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台媒體館」當年打破了框架結構建築的均質性,大膽走出了新建築的樣貌。不僅展現了世界建築大師一流的批判思考能力,也讓我們在其中窺見伊東如何在建築石化的宿命中,不斷奮力對抗,追逐空間流動性與自由度的純粹理想。
究竟為什麼「仙台媒體館」會被如此推崇呢?你仔細看看,在建築體中我們幾乎看不到「壁牆」的存在,空間是以「管」之間擺上家具變成立,於是不管在哪都可以確保視野遼闊的空間連續性。不同管徑與形狀交織出的夾縫空間,創造出宛如森林一般交織的歇心場域。從建築設計出發,也暗示了人們公共空間的高度自由,這樣打破梁柱結構、與不規則配置方式在當時無非都是對於過去建築理念如密斯所提出的「通用空間」(universal space)、科比意所提出的「多米諾系統」(Domino System)等的一大挑釁。


從建築設計本身出發,也暗示了人們公共空間的高度自由,因此可以在「仙台媒體館」中使用行動電話、大啖速食、甚至躺著閱讀似乎也不是什麼稀奇的光景。(Photo Credit:Toyo Ito & Associates, Architects)
提到伊東後期的作品,去年甫落成的「台中國家歌劇院」則可被視為是挑戰流動式建築的新代表作,其將堅硬無機質的空間轉換為柔性有機的空間之轉換系統,透過大小不同的網格做概念性的延伸,層層堆疊出寬闊如洞穴般的劇院空間,形成「無接縫建築」具流動延伸性的構造系統。因建築造形表現上完全的自由,形成了如同生物構造體那種不規則的曲線美感,讓人們在欣賞歌劇同時,還能感受流動、呼吸、光、影、個人與空間的親密關係。


伊東豐雄認為「台中國家歌劇院」並不只是一座名為歌劇院的建築,而是整座建築就是一場歌劇。(Photo Credit:台中國家歌劇院)
尤如他的建築傳世經典,家具也大多以限量方式生產,讓人爭相收藏。讓我們從他的四件設計家具中,一窺他如何將建築理念具體實踐在生活中吧!
為書香時光注入海洋習氣
是不是覺得似曾相識呢?伊東豊雄替義大利家具商 HORM 設計的《仙台書架》( Sendai Bookshelf ),與「仙台媒體館」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由不規則的如水草般飄動的立柱支撐起水平橫板,搖曳生姿,彷彿正邀請的屋宅裡的人們一同翩翩起舞。




誰說一定要站得中規中矩呢?輕盈、透明,伊東跳脫了大家對於書架的既定印象,利用不規則的線條,解放了它的靈魂。(Photo Credit:HORM)
坐臥間,漾出溫柔漣漪
一眼就認出!《漣漪長凳》上一圈圈如水滴落湖面的漣漪意象之美,正是伊東豊雄常用的標誌圖像。利用壓模夾板技術,由胡桃木、桃花心木、櫻桃木、橡木、山毛櫸等五種木料構成。不同的木質隨著不同時間年份,不同的木批,有著獨特的紋理,挖空深陷,宛如年輪般地呈現出木質永恆不朽的生命力,除了洋溢自然原生質地,也揭示著人與自然美麗共生的哲學。




《漣漪長凳》的設計上,取樣五種不同的木心材質,加工堆疊,輔以細膩的工法,挖空,刨雕,加入人體工學考量,美麗又不失機能。 (Photo Credit:Toyo Ito & Associates, Architects)
不斷蔓生的植物系餐具
MU 在日文中代表六邊形的「六」,伊東替居家用品品牌 Alessi 所設計的《 MU 系列餐具》,以日本傳統的筷子作為靈感發想,包含刀、叉與湯匙等一系列西式餐具,從細微之處,透露高端餐廚美學,讓人好想擁有!仔細觀察每個物件,可見其鋒利,但仍有敏銳而優雅的觸感;線性造型,但卻有著植物的有機形態,伊東大師對美學的堅持在家具上也絲毫不懈怠。




這次「MU」系列特別選用高級餐具材質「18 / 10」不鏽鋼,不僅耐酸鹼也抗腐蝕,俯拾間,輝映出優雅光澤。(Photo Credit:Alessi)
一朵浮雲投映在餐桌
把建築端上餐桌!2007 日本岐阜縣產業設計中心為了振興當地傳統產業,曾經邀請 12 位日本當代指標性建築師,將建築觀點融入美濃燒陶瓷杯設計中,伊東大師當然也沒有缺席!沒有複雜的綴飾,如輕柔浮雲般的幾何造型,搭配略大的杯盤與寬敞茶碟,將日本傳統器皿的典雅美學表露無疑。
一朵浮雲投映在餐桌
把建築端上餐桌!2007 日本岐阜縣產業設計中心為了振興當地傳統產業,曾經邀請 12 位日本當代指標性建築師,將建築觀點融入美濃燒陶瓷杯設計中,伊東大師當然也沒有缺席!沒有複雜的綴飾,如輕柔浮雲般的幾何造型,搭配略大的杯盤與寬敞茶碟,將日本傳統器皿的典雅美學表露無疑。


杯緣有三個不規則凸起,除了能防止滑落,更是別於一般杯子的把手設計,帶來趣味的設計表情。(Photo Credit:仁秀)
伊東的設計橫跨理論與實務,前衛、浪漫的美學形式,無論在建築與家具中都顯而易見。從早年對於流動性、皮膜、場等主題的傾力關注,至後期對社會互動、公眾議題的熱烈關心,你感受到伊東豐雄內心對設計,從內向到活潑的心境轉折了嗎?
編輯撰文 /黃品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