Yodex要成為正港的台灣第一,不能僅在數量上稱霸,更要在素質上不斷提升,成為一個為全球設計專業建立新形式、制定新標準、樹立新典範的守門人。

編輯/劉宏怡

2013 新一代設計展
展覽時間:2013.5.17~5.20
展覽地點:台北世貿中心一館、三館

【新一代設計展】專題 延伸閱讀
在新一代設計展即將到來之際,MOT/TIMES也於5月份特地規劃了一系列【新一代設計展】報導,除了將前往現場為讀者們帶來第一手報導外,更專訪了多組曾經參加過新一代設計展的設計師、獨立創作者,在卸除學生身分之後,他們又是如何回過頭來,看待這個設計界的大型舞台呢?

-【新一代設計展】看新銳,看設計敏感度,看令人驚呼的創意探索
-【新一代設計展】獨立視覺設計師的九又四分之三月台──專訪涂閔翔vs.黃顯勛(上)
-【新一代設計展】獨立視覺設計師的九又四分之三月台──專訪涂閔翔vs.黃顯勛(下)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