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台灣藝術圈的大件事──Art Taipei又要開始了!但這麼大的展場、上個畫廊展位,到底該從何逛起?看到喜歡的作品,(摸摸口袋)好像也買不起?別擔心,這次MOT/TIMES獨家請來10多位專業藝術經紀人,帶你破解藝博會密碼,教你怎麼看、怎麼挑,讓你習得眾多看展小撇步,絕對讓你看完也成為藝術達人。

去年(2011年)秋天,台北仁愛路的小巷弄出現了一棟溫暖的小白屋,木頭地板,大方桌,小小的吧台,隨時歡迎人們推開大門,喝杯茶,在美好的藝術作品中度過一個悠閒的下午。歡迎光臨,這裡是KU GALLERY。
推開宛如自家房間的溫馨小門,你有可能會在這裡看見一幅令你驚喜萬分的作品,也有可能會闖入一場電影分享會或樂團表演。開幕至今,KU GALLERY舉辦過3檔攝影師個展,雖「攝影」是KU GALLERY的專長,但他們並沒有侷限在單一的範疇。除了展覽之外,你也能在這個小小的空間裡看電影、聽音樂,KU GALLERY的行銷公關陳依秋說:「希望這個地方不只是靜靜的,而是可以更活潑的,可以讓人走進來看看表演、聽聽講座。在台灣做這塊並不容易,需要時間累積發酵,但這族群是存在的,即便像是日前播放的英國錄像藝術家STUART CROFT 短片作品《HIT》這種冷門電影,還是有很多學生來參與。KU GALLERY有一點是半推廣性質地,希望能接觸更多喜好藝術的大眾。」
 
攝影這門類在台灣收藏界發展並不快,但這幾年相關的討論也越來越多了,作為一個以「攝影」起家的藝廊,KU GALLERY登上了這樣的潮流,眼光非常獨到,但並不是想隨波逐流,他們更想做的事情,其實是引介更多具有當代性、且較不為大眾所熟知的藝術家,讓人們知道攝影、藝術有非常多的表現方式。因此雖KU GALLERY一開始選擇的藝術家多來自荷蘭、德國等地,但之後也將與台灣藝術家合作,比如王姿婷、陳亭君等,依秋說:「也希望能有更多現地製作的作品能在KU GALLERY發生。」

 

圖左:王姿婷│Camouflage (偽裝)2 │73 x 90 cm│2010
圖右:陳亭君│STUDIO NO. 3 (工作室第三號) │100 x 100 cm│2012


最有意思的是,本次是KU GALLERY首度參與台北藝術博覽會,除了在會內將再次展示3位攝影師(馬修‧伯納德-雷蒙、伊莎貝拉‧溫策爾、Ina Jang)的靜態作品外,也將在11月10日匯聚7位新銳藝術家,舉辦「推‧進」聯展貴賓之夜,展出新媒體、裝置等作品,上兩件作品也會在聯展中展出,11月24日將正式對外舉行開幕茶會,有興趣的讀者不妨注意相關訊息。

(小提醒:採訪當天,依秋一臉有趣地向編輯偷偷透露「推‧進」聯展有幾件作品非常驚人,藝術家翹著二郎腿非常樂,野心勃勃地想要嚇嚇來看展的觀眾呢!)
 
Q本次帶來哪些作品?推薦哪些藝術家?為什麼?
 
A:主要就是我們之前辦過三檔個展的藝術家── 旅居瑞士的法國數位攝影師馬修‧伯納德-雷蒙(Mathieu Bernard-Reymond)、旅居荷蘭的德國藝術家伊莎貝拉‧溫策爾(Isabella Wenzel)與韓裔攝影師  Ina Jang。

有意思的是,這三位藝術家的表現手法都相當不同,雖然不是刻意的,但又若有似無地有一絲相同的氣味。比如都跟空間有關,或是藝術家親自在作品中「扮演」某些角色。「空間」、「時間」、「自我身分」是滿多藝術家處理的題材,但是很基本的,即便不是藝術家,我們在生活中也都會感知到相關的訊息,或者生活中發生的大小事情也會push我們去想這些事情,這樣的作品能讓你在觀賞收藏裝飾之餘,也能觸及生命,而不只是像IKEA漂漂亮亮的裝飾。我想這是重要的。

  

上圖左:Ina Jang│paperboy│30x40 in│2009
上圖右:ISABELLE WENZEL│BUILDING IMAGES SERIES — TABLE #1│150 x 110 cm│2010
下圖:Mathieu Bernard-Reymond│SANS TITRE N°27, FROM THE DISPARITIONS SERIES│75 x 60 cm│2002
 

Q作品價格範圍?怎麼分期付款,或其他不會造成小資族負擔的方式收藏藝術品?
 
A:依據版數、大小的不同,從1000美金(約3萬台幣),到4000歐元(約15萬台幣)的都有。但我們每件作品的版數也不多。我們也可以分期付款,博覽會期間也有折扣,歡迎有興趣的朋友跟我們討論。
 
Q請推薦一至兩件作品2000美金以下給新手藏家入手。
 
A:馬修是我們這次重點推薦的藝術家。他的作品定價都不便宜,至少都要2000美金起跳,聽過很多人說很喜歡他的作品,但礙於定價無法入手。這次我們會帶他的作品《編號74》(下圖)參加「First Art」,大約1000美金,非常划算!


Mathieu Bernard-Reymond│SANS TITRE N°74, FROM THE INTERVALLES SERIES│62x 50 cm │2003 


Q這次藝博會展場那麼大,要從何看起?
 
A:博覽會很大,要全部看完是不可能的,如果每個都想看,你一定什麼都會忘記。就我個人而言,會建議大家相信自己的感覺!看見吸引你的作品,就停下來多看一下,晃過去沒有特別吸引你的,也不用特別在意喇。
 
如果對當代藝術有興趣,可以特別注意一下新銳畫廊、新媒體藝術展區,或有一區是新銳藝術家以個人身分參展的,他們會用比較藝術家觀點的方式來對作品進行介紹,應該也會有很多新鮮的東西。(笑)

採訪整理/張慧慧

專家真心話│如何逛藝博、挑作品

KU GALLERY─陳依秋
即使是第一次收藏,挑選作品時也還是要忠於自己,收藏的路線和品味是漸進式的,每一件購藏的作品都代表著收藏者當下時的狀態,循序漸進地隨著收藏的資歷而成長,新手藏家不要把購買的第一件作品就當成投資標的物,預期作品快速增資好轉手,在這樣情況下出手購買的作品可能都不見得會買到最令人滿意的作品。

▌延伸閱讀
-【藝博攻略】焦點畫廊:新苑藝術
-【藝博攻略】焦點畫廊:就在藝術空間
-【藝博攻略】焦點畫廊:土思藝術
-【藝博攻略】焦點畫廊:也趣藝廊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