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3點半,不偏不倚,眼前一個身形高瘦的男子斜倚著牆角,帶了點與世無爭的況味,「城市浪人」是我第一個浮現的形容,他,是黃威融,如果你有聽說過台灣幾個具代表性的設計雜誌如《小日子》、《Shopping Design》,他,正是它們的創刊元老之一,遠在10 年前設計雜誌還鮮為人知的年代,他就縱身一躍,自此泅泳在設計風格雜誌的瑰麗想像中,未曾一日停滯。

2016 年下半,距離他擔任《Shopping Design》創刊總編輯10 年之後的此刻,他再度協助忠泰集團出版的《AAA-城市藝術雜誌》首刊的編輯事宜。記得黃威融曾說過:「如果你是生活雜誌的編輯,就別整天坐在辦公室。」於是當天 MOT TIMES 特別請他帶領讀者到市民大道高架橋下,昔日瑠公圳渠道週邊,來一趟隨興、恣意的秋日小散策,突襲台北城裡的藝術、文化新秘境,同時,一窺新落成的「HOME 2025:想家計畫」的建築作品,逾時不候,是否要一起同行?
 「一切要從忠孝市場的肉圓攤說起…」當天散策的起始,我們選擇了一個鮮為人知的入口,夾縫在忠孝東路與市民大道之間,從馬路口到市場,雖然只有沖泡一杯拿鐵的時間,卻與東區的摩登大戲,迥然不同的劇情風景。

揮別了東區嘈切的街市,率先映入眼簾是靜謐的忠孝市場,只有一些零星的攤販半睡半醒,是令人心安的守舊氛圍,同時,陣陣咖啡豆香自路旁的咖啡廳撲鼻而來,在人煙罕至的巷弄中,格外強勁濃烈,帶了點微苦的黑巧克力與煙燻習氣,搭配招搖的日光,烘托了一下午的暖意,很適合做為今天波西米亞式散步的起點。
 

 市民大道與忠孝市場一帶的畸零之地,過去曾是瑠公圳的渠道,串聯許多老台北人的共同記憶。(Photo Credit:MOT TIMES)

「好可惜,大部分台北人都不知道這裡!」黃威融感嘆地說,放眼望去,眼前的公園綠帶中盡是不怕浪費的綠意,可惜只能兀自欣賞,徒然美麗。我們一行人沿著接踵而至的大公園、小公園走去,一路上蓊鬱的樹林爭相為我們屏蔽,替忙碌的時日預備了一處歇心喘息,沒想到比鄰市民大道橋下,還有這樣一個避世所,安靜得出奇!
 
開放綠帶與畸零空間在台北都會中心十分難得,我們究竟能如何更多元有效地使用呢?(Photo Credit:MOT TIMES)
 
他指著不遠處,鄰近馬路的一片綠地說道:「你看公園裡這麼多長椅,卻都沒有人來坐!」,眼前,約莫十幾張長椅無辜地在角落佇立,只有零星的一兩張被撿取。

「大家應該常來這裡野餐、辦市集才對!」他的眼裡跳躍了不只一絲的喜悅:「就像是電影『五星主廚快餐車』那樣!你看過嗎?」他接著說:「食物很重要,你想想看,如果知名主廚奧立佛在這開餐車,會沒人來嗎?」
 

關於這裡公園的使用,偶爾,會看到附近居民帶著小孩在公園裡的遊樂設施攀玩,但使用方式終究是太單一了!黃威融認為,市民應更靈活地運用這些都市中的畸零之地,譬如大安森林公園,就是個好例子。(Photography by 余松翰)

走過滷味攤、民宅、禪寺,不知不覺,就走到了公園盡頭,新落成的「忠泰集團總部」與「忠泰美術館」在街角守候多時,隱約透露出低調大器的雍容,然而在大樓的鐵漢表面上,卻還餐摻雜幾抹淡淡的草綠柔情,與四周的綠地不時對話呼應。
 
忠泰美術館於今年10月全新落成,大片玻璃窗租借戶外自然風景,成為最美的裝飾。(Photo Credit: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原以為散策即將尾聲,忽見夕陽映照在幾幢廣場上造型科幻的建築體上,閃閃發光,彷彿是來自未來的呼喚,正在歡迎我們的不請自來:「歡迎來到10年後的家!」我的確看到那些建築在對我們眨眼,原來,是「HOME: 2025 想家計畫」的戶外展覽!


「HOME: 2025 想家計畫」是由「忠泰文化藝術基金會」所主辦,歷時一年半,結合建築界與企業界,提出對於未來建築的想像,現場特別將最終選出的 30 個建築提案實踐成為大型 1 比 1 具體模型,其中,設置於戶外展區的大型建築展品,更是完全免費開放給一般大眾,讓大家隨時可與建築來一場秘密約會。(Photo Credit: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這次 HOME: 2025 想家計畫的戶外展品真的非常值得來看!」當天黃威融大概重複了三遍,首先吸引我們目光的是一棟幾何錯置的建築,特殊的切面造型,讓人壓不住心底玩心,三步併兩步,想衝進去一探究竟,一靠近,芬芳的木香就將我們繚繞,俯仰間,彷彿置身北歐的森林。

我們沿著木造樓梯上去,頂端的風景更讓我們無法言語,他站在與樹林平視的階梯高度,順帶一提:「人要從不同的角度,與樹木對看,從地上看,是仰望,但這裡才能欣賞到整個美感。」可不是嗎?
 
站在「方瑋 × WoodTek 台灣森科」設計的「積木之家」之中,自成一個寰宇,從四處開窗對外偷偷窺視城市光景,這一秒鐘,城市裡的車馬聲、趕路聲、嘆氣聲,彷彿和我們都沒有關係。(Photography by 余松翰、忠泰建築文化基金會)
 
10點鐘方向,另一個人字形屋頂的小巧木盒子,傳遞出親切邀請,由曾瑋、林昭勳、許洺睿與初鹿牧場合作的行動屋宅「D-House」,一張高架床、一張書桌,簡潔到不行、宛如流動帳篷般的開放式住宅設計,讓我們由衷喜愛,如果編輯們能把稿子來這裡寫多好啊!心裡不禁暗暗地想,這樣就可以一邊吹著風,一邊寫字,沒有靈感的時候,往外看看,靈感說不定就跟著來了,多好!
 
由曾瑋、林昭勳、許洺睿和初鹿牧場共同打造的「D-House」提出一種「臨時與永久」的混成構築系統,特別的是利用農業生產的廢棄物乾稻桿作為主要材料來施作,由於需定期更換稻草磚,讓屋主對家的記憶得以不斷翻新。(Photography by 余松翰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才剛幻想完,一行人就又被一旁兩棟神奇透明的屋箱,轉移了注意力,相較於附近傳統公寓的工整冷靜,它們顯得輕巧詩意,或許居無定所,在未來是件特別時髦浪漫的事吧?
 
輕盈、流動、透明,看到眼前這個由「陳宣誠 × 秀傳醫療體系」打造行動醫療住所時,忍不住讚嘆,若未來有了這樣的設計,無論是銀髮族、病人,都可以擁有專屬的移動城堡、游擊式菜園,這樣一來,人人都可以成為都會陶淵明,種菜、偷菜(?),都變得特別容易!而且,當兩台車屋交會的當下,搞不好還可以互相丟擲瓜果,以物易物,回到遠古詩經年代令人嚮往的純良、美好。
 

都會游牧!由「陳宣誠 × 秀傳醫療體系」所打造的「載體聚落」,透明的屋宅設計確保風與光能恣意流通,讓人與自然能更親密接觸。(Photo Credit: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建築和所有的藝術、文學、電影、音樂一樣,只有它在探索新領域,鑄造新語言,和想像新符號和新意義時,才有價值,關於未來,也許斷定什麼都言之過早,但是從此次的展品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些關於未來建築的流行語彙譬如生態、輕盈、不規則、實驗,在台北密密麻麻的都市紋理中,我們究竟能植入什麼樣建築的新可能呢?


曾志偉建築師與專司回收玻璃的春池公司合作了「山洞:類生態光學冥想屋」,透過玻璃的重量、無機、耐溫、堅固、透光等特性,將自然的光能和水回收轉換成生態小屋。(Photo Credit: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天色漸暗,當所有天上的雲都散了,只有前方穿廊上一朵,仍堅定不移。這朵走失的雲有個美麗的名字叫「琉璃雲」,是由洛杉磯建築師搭檔 Dwayne Oyler 和 Jenny Wu 的大尺度精密數位建築創作,也是黃威融圈選的最愛,他說多虧了這朵雲,淺藍色的柔和多變性格,映襯身旁玄黑色、剛硬、亮面的豪宅,顯得非常特殊!
 
Dwayne Oyler 和 Jenny Wu 的作品「琉璃雲」完美結合科技與藝術,金屬三角面版媒材的數位建築語彙,提亮空間優雅氛圍。(Photography by 余松翰)
 
然而,「這畢竟是企業住宅、私人住宅,要開放場地不容易!如果是我,大概會拿這裡來跳土風舞、打太極拳,說不定以後還可以有室內演奏、市集、或辦小型音樂會…」黃威融開心地接著說:「在台灣,大部分的豪宅是不可能開放成這樣的!因此,這也可以視為某種空間共享的新可能。」明顯地,眼前寬闊無邊的廣場,正向全體市民遞送出熱情邀約。

太陽日漸下山之際,轉了一個彎,我們瞥見忠泰集團總部和住宅建築間,美麗的維谷,「你們不覺得,從這方向看去,就像日本的六本木嗎?」他不經意提起,沿著他指的方向望去, 只見倫敦藝術家 Julian Opie 的《台北漫遊》LED頻幕上的都市人群,正急為了不知名的事物急促奔忙,不曾留盼,此時,黃威融也突發奇想地跑去亂入他們的行列,不知道為什麼,竟沒有半點違和!
 
 Julian Opie 的《台北漫遊》作品把獨特的符號化人像,結合雕塑、繪畫、影像,如流行音樂般地跳脫出在自然之中。(Photography by 余松翰)
 
然而,成日奔波,終究還是有疲累的時候,一旁日本知名藝術家新宮晉在水池中心的雕塑作品《風之星》給了我們捎來了善意的提醒,如它的名字,宛如在風中緩慢自轉的星球,一動一靜,將自然中的風、光、水的訊息,翻譯為視覺上的動能,隱約傳遞空寂禪意,氣流在鋼鐵的扇葉間韻律,頓時化作一首首石久讓的樂音,久久消散不去。  


《風之星》是由不銹鋼材質的精密機械裝置製作而成,隨風緩慢轉動,呼應著觀看者的氣脈節奏,鳴奏自然與人文的動人交響。(Photography by 余松翰)
 
台北下雪了?散策的最終站,有一個偌大的雪人在街角迎接,張開雙臂,這是來自芬蘭建築師 Marco Casagrande 特別量身訂製的作品《大力助手》,巧妙結合芬蘭雪人與日式盆栽,獨自駐守在市民大道、建國交叉路口,隨著四季幻化美麗姿態。走近一看,表面上青銅、石材所呈現的斑駁色澤,彷彿在和老市區消逝的流年歲月,遙遙相映。
 
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發現!黃威融提到,北歐設計在顏色和媒材的選擇上很特別,會讓人有種自然的聯想,與一旁的茁長的樹林連成一氣,消弭了太過都會的地理感受。(Photography by 余松翰)
 
或許,有些人,有些事走遠了,譬如八德市場,譬如瑠公圳,但他們都曾那樣如此深刻地存在過,此刻,在我們的心中依然,如同雪人雙臂上透出的新芽一樣,只是在等待下一個春季。
 
下次一起來散步,好嗎?

編輯撰文/ 黃品嘉

展覽時間:2016年10月22日(六)~2017年1月 15 日(日) 10:00-18:00
                  週一休館 (如遇國定假日照常開館)
展覽地點:忠泰美術館及週邊公共戶外區域 (台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
展區規劃:



 
 
參與建築師:方尹萍、方瑋、王喆、平原英樹、辻真悟、邱文傑、吳聲明、林建華、林聖峰、翁廷楷、陳宣誠、邵唯晏、許棕宣、彭文苑、曾志偉、曾柏庭、廖偉立、趙元鴻、劉國滄、蕭有志、蘇佳鴻、王治國+劉冠宏、王家祥+蕭光廷、李啟誠+蔡東和、陳右昇+邱郁晨、陸希傑+何炯德、郭旭原+黃惠美楊秀川+高雅楓、戴嘉惠+林欣蘋、曾瑋+林昭勳+許洺睿、黃聲遠+劉崇聖+王士芳
 
參與企業:3M Taiwan、O Plus Design、中興保全、台灣大哥大、台灣森科、新光保全、利永環球科技、秀傳醫療體系、佳龍科技、長虹建設、長傑營造、春池玻璃、通用福祉、國產建材實業、常民鋼構、強安威勝+構建築、初鹿牧場、新光紡織、新能光電、樹德企業
 
計畫網頁:HOME 2025:想家計畫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