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曉得大家上週末有沒有前往新一代設計展現場,感受台灣新銳創意的活力呢?為期4天的第32屆新一代設計展已於昨日落幕。一如既往,這4天來,參加新一代的人潮從捷運站就開始湧現,而展覽會場外更是未到展場開放時間,就已排滿購票的學生民眾,會場內的人流更是從開展那刻起就不曾稍減,特別是熱門的學校(如實踐、台科大等校)或作品前,光是等待創作者解說作品,就要等上好些時間。
 

第32屆新一代設計展會場。(Photo credit:台灣創意中心)
 
綜觀今年的新一代設計展,工業設計類的作品在主題選擇上仍是以文化傳統、醫療設備、銀髮族照護、善待環境、運動休閒等為主,而兒童家具類型的作品件數也不算少,但是因為現場作品數量龐大,因此屬於小型的作品如餐具等,便容易在觀賞過程中被略過而少被詢問。另外此屆作品在材質的使用上,未見太多突破創新之處。
 
視覺與包裝設計類的作品,依舊以文創類商品為大宗,不過在此想特別提一下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學系的作品,其展場內參觀人數雖不如其他學校,但就其作品題材而言,卻是相對顯得多元(也可說有點冷門)且具社會性,如外籍新娘、教育、背包客等在其他學校幾乎不曾看見的議題,卻都是中原商設學生的創作主題,而最後作品《為什麼外國背包客不來台灣?》獲得了新一代設計獎的數位多媒體設計類銀獎。

銘傳商設以 「快樂設計」作為展場規畫主題,強調設計的隨心所欲,要快樂創作才會有好設計,而鮮豔的配色也帶出了參展學生的青春活力。

長久以來,大量的人潮、擁擠的會場幾乎與新一代設計展畫上等號,在這樣擁擠的空間中,確實難讓人靜下心來觀看作品,因此展場的動線規劃在新一代設計展裡就顯得重要,因此今年MOT/TIMES編輯群在盡力逛過會場後,一致認為台灣科技大學在展場的動線規劃上最為出色,展場以高低位階的落差引導參觀動線,且將類別相近的作品置於同區,讓參觀者在欣賞作品時,可以更快進入其所營造的情境之中。

    
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的展場空間設計,也展現出此科系的獨特性與吸睛力,而實踐產品設計學系展場中,則是可見到多件以概念性為主,或是異材質結合的作品。總是外界關注重點的實踐大學,在19日公布的新一代設計獎中,也獲得了不少獎項。(不過編輯在實地探訪過實踐展區後,卻覺得有不少作品有似曾相識之感,因此較難以引起共鳴。)

    
不過,實踐大學的《TINY SENSE》卻是讓人印象深刻,《TINY SENSE》將許多日常生活中被忽視的小物件放大,並改變它們的功能性,賦予這些小物件新樣貌,讓人開始以新的角度體會生活。

而學生於會場上大肆販賣商品,也一直是新一代設計展較為人所詬病的現象,但在此屆設計展中可說改變甚多,幾乎不見大聲叫賣商品的學生,因此參觀者得以將焦點置於作品之上,而若有想要購買其作品的民眾,商品與標價多被置於不明顯的角落,不會讓商品搶了設計作品本身的風采。

台科大的作品《台灣使用手冊》,以中、日、英三種語言,製作台灣生活手冊,以非常貼近台灣人生活的觀點與幽默口吻介紹台灣,也道出台、美、日三個國家民情的差異。 

台科大學生作品《泡泡怪獸 公園親子泡泡機》,小朋友可以在公園裡,踩著會冒出泡泡的運動設施,達到運動的樂趣。

北科大學生的作品完整性頗高,但是表現持平,並未有太讓人驚豔的作品。此為作品《拜枋》,以掃墓祭祖為創作主題,將掃墓時所需物件,全部放置於手提盒裝內,讓掃墓祭祖前的準備變得較為輕鬆。

另外值得讚揚的是,今年新一代設計展上,不乏看見許多有趣、具原創性與完整性,且試圖從根本處解決生活現況的作品,這也難怪台灣設計總是國外設計獎項的常勝軍,但也帶出台灣設計環境的斷層問題,這些獲得肯定的作品,未來又有多少有機會量產並成為商品在市面上被販售呢?另外,新一代展場上幾乎每件作品都貼上「專利申請中」的字樣,然而專利又真的能夠保護得了創作者與這些具原創性的作品嗎?不過,這當然不只是新一代設計展所面對的問題,國際上許多大型設計展與知名設計師也都面臨了相似的狀況,為此,今年米蘭家具展更邀請了多位設計師,一同現身談論他們對於創意被剽竊的擔憂(如下影片)。
 


 

最後,更多關於2013新一代設計展的現場與作品介紹,MOT/TIMES將推出「新一代設計展」影像報導,請大家拭目以待。

編輯/劉宏怡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