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上一回逛市場是什麼時候嗎?
 
今年新富町文化市場的年度展覽《來自未來市場的「舶來品」》——9 個推測未來的台日實驗,策展團隊 Loftwork 聚集了來自台灣和日本共 9 組創作者,透過自己對市場的觀察、與在地人們的交流,並以個別的專長,找到能「創造市場新文化」的實踐方法。讓屬於市場的氣味、聲音、記憶與互動,被更多人看見、聽見、回味,建構出未來市場可能的樣貌。
 
身為創作者之一的台灣服裝設計師金蓓雯,設計出一個可以當圍裙、又可以當購物袋的包包,期望藉由這個服裝物件,策劃一場屬於傳統市場的新文化運動,號召年輕人以實際的行動,開啟與市場的日常關係。
年輕人,你為什麼不逛菜市場?
 
此次展覽規劃「聚集 & 停留」、「對話 & 交流」和「創造 & 協作」三個命題,分為三個階段,每階段由三組創作者來回應。從第一階段進場參與的金蓓雯,有機會到更多的傳統市場裡探勘,針對「對話 & 交流」的命題蒐集資料,思考如何在市場裡創造出新的對話與互動。「比起是一份工作,更像是一起完成一件有趣的事!」她熱血地說。


《來自未來市場的「舶來品」》展場一隅。(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汪正翔)

第二階段台灣創作者金蓓雯展區,打造多功能的圍裙包包,讓市場從一個供人「買菜」的功能性場所,轉變為一個讓人「期待探索」的體驗場域,展開為了「誰都能成為市場的一份子」而做的實驗。(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汪正翔)

第二階段日本團隊 TEAM BONUS TRACK 展區,結合在東京下北澤經營著名的「Bonus Track」複合型聚落的經驗,提出「如果萬華也能有這種複合型聚落?」企劃構想,用既有資源 X 新資源創造「市場與外界」合作的方式。(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汪正翔)

第二階段台灣創作團隊之外 Zwhy 展區,從餐飲顧問公司的觀點尋找「埋藏在市場中的可能餐飲商機」,以關鍵字 Hashtag「#market_oshare_recipe」展開如何使用市場傳統食材創造出時髦無比的料理成品的實驗計畫。(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汪正翔)

服裝設計師金蓓雯。(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汪正翔)
 
調研過程中,金蓓雯發現了市場的獨特魅力:一個沒有戒心的所在。「只要你願意,每一個攤商都能跟你聊起來,從菜價到自己家裡的大小事通通都能講,常常話匣子打開就停不下來(笑)。」而身為服裝設計師對於顏色的敏銳度,她也發現市場總能立即反映季節的顏色,揭示當令出產哪些好食材,飽和的色彩相互撞擊在一起,顏色的組合總是美得出奇。
 
穿梭在魚貫的人群裡,一個疑問在心中浮現:為什麼市場裡看不到年輕人的身影?市場裡充滿人情味的互動,還有隨時令變化的豐富食材,喜歡新鮮事物的年輕人們不該錯過這樣的好地方!收集多方回饋的她推測,多數年輕人將「市場」定義為「功能性」的場域,上市場只是為了採買食材;也因身處於凡事講求快速和目的導向的時代,他們寧願選擇前往街角井然有序的「超市」,而不是一不小心就會迷失方向的「市場」。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汪正翔)

回溯年幼「上市場」的記憶,金蓓雯趣味橫生地描述:「國小時,每週六早上都會心不甘情不願地跟媽媽上市場,媽媽是上班族,每次要採買一整週的食材,所以很需要我這個人力!」市場對她來說,是一個「屬於媽媽」的地方,自己只是個「局外人」。這使她聯想到,年輕人不上市場,也是因為缺乏「歸屬感」?

今天,來點「上市場」的儀式感

憑著專長與直覺反應,金蓓雯打算從人們的「穿戴」開始動腦筋,讓「上市場」這件事也值得「事先預備」。如同學生上學會穿制服,上班族上班會穿西裝,「『服裝』是一個能賦予穿著者『歸屬意識』的生活物件,穿上某件衣服,代表了對某種價值或群體的認同,也讓人們對即將要從事的活動產生行為上的『儀式感』。」
 
透過她的巧思與巧手,一件陪你體驗人生的「圍裙」誕生了!按照設計,這件圍裙能輕易地收束成一個 40 X 50 公分的大尺寸購物袋,除了肩背、側背還可以手拿,稍微調整抽繩的機關設計,就能變成造型小巧的水餃包,提去上班或逛街都很適合,以多變的姿態緊密扣住一個人各樣的生活場景。


(Credit:金蓓雯)

金蓓雯期盼,藉由這件有趣的圍裙,依據不同的使用方式串連起「市場」的相關行為,例如到市場買菜、下廚料理等,可以誘發「儀式感」的開啟,讓穿戴者能從市場的「外部人」,轉而成為「有歸屬感的一份子」,甚至會在心裡萌生:「不如去市場逛逛」或「試著買點東西回來煮」的念頭,大膽地去冒險一次!不再將市場定義為一個功能性的場域,而是一個探索的場域。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汪正翔)

蒐集日常小秘密,悄悄地顯影出來

採取不同於以往的設計思路,這回金蓓雯把重點放在「互動性」,選用容易沾色的退漿原色胚布作為材料,好讓這件圍裙在各種不同使用情境下被「弄髒」,不管是刻意為之或不小心沾染到,這些污漬都能成為一種專屬的記憶顯影。她認為,當「髒污」成為一個有趣的象徵,這件圍裙也會因此被賦予不一樣的意義了!
 
以手中的圍裙為例,那一陣子金蓓雯在研究自然染色,跑去市場買了很多的蔬果,將吃完剩下的葡萄皮、洋蔥皮、薑黃粉、咖啡渣等都捲到(圍裙)裡面,通通拿去蒸、測試顯色效果;還意外發現,把龍鬚菜放在上面,鐵鎚敲一敲,葉脈就可以很清楚被拓印在上面。上回她拎著包包上市場,花攤的阿姨還跟她搭話:「妳那個包包有壓蔬菜,那可不可以壓花?」

這也驗證了她最初渴望回應命題的想法——抱持著一顆探索的心去體驗,就會有許多意外的收穫和互動。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汪正翔)
 
值得一提的是,有著多種變化形式的圍裙,也是依循金蓓雯向來專注的「零廢棄」原則設計完成。多數服裝設計師創作時首重造型,她卻格外鍾情於版型研究,「版型設計在布料裁減的階段,很像在玩七巧板!我會盡可能讓設計符合原先資源的樣貌。」如何才能「100% 完整」運用一塊長方形的布料,不會剩餘任何的布料垃圾?她解釋,創作需仰賴 3D 軟體進行精密的計算;一旦算出精準的數字,就像是解謎成功,備感療癒。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汪正翔)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汪正翔)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汪正翔)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汪正翔)

從別人的,變成我的、你的、我們的

然而,一件圍裙,真的能激發年輕人上市場的興趣嗎?金蓓雯的實驗結果,在展覽中找得到。她與兩位被號召前來參與這場市場新文化運動的朋友,將充滿活力與玩心的歷程,以照片和手寫字的回憶牆形式,與觀者分享這些圍裙如何走進她們的日常,在獨特的旅程中留下獨一無二的印記,成為生活中無法取代的儀式感源頭。觀者也能從三件圍裙的故事去想像,倘若擁有這個實驗性產品,想要怎麼與市場互動、留下不同的痕跡。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汪正翔)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汪正翔)

其中,身為書畫藝術家的朋友,為了包包創作計畫,特地和金蓓雯一起去基隆魚市場尋寶、一起回家料理。「我們買了很多小卷,她用墨魚汁在包包上寫下整圈的毛筆字,有市場賣的魚種,還悄悄置入自己的名字(笑)。」成就了兩人認識 15 年以來,最難忘的一次聚會模式。另一位自由工作者朋友,那段時間在台北東奔西跑,每到捷運站就用捷運印章留下戳記,色彩繽紛地將她的日常足跡烙印下來。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汪正翔)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汪正翔)

完成計畫之後的金蓓雯,也分享了一個意外的收穫:「『市場』對我來說,變成一個可以親近的、我主動想要靠近的地方,不再是印象中那個只屬於『媽媽』的地方。」近期,她也培養出新的習慣,或說找回舊的習慣:每週六上午去逛市場、買水果。在一次次與攤商對話的過程中,慢慢建立起與市場的感情,她開始相信,「市場」也可以是我的、你的、我們的歸屬之地。


(Photo Credit:MOT TIMES,Photography by 汪正翔)

《來自未來市場的「舶來品」》——9個推測未來的台日實驗
Vessel of Future Commune
展期|2022.9.3 (六) - 11.20 (日) 10:00 - 18:00
地點|新富町文化市場(臺北市萬華區三水街 70 號,近捷運龍山寺站 3 號出口)
介紹|
https://umkt.org/um02GA6Uy

展覽製作團隊
策展人|堤大樹
創作者|大野宏、徐瑞謙、江蕎勤、村上大陸、宗大筠、劉淇、蕭學謙、桜木彩佳、小野裕之、獅子田康平、金蓓雯、洪御、洪郡崎、村田美沙、蔡佩玲
插畫|前田麦
平面設計|www.ddd.pizza
 
展覽工作團隊
展覽整合|李彥良、洪宜玲、黃駿賢
展覽統籌|余明蓉、謝佳穎、許孟慈
行銷統籌|楊紋昌
行銷推廣|林俐瑄、林惠慈
行政協調|李佳晏、尤恆、謝致先、楊宜奇
影像紀錄|有家攝影
平面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攝影協力|根田陽生
設計協力|築內國際
翻譯|楊雅筑
 
策展單位 Loftwork
Loftwork 是一家全球創意公司,在東京、京都和台灣設有分部。深信任何人內心都具備創造力,並以創造人人皆能發揮各自創造力的社會樣貌為願景。Loftwork 以創建一個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創意人被看見的作品集網站為起點。至今擁有遍及全世界 10 個據點的創意社群 FabCafe,並廣泛地與公部門、大型製造商、中小企業和教育機構等跨界攜手合作。以不拘泥於通則的想像力,解決多樣與不同格局的課題。隨著日本新成員 Daiki Tsutsumi 的加入,台灣團隊現以新結構啟動中。

編輯/張譯云

更多文章推薦

精選國內外設計與藝文大事、設計大師最新訪談,每週最新資訊定期遞送給您。