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空迷,渾然天成的未來感
小時候的馬克‧紐森,就對航空、火箭與充滿未來感的卡通《The Jetsons》感到著迷,也受到其中嶄新概念及先進科技的啟發。
自稱「復古未來主義者」的他,常從「過去對於未來的想像」中得到靈感,並時常運用「生物形態主義」(Biomorphism)的設計風格。而在雪梨藝術學院就讀時的設計養成,對他影響很大,如當時所受到的珠寶設計和雕塑訓練,讓他特別重視細節,並勇於嘗試各種媒材。


左圖:馬克‧紐森從小喜愛卡通《傑森一家》,《傑森一家》的背景設定在 2062 年,劇情中有許多複雜古怪的機器、外星人和奇特發明,這些卡通中的元素都深深地影響了紐森的設計。

看看 1989 年馬克‧紐森所一手打造的《Orgone Chair》,金屬流線技法再搭上飽和色彩,是不是很有太空未來感呢?
自 1986 年在雪梨的首次個展以來,馬克‧紐森在各個領域皆表現出設計天賦,小自餐具、大至飛機機艙,都可見他的設計。
2005 年,馬克‧紐森被紐約《時代》雜誌列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一百位人物之一。目前他定居住於倫敦,並擔任澳洲航空的創意總監。


左圖:馬克‧紐森與瑞士鐘錶品牌積家(Jaeger Le-Coultre)合作,於 2008 年推出《Atmos 561》空氣鐘。右圖:馬克・紐森為 Ikepod 所製作的迷你沙漏,採用高淨度的水晶玻璃手工製作而成。(Photo credit:Marc Newson)


左圖:義大利廚具品牌 SMEG 也邀來馬克・紐森操刀設計嵌入式瓦斯爐。右圖:馬克・紐森與 Magis 合作的兒童家具《Rocky》。(Photo credit:Marc Newson)
一次飽覽經典設計
走進「At Home」展場,首先看到的是車庫空間。
蘋果綠的《福特 021C 概念車》(如下圖)除了外型討喜,也擁有多項貼心的設計,例如前後車門從中間分別向外側開啟、前座可旋轉 90 度以方便上下車、儀器板可依駕駛身高調整高低。此外,紐森設計的後車廂以抽屜方式開啟,不用擔心打包裝貨時,暫時在上方放置物品卻同時要開啟後車廂的窘境。

馬克・紐森 1999 年的作品《福特 021C 概念車》有許多創新的設計,像是單盞車頭燈、特別的車門開啟方式等。(Photo credit: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

《Nimrod Chair》休閒椅是馬克・紐森與義大利家具品牌 Magis 合作的設計,椅身結構使用聚乙烯製成,在椅背與椅座部分都加上襯墊,增加使用舒適度。(Photo credit:Marc Newson)
至於車內座椅,則是以紐森早些年設計的《Nimrod Chair》為基礎。這款休閒椅的製造方式為「吹氣成型」,也就是通常用來製造如小口容器等中空製品的方式,馬克‧紐森希望中空的椅身,能夠達到降低成本及售價的目標。
另一件焦點設計《Lockheed Lounge》(下圖),則是最早為馬克‧紐森打響名氣的座椅,這件以玻璃纖維塑形、包覆上鋁板並以鉚釘固定的手做金屬躺椅,似乎模仿著二戰期間運輸工具及飛機的外殼。Lockheed 飛機公司(現改名 Lockheed Martin)在戰爭期間製造了很多交通工具,這款座椅的名稱便由此而來。

《Lockheed Lounge》是馬克・紐森早期的代表作之一,曾出現在瑪丹娜 MV《Rain》當中。(Photographs by 徐升潔 )
雖然費城美術館展出的《Lockheed Lounge》並非首批原型,但它的製作材料及流線設計仍忠實地展現最早的設計。


(Photographs by 徐升潔 )
筆者參與此次展出的記者會時,特別簡短專訪策展人 Kathryn Bloom Hiesinger,她表示這次與馬克‧紐森合作是個很愉快的經驗。
她說,雖然馬克‧紐森並未親臨展場,但透過書信溝通,他親身設計、策畫了整個展覽。溝通過程中,美術館人員將展品列表與展區規劃寄給馬克‧紐森,由他來增減展品或調整設計,而他對於空間、色彩及形狀的嚴密精細的想法,也在展覽之中表露無遺。
若對馬克‧紐森的設計有興趣的讀者,可參閱「跨界工業設計大師Marc Newson 個展現場導覽」,直擊現場展出。
編輯/洪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