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你第一次的白晝之夜經驗嗎?
 
是在北門看著李英宏、三牲獻藝台味十足卻又當代的表演,還是在花博公園循著法國匿名者劇團的《亞伯之夢》,跟著發亮的白色巨人走入超現實幻境?那是銘記在你心中的珍貴回憶,抑或是一夜狂歡後的過眼雲煙。
 
當喧囂歡悅的12小時經過後,白晝之夜為台北這座城市、為藝文產業、為我們留下什麼?
 
因為疫情,2021年的《白晝之夜》,首度轉戰線上,根據官方統計,共有約十萬左右的IP登入,總瀏覽數約40多萬,換句話說,每一位參與者平均觀賞了約4-5個節目。這樣的白晝之夜,帶來了什麼樣的機會與想像?MOT TIMES特別專訪《白晝之夜》的藝術總監──豪華朗機工的林昆穎,分享他眼中這六年白晝之夜的轉變,未來又有哪些可能性?
「我認為每年都可以用白晝之夜來紀念這個城市今年的樣態,有別於節慶和活動,它是一種紀念城市『演進』的方式。今年是線上,所以我們紀念空城的狀態,我覺得這個基底很重要!」從2020年的《南港通電》至2021年的《線上感Interoperability》,今年的白晝之夜,經歷了從線下至線上為主的巨大轉變,擔任連續兩屆白晝之夜藝術總監的林昆穎,也不斷反思白晝之夜的本質與意義。

六年來,白晝之夜不同的策展途徑與思維

「公民參與性」一直是白晝之夜的重要精神,但如何在策展面體現、詮釋這精神,卻不容易。它或可簡化為活動參與人數的KPI,或可詮釋為民眾有權主動發聲,這些議題甚至是更為批判性、反動性的,角色從被動的參與者換位為主動的發聲者。
 
而這一切,都與籌備方在前期企劃活動時的主觀意識有關。「如果今天政府認為我們要來取悅大眾,我們要來化妝,那麼這個白晝之夜就絕對不可能出現一些自由的切入點。」林昆穎說。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從2016年首屆白晝之夜《藝術夜遊》以「好呀!大家都不要睡」為口號宣傳開始,至今,六屆白晝之夜有著不同的策展途徑與思維。在他眼中,最初兩屆成功地將白晝之夜操作為年輕人必去的年度活動;走入第三四屆,則更著重思辨性。到了他所策劃的第五屆及第六屆,則是站在前人的腳步上,以「共創」的方式,繼續在內容及策展制度上持續突破發展。

 
2016首屆白晝之夜(Photo Credit:臺北市文化局)

「像白晝之夜這麼全齡式的活動,其中就有一部分是要衝刺思維思辨的挑戰,因為白晝之夜本身就具有思辨性。」從2021文博會主題館《相信律》至這兩年的白晝之夜,「自由的思考與思辨」始終是他關注的策展核心,藝術作品不該只被當作商品宣傳,作品意涵也需要在場景與脈絡中被呈現。他自己相當欣賞由策展人胡朝聖企劃的第三屆與第四屆的白晝之夜,在2018年《顛倒之城》中,策展團隊召喚了中山北路的在地歷史性,將性別、同志、性交易等議題呈現於條通;2019年《雙面芭蕾》,在許家維的《白色大樓-姐妹》,探索著傳統文化的凋落與城市地景的變遷。這些以藝術擾動城市的方式,都讓他深有所感。


2018白晝之夜以「顛倒之城」為概念。(Photo Credit:2018臺北白晝之夜)

2019白晝之夜台灣藝術家許家維的作品《白色大樓—姊妹》。(Photo Credit:2019臺北白晝之夜)

今年,白晝之夜以「Interoperability」知識體系協作的概念,持續拋出提問與思辯,並納入更多不同面向的聲音。這次跨媒體間的協作,就是首次嘗試。由《VERSE》企劃的「台北共創歌」與《五百輯》負責的「白晝夜夜談」,雙方在名單與議題上互有交流、並相互拋接。「這些參與名單與主題設定都是互涉的。」林昆穎說。《VERSE》用歌單談時代變遷、城市的聲音風景;《五百輯》則以對談聊運動與城市發展的關聯、談表演藝術在數位時代下的質變,就是跨媒體間的協作成果。


2021白晝之夜首創線上企劃「線上感 Interoperability」。(Photo Credit:2021臺北白晝之夜)

藝術家們過勞了嗎?繁盛藝術榮景下的真實切片

今年眾多企劃中,最受歡迎的「藝術百草圖」,邀請了60組藝術家,將他們把對臺北的想像以草圖或影音呈現。
 
然而為何選擇以草圖形式呈現?除了是因應疫情無法展出作品的替代方案,林昆穎更藉此反思,這幾年來看似繁盛藝術榮景下的真實切片。
 
每一年從台灣燈會開始,各種光節、雙年展、表演藝術節、大地藝術節等一連串城市藝術活動在各地舉辦,藝術家們固然有更大的舞台發揮,但同時也潛藏著耗損的危機。「藝文產業即便在大型節慶仍是尾端,以致於我們創作的時間都很短。政府與觀眾都應該理解,一個活動集合了許多藝術家與作品,每件作品從想法、通過提案、場勘、到與場域的溝通,都需要時間。而且,藝術家還需考量作品與觀眾的溝通。」藉由「藝術百草圖」的規劃為藝文產業發聲,提問著在藝術節慶需要大量藝術家參與的現況下,藝術家是否真正有時間創作,還是成為藝術創作過勞者?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此次「藝術百草圖」的企劃,也觸發了新的想像。「這個企劃其實可以變成一種『前測』,看大家對哪幾件作品的反應比較好,下一屆的策展團隊就邀藝術家創作實體作品,有一種前測與實現的關係」。藉由藝術百草圖引發討論,同時也讓藝術家接收到大眾的真實反饋。

未來是否能建立一個白晝之夜的線上藝術資料庫?

回望這六年,每年的白晝之夜都有數十組至近百組藝術團隊參與,至今其實累積眾多作品。然而可惜的是,這些作品在展演12小時後,隨著一夜結束,一切也就消逝了,就連各屆的白晝之夜官方網站也隨之關站,消失於網海中。經過這次的數位化嘗試,下一步,林昆穎期望讓這些參與的藝術家及作品,能有系統的儲存於網站上。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我向北市府建議,明年無論是由誰策展,都希望能編列經費建立地圖介面的後台。」他想像著未來各屆作品都可以留存於此,發展成一個超越白晝之夜、且更有趣的文化介面。每位參與者的個人體驗路徑也能被留下,未來你曾經去過哪些地方、看過哪些作品都能被記錄。只要透過社群帳號登入網站,所有回憶的軌跡於線上再現,讓白晝之夜不再只是一夜的絢爛煙火,成為這座城市的藝術資料庫,白晝之夜才有更深化的意義。


2021白晝之夜「藝術百草圖」集結60位藝術家為臺北構築一張城市藝術地圖(Photo Credit:2021臺北白晝之夜)

在變化中需要有不變的存在──倡議建立屬於白晝之夜的執委會

「另一個我想建議的,則是在組織面,市府能設置白晝之夜的執行委員會,這樣所有的SOP及Know How才能真正被留下傳承,並且由執委會擔任串接資源尋找贊助的角色。」目前白晝之夜的操作模式,是在策展團隊確定後,才開始啟動企劃、製作、宣傳、贊助以及策展團隊的磨合,時程僅僅只有10個月,面對動輒近百組藝術團隊參與的大型活動而言,製作及尋找資源的時間皆相當有限。
 
「因為人事會換,人是會改變的,我們需要一個不變的東西才有辦法去承擔(白晝之夜)。」這對策展團隊而言非常重要。過往每屆策展團隊都必須自行另談贊助資金,才能傾力完成這樣的大型製作。然而若能由執委會統整資源,以基金專戶管理所有贊助金額,策展團隊無需擔心資金缺口問題,更能專注於企劃與製作,提升策展團隊的主動性;並將藝術總監的參與時程從一年延長至兩年,讓下一屆藝術總監先以觀察者身份,進入當屆策展團隊,深入了解製作過程,未來策展團隊才能順利接手。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另一個必須考量的則是拉長宣傳時程,「我發現像這種節慶,太多時候大家是在茫然未知的狀態下就走進去,我希望讓觀眾們能有預先準備的時間。」透過不同波段的議題設定與溝通,讓大眾能帶著理解的狀態看作品、體驗作品,以白晝之夜為平台,更長期地影響觀眾的思辨行為。「這才是我認為白晝之夜最終可以做的事,它還是要具有思辨的。」

眾聲喧嘩中,尋找屬於台北的白晝之夜

雖然不斷強調「思辯」的重要性,但他不是沒有徬徨、沒有猶疑。他也會想究竟有多少人理解作品,也會在想是不是有一天,沒有人會再罵白晝之夜。

「藝術節應該要是怎麼樣?我其實沒有答案,但很希望在民眾間可以產生一種『真實』互相對話的狀態。既不是話高空也不是委員講給你聽,而是產生一個自然而然的問答環境。」在2021白晝之夜中,策展團隊建置線上聊天室,邀請大眾發言討論;並加入「跟隨功能」,使用者只要按下聊天視窗中的跟隨鍵,就可以跟著聊天室主人的足跡去逛作品;於11月中開跑的《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也是策展人的他,則特意在花蓮溝仔尾的店家中,提供店家問答,歡迎參與者向店主提問。種種嘗試,其實都是試圖建立一個民眾間相互對話的平台。


2021白晝之夜首創線上參與的嶄新藝術體驗(Photo Credit:2021臺北白晝之夜)

六年來,白晝之夜從貼近大眾、藝術思辨、至這兩年嘗試在光譜兩端找到平衡點。各屆策展團隊,始終找尋著屬於台北白晝之夜的未竟之路。當然,你可以輕鬆地將視為城市的一夜奇觀,也可以將它視為菁英主義的展現,但不可諱言的,白晝之夜的本質,始終是認識城市及探討公共性議題的一個平台。
 
「藝術並非裝飾建築物或都市,而是提供更多層面的意義與視野,藉著文化脈絡,提供更多元化的思考,如此才能更加提升其價值。」知名策展人南條史生曾在其著作《藝術與城市》寫下這段話。
 
白晝之夜的存在,除了作為城市品牌的行銷策略外,也該展現藝術的批判性與反動性。其實在過往策展團隊邀請的作品中,皆可以窺見這樣的脈絡,但未來,是否能在「策展主題」更直球回應在地文化脈絡,不只看見它的光鮮,也聽見它的落寞,真正看見場所的精神;並讓更多不同的聲音得以表達,由下而上的成為大眾發聲的舞台,深化公民參與性的實踐。

再往前多走一些,白晝之夜將是一場能打開我們世界、扭轉僵化觀點的城市實驗。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簡子鑫)

總編輯/彭永翔 joshpeng@motstyle.com.tw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