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Interview

【看見老街外的鶯歌】老土角厝改造為侘寂氛圍的藝術空間「夥房」,拜訪六位好朋友打造的秘密基地 【看見老街外的鶯歌】老土角厝改造為侘寂氛圍的藝術空間「夥房」,拜訪六位好朋友打造的秘密基地

【看見老街外的鶯歌】老土角厝改造為侘寂氛圍的藝術空間「夥房」,拜訪六位好朋友打造的秘密基地

你記憶裡的鶯歌長什麼樣子?老一輩人說以前滿佈煙囪的鶯歌,天空總是灰的、陰陰又膏膏,他們用煤炭在陶窯裡燒出一個小鎮的繁榮。但後來,大家到了這裡不再想起遍佈的小窯廠,有的店家為了求生存轉而販售來自國外的次級陶瓷,那段日子,鶯歌就像被細小的灰塵,慢慢的、淡淡的覆蓋,總是隱約感覺的到這裡的脈搏,卻看不見本來的光澤。

 

但近兩年來,不只是公部門領頭的「T22 設計振興地方產業計畫」、「鶯歌藝術城鎮計畫」逐漸發酵,地方也開始出現許多個人工作室,這些藝術家們在鶯歌的日常不只是關於陶瓷,創作之間透露著一種相對城市更慢、更聆聽內在的生活態度,讓小鎮漸漸長出不一樣的鶯歌個性。

 

在春夏交接的季節,坐上火車搖搖晃晃來到鶯歌,但我們不去老街,這次我們要帶你走走兩個藝術家們正在勾勒心中「藝術聚落」的秘密基地!第一站是距離老街只有一個鐵道之遙的老空間「夥房」,跟喜歡藝術的夥伴們,圍在廢棄鐵門製成的桌子、茶席旁,聊聊他們的故事。
從火車站一直走到中正二路,「夥房」不在熱鬧的地帶,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錯過,穿過合院內埕走進老土角厝裡,像走進了另一個世界。
 
斑駁的木門、舊耐火磚砌成的磚牆,枯木殘枝佐著鮮花,在茶席和工藝教室,侘寂禪意伴著一點台式的溫暖氛圍在空氣中散開,加上夥伴把面對鐵道曾經封閉的半戶外空間整理出來,更敞開了很多人都遺忘了的鶯歌美景。看著火車咻的行過眼前,捧著茶碗,沏好熱茶,還有炭火剛烤好的香腸,這裡原本只是六個夥伴的私人工作室,隨著越來越多朋友來到了這裡彼此分享,逐漸變成了喜歡工藝、生活美學的人的私藏秘境,最近也開始有了對外開放的工作坊與活動。


位在中正二路的「夥房」原本是六個到鶯歌生活的藝術家的私人工作室,後來隨著大家彼此分享,在近期也開始對外開放、舉辦工作坊與活動。(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左)某次拜訪夥房,藝術家林明修太喜歡這裡,便以舊砧板為大家設計了一個小招牌。(右)以前瓦斯窯直接將瓦斯置放屋外,再牽上多個管線連接到屋內,舊窯管線隨不再使用仍然保留原狀。(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六個喜歡拾荒、熱愛創作的夥伴,打造自己的秘密基地「夥房」
 
「我只能說因為我們都中年人啦(笑),對老空間比較有感,我們六個夥伴都還沒親自拜訪,只是看到照片上的紅磚、老窯,就決定是這裡了!」楊慶林說。
 
夥房的形成,最早要從幾年前說起。楊慶林是鶯歌中湖國小的美術老師,喜歡陶藝的他在國小內蓋了座柴窯、也舉辦了一場柴燒研習,因而陸續認識現在的夥伴江坤起、歐長坤、黎幼蓮、鍾承恩、黃茂松,他們各自屬於陶作、花藝、書法、茶道、金工藝術、料理等不同領域,個性截然不同,但對於生活、美感的態度卻一拍即合。於是,兩年前朋友分享這個老窯廠屋主剛好修繕好頹圮塌陷的老屋、正要出租的消息,他們立刻決定承租,好像小孩要打造自己的秘密基地的心情,單純想構築一個可以一起創作的工作空間,大家都是工作閒暇時有空就來整理,前後經歷了半年之久才完成空間雛形。


走進夥房,老紅磚牆、補強的舊耐火磚、一扇木片與金屬都已脫落的門扉,透露著淡淡的侘寂禪意。(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舊瓦斯窯所在的地方鋪張成茶席。(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圖中掛畫的木板後方,是原先窯廠放置陶胚的架子,也被夥伴們錯置改造成優美的陳列架子。(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四處可以看見以老物、舊貨妝點的細節。(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材料完好、新穎,呈現好的樣態並不讓人意外,但是重新發現被捨棄或忽略的物件,那種張力會讓你很驚艷,鶯歌有很多老空間、老物件都漸漸被遺忘,我們真的覺得很可惜。」江坤起說。

夥房藝術家江坤起。(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對這些夥伴而言,老空間雖然不易照料,卻有更多可以玩味的地方。
 
他們盡可能保留下老土角厝原始的樣貌,把舊的燒窯耐火磚拿回來砌牆,原本置陶胚的架子也被重新改造組合成展示架,已不再使用的舊瓦斯窯與推車軌道則透過鋪上碎石、佈置茶席,完好的保存。此外,位處鐵路邊火車呼嘯,一般鄰里很少敞開面對鐵道的空間,夥房反而將此當作特色,規劃了簡單的半戶外座位。


為了完好保存舊瓦斯窯與推車軌道,藝術家們選擇鋪上碎石,即使來日需要再使用,也能復原如初。(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敞開舊瓦斯窯做為藝術裝置,讓拜訪的人有機會感受到鶯歌的陶藝文化。(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夥房緊鄰著鐵軌,半戶外的陽台有相當優美的鐵道風景。不過多數住在鐵路沿線的鶯歌人家,少敞開面向鐵軌處,也多以鐵皮包覆建築此面。(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夥房則認為鐵道是曾經帶動鶯歌發展的一大元素,在整理建築時也特別敞開此面,佈置可休憩聊天的空間。(Photo Credit:新北市計畫團隊、台灣創意經濟促進會)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黃茂松開玩笑說,這群人彼此最大的共通點就是喜歡「拾荒」!有時候他在路上散步會突然打給夥伴江坤起「欸,小江,你有沒有看到老街路邊那個腐蝕的木座椅?」「噢,我已經掃描過一輪了,等一下要去」,他們常在海邊、路上或即將拆除的老屋搜集老件,而廢棄的材料也總是可以透過他們創造出不一樣的意境。舊時鶯歌在資源平乏年代,使用舊帖船殼製作的水溝蓋可以是茶盤,大溪木博館已殘破的木門成了屏風,廢棄的木板則被製成圍爐桌炕。


夥房中有許多材料是來自大溪木藝博物館舊倉庫、范姜古厝一些已不堪用的老物件,黃茂松說之前去木博館倉庫時,「本來想一車就夠了,結果夥伴去三車還載不完。這裡有扇門第一批進去沒有要撿,第二批說好像還可以喔,第三批就搬出來了!」(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左)歐鐵拿出一串在海邊意外發現的寶貝,一般來說捕魚用的加重鉛墜都是金屬製,但這卻是以陶瓷製作。(右)江坤起在范姜古厝建築尋獲的石塊,目前還在思索如何應用。(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在高雄長大的黃茂松傳承媽媽遵循古法慢煮熬燉的手藝,每項料理都精心烹飪,來到夥房絕對不會餓肚子!(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楊慶林的複合媒材創作、江坤起對金屬與木作的想像、歐鐵的書法與花藝、鍾承恩的茶道具,還有茂松各種古法製作的料理,隨著不斷地撿拾與創作,夥房的樣貌便經常隨著他們撿到的物件、想法而更新,這裡不但可以隨心所欲的展示器物的樣貌,慢下來的創作過程也構築出另一種生活方式。


夥房中央的木桌炕,是坤起將日式地炕與台灣使用桌椅的習慣結合之作。(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桌炕中可燒炭火煮茶。(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最近這裡原本的桌板被移去他用,慶林畫的泥漿刷畫不掛在牆上,轉換成桌面反而成了另一番詩意。(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鶯歌不只是做陶!在「夥房」看火車、燒窯、煮茶,慢下來感受這裡的故事
 
「鶯歌一直在談轉型,因為以前陶瓷業量產工廠都移往大陸,像這間舊工廠(夥房前身),沒訂單就只好收起來,甚至現在有些體質不錯的量產工廠也面臨人力短缺問題。當然,新一代優秀的年輕人接班帶來了新思維,產業變得更具多樣性,但生活文化上,還是有點薄弱,我們想分享的是,鶯歌不是只有『陶』,這只是媒合大家聚集的契機。」
 
楊慶林分享,最初鶯歌的發跡,除了尖山埔產胚土,南來北往的鐵路運輸也是一大關鍵,而在夥房,老房子留下的舊窯爐、火車在鐵道旁穿梭的風景,空間本身就蘊藏著故事。他觀察鶯歌的老屋往往有產權持分過於複雜、難以整合的問題,加上隨著近兩年許多建商大舉投資,最終這些迷人了老建築不是任由其頹圮,就是面臨拆除轉建新式大樓,有些在地人甚至因此離開鶯歌,「如果在地耆老、家族的窯廠都不在鶯歌了,這裡迷人的土味就會慢慢消失,我們很單純的,只是試著想讓更多人,透過夥房空間的氛圍聽到這裡的故事。」


夥房藝術家歐長坤。(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幾個夥伴們都很嚮往「生態博物館」的概念(比如他們也去了 T22 打開鶯歌工廠的計畫,讓大家真的進到窯廠看見工作過程和環境,感官記憶遠比在博物館參觀來得深刻),夥房希望分享的就是這種屬於地方的生活感,所以他們舉辦製作茶碗、花器的工作坊往往會搭配茶席、花藝等一系列體驗,未來甚至希望這裡也能有音樂、戲劇表演等不同的藝文展演活動。近期他們也預計在 9、10 月與陶博館合作企劃傳遞鶯歌老氛圍的活動,50 年代計程車從火車站載旅客到訪,聽高閑至先生彈唱台灣民謠,講在地的故事。
 
想像一個藝術聚落,一群夥伴永遠有好玩的事
 
楊慶林想像,若有機會也希望整合合院裡的老建築,邀請喜歡的劇團、私廚進駐,將這裡打造成藝術聚落,其實在地一直有豐沛的創作動能,有包含國畫、油畫等等不同類型的藝術工作室,在陶瓷上除了有阿萬師這樣擁有精湛工藝的手拉胚老職人,亦有如卓銘順將陶瓷融入藝術雕塑的創作者,只是彼此多為獨立工作、缺少串連,但如果將來鶯歌有多個像「夥房」一樣的地方,點與點之間串成線、面,就會形成一個可以彼此分享的在地生態網絡。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不過老房子只是一個楔子,這裡的迷人之處在於有一群人願意一起策動,就算在新的空間只要有人願意,也會讓人有不同的感受。」
 
因為藝術只是契機,最重要的還是人,即使我們永遠無法了解另一個人,但彼此對喜歡的事有所共鳴真是不可多得的幸運。就像學生時期總是期待一群朋友出去玩,來到中年竟也還有這種簡單快樂的時刻,每個星期三變成日曆上閃閃發亮的日子,六個夥伴這個時候就會聚在這裡創作(他們說是變東變西)、討論和分享最近發現的事,有時候也會帶好奇的朋友來喝茶,結果漸漸認識到越來越多創作者,甚至是甜點師、服裝設計師...等不同領域的人都慕名而來。
 
他們暱稱為「香港大叔」的藝術工作者謝至德,開著一台露營車以移動居住的方式認識台灣,就曾在某天暫棲在夥房院子裡,大夥圍著聊了好久;因為學陶而認識的甜點師傅金一鳴,若有空閑也會帶著自己拿手的甜點拜訪,大聊在峇里島的觀察和生活;或是進駐大溪「蘭室」、使用天然纖維製作服裝的品牌「茶衫」,主理人陳美霞不但給予許多空間營運建議,也為他們製作了屬於夥房的服飾。「夥房」在藝術之外,也讓來到這裡的人像跳進了與原有生活經驗不盡相同的兔子洞,遇見未曾想過、不可思議的人。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Kris Kang)
 
即便你只是不小心路過、有點好奇,只要夥伴在,總是好客的留大家下來泡泡茶。窩在夥房的茶席上,捧著柴燒茶碗,就可能再開啟另一個故事,對他們來說,這一切都是鶯歌的一部分!

■ 夥房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中正二路78號
近期活動、工作坊可關注facebook社團:https://bit.ly/3a0JJZh

延伸閱讀 Mor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