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化十分快速、且觀光人潮不絕的香港,除了給人「地窄人稠」、「熱鬧好逛」的印象,身為設計迷的你是否還曾留意他們一座座風格迥異的建築物,同樣也是格外吸睛有趣呢?
 
為了讓更多台灣設計迷有機會認識,並深入探索香港的建築與生活,隨著「2015 香港週」活動一同到台北的「築‧蹟─香港建築展」,就是要帶領大家從香港最經典的 100 項建築中,進一步瞭解香港生活百年來的發展及變化。


始於 1930 年代的「排檔」,因其隨著日夜間不同功能的使用與造就出另類熱鬧的攤商型態,已是每個香港人的共同回憶,展場多處特地採「大排檔」造型為佈置,讓參觀者輕鬆融入、貼近香港經典的生活橋段。圖為入口處的展覽活動區,將會進行一連串精彩的講座與工作坊活動。

在「築‧蹟─香港建築展」的展場主視覺中,可以發現到穿越線條的「>」符號設計,除帶有「Architecture」的意思,另一方面,也代表著以建築去探討香港「過去」、「現在」及「未來」三個時間點的社會型態。而從展場入口處、甚至走到展區底端,還能看到香港當地最具特色的「大排檔」佈景設計,讓參觀者一進入展區,就能感受濃厚的港式風情。


展場中非常壯觀的 100 個燈箱設計,表達了香港人百年來的百座建築記憶。


中間的走道也隱含了策展單位的小巧思。沿著松菸倉庫展場既有的地板凸出造型,將中間走道佈置成有如時光隧道般,標記著一項項香港每個時代發生的大事件。

當然在展覽方面,除了完整呈現了三大主題的豐富內容,亦非常具有話題性!包括由香港建築師學會專業評審團 50 年來所評選出的「香港建築師學會年獎」得獎之作,以及於今年初由香港民眾一同票選出的「十築香港─我最愛的‧香港百年建築」百件入圍建築。此外,香港多位青年建築師也在展場末段,展示他們對香港「下一個百年」的建築生活想像,充滿著年輕新銳們的熱情與創意。


「香港建築師學會年獎」歷年來評選出的得獎作品,不少為遠近馳名的知名建築物,例如 60 年代的「最潮住宅」彩虹邨、以及香港國際機場客運大樓、小西灣綜合大樓、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等。而圖中得獎作品之一的置地廣場,顛覆一般戶外廣場的型態,將「廣場」本身「挪」至室內,也使用途更加廣泛。(Photo credit:Wikipedia.org)

其中最受矚目的「十築香港─我最愛的‧香港百年建築」主題區,100 項以燈箱裝置佈景排列出的經典新舊建築,如九龍城寨、雷生春、大澳棚屋及香港國際機場等作品,不僅滿載著香港人生活的點滴回憶,在台灣的建築迷也能從這些建築作品裡,細細欣賞一段有如香港近代發展回顧史般的真實闡述。



注意到了嗎?在這 100 個燈箱海裡,有 10 個特別突出──原來它們是經由香港民眾票選的百件入圍作品中、獲選為「我最愛的」十大香港百年建築!包括九龍城寨、山頂纜車、雷生春、香港國際機場等。而每個燈箱除了有該建築的介紹與印象圖,也附上了香港的「市民心聲」,表達自己對建築的真實情感。


就連 Zaha Hadid 剛落成不久的校園建築「創新樓」也名列其中!真的「猴塞雷」啊你們說是吧?



透過香港新生代建築人才的觀察,在展中也經由作品表達出「未來香港」的可塑性。好比在物價及房價偏高的香港所衍生出「劏房」(類似台灣的套房或雅房)分割型居住模式,使得有入住經驗的建築師們更加有感,也因此激發出更多劏房有趣和再開發的靈感。


設計迷還可以帶著你的「少女(少男)時代」寶物,來到「相交點」交換香港人的懷舊好物哦。(竟然有金庸、衛斯理、各式卡帶還有快打旋風!)



100 個燈箱、100 座建築──參觀完順便也蓋 100 個建築的紀念章保留記憶吧!(握拳)

「築‧蹟─香港建築展」同時也舉辦多場導覽、講座和工作坊活動,並邀請大家一塊加入、票選出「你最愛的」香港建築與創意作品!想一次就認識完香港最經典的建築的設計迷們可別錯過這難得機會囉!
 

編輯/黃心筠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