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第 18 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有別於過往多由業界建築師、設計團隊策劃,本次東海大學建築系師生攜手國內多所建築學院共同展出,內容費時數月實地田調、提案設計,在國際展覽上連動建築教育。在前進威尼斯會場前,最終版本於台中烏日進行 1:1 現場組裝!
亮點 1:以農用建材布展,傳遞「真實的日常」精神
 
《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如對台灣習以為常西方建築教育的詰問,策展人曾瑋企圖拋棄後殖民、全球化與後現代的論述方式,以「from garden to field」的角度重新省思:西方建築語境有花園(garden)作為生產與居住之間的中介,然而在台灣,人們往往是很真實的直接在生活中面對生產,那麼田野(field)中農人因應環境而生的「設計」,具有直接生猛、柔軟、使有機物與無機物成為共生體、隨著不確定性不斷演化的特質,是否可以養成另一種思考建築的方式,應對當代世界的變動性?再者,這些由台灣土地自發性長出的特質,既真實又日常;了解田野,亦是重新閱讀台灣建築的機會。


《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由謝宗諺、李懿倩負責展場空間設計,圖為義大利普里奇歐尼宮展場模擬圖。(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
《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於台中烏日進行展前 1:1 現場組裝。(Photo Credit:Peiling Lin)
大桌子使用木樁固定,搭配蘭花網垂墜與幽微燈光設計,營造出如同漂浮海島的效果。(Photo Credit:Peiling Lin)
 
展場設計呼應「農業精神」,今年延續過往台灣館選址普里奇歐尼宮(以下簡稱 普宮),策展團隊善用場地空間,分作「地景文件」、「擴閾空間」、「影片投影」、「設計提案」四個展區。當人們於普宮拾階而上,首先會看到一座以「台灣島」為意象,仿若漂浮島嶼般的大桌子,陳列策展人曾瑋帶領團隊於全台田調所彙整出的六大農業建築元素模型;接著光線將幽微轉弱,帶領人們行至紀錄著田調過程的投影區;最後,動線繞行至大桌子的對側,由建築系學生於各基地融入六大元素的設計,將以細緻的模型、圖紙呈現,參觀者亦可掃描 QR CODE 了解更詳細的設計理念。

大桌上展出由台灣建築系師生梳理的六大關鍵字、建築設計模型。(Photo Credit:Peiling Lin)
 
值得注意的是,因應以「農業」地景切入,展場使用溫室蘭花網及多種用於農地建物的零件布展,在固定方式、組裝拆卸的方便性都相對具挑戰性,卻也實地呈現農用物件更廣泛的可能性。此外,普宮寧靜氛圍,搭配由東海大學音樂老師採集台灣各地環境音的編曲,聲響時而蟲鳴,時而若施工敲打,讓觀者打開各種感官,感受臺灣真實時空的流動感。


(Photo Credit:Peiling Lin)
 
亮點2:一次呈現!田調全台萃取農業建築六大關鍵字
 
策展人曾瑋帶領團隊實地走訪全台不同海拔的農業地景,在他們眼中,無論是嘉義外海的蚵棚、嘉南平原上的溫室或梨山的茶園,都可說是人類指認、理解並適應自然作用的節氣與時序後,進一步加以「改裝」的構築性回應。最終,團隊歸納出「協調者」、「二元性」、「義肢」、「內在性」、「中介」、「濾器」等六大關鍵字。


(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Photography by 林育全)
(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Photography by 林育全)
 
這些看似抽象的名詞,對照展中 17 組模型便一目了然。「協調者」以雲林北港蚵田為例,為了將船筏收獲的蚵仔轉交陸上運輸,漁民直接在道路旁自設起重機,將一簍簍蚵仔吊上路邊卡車,設施具有軟硬材質的轉換、協調陸地與海面的高度差。「二元性」如台中的番茄園溫室使用錏管,不僅作為建築結構,同時連接​​ 12x12cm 的網繩作為番茄攀爬生長空間,讓無機物與有機物和諧共存。


展覽關鍵字:協調者(Photo Credit:Peiling Lin)

展覽關鍵字:二元性(Photo Credit:Peiling Lin)
 
「義肢」是鐵公路、灌溉溝渠等使生活得以機能化的基盤建設,然而他們也如同兩面刃,提供農產品產銷協助的同時也在無心中割裂田地與外界的關係。「內在性」則以遮陽棚為例,在台灣蔬果生產重地雲林、彰化,農民為防夏季採收曬傷經常使用具有腳踏輪的可移動遮陽棚,但特別的是,這種臨時戶外設施中,竟然也會出現錄音機、張貼「國泰民安」春聯等室內陳設。


展覽關鍵字:義肢(Photo Credit:Peiling Lin)
展覽關鍵字:內在性(Photo Credit:Peiling Lin)
 
「中介」如曬柿餅時層層架起的曬柿架,人們仍可以在其下方活動,成為一種臨時性的社交空間。「濾器」除了一般給人使用的遮陽設施外,也有像為牛隻隔離陽光的半透明設計(台灣牛多來自荷蘭,雙眼難以適應低緯度陽光),甚至是在冬季高山茶園為防霜害,在茶樹上鋪蓋蘭花網、燒炭維持溫度等措施。


展覽關鍵字:中介(Photo Credit:Peiling Lin)

展覽關鍵字:濾器(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Photography by 林育全)
 
曾瑋提到,「整個田調展現台灣環境相互協調的智慧,或許這些農民、從業者他們只是根據經驗施作,並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我們在這過程中重新轉譯成建築的文本。這些設施具有效益性、持續性,所以為什麼我們要帶著學生透過這種機制延展下去,讓同學知道現階段所看到這些事情,不單只是單純的民間智慧,而是有風土性的現代語言。」

(Photo Credit:Peiling Lin)
(Photo Credit:Peiling Lin)
 
亮點3:各校建築系師生踏查各地,提案 19 件設計
 
相較過往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多由業界團隊策劃,這是首次以「教學聯盟(Teaching Alliance)」的方式與建築教育現場緊密結合,主要作品由東海建築學系師生共同完成,並邀請成功大學、淡江大學、逢甲大學、中原大學的建築學系共同參與,使展覽不僅於國際舞台呈現台灣建築特色,也讓策展本身成為一種實驗性的行動。


(Photo Credit:Peiling Lin)
(Photo Credit:Peiling Lin)
 
曾瑋團隊所整理的六大關鍵字,接著由各校建築系學生們於台灣各地踏查尋找基地提案,因應環境應用於設計之中。本次展出一系列模型及圖紙,範圍擴及台灣本島、離島農漁村場域,討論包含重新利用南迴鐵路枋山車站的廢棄月台、大漢溪攔沙壩退役與興建的環保永續議題、台中被現代工業與住宅區夾擊的新庄子,如何創造兼具傳統農業聚落紋理與經濟發展的所在,以及馬祖列島的公共空間想像等等,共 19 件設計提案。


(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Photography by 林育全)

(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Photography by 林育全)
 
以東海大學以馬祖南竿福澳港製冰廠為基地的作品「漁港溫度再部屬 – 廢熱澡堂」為例,曾瑋的學生謝旻浩從分析民居型態發現,當地建築多於北面使用花崗岩抵禦東北季風,而背風、面陽光處則會由家屋中延伸出具有「內在性」(六大關鍵字之一)的庭院,反應「溫度」對於生活空間的影響。

團隊從「溫度」下手,設想在漁港製冰廠打造一處具有公共性的「澡堂」,由製冰廠機械運作需以氣冷、水冷等方式降溫出發,其中排出廢水可至70度高溫,透過重新設計冷卻系統,再利用廢棄熱能、規劃活動空間與排水動線的關係,達到夏季降溫、冬季升溫的效果,為單純的工作空間創造日常活動的「內在性」,也讓漁民在不同季節都能享有舒適的休息聚會場所。
 

《漁港溫度再部屬 – 廢熱澡堂》,曾瑋、謝旻澔, 114 x 58 x 52, 紙、木材、環氧樹脂,2023 。(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

《漁港溫度再部屬 – 廢熱澡堂》(Photo Credit:Peiling Lin)
《漁港溫度再部屬 – 廢熱澡堂》(Photo Credit:Peiling Lin)
 
在科技進步的當代,策展人曾瑋認為建築不該只是銷售的產品,人們更應該爬梳自己與土地的關係。透過實地田調看見台灣農業建築,並且讓學生們將農漁民適應天候、動態而友善環境的做法轉譯至建築,兼具著在地與前衛。吳光庭也指出:「此次團隊展開的田野調查,所呈現在地知識與智慧,就是傳承力量的來源,想像也在實驗性的素材中獲得啟蒙,青年學生的能力已具國際水準的呈現,更是本次展演的亮點。」
 
台灣在這兩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從上一次的《台灣郊遊》到今年《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於疫情變動、全球暖化等議題下,都出現了向鄉村學習,放眼更寬廣與土地共榮的概念。如同第15屆威雙台灣館策展人曾成德與本屆評審委員吳光庭所說, 從 1923 年柯比意《邁向新建築》出版至今,台灣曾經歷 80 年代「建築在地化」的重大改變,時經百年,台灣建築出現一股力量,在跨六個氣候帶的地形中展現與氣候、構築方式、地景的「未完成狀態」。


策展人曾瑋於1:1組裝現場導覽。(Photo Credit:國立臺灣美術館、Photography by 林育全)
 
■ 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
展期:2023年5月20日至11月26日
地點: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

▸ 策展團隊
策展人:曾瑋
協同策展人:郭聖傑、何炯德、蘇孟宗
展場設計:謝宗諺
行政統籌:李懿倩
▸ 參展創作者
曾瑋+謝旻浩、馬鼎喆、鄭詠友(東海大學)
何炯德+李擁璿、鄭翰、陳煥綸(東海大學)
郭聖傑+許喬銘、吳昀曦、賴琪蓁、林采卉、簡恩予、陳子晴、陳宣廷、盧妍君(東海大學)
謝宗諺(東海大學)
薛丞倫+陳嬿之、吳映澤、何定達、陳韋綸、黃立翔、黃柏熹(成功大學)
古爵誌+黃子祐(成功大學)
鄭博仁+郭又維、王之君、陳宜慧(逢甲大學)
陳宣誠+張寧、賴韻安、冀彥潔(中原大學)
周書賢+張敏、黃正揚(淡江大學)
音樂設計:許德彰(東海大學)
 

編輯/林沛伶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