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眼山是台灣 13 座國家森林遊樂區中,唯一一座遍植人工柳杉林的園區。郭恩愷老師(NK)與林務局合作,帶著「森林木十人」團隊從認識台灣的林、木業,到實地田野調查了解東眼山的歷史與環境,從 2019 年開始,以林務局新⽵林區管理處提供的柳杉疏伐木,回應土地記憶。
走上東眼山,發現「森林木十人」四件作品
在東眼山上每次駐地半月施作的過程,「森林木十人」隨著自然規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脊森」、「浮森」、「繫森」、「懸森」四件曲木作品,在沒有電力的狀況下全以雙手組裝,且所有金屬構件皆不以穿刺性方式(如鐵釘)固定,在不傷害林木的前提下與之共構,將來材料皆能 100% 拆解、回收。
同時,取之於森林,用之於森林,「森林木十人」像在森林裡以尊敬自然的方式繁殖木構造建築,每年新增作品,不但實驗國產木材在不做任何人工防腐狀態下的耐候程度,也透過設計重新延續樹木的生命,最終木材也能回歸森林,形成良善的循環。
淡江大學建築系「森林木十人」2020 年作品「繫森」、「懸森」。(Photo Credit:郭恩愷)
一連串上坡路後,「脊森」為登山旅人提供休息涼亭
在海拔 980 公尺的登⼭自導式步道的路徑上,「脊森」自由站立的雙樹拱主結構佇立在高處,為走過一段連續上坡的登山旅人,提供休憩喘息、感受森林的空間。
團隊將直徑 18 公分、長 1.8 公尺疏伐木柳杉,以蒸氣曲⽊工法製成弧型單元構件,並在基地現場透過讓木構件交錯連結的「指接」方式,形成直徑 5.5 公尺的大弧;再將這對優美的樹拱對傾交錯,運用類似弓弦的原理,以鋼纜配合張拉器穩定樹拱弧形,加上 18 組寬約 3 公尺不等的漸遞式木桿桁架,作為拉力系統來平衡「脊森」的雙拱構造棚。
「脊森」是座林中拱亭,在地面交錯的兩個弧形,以「指接」方式接合構建。遠看像是伸展筋骨中的恐龍身軀,讓登山遊客在一段連續上坡步道氣喘吁吁時,能在這停下腳步放鬆喘息。(Photo Credit:郭恩愷)
走上「浮森」觀景樹台,眺望東眼山人工林的歷史記憶
「浮森」是一座離地兩公尺、架設於樹間的觀景樹台,懸浮的外型宛如融合於柳杉林中的空橋,引導遊客踏上不同的高度,看見樹與樹之間排列整⿑的⼈工造林歷史。
團隊透過友善的樹屋構法,將針葉樹樹幹下段寬粗的生長特性納入考量,將長度近 7 公尺的蒸氣曲樹樑,以「井字結構」包夾著四棵柳杉樹幹,結合自然力學,人們走上木構造上活動的下壓重量,反而會使木構造更加穩固。而五金構件將 27 對柳杉角材固定於曲樑結構上,形成安全穿梭的樹廊。
「浮森」是個浮空夾在森林四棵柳杉上的觀景樹廊,提供遊客登上廊台居高遠眺、穿梭廊下,不同⻆度的空間體驗。(Photo Credit:郭恩愷)
「繫森」呼應柳杉樹形,在步道岔路建造指引方向的方舟
「繫森」所在的地點正好位在步道的岔路,分別面向景觀步道、森林浴步道、餐廳,繫上帆布仿若一艘「林中方舟」為遊客指引方向。
團隊以基地上一棵有著獨特三叉分枝的柳杉為靈感,運用三⽀長約 2.4 公尺的柳杉疏伐⽊,指接成弧長 4.8 公尺的蒸氣曲木,與基地柳杉的樹岔共構,形成構建相互支撐的上樑互承系統;而下方的互承系統,則將原木直徑高達 20 公分的成棵柳杉層層切割,透過蒸氣曲木工法向兩側彎曲,製成 1.5 公尺弧型扇面,作為提供遊客站坐臥躺的休憩平台。
「繫森」像是繫在森林中⼀棵三叉柳杉的⾵帆樹台。踏上階梯左旋,可以俯瞰成⽚杉葉搖曳的平台;階梯右旋,懸挑伸展出的小木桌台,則提供⾯對⾯⽽坐的「情人雅座」。(Photo Credit:郭恩愷)
像一座森林的鞦韆!「懸森」與樹共構童趣的休憩空間
「懸森」像是懸在森林中三棵樹木之間的鞦韆,坐在上方,雙腳來回擺盪,在林中特別趣味盎然。
在這件作品中可以發現,樹拱結構分別用三段長約 2.2 公尺的疏伐⽊柳杉,指接而成弧⾧ 6.6 公尺的蒸氣曲木樑,並使尾端開岔成為與樹共構的「夾力系統」。下方則懸掛一座長約 4 公尺、寬約 1.5 公尺的 S 型曲面平台,搭配六對高約 2.4 公尺的⽊桿件,結合吊圈作為活動懸吊系統,讓民眾像坐在鞦韆般輕輕搖晃,為這片森林休憩空間增添不同體驗。
「懸森」像懸在森林三棵樹的鞦韆,坐躺在平台上雙腳輕擺,木構造隨之晃動,體驗不一樣的森林視野,也滿足遊客冒險的童心,勾起童年純真回憶。(Photo Credit:郭恩愷)
從伐木、設計到施工一手包辦!在 AA School Hooke Park 實踐建築師的創作理念,創造曲木流動詩意
東眼山上這四件作品,最大的特色便是「蒸氣曲木」工法。而郭恩愷(NK)會帶著「森林木十人」運用創作曲木的源頭,其實要從他在 A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Hooke Park 校區研讀「Design & Make」設計與實作建築研究所的經歷說起。
NK 回憶在 Hooke Park 的生活,校園內擁有上百公頃的林地,在森林裡讀書除了畢業發表論文,也要利用校地的疏伐木來建造校園設施。學生們從挑選樹木、製材處理、設計到施工,一切都必須靠自己的雙手完成,透過實作驗證理論。
「以往建築產業,總是建築師設計規劃初步、細部設計,接著製作施工圖,交給營造單位去實踐,但設計端與施工端時常會有落差。而我們最不一樣的,就是自己便是那個營建單位。除了要設計,你所畫的每條線、構建,都要很清楚如何用你的手把它實踐出來」NK 說。
郭恩愷(NK)在 AA Hooke Park 校區,以「曲木工法」做為畢業論文題目,在校園中蓋了一座蓋了一座放置製材機具的棚屋。(Photo Credit:郭恩愷)
在強調自然、貫徹設計理念的環境下,NK 開始研究彎曲木構的可能。雖然早在 18 世紀就有「蒸氣曲木」工法,但都過去從未被用於建築的尺度,甚至不用說以整棵原木做蒸氣曲木。於是那一年 NK 不斷的嘗試木頭不同的彎曲程度、切割片數等實驗,有時候難以馴服的木頭「啪」一聲斷裂,從製材準備到整日的蒸氣曲木的過程都必須重頭來過。不過在 AA 的經驗,讓他開始抓到木材的特性,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彎曲模式,優美的流線也為木構造帶來各種詩意的想像。
「蒸氣曲木」工法彎曲整棵原木的過程。(Photo Credit:郭恩愷)
運用國產木材,讓建築回到台灣土地源頭
回到台灣後,NK 與大學同學黃昱豪共同創立「曲墨建築」,除了一般建築工程,他們最特別的便是時常運用國產木材設計曲木構造。「因為我想做跟土地有連結的事,用可以在台灣親自找到材料源頭的方式做建築」NK 說。
回溯國產材的過往,在台灣 370 萬公頃的土地上,約有 210 萬公頃的森林,其中 20% 是人工林。但過去政府禁伐「天然林」後,卻沒有適當教育大眾對「人工林」的認知,更設下重重砍伐限制,忽略了其實人工林也需要適當疏伐,才能讓樹木有充足的日曬、維持環境生物多樣性,使得林班生產成本高,台灣木材自給率不到 1%。觀念轉換下,未來林務局期望漸漸將木材自給率提升至 5%。
恰好在他回台的 2017 年,在林務局開始推動「國產材元年」的「森林見學」活動, NK 了認識以國產材生產、加工為主「正昌製材廠」,才發現原來其實台灣本身也有完整的林、木產業鏈,只是需要下游產業的支持。
圖為森林木十人團隊與「正昌製材廠」第二代老闆梁國興合照。約莫三十多年前,梁國興的父親開始跟林務局租借人工林地種樹,後來開始有木業「正昌製材廠」,使他們成為全台唯一有自己的林班、製材木業完整產業鏈的組織,一條龍式伐木、製材過程,與 NK 在 AA 研習時的生活十分相像,而梁老闆也對曲木工法大為驚嘆「原來我們用在小木屋的材料,也可以變成與自然融合的語彙!」。(Photo Credit:郭恩愷)
這幾年無論是在北美館 X-site 計畫競圖「曲井試驗所」、EMBERS「窩流餘燼」等作品,曲墨都與「正昌製材廠」合作,直接走入山林挑選樹木,「我在這麼成千上萬棵的樹去挑,同時也覺得樹在挑你,很像一種緣分。」他說。設計延續了對自然的尊重,同時透過木業、建築等下游產業,也串起了土地的良善循環。
帶著「森林木十人」回歸建築本質用,用雙手思考建築
開始在淡江教書後,NK 更藉此與林務局、正昌製材廠產學合作,帶著淡江建築系的學生,在 2019 年開創了用雙手打造實驗性木構造的團隊「森林木十人」。
「『森林木十人』就是個遞進的概念,因為有『林』匯集成『森』,『十人』則是團隊的概念。希望可以重新思考由林業到木業、木業到建築業、建築業再到用手思考這件事。」NK說。
在前兩三個月的設計階段,NK 彷彿帶著學生走入他在 AA Hooke Park 的生活。「森林木十人」不像一般理論性與圖紙構思的課程,老師與學生常不在教室裡,無論是在山林中做田野調查,到製材廠接觸產業端,都是先實地了解材料源頭、特性後,才開始設計。
NK帶著建築系學生們前往新竹橫山「正昌製材廠」見學,直接認識木頭特性與製材方式。(Photo Credit:郭恩愷)
學生們實地勘查做基地測繪。(Photo Credit:郭恩愷)
「用手感受材料的重量、特性,才有辦法把自然的材料帶回自然環境,因為裡面有太多不可控制的變因」NK 說。
在課程中,團隊從原木就必須思考可能的建築構件形式、如何有效運用每寸木頭,也要考量到在沒有電力、用雙手搭建的前提下,可以執行到什麼程度。成品看似外型輕盈、尺度小,但在山上還空無一物時,組織構建的困難度其實相當的高,「在 AA 有大型機具、吊車協助,可是在東眼山就是回到最天然原始的狀態,條件遠遠超過在 AA 時實行的困難度」NK 說,學生們必須將木材一根根搬上山,再想辦法搭鷹架、掛天車搭建交錯複雜的結構。加上在自然環境中,很難完全按照設計圖走,四到五人的團隊要在有限的時間完成,其實並不簡單。
四件作品都圖為「繫森」施作過程。(Photo Credit:郭恩愷)
即便在上山前一週,所有曲木作業、構建都預先完成,在現場施工仍然不時需要融入自然條件作因應措施。比方說,與樹幹共構的浮森、繫森、懸森,其實很難計算樹幹不同高度的實際直徑,面對這些狀況,在思維上一開始就必須要能夠「容錯」因應。圖為「懸森」施作過程。(Photo Credit:郭恩愷)
像今年懸森、繫森兩件作品,難度比去年更高,老師與學生們在山上待了連續 20 天, 直到成果發表前一天都還在趕工,「當時我很想跟學生說,我們延期好了,在我都快要說不要做的時候,學生對著我說『老師沒關係,我們晚上可以繼續點燈完成』,這是很難用言語去形容的狀態......。」整個過程,像是不斷在人雙手的力量與自然材料之間,尋找交互的可能。
「有時候在圖紙上不見得可以得到答案,沒有人在教導你時,用手思考、解決問題才是最難能可貴的部分。」
與工業化後的建築相比,建築師自己搬著木材,走入山中,像是回歸到人類最初在自然間為自己構築之時,那份對自然材料、每個人雙手的力量,以及與環境不斷協調的狀態。「好像很真心的做這件事,森林自然而然就會回饋給你。」NK 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