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設計向以前衛、創意、幽默感等特色在全球設計界獨樹一格,其中成立於 1993 年的楚格設計(Droog Design)更是不可忽略的代表品牌,他們天馬行空的創意突破了理性框架,完成許多令人意想不到、印象深刻的設計。
 
近幾年,楚格設計創辦人之一海斯‧貝克(Gijs Bakker)與台灣設計界有過多次交流合作,目前他也受 HAN Gallery 創辦人韓德昌之邀,擔任該品牌的創意總監,身為品牌幕後推手,海斯‧貝克也提出他對台灣整體環境的觀察,本次 MOT/TIMES 特別專訪到這位設計界的一代宗師,請他分享對台灣設計產業的見解,以及更多關於 HAN Gallery 品牌經營的想法。
從楚格設計到 Piet Hein Eek 與 moooi
 
談起當代荷蘭設計,以及楚格對於 Piet Hein Eek 與 moooi 這兩個荷蘭品牌的影響。海斯‧貝克說,Piet Hein Eek 是他在恩荷芬設計學院的學生,他認為 Piet Hein Eek 非常難得可將工藝、設計與商業結合得非常成功,開創了別於一般大量生產的工藝設計產品,而楚格設計則可以算是替 moooi 開闢道路,將生猛、創新的荷蘭設計,轉化為更為軟性、普遍、有趣的設計產品,也更被大眾所接受。
 
但從另一個觀點來看,他認為以設計的創新度而言,多年以後,大家還是會記得當年楚格設計的一些著名作品,就如同到現在我們還是會記得艾烈契‧卡斯提諾(Achille Castiglioni)所設計的《Arco》燈具,或是菲利普‧史塔克(Philip Starck)所設計的外星人榨汁機《Juicy Salif》,楚格設計所建立的是新思維方向的開展,而 moooi 則是接續下去的力量,荷蘭設計不同於當代義大利、德國等家具品牌較為注重美學、風格,但在設計創新上較少著力,但以長久性來看,他認為達到設計的原創性、開發性,創造出經典作品,才是設計界應努力的方向。
 
當前台灣設計文化的解讀與建議


《塑瓷》是精心製作的薄胎瓷器,設計師吳孝儒從台灣路邊攤常見的紅色塑膠碗發想,設計出這套獨特的茶具組。
 
當 2007 年海斯‧貝克初次來台,他很驚訝的發現,台灣商店所使用的家具或是百貨公司陳列的商品,看起來都帶有很濃厚的義大利、北歐風格,他認為台灣的設計目前某種程度上還是緊跟著西方潮流,這是較令人遺憾之處。他認為台灣的都市文化其實仍然保持著非常強烈的個性,台灣的氣候與文化傳統和歐洲截然不同,大眾的生活方式與作息也不一樣,但是在設計作品裡卻看不到台灣當代文化的因子,例如:台灣氣候變化不明顯,一般人已習慣都市生活,大半的時間待在都市戶外空間,住家相對可以比較小,這與北歐人著重居家的生活方式就有很大的不同。

 
左圖:王俊隆《砌磚計畫》結合砌磚和石雕手法,讓台灣常見的紅磚紋路成為新的視覺語言。
右圖:徐景亭的《蕾絲碗》混合了東方刺繡與西方蕾絲圖樣,正如台灣婚禮的中西合體,讓器物變成細膩詩意的作品。

 
HAN Gallery 的產品定位
 
海斯‧貝克認為,HAN Gallery 所提出的發展方向是台灣設計界最缺乏的,即是從傳統而來的創意,然而,體現文化不代表一味的複製傳統,海斯‧貝克認為工藝不應該只做高高在上無法親近的純藝術,應該是結合工藝與設計師、工程師們合作,回歸到工藝與設計的本質,因此採取限量生產的模式。

海斯‧貝克強調,HAN Gallery 的產品與台灣其他家具品牌最大的不同點,在於更強調人性,將人性的思考併入工藝裡面,相較於一般設計商品注重行銷或是銷售量的觀點,或是以工業技術為優先考量,HAN Gallery 強調的是回到人的本身,他認為好的產品會讓擁有者珍惜、了解,進而讓擁有者了解、學習設計文化與工藝,其所帶來的效益是一連串的,如果只是為了暫時性的需求,購買了品質不好、不耐用或是不美觀的產品,使用了一陣子就丟掉,這樣既不環保,也失去了購買設計產品的意義。

  
左圖:吳孝儒的《圈凳》融合了明式家具及低廉塑膠板兩種元素,創作出相當具現代感的設計。
右圖:吳孝儒設計的《塑瓷燈具》造型一樣發想自免洗塑膠碗,但呈現出一種典雅沉靜之美。


此外,他也特別提到,HAN Gallery目前所推出的產品雖然偏向量少、帶有工藝特色,甚至帶有一點藝術品味道的產品,主要的客戶是建築師、設計師、旅館業者或是藝術收藏家,但在未來 HAN Gallery 也會有大量製造的產品,客戶也可以是一般大眾,就如同高級訂製服品牌一般,有著重設計創意的訂作服飾,也會有符合一般日常生活的商品。

「HAN Gallery 就如同年輕時的楚格設計,只是在不同的時空環境之下。」海斯‧貝克說。當年,在楚格設計成立之前,荷蘭設計師所面臨的是身處於德法之間、工業逐漸外移、荷蘭本土設計無法與國際知名品牌相抗衡等問題。楚格設計成立的背景,即是荷蘭設計師們不斷提問分析,了解自己所屬的環境文化脈絡之後,提出了一連串運動與方案,目的在於提升荷蘭的設計水平,並推廣到全世界,這樣的情況與當前台灣設計界的狀況相類似,他認為台灣受國際設計潮流的影響頗深,台灣設計師常常太快接收國外的資訊與設計,並直接地反映在的作品裡,以致於常常會看到類似國外設計師的作品,反而很難走出自己的風格,或甚至創造自己的品牌。 
 
他希望以創辦楚格設計的經驗,帶領 HAN Gallery 與台灣設計師在國際上發光發熱,並對台灣的設計產業發揮影響力,從 HAN Gallery 的產品中拋出關於台灣設計的議題,不只工業設計、家具設計,甚至可以是室內設計,讓台灣的設計產業能夠開展屬於自己的設計對話。


Nendo的《編竹鐵椅》保留了竹編技藝,將材質換成不鏽鋼,用手工編織不鏽鋼片,完成了具有工藝手感的新家飾。

(後記)其實就筆者的觀察,設計美學其實已經深入台灣一般人的生活中,不過由於台灣自己的設計文化歷史較短,大多數的人能夠接受高價的國際品牌,卻不見得願意購買台灣的設計品牌產品,因此如何建立台灣設計師的品牌與口碑,即是 HAN Gallery 所面臨的關鍵點。
 
走出台灣自己的家具設計品牌力

在這個全球化消費文化風行、資訊爆量的時代,國際媒體與雜誌的力量無遠弗屆。在台灣,你可以無時差的買到北歐、義大利的家具,或是從雜誌上獲得第一手的資訊。然而我們一味的追求世界流行趨勢,但卻常 常無法解釋這些設計如何與我們發生關係。在享受國外進口工業設計產品、生活家具的同時,我們往往忘了延續、發展我們自己的工藝技術。台灣的傳統工藝其實不只是竹子、不只是明式椅,我們是否能在享受各式的設計商品時,看出其背後所蘊含的文化累積?藉由海斯‧貝克的談話,身為設計師的我們應該從中體悟到應有的憂患意識。
 
筆者相信設計美學其實已經深入台灣一般人的生活,台灣人願意、也消費得起好的設計,我們擁有良好的工法與材料,今日台灣的室內設計與家具設計必須做的,是走出全球化工業生產的品牌迷思,走出台灣自己的道路。

編輯/洪佩君

Droog
1990年代最具革命精神的設計團體,從1993年開始便不斷藉由展覽形式拋出新的設計議題,Droog在荷蘭語中為「乾燥」之意。Droog的設計精神是從簡單、沒有矯飾的純粹意念出發,並拿掉不必要的雕琢,在符合機能性的要求之下以最簡單、直接的方式表達出清晰、創新的概念,著名的作品有德喬‧雷米(Tejo Remy)所設計的奶瓶燈,以及約根‧貝(Jurgen Bey)的樹幹椅。

海斯‧貝克
1942 年生於荷蘭。專業設計領域包含珠寶設計、家電、家具、家居用品、室內設計、公共空間等,曾長期於恩荷芬設計學院任教。1993 年與藝術評論者瑞梅可(Renny Ramakers)共同成立了 Droog Design,獨特的風格走向與創新的設計理念,使其成為當設計的先驅。2009 年因品牌經營理念不同而離開楚格設計,目前擔任 HAN Gallery 創意總監。

HAN Gallery
台灣目前少數與本土設計師合作的家具品牌,由韓德昌創辦,海斯‧貝克擔任創意總監。結合國際的視野與台灣設計工藝,其宗旨是要將華人精神帶向世界舞台,作品嘗試將傳統元素帶進當代,乍看充滿現代風格,其實仍存有不少台灣縮影,像是辦桌常見的紅色塑膠碗、椅凳,或是傳統建築裡的磚牆、窗櫺等,巧妙結合古今中外,讓老東西得以用另一種方式繼續存在。

延伸閱讀
- Gijs Bakker:這樣的午後,我想起 19 年前初生的 Droog
- 美好明天名人堂- 荷蘭工業設計師Gijs Bakker 
- 記憶、材料與手工藝,專訪荷蘭家具設計師 Piet Hein Eek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