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的面貌千千萬萬種,不過英國藝術家 Wolfgang Buttress 的作品肯定是讓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那種!他為2015米蘭世博會英國館(UK Pavilion, Milan Expo 2015)所設計的「The Hive」造型十足前衛,靈感來源卻是存在大自然中已久的蜂巢。對 Wolfgang Buttress 來說,人和自然都是他作品關心的對象,因此作品中總是蘊涵人性溫度的連結。究竟他的「蜂巢」裡藏著什麼奧秘?這次受邀為忠泰的台中「老佛爺」創作的他,又將為台中帶來怎樣的神祕驚喜?
留著濃密長鬍、一身簡裝的 Wolfgang Buttress 遞出自己的名片,帶著重量的黃銅薄片,上有點線連結的淺刻紋好似古老的星圖。一問之下,他興奮地說起自己對於宇宙星空的興趣:「當我們還是小孩的時候,我們抬頭望向星空,感覺那裡有很神奇的東西。人類去到了月球,帶來某種希望,那樣的空間探索,有一種漫步、神秘的感覺…...這就是我對星空感興趣的原因。在宇宙的星圖中,我們某種程度上都相互連結。」


留著濃密長鬍的 Wolfgang Buttress 談起他對宇宙的興趣是從小就開始。(Photo Credit:Wolfgang Buttress)

在作品中總是強調人性連結的 Wolfgang追求雋永,其精神延伸到他的生活細節-例如名片。他特意選用銅片而不是一般的紙材,「這是一個會隨時間改變的材質,你留下一個痕跡,然後它的顏色會隨著時間越來越深,在自然狀態中變得更個人化。自然是會隨時間改變的,沒有東西會永遠一樣。」

他追求的是一種分析闢理之後,直透事物本質的純粹感,展現在極具結構性、前衛的作品中,其實蘊藏著對經典的堅持,他說:「我從小就對藝術史、建築和設計感興趣,從文藝復興的繪畫到密斯凡德羅,乃至於當代藝術和設計,都有一種永恆優雅的存在、具有普世的價值。我追求的是簡單、回歸基本元素的設計,像是圓形或方塊,那樣的東西在十年、五十年甚至是百年之後看起來仍很有力量。」
 
藝術是讓人和彼此、和自然重新連結

永恆優雅或許有點無以名狀,但他認爲藝術作品這樣的形式,恰恰能傳達那些無法訴諸文字的事物,並且讓人們重新和彼此以及自然產生連結,提醒我們之所以生而為人的種種。「那些人類共有的經驗,在不同的文化中以不同的方式表現,我覺得那就是藝術最棒的一部分,提醒了我們共有愛與痛苦的經驗。」


Wolfgang Buttress 在美國芝加哥的作品「Lucent」,外觀的圓形是他所喜歡採用的基本元素。(Photo Credit:Wolfgang Buttress、Photograph:Mark Hadden)

在英國成長,從小跟著德國籍母親返鄉探親,日後又在台灣、日本、澳洲、美國等地工作,讓他對普世價值有著更深刻的體會和表達的需求。他對雕塑和立體作品情有獨鍾,為公共空間進行的創作,則更貼近熱愛藝術的初心。他強調為公共空間做的作品,有和空間、自然、周圍環境產生關聯的責任。

而這樣的作品與繪畫不同的是,畫作是一扇讓人跳脫現實的窗,進入畫中世界需要觀者加入更多的想像力,但立體作品是存於空間中的實體,「比起雕塑品的外觀,我對它所帶給人的感受以及內在更有興趣,所以使用聲音和氣味。這樣感官都能有所關連,讓我們更專注於當下。」而近年在建築界廣受討論的「The Hive」巨型蜂巢作品,便是最能傳遞箇中精義的創作。


2015 年在米蘭世博會展出的作品「The Hive」與設計圖。(Photo Credit:Wolfgang Buttress、Photograph:Mark Hadden)
 
「蜂巢」的全感官體驗

這件回應 2015 米蘭世博會「Feeding the Planet, Energy for Life」年度主題的作品,來自於他對人類和自然環境深切關懷之情。近年各地都面臨蜂量下降的問題,他指出群居分工且對環境十分敏感的蜜蜂可視為人類社會的象徵,如果蜂巢逐漸消失,表示這世界的其他部分也正在消失。為了保護蜜蜂也為了拯救人類,他特別以蜂巢為主題,並為此拜訪蜂類專家,「第一次穿上蜂衣實在很緊張,但後來我對蜂蜜的味道和聲音感到非常著迷,蜜蜂的聲音有點像低沈的鼓聲,很多原始人類社會也有類似的鼓聲,那似乎就是蜜蜂溝通的基本方式。我們有個軟體,可以即時觀測蜜蜂的行為、深入它們的行為和訊號,比人耳所能聽見的範圍更多。蜜蜂之間的溝通行為想來很奇妙,因為人通常不會把它們當成有智慧的個體。」


從「The Hive」內部往上望,可清晰見到作品的層次與結構。(Photo Credit:Wolfgang Buttress、Photograph:Jeff Eden)

他把這樣的經驗帶進這座高達17公尺的蜂巢裝置中,在這個以十萬多個鋁製六角支架搭疊、多達32個層次的巨型作品中,參觀者不僅可以在空間內聽到蜂群的聲音,還能透過一千多盞 LED 燈箱閃爍的狀態同步感覺蜂巢內的活動頻率。為了讓大家感覺真的置身在自然的蜂巢環境中,並慮及適合每一地生長的物種並不相同,Buttress 還特地找了近似英國當地植物香氣的花草,在適合米蘭展場環境的狀態下,營造出不同季節的氣味。

以相同的概念為基礎,2017 年十月他還進一步在英國考文垂聖米迦勒座堂(Coventry Cathedral)舉行了一場以蜜蜂為主角的演奏會。透過直播串流的方式,他將附近一處蜂巢內五萬隻蜜蜂的聲音傳達到會場內,與交響樂及合唱團的樂音齊聲共鳴;室內僅以蠟燭照明,而這些蠟燭則揉合了蜜蜂和教堂附近植栽的氣味,完成了一場完整融合聽覺、視覺和嗅覺經驗的音樂盛宴。他興奮地說:「有些雕塑作品得花上兩三年的時間,但像這樣可以立即連結群眾、在情緒上產生連結的事,真的很美妙。」


Buttress 在英國倫敦 Kew Gardren 內展出「The Hive」時也曾舉辦以蜜蜂為主題的音樂會。(Photo Credit:Wolfgang Buttress)
 
城市裡,我們如何擁抱外在環境?

Wolfgang 非常注重作品與周遭環境的關聯性,他認為藝術品必須和環境產生一種舒服的關係,藝術家不該任性地強加自己作品在其中。這一次會接受忠泰邀請、為台中「老佛爺」創作公共藝術的原因,也是看重忠泰對於環境營造的用心:「他們不僅建造房子,對於周邊的社群也很關心,願意和城市產生互動。有些城市的人們是比較封閉的,他們以牆來隔離彼此,忠泰卻是展開雙臂向外:他們關注公共空間,也和周邊的藝廊和科學館產生關聯,他們希望這個雕塑可以對大眾說話,而不是只為購買這棟房子的人而設。為這件案子工作,我覺得非常的新鮮,因為工作不只是為了錢,而是讓都市生活變得更好、讓人們相互溝通。」



「The Hive」在白天和傍晚時呈現不同的風貌。(Photo Credit:Wolfgang Buttress、Photograph:Mark Hadden

為了創作適合台中的作品,他特地前來感受地球這一角的城市脈動;對他來說,環境的氣味和聲音、作品在早晚不同的狀態,都是創作時的考量。他發現台中是一個被樓房密集包覆的城市,在這裡見不到星星,人和宇宙的關係彷彿斷線,「因此,我想表現在24小時之中、台中和宇宙之間產生的關係,這個雕塑的概念就是以坐標定位台中與太陽之間的關係,並透過光來呈現在雕塑品上。」

這個即將公開的作品其實可說是「蜂巢」概念的延伸,而這次的訊號會經衛星傳送、由太陽而來;太陽的活動訊號會呈現在雕塑品的表面圖樣上,也就是一幅變幻的星圖。當我們置身於這個由太陽能量驅動的雕塑品之中,不僅光線會隨著太陽的狀態改變,裡面的聲音也會隨著太陽的狀態改變,即時反應太陽運轉時和台中的相對關係。藝術令人聚首,而在廣大的天頂之下,沒有一個個體會被遺忘,身處在這樣的作品中,我們便能照見自己和全宇宙的關聯,忘記時空距離,所有的人都是彼此的夥伴。

編輯/王若堯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