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有形、藝術有形,無形無色的「感知」卻是影響我們如何體會建築、藝術的關鍵。長期關注建築領域的忠泰美術館,由總監黃姍姍擔任策展人,邀請藝術家王德瑜、建築師林柏陽跨界合作,歷經兩年籌備後推出《感知現場─建築×藝術跨界展》,將整個美術館空間化作一件作品,邀請觀眾拋開展覽說明、脈絡資訊,而是用身體感知屬於自己的現場。

而在展覽期間,忠泰美術館也首度舉辦夜間講座,由策展人黃姍姍主持,藝術家王德瑜、建築師林柏陽主講,以「感知」、「跨界」、「現場」三大關鍵字,帶領觀眾感受本次展覽創作及策畫過程中激迸出的火花。

「過去忠泰美術館策畫過多檔建築展覽,努力用文字、模型敘述空間;然而,作為推動城市及空間議題的美術館,我們更期待讓觀眾實際用身體感受空間、自由地去經歷一切,而不是只能透過知識和論述來理解空間。」講座開場之初,黃姍姍總監娓娓說起《感知現場─建築×藝術跨界展》的策畫起源,接著也邀請兩位參展人——藝術家王德瑜、建築師林柏陽,分享自己如何看待「感知」、嘗試「跨界」、理解「現場」,並在此過程中發現創作的靈光。


忠泰美術館《感知現場─建築×藝術跨界展》(Photo Credit:忠泰美術館)

忠泰美術館總監黃姍姍(Photo Credit:忠泰美術館)

關鍵字一:#感知

在感知的探索上,王德瑜顯然比多數視覺藝術家有更多著墨。王德瑜表示,自己長期試圖討論視覺以外的身體感知,包含人跟空間的關係、觸覺的記憶等,都是自己作為「視覺藝術家」關注的重點。「我發現,大家的視覺記憶常有共通之處,但是嗅覺、味覺記憶卻非常私密且具有個人性。也因此我的作品往往只有編號、沒有名稱,這其實就是因為,我想讓作品成為介面,召喚大家的知覺記憶。」王德瑜說道。


藝術家王德瑜(Photo Credit:忠泰美術館)

帶著這樣的經驗,此次王德瑜收到來自忠泰美術館的邀請時,便希望邀請大家走到空間中,自然地用身體感受。她也分享自己曾得知,有一位建築師巧妙地立下柱子、隔籬,鄰人便依照自己的需要去到建築結構的不同地方——想要在陽光下吃早餐的人自然向著陽光走去、不想被打擾的人則往背光處走,一切都是這麼地自然而然。「在這樣的運作下,身體與空間的關係並不是人為告訴他的,而是這個空間、他的身體帶著他去發現的。在這檔展覽中,我便希望透過無形的設計,讓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感受,帶來不一樣的感知與記憶。」
 
林柏陽則表示,過去人們在美術館中,可能習慣用閱讀來理解感知,「但是文字寫『柔軟』時,你真的摸過那種『柔軟』嗎?當文字敘述『輕盈』時,那又是什麼感覺?這就跟人們如果沒有真的去過海邊,即便看過再多文字與畫面,仍舊無法理解海的存在,是一樣的道理。」也因此,在《感知現場─建築×藝術跨界展》中,他希望讓觀眾透過觸摸帶有隙縫的氣囊薄膜,確認自己要不要再往前走、對光線有哪些感知,「有些人可能很快走過去、完全沒感覺;有些人可能因為害怕而緩步行進。無論是哪種感知,我們希望讓大家拋開『理所當然』,慢下來理解事情。」


(Photo Credit:忠泰美術館)

建築師林柏陽(Photo Credit:忠泰美術館)
 
黃姍姍則補充道,當今許多展覽強調以聲光效果挑動觀眾的感知,這次展覽雖然以感知為名,呈現方向卻彷彿與時代背道而馳。「我希望大家可以主動用自己的感官去探索、感覺,而不是被動接收外在聲音、光影的刺激。這種作法或許與時代背道而馳,但我覺得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個人都需要與自己相處的機會。」黃姍姍笑道。


(Photo Credit:忠泰美術館)

關鍵字二:#跨界

如果說讓觀眾用感知體驗空間,是策展人與兩位參展人的共同目標,如何從不同領域出發,共同將這樣的目標化為實踐,則是三人共同面對的考驗。王德瑜笑道,過去她總認為自己論述空間的視角是獨特的,「這次合作後我才發現,這樣的討論,在建築界已經是日常了。」也因為這漾,她在這次與建築師的合作中,獲得許多來自建築界的觀點,對於如何看待人與空間的關係,也產生了新的觀看視角。「這次合作中很困難的一點,便是兩位創作者如何把『無形』化成『有形』再變成『不定形』。但是這樣的過程,對於我重新看待自己的創作和關注的議題,都很有幫助。」


(Photo Credit:忠泰美術館)

林柏陽則回憶道,自己在合作之初便積極地拋出許多想法,兩人也從空間的光線變化、天文關係等為線索,思考了許多表現的可能性。「我原本覺得彼此對空間的態度很接近,但也會在討論過程中慢慢發現差異,這就需要更多的溝通與相互理解。其實如果我們各做各的,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但要在作品裡面找到共同的基準線,則需要花一段時間。」

「我們必須在概念上達成共識。其實最後呈現的形式是什麼並不重要,因為形式是用來服務概念的。當我們有了共同的基礎後,就可以去判斷事情是不是我們要的,而這個判斷是讓空間自己去判斷,而不是讓我或柏陽判斷。」王德瑜補充道。她也表示,隨著展覽因疫情延宕、策畫時間拉長,有了更充裕的準備時間後,三人也在討論後,決定推翻前幾個「太自我」的計畫,「我們就在過程中往前多踏一步,把有形的東西拿掉,希望以更不打擾觀眾的方式,讓大家自然地去體驗。」


(Photo Credit:忠泰美術館)

關鍵字三:#現場

而在三人最終呈現出《感知現場─建築×藝術跨界展》後,剩下的便是交由每一位觀眾到現場自由地感受。對此,黃姍姍觀察到,身處在網路資訊發達的時代裡,許多人在真正到場前,便已經對於即將經驗的事情瞭然於心,也因為這樣,旅行過程彷彿只剩下拍照與應證而已。「然而,人們在旅行中真正感受到幸福的瞬間,應該不是按下快門的那一刻,而是感受到陽光、空氣、海風,或是人的笑容,這些都是很難透過照片傳遞,也無法被二次創作的影音取代的。也因為這樣,我很希望觀眾真正來到現場,而不是用 3D、VR 體驗空間,這樣的方式雖然與時代潮流相悖,卻也因此在這個時代顯得格外重要。」


(Photo Credit:忠泰美術館)

王德瑜也指出,由於氣囊材質的特性,現場的觀眾其實無法很靠近地拍攝,而當人們無法用鏡頭記錄感受時,便只能用身體記錄它,而這也讓「現場」體驗更形重要。林柏陽更進一步說道,在當代生活中,人們擁有太多的資訊與便利,但這種「便利」卻可能讓大家忘了生活與感受。而這次在《感知現場─建築×藝術跨界展》中,三人所做的事情,便是打破既定的參觀動線,以氣囊、葉形木椅、梯子構築出新的現場體驗可能。而當美術館本身就是作品,當現場的體驗沒有固定路徑,而是為每個人賦予尋找歧路的可能性,那跨界碰撞出的想法,便如同展場裡的氣囊般無所定形,留待所有觀眾感知現場、自由定義。


(Photo Credit:忠泰美術館)

(Photo Credit:忠泰美術館)

(Photo Credit:忠泰美術館)


藝術家王德瑜
 
王德瑜的作品一向訴求簡單的概念,她一直嘗試著在極簡的媒材裡探索空間的存在感,並進而思考人於空間裡的存在形式與狀態。自 1995 年起,王德瑜已舉辦過超過 20 次個展,並參與數次國際展覽,包括 2022 年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2019 年韓國釜山當代藝術中心《Phenomena of the Mind》、2019 年奧地利林茨 OK 當代藝術中心《Sinnesrausch 2019》、2016 年國立臺灣美術館《臺灣美術雙年展》、2005 年日本《橫濱三年展》、2002 年法國 Enghien-les-Bains《當代藝術雙年展》、1996 年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雙年展》等。
 
建築師林柏陽
 
林柏陽,臺灣專業建築師,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並於 2012 年成立境衍設計事務所。長期關注公共性空間的發展設計,關注建築的公眾性,認為建築是屬於大家的,而非個人;希望創造好的公共空間,提升市民的實際生活與美學,也企圖利用不同尺度的設計來探討每個空間裡的小世界。曾於國內外獲獎無數,包括 2022 年德國 iF 設計獎「建築設計項目」、2021 年臺灣建築學會「優秀青年建築獎」、2019 年「都市危老加速重建輔導專案設計大獎」第二名、2014 及 2018 年「ADA 新銳建築獎」佳作等獎項。

《感知現場─建築×藝術跨界展》
 
展覽日期|即日起至 2023 年 2 月 12 日
展覽地點|忠泰美術館(臺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 178 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10:00-18:00(週一休館)
參觀預約|https://reurl.cc/O4KYMR

編輯/張譯云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