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路,在我自己的經驗,也是尋找自己心中的那盞光。不管是自然環境的感覺,某個樹葉、植物、光線,或在這邊碰觸到某些狀態而引起內在感動,就是光的發生。」纖維藝術家陳淑燕說。
 
「緩慢尋路 花蓮石梯灣 118」從2019年開始《118 尋路計畫》,邀請各方創作者短期駐村創作。今年的全新展覽《尋光而行》,邀請到聚焦藝術與部落文化傳承的「光織屋」藝術家陳淑燕。在原始素樸的混凝土建築裡,她赤著腳,雙手細心反覆動作,將讓飛魚般的竹與紙、太平洋岸山與海交界融合的手染布自由徜徉,隨風飄動。
 
沿著山海取材的纖維,在工藝琢磨與自然界不羈的靈性之中不斷與空間對話,也讓作為旅人的我們慢了下來,深層地探尋花蓮,尋回自己。
這幾年光織屋的作品,彷彿把花東優美的山與海都化作了可輕觸的實體,如同2020台灣燈會花蓮「太平洋漫波」的竹與藤一樣柔韌,又如新社海梯田上的公共藝術《巴特虹岸-在這安居的地方》,手工砌石與優美大型竹編空間,讓人驚訝原來部落工藝也能以建築尺度優美的存在。

學生時期開始,陳淑燕就喜歡自己騎著摩托車到各個部落旅行,也因此接觸到各種不同的部落工藝與順應自然的生活態度。從投入新社噶瑪蘭族的香蕉絲工藝復育,到與好友杜瓦克‧都耀共同創立「光織屋-巴特虹岸手作坊」,雖是漢人卻熱愛部落文化,最終決定以東海岸為家,不斷透過駐村、教學、環境景觀裝置等方式,投入纖維藝術創作。近年更開始以地方創生概念串連族人,討論部落將來可以如何延續傳統文化。大家總是親切的呼她「燕子老師」。
 
今年初,環抱山與海的「石梯灣 118」邀請到陳淑燕駐村創作,讓她暫時歇下手邊的計畫,讓像齒輪不斷向前轉的身心暫停一會,回到藝術創作最純粹的時刻,也好好梳理自己在花東16年來的積累和實踐。


(Photo Credit:緩慢尋路)
 
從自然纖維走進部落文化,香蕉絲、樹皮布都是山林海邊給人們的感動
 
《尋光而行》展覽中可以發現花蓮路旁常見的構樹捶打而成的樹皮布、岸邊九芎漂流木的自然形體、柔軟的桂竹、植物染工藝...,這些作品一一呈現了這幾年燕子老師生活在山林海邊的研究。

成立「光織」屋後,陳淑燕與噶瑪蘭族的長者們一起復育珍貴的「香蕉絲」工藝,也和夥伴杜瓦克將傳統捕魚的「竹笙」工藝重新轉化。此外,透過閱讀古書文獻,也讓燕子老師發現在人類還沒有開始文明生活前,台灣也曾經擁有「樹皮布」工藝,部落的人們就像穿著獸皮一般使用樹皮!

《山水素描 03》將樹皮布、手工紙纏繞於九芎枝上,順著漂流木自然原始的樣貌創作。(Photo Credit:緩慢尋路)

(Photo Credit:緩慢尋路)

《素描山水》在漂流木上飾以白漆,木頭自然延伸、樸素的樣貌回應著石梯灣118南北向敞開的中庭混凝土空間。(Photo Credit:緩慢尋路)

《夜光山色》運用九漂流木自然延伸的線條與藍染樹皮布構築出美麗的形體。(Photo Credit:緩慢尋路)

圖中央為《在藍之中迷走》,藍染後的大片構樹樹皮布,仍可看見其保留了表面咖啡色紋理。(Photo Credit:緩慢尋路)

這些即將消失的工藝,被轉化成製成線條柔美的燈具與大型藝術品,對燕子老師來說,不只是讓傳統工藝重新走入日常,拿起展中桌面經過反覆搥打而成的構樹樹皮布、香蕉絲纖維、瓊麻線,「創作最有感覺的其實是過程,表面的粗糙、光滑,質感的疏與密,都帶給我很多身體、內在的感受。」燕子老師說,這些她親自在山林海邊向自然拾取,或站、或坐、反覆敲槌、繞行編織,用身體、手工處理纖維的過程,都使她思緒安靜下來,專注在當下,感受與自然的對話。
 

桌上的各種纖維、染色都是在運用東海岸隨處可見的天然植物材料製成。其中,燕子老師也特別展出構樹原木周圍受敲擊成薄薄「構樹皮」的樣貌。(Photo Credit:緩慢尋路、Peiling)

在石梯灣118旅宿附近即可拾得構樹枝葉,在燕子老師手中,各種植物纖維都能搖身一變成為創作媒材。(Photo Credit:緩慢尋路)
 
從「滲透環境」到成為大自然的「整體」,藝術創作就是生活觀的體現
 
其實早在 2005 年,燕子老師就曾來到石梯坪一帶駐村創作,但此時作品的味道卻與過去截然不同。當時的她還住在台南,卻愛上了東部的環境,「那時候我希望自己跟這裡的關係要更深,作品就是『滲透』的想法,要用身體去處理這些材料,比如我會在單面山上處理薯榔,在過程中讓人完全滲入環境」陳淑燕說。


(Photo Credit:緩慢尋路)
 
展中同時期的兩件作品《種籽的十四種狀態》、《林色》,都嘗試用多種交織的材質與較為複雜的技法,呈現環境與人的「對應關係」,當時她想「環境跟主體互為表裡,比如以自己為主,環境就成了背景,但換個角度,當環境是主體,『我』就成了其中一個小元素」。回想當時於南藝大碩士研究纖維創作,燕子老師尚處於希望表達環境與人「融合」的狀態,對自然的質性、植物染相當著迷,也在那段時光做各種各樣有趣的工藝技法實驗。

《種籽的十四種狀態》運用亞麻線、銅線、纏絲、釣魚線、檜木纖維、種子創作,以織布機的雙層織法,讓前後兩面互為表裡,呈現材質的對應關係。(Photo Credit:緩慢尋路)
在南藝大創作時,研究方式較為嚴謹,作品也有許多技術性嘗試,如《林色》以手捻苧麻、機器製苧麻、纏絲製作,由於織線必須以段染的方式染製多次,加上不同材質強度不同,製作過程相對困難。(Photo Credit:緩慢尋路)

《夜光山色》(Photo Credit:緩慢尋路)
 
不過隨著時間積累,加上移居東海岸生活十餘年的歲月,身邊的族人們日日生活總是專注在當下、把身體交付給自然,似乎不存在對未來無謂的憂慮。生活的過程,讓她內在、身體的侷限都一道道的被打開。比如過去她也和一般人一樣,會覺得歌唱、舞蹈是種個人表現,但在部落其實就只是一種日常的身體釋放,在豐年祭大家應聲合唱、圍著圈跳舞時,感覺特別明顯,不用腦思考,而以身體感受,每個人都不再只是「自己」。
 
「人跟人之間有一股『流』,我們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很像魚群在海潮中有個方向性,不見得很具體,但當你真正進到大自然裡,就會放下自己、成為整體。」燕子老師說。當個體與外在的分界逐漸模糊、消失,藝術便自然如是散發著她心靈的隨順與澄淨。


(Photo Credit:緩慢尋路)
 
如同飛魚一般從入口徜徉到大廳裡的作品《精靈羽翼-尋光》,靈感來自於葛瑪蘭族的喪禮祭儀,人往生的隔日,祭司會拿著植物纖維,在備好的米水中撥撈,若勾起了一抹白色、如雲霧繚繞的樣貌,便表示亡者已經回到了部落。由桂竹竹梢圍繞著手工紙,是靈魂停駐於枝葉間的意象,而它們一個個朝往同個方向,那流動感就彷彿萬物皆一,每個人都是不單是個體,而是融合於一的整體。



《精靈羽翼-尋光》以桂竹竹梢、手工紙、樹皮布製作,一個個如魚,也如自由的靈魂般般悠游於大廳。(Photo Credit:緩慢尋路)
 
「成為整體這件事好像很哲學,可是其實就是把自己交給大自然,很享受。」陳淑燕說。

■ 尋光而行
展期:2021/3/19~8/31
地點:緩慢尋路‧石梯灣118民宿|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石梯灣118號 (台11線64.5公里處)
直接入住完整體驗,線上訂房:https://reurl.cc/bXvxr
 
非房客請提前一日來電預約參觀:0976-900539
預約時段:10:00、11:00、15:00、16:00

編輯/林沛伶

■ 關於 118 尋路計畫:
「石梯灣 118」曾邀請極光攝影師馬賽 Kyo、愛丁堡藝術家優席 夫、陳冠華建築師到此展出作品,2019 年起更展開《118 尋路計畫》,廣邀各方創作者短期駐村,打開視聽味觸嗅心六感,在東海岸綿延海岸山脈與廣闊的太平洋間進行創作。
■ 延伸閱讀
- 【花蓮尋幽小旅行】拜訪東海岸最美民宿「緩慢尋路 石梯灣 118」、品嚐舒米如妮醇厚「稻味釀」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