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抵達會場時,還來不及詢問展覽內容,就被一望無際的草原和遠方層疊雲朵與夕陽著色的背景給嚇失了神,心思真的來不及轉換是如何從剛剛冰冷的會議廳,來到了眼前有人穿著短褲揮汗慢跑、狗兒開心衝刺,遠處可見馬戲團般的紅白相間條紋帳篷散落在四處的美好,這一切有些不真實,是什麼樣的展覽選在如此特殊的場所?

打破疆界,反思「全體」概念
「The World Is Not Fair – The Great World’s Fair 2012」是由德國建築團體 Raumlaborberlin 和劇場團體 Hebbel am Ufer 共同策劃,結合建築、劇場、表演藝術、視覺藝術等不同創作領域,以博覽會的形式來反思世博會(World Expo)自身的概念、系統和現象,並提出不同的想像與詮釋。相較於世博會將國家作為一種品牌與形象的宣傳,「The World Is Not Fair」則從藝術與政治的角度反觀,打破一般對於國家/世界的俗定解釋,提出十分主觀的敘述,並進而回問,在此新的架構下,「世界」是否仍能以一個全體性(Totality)的概念談之?
展覽選在柏林郊區的 Tempelhof Park,其前身為二次大戰時期歐洲非常重要的軍事機場。選在這裡談論博覽會、世界與城市的未來想像,有另一層深厚的意義。Tempelhof Airport 是柏林政府將廢棄機場活化,城市綠地和空間再使用一個十分成功的例子。回顧 Tempelhof Park 的歷史,30 年代為納粹政府重要的軍事基地,偌大的佔地為當時飛行實驗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柏林和西德許多城市重要的空運補給站;將近 80 年的歷史,一直到 2008 年劃上句點,但狹著無法磨滅的歷史定位,於 2010 年 5 月再度重新啟用,轉型為城市公園。至此,起降的飛機和轟隆聲,被伴隨夕陽慢跑的居民、玩弄風帆和滑翔翼的年輕人給取代。
因此,不難明白「The World Is Not Fair」選在這裡談論世界的另一種想像是希望打破邊界的區隔,遠近的界線,全球化下內、外的分隔。全展分成 15 間展館,各自散落在 Tempelhof Park 裡,我們拿著導覽手冊按圖索驥,第一間來到的,是荷蘭觀念藝術家 Willem de Rooij 的聲音裝置:《Farafra》[註1]。
因此,不難明白「The World Is Not Fair」選在這裡談論世界的另一種想像是希望打破邊界的區隔,遠近的界線,全球化下內、外的分隔。全展分成 15 間展館,各自散落在 Tempelhof Park 裡,我們拿著導覽手冊按圖索驥,第一間來到的,是荷蘭觀念藝術家 Willem de Rooij 的聲音裝置:《Farafra》[註1]。
Willem de Rooij 在展場搭建了一個木造房屋,裡面只有木條拼擺而成的座椅和支撐的樑柱, 15 分鐘的聲音裝置收集來自埃及靠近利比亞邊界的素材,坐在木屋裡當你閉上雙眼時,可以感受到不同動物行走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