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近年來吹起一股生活雜貨風,於是一些古董小物與生活道具屋紛紛在小巷弄裡林立,例如近期剛開幕的「赤峰28」,便是一家提倡對生活有感的日用雜貨店。而上回MOT/TIMES除了帶大家前進店內逛逛,這次更專訪了日本選品教父小林和人,除了挖掘他獨到的美學觀,也談談他對生活有感的精闢見解,你會發現原來再百無聊賴的尋常生活與日用雜貨,也擁有如此風雅雋永的迷人姿態。
赤峰街是一條連接捷運中山站與雙連站、短短不到500公尺的小巷子,當中隱藏著許多汽修零件小工廠,雖然靠近台北車站市中心、卻有一種奇妙的下町風情。
 
走進小器的「赤峰28」概念生活空間,位於2樓的「日常設計研究室」,還在為開幕(編按:採訪當日為開幕當天)做最後調整的日本選品達人小林和人,從店後倉庫露出臉來,雖然看得出他一臉疲憊,但還是強打起精神與我們握手寒暄。

原本要在二樓店內進行訪問,但小林和人卻笑著說:「不如到五樓去吧?那裡很舒服呢!」跟著他走上五樓的「g +g」藝術空間,灰白木地板與落地的大盆植栽,篩落一片午后陽光,織就成一道迷人的景致。於是我們坐在長凳上,像是久別重逢的老友般,聊起從2013年6月首次來台灣展覽之後的許多事。

   
「赤峰28」5樓為「g+g」藝術空間,素淨的白色空間裡篩落大片日光,是小林和人覺得相當舒適的角落。(Photograph by 李欣哲)
  
從Roundabout與OUTBOUND生活雜貨店說起

赤峰28的2樓──「日常設計研究室」,是小林和人與小器的合作店鋪。這裡雖與小林和人在東京吉祥寺的兩家店面「Roundabout」、「OUTBOUND」的強烈LOFT風格不盡相同,卻也有其共通點。更重要的是,要認識台北的這間「日常設計研究室」,就不得不認識小林在日本開設的Roundabout與OUTBOUND兩間店。
 
「Roundabout」(下圖)創立於1999年,其店名原意為英國傳統的馬路圓環,通常在這樣的路口行駛的車輛,有時是最流行的跑車,有時是很久的老爺車,小林對這樣新潮與傳統擦身而過的感覺,感到非常有趣,且很適合這間店鋪的概念,所以取為店名。Roundabout 位於一幢將近50年以上的老房子二樓,其外觀類似赤峰28的白牆,過去曾被作為舞廳使用,陳列方式類似跳蚤市場的概念,主要販售日用品,希望讓客人進入店裡有種尋寶的感覺。


小林和人在日本吉祥寺開設Roundabout店內一隅。(Photo Credit:Roundabout)

開店當時,僅有24歲的小林和人,對60年代的產品有種莫名的憧憬與好奇,因此選了一些翻頁鐘、收音機或攜帶式唱片機等販售,後來則慢慢演變成挑選一些經典耐看的產品。

而歷經了10多年,現在的Roundabout是否有什麼改變呢?小林和人說:「店裡販售的品項,雖然經常在變化;但有個最主要的中心思想,卻從未改變,即是這裡販售的商品,都是常在生活裡用到的日常物品,且日久彌新,不分國內外、新舊、手工或大量製造,也因此吸引了很多不同種類的客人。」
 

吉祥寺的OUTBOUND也是小林和人的雜貨精選店,主要販售非日常用品的設計物。(Photo Credit:OUTBOUND)

而距離Roundabout約900公尺的「OUTBOUND」(上圖)則位於一樓,一反白色清新的感覺,OUTBOUND的外觀則是青墨色,在明亮的路邊刻意營造出室內深邃的空間感,希望造訪的客人像在博物館裡靜靜欣賞美麗事物,因此店內主要販售非日用品。

而兩間店到底有怎樣不同的定位?是很多人常有的疑問,小林以很有趣的比喻說:「我常用寫東西來比喻,Roundabout像是寫日記一樣,是可以每天使用的東西;而OUTBOUND則好似寫信一般,不會天天寫,但真要寫時,會用到的一些特別的信紙等。」

 
小林和人與小器共同合作的「日常設計研究室」位於「赤峰28」2樓,雖店內空間不似「Roundabout」與「OUTBOUND」的LOFT風格,卻同時販售這兩家店的日用雜貨品。(Photograph by 李欣哲)

新舊交融、卻永恆如新的日常用品風

相對於Roundabout與OUTBOUND這兩家店的概念,在日本行之有年;而近年來,台灣則以懷念老東西為基調、但又不是造價昂貴的古董家具與生活道具屋,也紛紛於小巷弄裡出現。它們各自有著獨立的凜凜姿態,不與市場靠攏,但卻隱約與小林和人兩家店呈現的風格相呼應。但問及小林和人是否有特別為這兩間店的風格定調,他笑著說:「其實沒有耶,硬要說的話,那就是『永恆如新的日常用品風』吧!」


在素有老台北打鐵街的赤峰街裡,坐擁一家新落成的赤峰28生活雜貨店,道盡新穎與傳統的兼容並蓄之外,也展現永恆如常的日常用品風(Photograph by 李欣哲)
 
所謂「永恆如新的日常用品風」,小林和人說:「物品剛生產出來時,是最新穎的,並隨時光荏苒而逐漸成為舊東西。但很多的物品卻能歷經時代洗禮、常保永恆如新、且吸引人的經典美感,舉例來說,就像瑞典品牌SKRUF玻璃製品,以及日本品牌POSTALCO的名片盒等物品。」而小林和人私下更大方分享,他自己也是使用POSTALCO的托特包。不過,他也不會特別否定時下流行的設計家電或知名品牌,因為有些商品本身就是屬於久看也不膩的「經年美」設計。

小林和人說:「我覺得每天使用同一產品時,反而會因為每日情緒與狀況變化,而有不同的感覺,也因此對於產品所謂的『新』,會有不同的心情。這也跟年齡有關,經歷不同的人生經驗,對同一樣東西的距離感會不同,感受也有所不同。」小林說,這樣乍聽之下似乎有些矛盾,但對他來說,日常用品的美,是隨著每日的心情變化而「更新」、而「永恆」。


赤峰28店內皆擺放從日本海運而來的骨董家具,讓全新翻修的空間裡,保留一點歲月的痕跡。(Photo Credit:Xiaoqi)

MUJI=日本新民藝運動?

但或許是長年經營日本吉祥寺兩家店的經驗,小林和人話鋒一轉,突然有感而發他對於MUJI儼然成為日本日用品代名詞的一些想法。
 
由於設計師深澤直人現今擔任日本民藝館長,因此日本國內有人開始認為深澤直人所帶領的MUJI,是一種日本新民藝運動。然而小林和人自己卻不以為然,他認為日本的民藝應該是由日本職人以手工製作,並提供品質優良的手工製品,而不是為了讓日用品維持平價,進而選擇在中國以低成本製作的產品。

由於大量製作訂單轉移至中國,使得日本許多中小企業的工廠相繼倒閉,此狀況若持續下去,或許某些唯有日本才能製作的技術將面臨失傳的危機。因此,小林和人特別強調,希望若能在日本製作的產品,就盡量請當地的工廠製造,而他也會盡量選擇日本在地的產品販售。

  
小林和人特別挑選由日本職人手製的日用品,展現他所認為的民藝風。(Photograph by 李欣哲)

Roundabout OUTBOUND 在赤峰28重新解構

帶著對日本新民藝運動的思考,小林和人對於本次與小器合作的「日常設計研究室」,有著不同於吉祥寺兩家店的經營模式。

小林和人並未將台北的這間店,定位成海外分店的開設,而是與小器以「shop in shop」的合作方式,由他主導整個企畫與販售的商品項目,將Roundabout與OUTBOUND兩家店的東西,以沒有區域性的方式陳列在一起。「小器給我相當大的自由來陳列這兩種屬性不同的商品,例如像是結帳區旁邊一些不工整的水泥牆,或是用來陳列的一些老道具等,透過與設計師毛家駿的溝通協調,都可讓我隨心所欲地依照想要的樣子來擺設商品。」小林和人伸著懶腰舒服地靠在長凳上說著。

  
小林和人憑著獨到的美學觀與生活感,將「Roundabout」與「OUTBOUND」的精選產品重新解構並陳列於赤峰28店內。(Photograph by 李欣哲;Photo Credits:Xiaoqi)
 
在赤峰28的2樓空間裡,筆者很喜歡OUTBOUND區塊中一張長桌上的擺設姿態(見下圖),一塊灰青色的布料,軟軟地繞在幾個溫潤瓷盤的周圍,不經意的生活感油然而生。而在Roundabout區塊中則有一區是擺放鋁製器皿,據說這一區塊小林和人就調整了將近三個小時,雖然整體看起來品項繁雜,但每個物件在小林和人的精準調整下,都各自得到適當的呼吸空間與伸展姿態。


(Photograph by 設計浪人) 

光影下的陳列姿態
 
小林和人說,他很喜歡觀看物品在光影裡沈澱的色調,憑著經年累月的經驗來決定物品的位置,他也常在每天營業結束後,默默一個人在店裡調整物品位置,並觀看物品在白天與夜晚陳列時的迥異感覺。
 
「其實這次為了在赤峰28開店,這幾天也是不斷地調整商品陳列……」說到這裡,小林和人忍不住打了個呵欠。「啊…抱歉抱歉,實在是這幾天都忙到凌晨,為了今天的開幕,也是忙到早上六點呢!(笑)」語畢,又忍不住一個呵欠,然後又是連聲地對不住。筆者觀察到,小林和人說話的方式非常有意思,經常閉目沈思訪問題目後、瞬間凍結大概10秒才回答,據工作人員說,這其實是小林和人說話的個人特色。

 
小林和人在「赤峰28」開幕前幾個月就悄悄來台忙於商品陳列,且不斷重複精調細整,只為了呈現日常用品之美。

    
小林和人相當重視物品在不同角度與時間下的光影呈現,透過他反覆悉心的陳列,每個物件都各自展現迷人姿態。(Photograph by 李欣哲;Photo Credits:Xiaoqi)
 
但即使此次造訪台灣行程滿檔,小林和人在百忙之中仍特地抽空與在日本結識的「古道具屋」店主會面。他覺得古道具屋很有意思,剛開設的時候採預約制,一半為自己的住家,另外一半則是商店,近來終於成立了直營門市。當天晚上造訪之後,因為想要看看白天的古道具屋,隔天早上又旋風造訪了一次,無不令人感受到小林和人執著於捕捉古老美好事物的光影呈現。
 
訪問結束前,筆者特別請小林和人寫下他所喜歡的東西,並遞了一隻平常使用的mitsubishiuniball黑筆給小林先生,他寫了幾個字後便開始仔細端詳這枝筆、並喃喃自語:「這是uniball耶,真的是很好寫,而且你不覺得這樣沒有蓋子的樣子很美嗎?」看著小林和人臉上綻開的微笑,宛如小孩拿到有趣的玩具一般。而一件物品能這被這樣一位總是細心感受生活的人使用,也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幸福吧!


(Photograph by 李欣哲)

編輯/張素莉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