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對吉阪隆正尚不熟悉,但這位師承考現學鼻祖今和次郎、現代建築之父柯比意的日本建築家,在當年融合了兩者的精華,日後發展出深入人與環境的關係、重視各地多樣性,希望達到沒有戰爭、包容世界的建築哲學「有形學」。他不只是位建築師、產出大量學說論述、致力於教育,同時也是熱愛登山探險、旅行考察,充分將自己放進人與環境的態度,影響了當代無數建築創作者。
 
在台灣,景觀建築家郭中端在早稻田求學期間深受其薰陶,而日本建築師內藤廣也曾這麼回憶這位他在早稻田求學時的老師:「他在無形之中教導我們的不是建築,反而是他對人類的看法和對社會的看法。吉阪老師的人生觀和生活態度很了不起。是一種比建築更根本的東西。」
 
今年東京都現代美術館於3月舉辦的吉阪隆正展《Panorama World: from life-size to the earth》,館方表示這是首次有公共美術館完整彙整建築師的全貌,不過卻並非以建築年代為軸線敘事,而是透過七個章節(起點、吉阪自邸、建築理念、山岳/冰雪/建築、從原始邊界到文明邊界、遊戲推薦、有形學),不同面向帶大家看見吉阪隆正身為一個建築家、教育家、登山熱愛者的個人哲學!
以「有形學」影響現代建築——建築師吉阪隆正
 
吉阪隆正 Yoshizaka Takamasa (1917–1980)早年所師承的兩位建築大師對他建築觀點影響深刻。就讀早稻田大學建築學科時師從今和次郎(註1),在其指導之下,赴往各地展開農村與民居(Minka)調查,深入研究「生活學」與「住居學」;畢業之後,吉阪隆正於 1950 年赴法國向柯比意學習,兩年的時間參與了多個建築項目,包含著名的馬賽公寓(Unite d’habitation)與昌迪加爾政治中心建築群(Chandigarh Capitol Complex)等經驗,豐富的吸收現代建築與都市規劃思維影響。(而後更與同樣師承柯比意的兩位建築師前川國男、坂倉準三,共同負責柯比意在日本唯一一座建築「國立西洋美術館」細部設計與監工。)


建築師吉阪隆正。(Photo Credit:Arukitekuto)
 
不過特別的是,吉阪隆正集結了兩位建築前輩的觀點,在建築技術之中融入生活的柔軟,發展出關懷人與環境之間關係,注重在地多樣性/社區營造的「有形學」。1952 年回到日本後,1954 年即受任早稻田大學助理教授(1959 年被任命為早稻田大學教授),並在同年成立吉阪研究室(YOSIZAKA Laboratory,1964 年更名為「U 研究室(Atelier U)」),起初位置就在早稻田校內,希望學生們的建築思考與生活緊密接軌,讓大學成為社區營造的軸心。
 
「有形學」探討人類活動與物質世界交互關係之理念,陸續實踐在吉阪自邸(1955)、URA House(1956)、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1956)、江津市役所(1962)、Athénée Français(1962)、Inter-University Seminar House(1965)...等建築,以及都市規劃設計之中。更在早稻田任教時將其精神擴散至建築系學生們,其中就包含今日活躍於日本、也曾於台灣宜蘭參與一系列公共設計的「象設計集團」。

江津市役所。(Photo Credit:Eiji Kitada, 1994)
 
吉阪隆正曾說:「我相信建築是世界相互理解的線索之一」,正是這般由社會觀察的態度,使他不只是一位建築師,同時也參與不同領域活動,是教育家、登山者、冒險家、文明的評論家,更曾任日本建築學會會長、日本生活學會會長、日本山岳會理事、日本冰雪學會理事,率領早稻田大學赤道非洲探險隊、喜馬拉雅 K2 探險隊,環遊世界各地,被譽為「最國際化的建築師」。
 
今年東京都現代美術館大展梳理他參與不同領域的觀點、想法與創意,匯集了豐富的草圖、手稿、筆記本、文件與照片,以及共30個經典建築項目,帶領大家立體的重新看見吉坂隆正!
 
亮點 1:環遊世界的吉阪隆正,是這樣看待世界的!
 
吉阪隆正的生活體驗影響了他對於建築的觀點,除了兒時生活於歐洲,經歷戰爭的年代讓他一生致力追求和平,而後赴往法國師事柯比意、在建築教學邀約與考察之下曾赴往拉丁美洲、亞洲、歐洲、澳洲的經驗都使他擁有寬廣的視野面對建築及環境。展覽第一章「起點」梳理各個時期大量的事蹟、趣聞與照片紀錄,還有滿滿他所書寫的文字及手繪,並將插畫融入吉阪隆正經常提到的「莫比烏斯帶」概念上,嘗試讓觀者體會他認為,世上所有一切的正反面皆環環相連之觀點。吉阪隆正所訴說的並不只是建築,而是一種觀看世界的方式。
 
如此次展覽《Panorama World: from life-size to the earth》的日文展名《ひげから地球へ、パノラみる》(從鬍鬚到地球,觀看全景),便出自他寫過的一段話:「當人們得到屬於自己的美好事物時,人的心中都有塵埃,從鬍鬚到土地,他們都想去尋找。發現的角度和視角、實現的手段和匠心,哪個更好,讓我們一起來尋找吧。」(註2)
 
鬍鬚所代表的就是他自己與實際的尺度(如同柯比意探討人體與建築關係的《模度》),象徵著自己探索著自身與周遭之間的關係。就如同他在《中南米の教育》清楚定義「有形學」是「為了要理解人類活動與物質世界之間的交互關係」,從人造物來理解背後隱含的特定概念與期望,進而以建築創造美好生活。對於社會有無盡好奇的他,當然少不了各式各樣的觀察,在山岳/冰雪/建築、從原始邊界到文明邊界展區,分別展示了他對雪地環境、山地建築的研究,以及到世界各地的住宅與旅行紀錄。

自畫像, 1979。 (Photo Credit:YOSIZAKA Takamasa)
 
亮點 2:由一比一《吉阪自邸》剖面圖,感受吉阪隆正的「生活尺度(life-size)」
 
吉阪隆正回國的 1952 年,當時日本還處於戰後重建階段,他將燒毀的戰爭廢墟改造為自己的住所《吉阪自邸》(1955),從那時起,他的工作便擴大到私人住宅、學校和市政廳等公共建築,以及極地地區的山地生活建築和區域規劃,並逐步拓展至全球。展中不僅有模型,還利用整面牆製作了 1:1 建築剖面圖,其中可見他特別將底層挑空,將家庭活動空間設置在二、三樓,房屋邊界不設計任何圍籬、大門,以開放性強調「土地再次屬於所有人!」


吉阪自邸。(Photo Credit:Eiji Kitada, 1982)
 
亮點 3:U 研究室的「不連續的統一」與「有形學」
 
「U 研究室」設計上延續柯比意具有實用性、雕塑感與藝術性的建築語彙,同時柔和的讓空間順應人的活動,每一個建築或空間都並非重複的模組,彼此獨立卻和諧連接,獨特而又富有不可切分的一體感,這種既矛盾、有相當具張力的「不連續的統一(Discontinuous Unity)」精神,被運用於「U 研究室」多項建築設計之中。
 
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Photo Credit:Eiji Kitada, 1997)
 
在第三展區「建築理念」,可見「U 研究室」留下眾多的結構模型、現場照片、設計圖紙。其中也包含幾項著名作品,如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1956)以底層挑空回應不平整的地形、並且其建築型態也盡可能地保留原本生長的樹木,建築評論家五十嵐太郎更曾觀察,在Giardini 花園中,可說是沒有一座建築像日本館一樣,如此契合於土地,將建築與地景結合在一起思考。又或如 Inter-University Seminar House 本館(1965),外型類似倒金字塔,隨著人們往樓上走的過程,面積逐漸增加,每上一層樓就像經驗一個新的空間,然而你卻可以清楚地在遊走建築的過程裡感受到整座建築的楔形樣貌。
 

Inter-University Seminar House 本館。(Photo Credit:Eiji Kitada, 1997)
 
「U 研究室」除了單體建築,吉阪隆正也以「有形學」的概念帶領學生進行各地都市、地域規劃,展中最後一區包含多項計畫,皆試圖從中找出人與環境關係、尊重各地多樣性的態度,呈現更全面性的思考模式。


骰子地圖, 1942。吉阪隆正「有形學」最終的目的,是希望人類能和平共存,骰子地圖即有公平、立體看待世界的意味。(Photo Credit:YOSIZAKA Takamasa)

吉阪隆正的建築以混凝土澆鑄出現代性,不過在「有形學」向人造物學習、理解每個物件被創造出來時背後隱含的人類生活期望,以及融入環境理念中,與日本戰後同時期的代謝派走出相當不同的味道,至今仍影響著當代建築界。展覽將持續展出至6月,有幸在日本的建築迷,不妨用一個下午,細細品味東京都現代美術館難得梳理吉阪隆正的展覽!
 
註 1:今和次郎反對學院派與日常社會脫節的現象,其著作《考現學》鉅細彌遺的記錄下關東大地震後人們重建城市時,包含住宅建築、室內設計、服裝等,非常多面向地觀察時下生活型態
註 2:原文為:「自分たちの美しいものを手に入れたとき、ひとびとはこころにほこりをもつ、ひげから国土まで、それをもとめたい、発見のための視点と視野、実現のための手段と工夫、どれがいいのか、それをみんなでみつけよう。」

■ 吉阪隆正展——ひげから地球へ、パノラみる
 (YOSIZAKA Takamasa——Panorama World: from life-size to the earth)
地點:東京都現代美術館
展期:2022年3月19日-6月19日

編輯/林沛伶

關鍵字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