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環顧四周,世界這麼大一個舞台正等著我們開拓。」於日前〈捕捉詩意的瞬間,專訪米蘭「衛星沙龍獎」得主陳函谿與曾熙凱〉一文中,留英設計師陳函谿曾這麼砥礪著台灣的設計師們,而這也正為他與曾熙凱兩人於英國留學畢業後,選擇留在英國創業下了最好的註解。
 
英國曾經以武力創造了日不落的神話,而今日,它以藝術、設計、創意,成為了人人嚮往前進開拓的領域,這裡的前衛、多元、才華、瘋狂,成為它最迷人的吸引力,但是,只要身處過其中的人也都知道,要在這裡生活實在困難,更遑論創業了,但是,特例也總存在,這次MOT/TIMES再度藉著【留學進修專題】,趁著曾熙凱短暫回國的緊迫時間裡,速速敲定這次的採訪,而有機會帶著讀者們,一同隨著曾熙凱前往倫敦這處創意搖籃,聽他聊聊倫敦的教育環境,聊聊倫敦的生活,讓我們看著現正在倫敦努力開拓自己舞台的曾熙凱,是如何散發著屬於他的獨特光芒。
在大家印象中,英國留學生活該是什麼樣子?

應該是由豐富的文化活動、泡酒吧與難吃(!?)的英式食物所組成,而生活在倫敦的設計師,更是與這些既定印象密不可分吧!不過,來自台灣的設計師曾熙凱,卻在倫敦過著作息正常且極度規律的生活,而且喜歡去工廠研究產品製程勝於去逛博物館。一個禮拜工作7天的曾熙凱,把自己視為一個修行的人,沉浸在創作中,他認為工作應與生活結合,不應分割,而設計更是生活的一部分。也許這些特質,正是讓他成為少數能在英國留學後,得以繼續在當地創業的設計師。
 
曾熙凱就讀台科大設計所時,獲得「教育部菁英海外培訓計畫」獎學金,並赴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以下簡稱RCA)進修,畢業後選擇留在倫敦發展,與同樣來自台灣的設計師陳函谿共組「詩研設計事務所」(Poetic Lab),並在2013年以作品《波光》(Ripple,右圖)獲得米蘭家具展衛星沙龍展(Salone Satellite)的全場最大獎(Design Report Award),成為拿下該獎的第一組台灣設計團隊。
 
倫敦的設計教育,企圖訓練學生在商業性及創造性之間達到最好的平衡,而於倫敦學習與創業的曾熙凱,在創作上也一向勇於嘗試新材質,並總能夠將商業量產納入設計考量之中,也把對材料與製程的深刻體驗實踐在作品上。

而接下來的訪談,將讓我們更真實地貼近這位設計師的生活與創作態度,聽聽他分享在倫敦學設計的經驗,了解他在倫敦吸取了什麼樣的能量,讓他得以在這階段便已大展光芒。

(Photo credit:曾熙凱)

Q:當初為什麼選擇前往英國倫敦留學?
 
A:就讀大學的時候,遇到幾位從英國RCA回來的老師,那時開始就對英國的設計有了接觸。另外,特別是在大學和研究所期間,常常買一本大陸雜誌《藝術與設計》,它的內容很多是翻譯國外當期雜誌,而裡頭常可看到許多優秀的作品都是出自於RCA的學生之手,因此對於這間學校我感到很好奇,也根植了去英國留學的想法。
 
Q:英國教學方式有什麼特色?在台灣跟英國兩地的學習有什麼不同嗎?
 
A:在英國比較不像是在上課,而像是在那裡體驗生活。我們系上的學習是採師徒制,學校會提供一些project,讓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而RCA的特色是有個platform系統,每個platform讓老師帶著學生們,花一年的時間來做project,每個platform都有不同的主題,有偏向社區營造、量產家具、家飾品、產品設計、工業設計等。我當時是Platform 8,它的特色是尋求比較偏向藝術性的設計表現,在RCA的學習是開放給你做任何東西。重點是要讓你找到自己的想法和習慣。
 
  

在倫敦一年到頭有很多的文化活動供民眾參與,也有相當多的博物館、美術館與當代建築可以欣賞,曾熙凱說他休閒活動除了逛美術館外,最常前往的地方便是充滿活力與混雜各種文化的東倫敦了。因此舉辦在東倫敦老杜魯門釀酒廠(Old Truman Brewery London)的Tent London(如下圖,Photo credit:Tent London),更是留學英國的學生們不可錯過的活動。(Photographs by 劉宏怡)

在RCA的這段時間,其實同學給我的影響比老師還大,同學來自世界各地,往往會想出各種crazy ideas;而老師的作用就比較像是在後面鞭策,會逼你想一些事情,進行突破,但他並不會給你方向,在英國求學,自己擁有很大的創作空間,老師不會跟你說怎樣做才是對的,只會說應該要做到什麼樣的水準與程度。
 
相較來說,台灣的教育就比較像橡皮圖章,把學生塑造成另外一個人,很好用,但是沒有自己的個性。就我自己的經驗,台灣設計教育的盲點是大家只知道設計師的「名字」,但沒有真正的「認識」他,因此就不能了解他在想什麼。舉個例子來說,其實建築師蓋房子並不只是在做造型,作品背後其實賦予了很多重要的邏輯跟思想,設計師創作當然也是一樣,但台灣學生卻不看這些東西,他們會說:「喔!我認得這件作品。」這樣就過去了。我認為認識設計師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是「人」在創造歷史,但台灣的教育比較沒有著重這塊,很可惜,在英國的老師們會鼓勵學生,來RCA不要成為第二個XXX,而是要成為你自己。不過這「成為」的過程會拉得很長,必須要先尋找到自己,然後挖掘出屬於自己生活中的文化性,才能做出獨特性。
 
Q:留學階段,最大的文化衝擊為何?
 
A:當時有很多來自不同國家的同學,大家的教育養成都不太一樣。歐洲多是把設計拉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學門,透過設計關心社會各種不同的事情,企圖讓社會變得更美好;而亞洲國家則注重技巧的訓練,韓國的設計訓練與台灣類似,日本則是從小的生活教育,就開始訓練對於細節的感受與觀察,因此日本人的創作,多能捕捉到生活中的細部,把生活的感受放大,建立起自己的系統。另外,在英國藝術與設計的界線是非常模糊的,設計、藝術總是互相影響,但在台灣則是切得非常乾淨。
 
在台灣,大多數的人總是很焦急地在找一些別人已經會的東西,像是別人創造出的設計方法或風格,尤其當早期資訊比較缺乏的時候,很容易造成一窩蜂的模仿。比方說早期在做產品時,大家都認為飛利浦(PHILIPS)是個模範,台灣做塑料的又多,以至於做出來的成品在造型上都非常飛利浦。這情形雖然後來因為網路的發達而有好一點了,但現在卻也因為網路交流的快速,讓台灣產生了很矛盾的現象,變得資訊既開放又匱乏。
 
Q:台灣與英國兩地的學習在你的創作上有哪些影響?
 
A:我的創作通常會從三個方向下手:材料、製程、故事性。我現在好像沒有刻意追求成為具有台灣風格的設計師,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像李安的電影一樣,沒有任何特定的形式,但拍出來的東西,就是有東方的感覺,我希望我們的東西也是這樣子,在作品裡的思考可以具有東方感,但在外型上卻是不那麼明顯,而這也就像我選擇做《Bronze China》(如下圖)這件作品,主題是比較東方,但在操作上,又不是這麼的東方。

  

 Q:你為什麼會對於材料、製程這麼地感興趣?
 
A:其實從設計史上來看,過去有非常多的知名設計師,都努力在材料技術與製程上做新的嘗試與創作,每個設計師依其所處的年代,用「當代」的素材玩出不同的創作來。因此,「材料」一直是設計領域中的一個主流,只是比較少人把它抓出來特別討論。我認為材料其實是可以開創出新的創作世界,不管是新的材料或舊的材料,只要找出新的應用方式,都蠻好玩的。
 
國外對材料的態度很開放,很鼓勵去玩不同的材料,他們會要求學生在設計產品時,就要先預想這個作品是什麼材料,然後盡力把它做出來,因此不會有其他替代材質出現,例如想做一個玻璃物品,就不會用壓克力去代替,而當專心玩玻璃的時候,就會發現,其實玻璃有很多面向可以玩。而台灣教育因為系別分類與產業別的關係,所以導致設計科系比較不重視材質的試驗,反而比較重視造型的發想,因此在造型訓練時,多是使用容易塑形的發泡材或壓克力來製作即可,但這樣的訓練結果可能造成材質研究一片空白。
 
Q:你有沒有比較欣賞的設計師
 
A:我比較欣賞的設計師有兩位,第一是Max Lamb,他做過很多實驗性的project,也做了非常多以材料為出發點的東西,比方說他直接把沙鑄模具拿到海灘創作(如下圖),並製成出Pewter桌椅系列,傳達對於自然的敬意。
 
  


另一位我欣賞的設計師是Troika,他也是RCA出身的,他曾利用新科技做了很多類比式的project,例如有一件作品是透過材料與科技讓光變成曲線,另外他也用這方法做成一個燈具,然後把這燈具排一排後,就變成了一個拱門,真的很厲害。

  
  
 
Q:常聽人說,在英國就業很難,是怎樣的機緣讓你想要在英國開工作室呢?
 
A:我畢業展時作了一個project叫做《PhotoGraphy》(如下圖),那時候蠻滿意自己這個作品,覺得應該會有不少機會,後來真的遇到一位建築師希望跟我合作,他在德國有個麗池酒店(Ritz hotel)的建案,希望能在每個VIP room裡放我的作品,當下我的反應是:完蛋了!我要發財了!明年的生活費都有著落了!
 
雖然這件事後來因為預算的原因而沒有下文,但是,我那時候因為打算接這案子,所以已經開始進行了工作室的相關作業,所以我就決定,好吧,既然開始了,就繼續下去吧!

  
《PhotoGraphy》這件作品的製作過程像是有趣的科學實驗,曾熙凱將感光塗料敷在瓶子或杯子上,並將物件放置在箱型的針孔相機內,帶到戶外經過 5 至數 10 分鐘的曝光,在這段時間裡,光、環境的交互反應最後將成相在立體的物件上,因此我們可以看見」具象地被「寫」在感光的物件表面上。(Photo credits:曾熙凱)

Q:那請問你覺得什麼樣的人適合去英國念書呢?
 
A:不要太想家的人。
 
Q:你覺得先出社會工作幾年再出國跟一畢業就出國留學什麼時間點會比較好?先工作了是否會對自己的創作比較了解?
 
A:人生每個階段出去,看到的東西會不一樣。學生時期出去,會有更多可能性,可以接受更多更廣的東西。但如果是入過職場,目的性會比較強,會比較專注在一個點。因此,每個階段出國留學的目的性並不一樣,各有優缺點,而人生並沒有覺得的對或錯。

  
此為曾熙凱在倫敦的工作室。將工作視為生活一部分的曾熙凱,因為熱愛創作,即使週末也喜歡待在工作室裡。
(Photo credits:曾熙凱)
 
Q:既然這次是以【出國留學進修】專題採訪你,不免俗地,可否請你給台灣學設計的學生們一些建議?
 
A:如果不能出國,還是要多看書、多跟外界接觸、多參加一些講座、工作坊等活動。如果能出國,就要想辦法爭取政府的補助。
 
參加比賽的話,得獎其實不是重點,作品的合理性跟能不能被量產成為商品,是比比賽得獎更重要的事。 比賽的作品應該要有潛力,具有未來性,要能成為商品,而很多台灣學生通常丟完比賽後就沒有後續,這真的很可惜,應該要試著拿比賽的idea去創業。
 

編輯/劉宏怡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