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遊水湳洞靜謐街巷!探訪台法融合餐酒館、老屋書店、瀑布邊酒吧等 7 間特色空間
來趟瑞芳水湳洞一日遊吧!MOT TIMES明日誌特別企劃《水湳洞街區漫遊》實際走訪水湳洞街巷,透過介紹七間各具特色的餐飲與藝文空間,展現這座依山面海純樸小鎮的深厚魅力。
近年來許多人會趁著假日到郊區戶外走走來趟放鬆身心的一日遊,透過遠離都市的喧囂、投入大自然的懷抱,感受其帶來的療癒與平和。MOT TIMES明日誌聚焦北海岸水金九地區的水湳洞,推出街區漫遊特別企劃,引領讀者一同深入探訪這山海之間的清幽小鎮。




在這片靜謐之地,我們沿著蜿蜒街巷漫步,實際走訪了水湳洞七間各具特色的餐飲與藝文空間,以在地食材融合法式料理的餐酒館、展現永續與職人精神的複合式空間、有翠綠山林和瀑布相伴的酒吧……,每個空間和角落都承載著人們對生活、藝術和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追求,水湳洞以它獨特的節奏,邀請人們暫且放下俗事,感受山海交織出的純粹,在時間靜靜地流淌之間,細細品味眼前的美好一瞬。



▍金水361. META Space
走上蜿蜒的洞頂路,便能看見一棟紅色外觀的建築,那是去年隨黃金盛典藝術祭亮相、融合歷史、文化與創意的複合式空間「金水361. META Space」。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原為地方派出所的建築在設計團隊META Design改造下被賦予新生,木橫擔、廢棄變電箱板等台電退役材料和舊家具轉化為空間的新家具與燈飾,實踐循環永續理念的同時,也以獨特樣貌向訪客講述台電的故事與精神。 目前開放的兩層樓空間開闊並容納多元功能,許多角落與物件都保留原有或修復的痕跡,彷彿有溫度地訴說著過往時光,也讓人感受到職人精神的深刻力量。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PJ Shen)



「金水361. META Space」不僅是一處迷人的水湳洞新地標,更是能令人靜心思考過去與未來、感受風土文化與創意交融的靈感之地。
金水361. META Space
地址|新北市瑞芳區洞頂路361號
時間|10:30-17:00(營業日請依IG公布)
>> 深入閱讀
▍非書店
改造自一間依傍礦山石壁的70年老屋,以沈靜悠然之姿佇立於明里路上的「非書店」,是由來自新疆的藝術家張曉晴與丈夫阿志,以及上海作家貓力和導演張誌騰於去年中共同創立的獨立書店。空間保留了老屋的原有結構,植栽、頌缽、吉他、手寫文字和各式老物件妝點著角落,咖啡香和薰香隱約飄散,呈現出一個溫暖而點有些靈氣的人文氛圍。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非書店」的名稱蘊含著包容與多元,除了販售書籍和咖啡小點,也提供棋盤遊戲、音樂器材和香氛等,並不定期舉辦作家工作坊、藝術展覽與觀影會,為訪客提供豐富的體驗。非書店邀請人們拉開木門,進到這自在空間、徜徉於書海間沈澱心靈,在自然與文字的交織中汲取靈感、探尋那本存於我們生活的平凡慰藉。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非書店
地址|新北市瑞芳區明里路83號
時間|12:00-19:00
公休|週三、週四
>> 深入閱讀
▍寬哥的關於系列餐廳
有「東北角開店名人」稱號的寬哥,在金瓜石、九份、三貂嶺等東北角一帶,陸續經營著多間以廢棄老屋改造的餐廳和咖啡廳,在自然環繞、能感受到純樸愜意的清幽之境中大談美食,如此享受吸引著許多人遠道而訪。在水湳洞的明里路上,便有三間寬哥系列餐廳,除了主打手工現作義大利麵的「寬哥的關於咖啡 About Cafe」、窯烤披薩專門的「About Pizza 水湳洞」,還有去年底開幕、主打中式料理的「水湳洞食不厭」。
✶ 關於咖啡 About Cafe
創立25年、從金瓜石搬到水湳洞的「關於咖啡」,是寬哥系列中的人氣店家,結合了義式餐廳和咖啡廳,提供多項以手工生麵料理的義大利麵、自烘咖啡和招牌甜點提拉米蘇等餐飲。改造的老屋空間保留了建築原本的部分結構,許多家常和懷舊物件的軟裝加上多處開窗,營造出與自然戶外連結的純樸溫馨氛圍;在品嚐美食的同時,阿哩與洗勒兩隻可愛店貓偶爾也會晃到身邊,陪伴著客人一同度過美好的用餐時光。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關於咖啡 About Cafe
地址|新北市瑞芳區明里路99號
時間|11:30-20:00
✶ About Pizza 水湳洞
專賣窯烤披薩的「About Pizza 水湳洞」去年開幕,兩層樓的老宅以簡約風格重新改造,一樓開放式的廚房能完整看見主廚從製作披薩到窯烤的過程,二樓的座位區設置著老件家具和擺飾,現代簡約的氛圍營造舒適的用餐空間。招牌之一的「馬告五花豬糯米椒披薩」口感濕潤、邊緣帶點煙燻香的餅皮搭上豐富配料,是在其他披薩店難以品嚐到的美味。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About Pizza 水湳洞
地址|新北市瑞芳區明里路102號
時間|11:30~21:00
✶ 食不厭 水湳洞
去年底新加入寬哥系列的「食不厭 水湳洞」由擅長川菜和江浙菜的主廚黃懷山主理,以獨特料理手法創造出一道道精緻而家常的古早味料理。老屋空間將部分牆體打通、重新安裝大片落地窗,將戶外自然引進室內,滿足口腹之慾的同時也能讓欣賞到水湳洞充滿生機的綠意。此外,因爲主廚有著音樂背景,餐廳入口處便放置了一台三角鋼琴,偶爾主廚會親自彈奏幾首,每月也會不定期邀請音樂家舉辦音樂會,為這餐食空間增添幾分靈動韻律與藝文氣息。


食不厭 水湳洞
地址|新北市瑞芳區明里路85號
時間|週四公休
平日11:30-15:00、17:00-21:00
假日11:00-15:30、17:00-21:00
▍迴回 Huí Huí
由曾旅居法國的主廚許涵雁主理,坐落洞頂路坡上的餐酒館「迴回 Huí Huí」,將台灣食材、蔬食香料融合法式料理,並搭上豐富的自然酒,為饕客帶來獨特的山海美食體驗。經典的手工酸種麵包、馬鈴薯千層與法式凍派等菜品,結合當季食材,細膩傳遞著土地的氣息。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帶著溫暖燈光和木質調裝潢的餐廳空間,隨性舒適的佈置,營造出像是在家或巴黎小酒館的溫馨氛圍。窗外的山風偶爾輕撫,道道佳餚美酒入口,桌邊的低語與笑聲交織,飽足而微醺,令人彷彿置身於一場慢悠悠的美好時空中。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每次到訪迴回,每刻都像是一場精心雕琢的生活片段,詩意、溫暖與餘韻點綴其中,感受到的不僅是自然風土中的美好滋味,更有難以忘懷、令人想再次回訪的人情之味。
迴回 Huí Huí
地址|瑞芳區水湳洞洞頂路155-4號
時間|偶有變動,請關注店家公告
週四 18:00-21:00
週五 12:00-15:00
週六日 12:00-14:30/18:00-21:00
>> 深入閱讀
▍瀑布隔壁 Bar
與黃金瀑布毗鄰、要走下一道樓梯才能抵達的「瀑布隔壁 Bar」於去年底開幕,面向自然而非街道的空間堪稱秘境中的隱密酒吧。沈穩低調的空間以許多設計家具妝點,營造出現代簡約的舒適品酒氛圍;櫃上陳列著葡萄酒、威士忌、精釀啤酒和清酒等豐富多樣的酒品,無論是純飲或調酒,都能與窗外的美景和老闆別具一格的音樂選曲相得益彰。微醺的氛圍縈繞於這瀑布邊的小酒吧,在此之中的時光被酒香和自然輕輕拉長,令人沈醉而流連忘返。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瀑布隔壁 Bar
地址|瑞芳區水湳洞洞頂路155-4號
時間|偶有變動,請關注店家公告
週四 19:00-24:00;週五至日 14:00-24:00(22:00最後進場)
週一 14:00-19:00
除了以上這些空間,水湳洞的街巷也承載著歷史的痕跡與當地居民的生活印記,隨處可見的街貓和豐沛的自然景觀,都成為旅行中療癒而動人的風景。
水湳洞街巷常有街貓出沒,開車騎車經過可要注意路況。(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在水湳洞出海口茹川橋上的瀑布景致。(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像是在水湳洞出海口的茹川橋上,能遠眺上方壯麗的黃金瀑布、近賞黃金色岩石與水流的交織;在濱海公路通往水湳洞威遠廟的道路口牌樓,則矗立著原民藝術家林金龍以廢棄金屬創作的後現代門神雕塑,充滿創意的細節令人不禁駐足欣賞。許多獨具特色的空間和地景,悄然地存在於這天地之間,靜候人們的探訪與發現。


原民藝術家林金龍創作的門神雕塑充滿細節。(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放慢腳步和心境,在水湳洞的漫遊之中,好好感受這座小山城中每個如詩如畫的美好時光片刻。(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Kura Y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